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 27 拓展类、开放类、创新类试题.doc_第1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 27 拓展类、开放类、创新类试题.doc_第2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 27 拓展类、开放类、创新类试题.doc_第3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 27 拓展类、开放类、创新类试题.doc_第4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 27 拓展类、开放类、创新类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7 拓展类、开放类、创新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中考湖南长沙卷)2011年5月1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 c真空带 d金属物质网1.c2(2011年中考四川内江卷)如图所示,甲鸟和乙鸟落在裸露输电线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小鸟脚上的角质是绝缘的,所以甲鸟和乙鸟不会触电 b由于小马对电流的承受能力较强,所以甲鸟和乙鸟不会触电 c甲鸟两脚间的电阻很小,电压也很小,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甲鸟,所以甲鸟不会触电,但与甲鸟情况相反的乙鸟会触电 d由于输电线上没有绝缘皮,所以甲鸟和乙鸟会触电 2.c 解析:左端小鸟的两脚在同一根电线上,两脚间的电阻很小,电压也很小,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甲鸟,所以甲鸟不会触电;右端小鸟的两脚分别接触了电灯的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会触电3(2011年中考湖北十堰卷)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c提出问题、假设、实际实验和进行实验d实际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3.c4(2011年中考湖北十堰卷)物理学中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f成正比,跟它的质量m成反比,即f=ma,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二定律。现有一物体受到12n的外力时,产生了6m/s2的加速度,若要使该物体产生2m/s2的加速度,需要施加的力为( )a2n b4n c6n d8n4.b5(2011年中考四川泸州卷)如图所示,用铅笔芯做成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左端的铜环可以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开关闭合后,铜环从a端向b端滑动,电压表示数和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b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c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亮5.d6(2011年中考湖北潜江、天门、仙桃卷)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 )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 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6.d7(2011年中考湖南湘潭卷)足球运动员梅西在某次比赛中,踢出一记神奇的“香蕉球”,足球从右侧绕过“人墙”射入球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踢出的足球( )a左侧空气流速慢 b两侧空气流速相同 c左侧空气流速快 d不断改变旋转方向7.c8(2011年中考湖南娄底卷)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体育课掷铅球活动中,有同学认为“铅球应该是铅制作的,有同学认为”铅球“可能是铁制作的。于是同学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看是否相吸。对于”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8.c9(2011年中考江苏扬州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d“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9.d 解析:“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这一情景中提出的问题是“石墨烯为什么很薄?”的问题,选项a只是问题的简单重复,没有提出探究的侧重点,所以选项a没有探究价值;因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教授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因此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探究意义不大;所以选项b、c没有探究价值;我们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但引起强度最强的因素不知道,所以“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的探究较有价值故选d10(2011年中考四川广安卷)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10.a 解析:水果电池和伏打电池、蓄电池类似,属于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图中电压表指针正常偏转,则连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的是电池的正极,即金属片a是水果电池的正极,故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源的能量转化和用电压表判断水果电池极性方法。运用电压表判断水果电池的正负极时,电压表正常偏转则连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的是电池的正极;电压表反向偏转时,连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的是电池的负极。11(2011年中考湖南湘潭卷)高速电力列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近似地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列车行驶相同的路程时( )a车速越大,惯性越大,能耗越小 .b车速越小,惯性越小,能耗越小c车速越大,运行时间越短,能耗越小 d适当降低车速,可以大幅减小阻力,减少能耗11.d12(2011年中考湖北黄石卷)由于流体具有豁滞性,因而物体在流体中运动要受到流体的阻力。科学家们已测得半径为r的球在流体中以速度v 运动时受流体阻力大小为f=6phrv,其中h为流体的黏滞系数,不同流体h不同,它由流体的性质决定。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测定某种流体的黏滞系数,设计如下实验:让密度为r=1.2103 kg/m3、半径为r=3cm的实心球在密度为r0=0.8103 kg/m3的透明液体中竖直下落,发现球先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出球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v=4.9m/s。若球的体积计算式为v=4pr3/3, g=9.8n/kg。则该流体的二滞系数h为( )a0.16 ns/m b0.48ns/m c0.16 ns/m2 d0.48 ns/m2二、填空、探究和简答题13.(2011年中考内蒙古杭锦旗卷)现在有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上特制电池,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每摇一分钟可通话两分钟。如果将手机上下摇动一次,相当于将200g的重物举高10cm,每秒约摇一次。由此可知,每摇一次可以获得的电能为 j,该手机使用时的功率约为 w。13.0.2;0.114(2011年中考重庆江津区)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新能源的路灯,不需要接家庭电路的交流电,因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请你从中找出一个有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与该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风扇转动,路灯亮;物理知识:电磁感应现象。