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平南县中学2014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2、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二、教学难点: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教学方法】1、朗读法2、点拨法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4、多媒体影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作品风格、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向往建功立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诗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交厚,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 ,对他极为倾服。中唐以来,李、杜优劣之论,聚讼纷纭。 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 调张籍 )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有李太白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片段)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本诗当作于 742 744 年前后。天宝中,殷瑶编河岳英灵集选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二整体感知 理解课文1、听朗诵,领会作品语言风格。理清生字词,学生朗读。(1)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又怎样的风格?(雄浑、豪放)(2)朗读反复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句,领会其语言风格。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噫吁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应读出害怕的感情,声音也应该越来越低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小结 通过对主旋律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2、研习课文(1)第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第一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第一段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2)第二段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蜀道的险。运用了渲染、烘托、夸张等手法。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同时运用点面结合手法,“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3)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表现了蜀道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 3、小结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李白的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奔放的激情,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手法多样造意境 。三、讨论探究:请看教材注释讨论探究: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极力劝友人不要去蜀是不是全诗的写作意图呢?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明确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n)岩不可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明确写作背景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明确 言外之意两种解读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小结 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四、拓展练习:1、同样是写蜀道,比较一下这首三秦民谣和李白的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好不同之处?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译:武功县的太白山很高,离天只有三百尺孤云、两角二山,离天只有手一拳那么近;山高水急的子午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蛇盘、鸟栊两座山,山势曲折险峻,高耸接天)明确 相同:夸张 不同:想象 神话传说 侧面描写 虚写映称3、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问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君平: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1)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c) 山从人面起 见说蚕丛路 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a b c d (2)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1)笼、绕; 笼:表现了树木繁茂幽深、峰壑起伏陡峭的景象;绕:表现了山水相依、水流曲折绵长、峰峦蜿蜒的景象。2、阅读下面李白的诗,回答问题。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江阴市三上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大垛中心校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2024年佳木斯市郊区三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公共营养师培训基础1-2课件
- 明智选择资源助力2025年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考试准备资料及试题答案
- 2025年文化概论考试前的冲刺材料与试题及答案
- 先进护理技术共享试题及答案
- 帮你备考的卫生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各科目练习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定方案(常用版)
- (通桥【2018】8370)《铁路桥梁快速更换型伸缩缝安装图》
- 南昌大学论文格式样板
- 钢结构柱垂直度检查记录样表参考
- 2023年犯罪学00235自考复习资料
-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命的思考珍视生命微课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测试题带答案(20套)
- 05G359-3 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招聘与配置课程心得体会5篇
- 东芝电梯紧急救出操作指南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 第1课 爱我中华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