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苏武牧羊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和对他的崇敬之情。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3认识4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4.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思想感情。5.能背诵课文苏武牧羊。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3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4能读准字音,读熟课文。教学重点认识4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熟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脉络。教学难点能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学生汇报:苏武(?-公元前60年),字子卿,西汉杜陵(今天西安市东南)人。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没有成功,又把他迁到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19年不肯屈服。汉使元六年(公元前81年)才被遣回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苏武牧羊。教师板书课题:1-1苏武牧羊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生词的情况1排除读音障碍;(教师出示认写字卡片,指名读字,同时要组词并且说出词语的意思,教师将认写字帖在黑板上。)写字:匈 奴 认字:旄 帏2.指导学生书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两个并把它记住。)“匈” (强调笔顺的书写。“匈”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点。) “奴” (强调“女”旁的最后一笔不出头。“奴”第一笔是撇点。)3. 指导读音“旄”读:mo “ 帏”读:wi4理解词语:(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出来,并且说出词语的意思。)社稷:“社稷”是一个特指名词。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故“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平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海枯石烂 :海水干涸、石头粉烂。形容历时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匈奴: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中,最早统一了大漠南北的全部地区并建立起国家政权匈奴单于国的民族。5读准音词,再读全篇。(教师组织学生带着生字读文。)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1.学生再次读文概括全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读文)教师指名汇报:课文通过讲述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后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放羊的故事。2.学生再次读文并思考:课文可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读文。)汇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3.教师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分成两个部分的?学生1汇报:因为这首诗词中两个部分中间有一个空行,所以分成两个部分。学生2汇报: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分的。四、整体朗读全诗教师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文。五、课堂总结:课文中有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哪些内容让你崇敬?苏武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希望你们在下节课中表现的更精彩。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背诵苏武牧羊七、板书设计: 1-1苏武牧羊认字:旄 帏 匈 奴写字:匈 奴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坚定的态度心灵上残酷的折磨他坚贞不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3. 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讨论法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导入苏武牧羊一课有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哪些内容让你崇敬?苏武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教师板书课题:1-1苏武牧羊二、深入感知,体会思想(一)学习第一部分(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部分,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学生读文并思考。)学生汇报:(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教师板书:穷苦。(2)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学生按教师的按要求边读边画,教师指名汇报。)学生1汇报:“雪地又冰天”“难中难”“渴饮雪”“饥吞毡”学生2汇报:对于他的处境我感到同情。教师板书:雪地又冰天”“难中难”“渴饮雪”“饥吞毡”(3)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相机引导A“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B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消化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学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4)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你能用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苏武?(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5)第一部分写了苏武在北海边经受了身体上非人的折磨和坚定地态度。在写苏武的态度时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那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是人的什么和什么对比?(学生思考并汇报)学生1汇报:“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学生2汇报:是人的意志与他所经历的磨难的对比。教师板书:坚贞不屈(6)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苏武是怎样的一个人吗?(学生汇报)学生1汇报:是一个坚强不屈的苏武。学生2汇报:是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苏武。学生3汇报:是一个心中有国家的苏武。学生4汇报: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苏武。总结:课文第一部分通过环境描写,体现了苏武经受的身体上非人的折磨;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苏武的坚定态度。过渡句: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学生汇报:家乡、亲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二)学习第二部分(1)自读第二部分并且动笔画出能感动你的词句。(学生动笔画)学生1汇报:“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教师追问:此句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冬天来了,大雁南飞,南边,即是汉朝的方向;学生2汇报:“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得威。”教师追问:此句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这几句的意思是:即使大海枯干了,石头腐烂了,也不会使苏武终于汉朝的气节有丝毫改变。苏武如此坚如磐石的信念最终让匈奴单于心惊胆战,使其由衷地钦佩汉朝德政的确是威驻人心。教师相机点拨:这两句赞颂了苏武的忠贞气节感动了天感动了地。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这十九年里,没人知道,苏武的头发已如娘亲一样雪白。那是与妻子不能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尽管思亲如此愁苦但我们的苏武却任(学生接着读)(2)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教师板书:心酸 敬佩(3)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读一读全篇课文。三、课堂小结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