物理现象: ; 物理知识: 。14.路灯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15(2011年中考青海西宁卷)去年假期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知识与生存的技能。(1)雨后的天空出现了彩虹,彩虹是光的 现象。(2)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为了防止发生雪崩,攀登雪山时应禁止 。(3)若不慎遗失了火种,则可用取火的办法有(只要求写出一个) ,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15.(1)色散(或光的折射) (2)高声讲话 (3)钻木取火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或利用冰凸透镜取火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6(2011年中考湖南湘潭卷)香港一家健身馆,地面装有压电材料,利用健身者对地面的压力产生电能,为室内照明供电。压电材料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近期美国教授又发现了一种具有将声音转化成电能的高灵敏压电材料,这一说明发现,声音传播到物体表面时,也会对物体施加_ _。16.机械;压力(或作用力或力的作用)17(2011年中考湖北十堰卷)小枫做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端固定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过一个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增加小石子,用同样大小的力弹橡皮筋就能弹出不同的声音。请你解释:(1)这些声音的主要区别是_不同,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_。(2)用这个装置还可以完成如图乙、丙所示实验,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小盘和石子总重g=1n,则图乙、丙中弹簧测力计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分别为_、_;这个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_。17.(1)音调;橡皮筋的松紧程度发生了变化(或振动的快慢发生了变化) (2)1n;1n;改变力的方向18(2011年中考青海西宁卷)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即将举行,假如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没有了摩擦”,请你发挥想象,自行车会发生什么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猜想。(1) (2) 18.(1)刹不了车 (2)抓不住把手;无法蹬脚踏板等猜想19(201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请你从下列物品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来设计一个物理实验,并按要求填写到下面表格中。可选物品:玻璃杯、水、硬纸片、海绵、一端削尖的铅笔。器材操作方法发生的现象相关物理知识例:海绵用力压海绵海绵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9.器材操作方法发生的现象相关物理知识玻璃杯、水、一端削尖的铅笔把削尖的铅笔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铅笔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一端削尖的铅笔用两个手指分别抵在笔尖和笔尾处两个手指凹陷程度不同(疼痛感不同)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玻璃杯、海绵玻璃杯先后正放、倒扣在海绵上倒扣时海绵凹陷更深玻璃杯、水、硬纸片玻璃杯装满水,覆盖硬纸片后倒置水不流出来大气压的存在玻璃杯、水、一端削尖的铅笔玻璃杯里装水,削尖的铅笔放在玻璃杯后看到铅笔的像凸透镜成像玻璃杯、水、海绵玻璃杯内盛不同质量的水,放在海绵上杯内盛水质量大时海绵凹陷深受力面积相同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注“如有其它答案合理即可”20(201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鹰一直被誉为空中的霸主。鹰的生存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请参照以下事例说出鹰身体部位的特点并答出所涉及到的不同物理知识。(答出两条即可)例:鹰的骨骼中空减小质量,利于飞行20.(1)身体流线型减小阻力(2)翅膀展开时上表面突起(或翅膀呈流线型)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获得向上的升力(或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3)爪子、喙尖利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4)鹰的眼睛可以看得很远凸透镜成像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身体部位特点和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各一分,每条2分,共4分,如果两条答的是同一物理知识只给一条的分)21(2011年黑龙江牡丹江卷)如图所示,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现象吗?试试看。(1)“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一双。”静止在地上的鞋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2)“大老鼠,不偷油;专偷鞋,真叫行!”老鼠用力拉鞋,鞋会运动,不拉鞋,鞋就静止。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3)“拉走一只鞋,还剩一只鞋。”天亮了,没被老鼠拉走的鞋为什么还能在原来的位置保持不动?21.(1)重力和支持力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由于惯性,没被老鼠拉走的鞋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没被老鼠拉走的鞋还保持原来的状态)22(2011年中考江苏宿迁卷)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1)其工作原理利用了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 _ 的规律(2)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部分电阻为r2,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2两端电压增大,则可知r2阻值 _ ,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 _ (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1)大 (2)增大;增大解析:(1)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大。(2)当r2两端电压增大时,由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可知,r2的电阻在变大,从电路图可以看出r2的电阻变大应该是远离屏的下端。23(2011年中考江苏宿迁卷)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 _ 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风速低中高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0.82.23.8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_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_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_ (写出一个)23.(1)二力平衡 (2)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或风速越大,阻力越大),只答阻力与风速有关不得分 (3)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4)物体的形状(或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或空气密度等等只要合理即可得分)解析:因为物体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因素可能很多,如:物体的迎风面积、风速,所以小明应猜想的是: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变化的因素有两个,所以应采用控制变量法。