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舒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共65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舒中高二期末语文 第1页 (共8页)最怕夜半听汪峰的歌,最怕黑夜带给我的孤独感,由此而想到孤独感是艺术家们(音乐家、诗人)无法回避的话题。粗略的考察一下人的孤独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外在的孤独感和内在的孤独感。外在的孤独感是一种机缘性的、具体的、浮在表层上的心理意识。只要外在环境一变好,这种孤独感便会烟消云散。内在的孤独感则是一种最深层上的心理意识。它常常是朦胧的,莫可名状和说不太清的。正因为说不太清,所以具有一种根本的、永恒的、无法驱散的哲学性质。大凡有根本孤独感的人,思想感情多为较深沉者。因为他们有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个性,不为当时的社会和同时代人所容,在任何场合下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和格局,故内心常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当他们一旦陶醉在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中,他们方才感到实实在在的平安和满足。他们的作品原是写给未来世纪的人看的,所以不为同时代人理解,横遭守旧者和庸人们的攻击。在人类少数天才人物,包括伟大政治家身上,根本的孤独感几乎是一种不治之症。这种孤独感伴随着一种根本的惆怅和忧郁。企图抗衡和摆脱这种孤独感,便成了人类从事文化创造的一种最顽强的定力和内驱力。梵高之所以要拼着一条性命去画,仅仅是为了排遣内心深处一种说不太清的根本的孤独感。爱因斯坦终生对物理学、艺术和哲学的真挚的爱,全然是企图对这种孤独感的永恒的摆脱和最勇敢的回击。唐诗宋词中那些堪称为千古绝唱者,正是因为它们陈述了一种俯仰千古悠悠的根本的孤独感才成为不朽诗篇。伟大艺术家们的气质,多半有哲理沉思的成分。他们总是从个人具体的孤境(外在的孤独感)出发,上升到普遍的、哲学意义上的地球人的根本孤境。因为它带有永恒性,涉及到人类的根本处境,故具有一种哲理的深度。艺术创造的动力之一乃是在吾生有涯之中追求一种理想的、超越时空的永恒。自然科学家刻意寻求自然界的永恒法则,亦在驱散内心一种根本的孤独感。文化创造者们为了排遣自身的孤独感而进行的创造,留下的一笔精神遗产竟会使今天千百万读者感受到温暖,驱散寂寞,真是不可思议!在多艰而短暂的人生中,能时时体验到根本孤独感并寻找一条解救方法和出路的人,自会感到一种悲壮的奇美。也许,恰恰是这种人才会对人类怀有一种博爱之心和同情之心。浅薄的快活和廉价的感官享受,远不如处在根本的孤境中并力图去冲决它来得幸福。这是搏斗的、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时空局限的高贵幸福。1.下列关于“内在的孤独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在的孤独感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它只能出现在少数天才人物身上。 b内在的孤独感是朦胧的,莫可名状的,具有根本的、永恒的哲学性质。c内在的孤独感没有由外而内的波动性,不会随环境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d内在的孤独感是最深层的心理意识,常伴随着一种根本的惆怅和忧郁。2.下列关于人类文化创造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创造是对人类的孤独感予以摆脱和最勇敢的回击,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时空局限的过程。b.企图抗衡和摆脱与生俱来的内在孤独感是人类从事文化创造的唯一的最强大的定力和内驱力。 c用有限的生命追求一种理想的、超越时空的永恒是所有人类文化创造者进行创造的根本动力。d.人类文化创造是那些具有内在的孤独感的人排遣内心的孤独寻求平安和满足的一种独特方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内在孤独感的人因为思想深沉,有独特的见解和个性,不为当时的社会和同时代人所容,所 以他们也具有着外在的孤独感。b.唐诗中那些堪称千古绝唱的作品证明,只有表达出一种俯仰千古悠悠的根本的孤独感的诗作, 才有可能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 c.有根本孤独感的人的作品不为同时代人所理解甚至遭到攻击的原因是这些作品不是供现代人 阅读而是给未来世纪的人看的。 d.文化创造者们出于排遣自身孤独感而留下的文化遗产能让今天的人感到温暖,说明人类具有普 遍的、永恒的、根本的孤独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俱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舒中高二期末语文 第2页 (共8页)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坐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太史公曰: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君之所称诵,可著廊庙。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冯公近之矣。注:毂():车。阃(kn):国门。彀(u)骑:善射的骑兵。尺籍五符:指军法条令。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说,而搏髀曰 说 :通“悦”,高兴 b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党:袒护c乃卒复问唐曰 卒: 士卒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因犯罪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觉今是而昨非c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失其所与,不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冯唐向文帝介绍评价了李齐、李牧、廉颇、魏尚等大将,并告诉文帝,前人遣将的经验是,国内大事由君王来控制,边关赏赐之事由将军来主断,朝廷不要从中干预.b冯唐告诉文帝,边关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不知道“尺籍”“伍符”这些军中法令,不要因为他们在报功时,有些不符实情,就重罚他们,并且据理陈辞,终于让文帝赦免了魏尚。c冯唐侍奉过文帝、景帝、武帝,九十余岁才罢官不做,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所称道。d冯唐以孝著名,为人正直,不偏不党。司马迁认为用书中的一段话来评价冯唐,十分贴切。