(1)实验时,空气的阻力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当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拉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2)表格中的数据是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的;根据控制变量法,概括得出结论是: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时,应控制风速不变,所以具体步骤是: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4)根据物体运动时,空气对物体产生阻力的大小应注意分析物体本身和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物体的形状、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空气密度等等24.(2011年中考江苏淮安卷)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 ,其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m/s24.(1)负方向;等于 (2)4.5解析:(1)因为三个水波的圆心在y轴上,而且沿y轴负方向水波半径越来越小,所以蜻蜓应沿y轴负方向飞行;根据三个水波外切,即蜻蜓点水时先点水的水波恰好传到后点水的位置,所以蜻蜓的飞行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2)蜻蜓三次点水的坐标依次为:(0,10m)、(0,3m)、(0,1m),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飞行的路程s=10m1m=9m,时间t=2s,飞行的平均速度v=4.5m/s。25(2011年福建宁德卷)(2)阅读以下材料并填空海 啸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重大灾害。研究表明,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其经过的水深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其中v是海啸传播速度,g取10m/s2,h昌海水深度)。若太平洋平均水深为4000m,那么在太平洋中心海域海啸行进的速度可达 m/s。在最深的海中,海啸的传播速度比喷气式飞机还要快!所以海啸具有巨大的 能。海啸到达前肢发出频率很低,波长很 (填“长”或“短”)的吼声,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在海边听到这种奇怪的称其频涛声时应尽快撤离。 25.200;机械(动);长26(2011年中考辽宁鞍山卷)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1)水沸腾后会出现的现象是_。这个过程中,燃料的_能转化为_能,又通过做功,把_能转化为_能。(2)观察实验装置发现试管外面装有金属网,这个金属网的作用是_。26.(1)水蒸气会把橡皮塞冲出;化学;内;内;机械 (2)保障人身安全27(2011年黑龙江鸡西卷)同学们常喝矿泉水。那么你尝试过利用矿泉水瓶探究一些物理问题吗?请写出两例。例:透过圆形透明装满水的瓶子看到瓶后的手指变粗了放大镜的原理。27.用力握矿泉水瓶时,瓶变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矿泉水的瓶盖有花纹增大摩擦;评分说明:(1)其它合理的答案均得满分 (2)采分点不全可酌情给分28(2011年山东济宁卷)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下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加油站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 l=l-l。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1.52.02.52橡皮筋的总长度lcm4.55.15.76.36.97.53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00.61.22.43.0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28.(1)刻度尺(2)4.5 1.8 1、2 小明;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 (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解析:(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需要知道拉力之外还需要知道橡皮筋的长度,因此还需要测量长度的器材:刻度尺;(2)由表中数据知:当f=0n时的橡皮筋长度即为l0;用橡皮筋的总长度l减去原长l0即为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小丽的猜想是橡皮筋的总长度与拉力成正比,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分析拉力与橡皮筋的总长度的关系,即分析1、2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中第一行与第三行的关系可知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拉力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故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29(2011年中考贵州遵义卷)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你知道吗?遵义就是中国名茶之乡,这里生产的许多名茶销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其中茶文化就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这便是制茶中的“杀青”。(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现象越明显。(3)茶壶与壶身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_原理制成的。(4)用夹子夹茶叶时,夹子相当于一个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5)茶壶上有小孔是利用_,便于将茶水倒入杯中。(6)冬天向壶中倒入刚烧开的沸水泡茶时,会看到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热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29.(1)蒸发 (2)扩散 (3)连通器 (4)费力 (5)大气压 (6)液化30(2011年黑龙江牡丹江卷)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e根据p=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什么?(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_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_ (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5)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的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_ (写出一条)。(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_。30.(1)bca(2)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3)不能(4)小一些(5)吸盘漏气(或吸盘内的气体没排净、吸盘里有剩余空气)(6)向各个方向的31(2011年中考贵州贵阳卷)“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31.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因为会聚的阳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温度升高而燃烧,发生火灾。32.(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相同环境下,在两块铁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过一段时间发现, 的那滴酒精先变干了。方法上述过程中,滴等量酒精,运用的是 法。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液体的 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32.摊开;控制变量;表面积解析:摊开的那滴酒精的表面积大,蒸发快,干得也快;在两块铁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33(2011年中考辽宁沈阳卷)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觉触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是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下列步骤中有来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_;(2)温度计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候读取温度计示数。分析论证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表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为了证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进行了实验,他只增加一种物质,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表的内容补充完整。增加物质 _补充步骤 _分析论证如果观察到_,说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答案:33.(1)分别放在靠近电风扇和远离电风扇的位置增加物质 水(酒精)补充步骤 将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同时蘸取适量的水(酒精)分析论证 靠近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快(远离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慢)34(2011年中考江苏扬州卷)小芳家最近买了一台冰箱,按说明书要求,放置的冰箱与墙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什么冰箱不能紧贴着墙放置呢?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冰箱按要求放置可能会降低冰箱内的温度, 猜想二:冰箱按要求放置可能会减少冰箱消耗的电能(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芳用温度计测量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但测量时发现,温度计从冰箱内取出读数时示数迅速变化,其原因是 ,为了使温度计从冰箱内取出读数时示数变化不明显,请你为她设计一种方案 小芳通过该方案分别测出冰箱在不同放置情况时冷藏室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几乎一样,这说明猜想一是 (正确错误)的(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芳用电能表测出冰箱在不同放置情况下消耗的电能,测量时,除冰箱位置不同外,应控制冰箱内外工作环境、工作电压、 相同,并 (断开闭合)其它家用电器,小芳通过比较测量结果验证了猜想二是正确的34.(1)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与室温相差较大(或:温度计示数受室温影响);把温度计放入盛水的杯中放入冰箱,取出杯子读数;错误(2)通电时间;断开解析:温度计放入冰箱冷藏室一段时间后,温度与冷藏室温度相同,但取出读数时,示数迅速变化,冰箱内外的温度差较大,而不取出温度计是无法读数的,所以想到用比热较大的水与温度计同时放入冰箱,取出温度计时,短时间内示数不会变化太大。电能的消耗多少与通电时间有关,按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保持这一因素相同,研究猜想二35(2011年中考山东菏泽卷)你可以把轮船改装成“水下飞机”吗?参照你对飞机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1)为保证船员的生命安全,必须让这个水下飞机在失去动力时自动浮上水面,舱体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 (2)若没有潜艇的“吸水和排水”装置,如何让水下飞机下沉呢?(要求:用简短文字和简图说明你的设计)(3)按照你的设计,水下飞机下潜时,会停留在需要的深度做水平前进吗?要能控制水下飞机的下沉速度,并能让它保持一定深度水平前进,你又将怎么改变你的设计呢?(2分难)36(2011年江苏徐州卷)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马铃薯,俗名土豆因其生长适应性强、产量高、烹制方法多样等众多优点而广受人们喜爱马铃薯富含淀粉,是生产淀粉的重要原料小明在淀粉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师傅一起去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下表是小明收集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在收购点,小明测出一只马铃薯质量为0.22kg,体积为200cm3,准备据此鉴定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马铃薯品种密度/(gcm-3)1.081.101.121.141.15淀粉含量/%141822.526.529收购价(元千克-1)0.400.420.450.500.60(1)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系的图像: 2)从图像可以看出,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越高,密度越 (3)小明测量的这只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填“是”或“否”)(4)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是: (填品种号)36.(1)如图所示 (2)大 (3)否 (4)4 37(2011年中考四川自贡卷)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水壶,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对电热水壶的了解,就电热水壶的结构或使用过程等的具体情况,从力学、电学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答。实例:(热学问题)“白气”是如何形成的?答:是壶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力学问题:_答:_(2)电学问题:_答:_37.(1)为什么壶身与茶壶口一样高?答:壶身与壶嘴口构成连通器,壶嘴口低了会导致装水量减少。(2)电热水壶为什么能烧开水?答:因为通电后电热元件会发热,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烧开。解析:本题限定在力学和电学两个范围内发现问题,并解答,提出问题是开放的,没有统一标准答案故参考答案为:(1)力学问题:为什么壶身与壶嘴一样高?答:壶身与壶嘴构成连通器,壶嘴口低了会导致装水量减少为什么底部,常有几个凸凹不平的同心圆圈?答:铝制水壶的底部有几个凸凹不平的同心圆圈,既可以增大加热时的受热面积又能增强机械强度、防止水壶底部受力过大而变形水烧开时,观察到壶盖被顶起说出能量转化情况答:给水加热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壶盖被顶起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电学问题:电水壶为什么能烧开水?答:因为通电后发热体会发热,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烧开为什么用电高峰期烧开一壶水所用时间长?答:用电高峰期电压低,电水壶实际功率小,所以烧开一壶水所用时间要长38(2011年中考贵州贵阳卷)小豫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孩在荡秋千,她发现无论小孩的秋千荡得高还是低,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并没有不同;当小孩离开后,秋千继续摆动的快慢似乎和有人时也相同。你们秋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会受到什么因素影响呢?她做出了一下猜想:a可能与秋千摆动的幅度有关;b可能与秋千和人的质量有关;c可能与秋千吊绳的长度有关。她决定用单摆来模拟秋千,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她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_。