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5分) 舒中高二期末语文 第3页 (共8页)舒中高二期末语文 第4页 (共8页) (2)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舒中高二期末语文 第2页 (共8页)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秋晚书怀 高士谈肃肃霜秋晚,荒荒寒日斜。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注:高士谈:宋宣和末期任忻州(今山西忻县)户曹参军,出使金国,被留,官至翰林直学士。后因参与宇文虚中密谋南归而被拘,遭杀害。断槎:槎,木筏。张华博物志记载,海边每年八月都有槎如期而来,于是备好食、用之物,乘槎到天河(即银河)之上。因为槎断,自然无法归来。8 诗歌颈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两种并做赏析。(4分)9诗作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乙:(1) ,则知明而无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节选) (2)山原旷其盈视, 。 (王勃滕王阁序) (3)策扶老以流憩,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6) ,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三、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岁月河流上的码头 (1)一年的日子,仿佛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平静地流淌。每个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自春到夏,经秋涉冬,便是河水由上游至中游再到下游,次第流淌不息。水上风光,四时各异,春天活泼骀荡,夏天喧嚣匆遽,秋天静谧澄澈,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了冰封的河面。 (2)但这样说未免还是浮泛了些。须知天下的季节都是一样的,赤道南北,半球东西,当岁月之河从某一片土地上流过时,是什么使得它和其他地方的河流不同?是船上的风帆,是波涛的颜色,还是飘荡在水面上的歌声? (3)对于这一片古老的、被称为华夏的、我祖先的土地,时光有着许多呈现自己的方式。其中之一,便是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民俗节日。这样的日子,镶嵌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使得原本混沌迷离难以辨识的一片,显现出区域和轮廓,产生了节奏和韵律。因为它们的存在,日子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 (4)被称为中国人三大节日的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其他节日,名气虽然不如它们,但每一个也都有着丰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5)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这个时节,阳气萌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这个日子无疑是重要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作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 (6)当岸边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经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依稀记得童年的夏夜,在姑姑家院子的丝瓜架下,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着,高远晴朗的天穹上,横亘南北的白茫茫的银河两岸,哪是牵牛星,哪是织女星,一串轻轻的笑声。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吟诵着王维的诗句,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九重阳节来临了。时维仲秋,天空晴朗高远,空气清冽干爽,让人心思沉静笃定。遥想故土山水佳胜之地,定是亲朋团聚,言笑晏晏,唯独自己天涯羁旅,孑然一身,能不黯然?亲情惘惘,系念依依,这其间的深情厚意,岂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能够表达和传递的? (8)继续泛舟漂流,渐渐木叶脱尽,霜雪时作,江天寥廓。然而尽管风景萧索,空气里却悄悄酝酿着一种欢欣,传递出一种暖意。腊八节,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欢快登场。腊八粥用多种粮食和果实熬制而成,鲜明生动地寓意了丰收。 (9)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还有很多,它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仿佛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向四周伸展出众多气根和分枝,独木成林,几乎遮蔽了数条街巷。 (10)如果说,岁月的累积形成了历史,那么,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就是在参与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辈辈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而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11)今天,地球已经成为一簇簇的村落,被飞机、轮船、网络紧密地编织为一体,同样牌号的汽车奔驰在不同大陆的道路上,同样的香水润泽着不同颜色的女性肌肤,电视荧屏上闪现的面孔,总是那几位走红的国际影视或体育明星。到处都是一样的东西,固然容易令人产生某种“万物皆备于我”的虚幻感觉,但同时却又是多么乏味。真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特性、某种区别性的特征。 (12)罗密欧手持玫瑰,在朱丽叶的窗下,用歌声呼唤心上人,固然深情款款;而张生、崔莺莺的绣帕题诗,暗诉倾慕,不也有着一份入骨的缠绵?正是这样的独特的地方,让我们确立了自身存在的真实感。即使远离家国,置身于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群中,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对于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的共同记忆和理解,都会让我们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13)上元节、寒食节、灶神节泛舟在岁月的河流上,每走过一段距离,船都要停靠一个景色别致的码头,加入一次风格独特的庆典。