(2)小豫完成了实验并将数据记入上表,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_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3)在摆线悬挂点o的正下方固定一铁钉p,将摆球从a点释放,摆线碰到铁钉后摆球仍能继续摆动,到达b点后再摆回,如此往复,如图乙所示。若摆长为0.8m,则单摆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应_1.8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不计空气阻力及线与铁钉的摩擦,摆球到达的a、b两点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_(选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38.(1)秒表 (2)摆长;控制变量法 (3)小于 (4)是 根据条件可知,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b两点均为最高点,即重力势能相等,所以所处高度相同(或在同一水平线上)。39(2011年中考湖南岳阳卷)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到。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可能与物体重心高低有关;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圆柱体的底部、中部和底部,对其重心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心地推翻圆柱体,观察圆柱体刚好翻到转过的角度(如图乙)并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猜想之前,他想到照相机的三脚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支得越开却越稳。于是,他调整思路,找来一块木板和四根相同的木棒,组成图丙所示装置,将四根木棒由内向外移动时,装置的稳度不断增大。(1)圆柱体刚好翻到时转过的角度越小,反映圆柱体的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2)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越大。(3)丙图所示实验表明稳度与 有关。(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物时,应把中的货物装在 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到;乘车时,两脚 (选填“分开”或“靠拢”)站得更稳。39.(1)小 (2)低 (3)支撑面积 (4)下;分开40(201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力传感器在电子秤中的应用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应变片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1)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 (电流/电压)的装置(2)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b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c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d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3)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 (4)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的电阻(5)如果未进行温度补偿,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 (大/小)40.(1)电压 (2)d (3)增大 (4)减小;减小 (5)小 解析:(1)传感器把两个电压的差值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所以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电压的装置。(2)外力f增大时,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长度变大,电阻变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长度变短,电阻变小。(3)压力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大,也就是输出的电压越大,所以说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增大。(4)未进行温度补偿时,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串联的电阻应该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低的电阻。(5)冬天比夏天电阻增加的小,所以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小41(2011年中考江苏无锡卷)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表一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0l23456甲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表二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0l23456乙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壤“大或“小”)。(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通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41.(1)正比;大 (2)b;a (3)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端,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弹簧,比较弹簧的伸长长度(其他答案合理统一给分)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不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b测力计;同样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a测力计;(3)要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设计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所受拉力相同,只改变弹簧的原长,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相同可以取同一根弹簧来做实验,再将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就可以改变弹簧的原长,并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就可以控制弹簧所受的拉力相同,最后比较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42(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归纳式探究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我们知道,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大。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拉两只不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这说明弹簧有“软”、“硬”之分,容易被拉伸的弹簧比较软,反之比较硬。弹簧的软硬用它的刚性系数来表示。刚性系数越大,弹簧越硬。为了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有关实验探究,取得数据如下(其中:s为制造弹簧的金属丝的横截面积,n为弹簧的匝数,r为弹簧的半径,a为弹簧的刚性系数)(1)a=k,其中k与制造弹簧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k值一般不同。上述实验中钢的k值k钢=(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