它们让旅人得到暂时的憩息,心中贮满诗意的沉醉,对于天空和大地、山河和岁月、生活和命运,生发出种种感悟。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人因此而感到从容、安适,感到一种和这条河流、这片土地的牢固的维系11对全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文章开头描写春夏秋冬的水上风光是为了体现四时各异的情趣。 b作者提到童年夏夜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牵牛织女星的事情,意在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c文中民谚、古诗的引用增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俗节日生动、温暖充满情感和韵致的特点。d全文以时间为顺序,说明了民俗节日大体经历了形成、流传和衍生出更为丰富内容的过程。 e文中“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象征了我国民俗节日历史悠久。 f本文运用比喻手法,将岁月比作河流,民俗节日比作码头,人生比作行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民俗节日和我们的关系,富有感染力。 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富有诗意,启人深思。 12请简要分析本文在介绍民俗节日时的选材特点。(5分)13根据文意,概括华夏民俗节日“丰厚的内涵”。(6分)舒中高二期末语文 第5页 (共8页)舒中高二期末语文 第6页 (共8页)14文章末尾借用罗密欧朱丽叶和张生崔莺莺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第卷(表达题 共85分)四、(25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涎(xin)皮 央浼(mi)轴(zhu)线 锲(q)而不舍 b.迤逦() 叱咤(ch)庇(b)佑 恶(w)乎待哉 c.洁癖(p) 慰藉(ji)创( chung)伤 云销雨霁(j) d.酒馔 (zhun) 迂讷(n) 矜(jn)育 供(gng)不应求1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据媒体披露,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期明确表态,一些企业随意提高劳动定额、变相克扣劳动者报筹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相关法规。b最近的强雾霾事件,是大气过于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c当灯光熄灭,幕布亮起,坐在昏暗中却倍感安全,外面的世界好像不复存在了,纷扰的琐事可以暂时搁置一旁,这里才是世外桃源。d智能手机上网便捷,功能强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但其泄漏用户资料等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有时甚至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分) ( )a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在钓鱼岛问题上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挥而就达到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c在共同参与对执意要进行核武器开发的伊朗的制裁问题上,俄罗斯的态度模糊不清,直到最后一刻才亮出底牌,这一招可谓左右逢源,取得以小博大的外交成绩。d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学贯古今,融汇中西,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18选出下列句子中语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a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结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b在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生动地讲述了已经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听得唏嘘不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2025乌海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中国银行2025黄山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2025湿地保护行业技术与市场分析
- 农业银行2025咸阳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湘潭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销售岗位有期限劳动合同4篇
- 交通银行202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玉林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交通银行2025咸宁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益阳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朝阳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环评报告
- 2025年汽车租赁公司车辆托管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4新版2025秋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企业向个人还款合同范本
- 钢模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民版小学劳动技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新学期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16篇)
- 接种疫苗预防流感课件
- 游戏体验寻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
- 环保设备加工处理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