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中的哲学点滴思考.doc_第1页
设计艺术中的哲学点滴思考.doc_第2页
设计艺术中的哲学点滴思考.doc_第3页
设计艺术中的哲学点滴思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艺术中的哲学点滴思考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姓名:徐薇学号:1069090079指导老师:李鹏飞设计艺术中的哲学点滴思考摘要:这篇文章是在对中外哲学一种兼容并蓄的理解下,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上,以关系到艺术设计的几个最重要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概括论述了哲学思想对艺术设计重要指导价值。关键词: 哲学思想 指导意义 职责-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in the philosophy of a foreign inclusive sense, standi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order to relate to art and design of several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as a starting point outlined the philosophy of art and design an important guiding value.Keywords:philosophy guiding significance responsibilities 一,哲学对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类漫长的文明史和设计史,自始至终都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在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建筑等艺术设计实践中,处处都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儒、道、释三大思想体系的理论精髓,形成了富有浓郁东方特色的设计文化。西方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康德的理性主义,再到近代的科学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思想流派,都深深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思想是设计的灵魂,文化是设计的最高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构思过程,可以说是思想活动的过程;设计作品的呈现,是思想的最终呈现;设计作品的流通,是观众与设计师之间的思想交流。思想在设计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如果没有思想,作品就会枯竭,没有生命存在的意义。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具体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思想的最高体现、精髓所在,是属于人类社会的第二空间精神领域;设计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是属于人类社会的第一空间物质社会。两者相辅相成,设计作品可以是哲学思想的载体,哲学同样可以指导、影响设计作品的艺术内涵。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承载着设计师对人类社会的哲学思考,从而为观众构筑出一个哲学的空间。二,哲学思想在设计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我国现代设计的宝贵则富和精神源泉之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设计思想体系的确立和审美特征的形成,离开传统哲学,就无法理解中国现代设计思想。梳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讨论其对现代标志图形设计思想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现代图形标志设计品位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标志图形设计。中国传统哲学对现代标志设计思想的影响不但体现在世界观上,还体现在方法论上,当我们惊诧于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如何赋予人文精神时,我们应该回顾中国的很多创新思想是来源于先哲的思想和思考方式的。对它们的演变、转化和融合的分析研究,将会使我们受到启发。此外,还应当能将其翻译成世界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这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也是十分有益的。中国传统哲学谈到对立、两极。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涉及“两极”的地方就有几十处,至于庄子对它们的涉及更是数不胜数。老子和庄子不主张一成不变的两极,认为两极是相对存在并可以互相转化的,是运动的,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生,长短相生,高下相生,音声相生,前后相随”。中国传统图形太极图正是这一哲学观点的表现,太极图以黑白两块预示旋转而相互交融的色块,代表两极。它表现一种阴阳对立、相互转化的世界观、物质观,概括出中国传统哲学空间。现代平面设计中,有些招贴作品也表达出这一哲学思想,如陈放先生以“胜利”为名字的招贴作品,正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残破的胜利手势,预示敌对的后果的同时,揭示了两极相生、互为转换的道家哲学思想 。万事万物变化有序,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和谐观念还有一些平面作品,海报的主题就是直接表现哲学思想的。如中国设计师靳棣强先生为“自在”花纹纸设计的推广海报,海报主题思想来源于佛家哲学思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超越生死的“大自在”精神。设计师在纸纹上运用了手造纸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山水自然的意象,以传统和自然的物象,表现中国人追求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中国京剧表演艺术中很讲究“武戏文唱”的境界,这反映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处世哲学。如果能将这些哲学境界应用到我们的设计创意中来,丰富平面视觉空间,也许就会是设计创意的最高境界吧。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先生就是一位善于抓住事物本质力量的人,他的作品总是表现出一种“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在他为无印良品设计的海报中,全力表现产品的本质特征,整幅画面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色彩也是采用本源色一一白,这与无印良品这个品牌追求物质本源的思想是一致的。无印良品的商品品牌概念是:追求生活中的美,将商品的生产、制作工序彻底简化,尽量保持物质的本源,从而生产出既纯粹又环保的商品。原研哉先生的海报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点,简约的画面构筑出无印良品追求物质本源的哲学空间。 这种状况我们也可以从三宅一生等其他日本设计师身上看到。作为一个有文化思考的设计师,三宅一生先生汲取了东方哲学“人与自然”相存相依关系的思想,创造性地在服装设计与裁剪领域,树立起了“人衣合一”的全新穿衣哲学,他宣扬自然概念的皱褶方式与尽量少裁剪与接线、保持一块布完整性的服装设计与裁剪理念,颠覆了西方传统的多片式剪裁的基本结构,被公认为是现代服装哲学的一大革新。三、“从量变到质变”世界永恒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事物都必须遵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在设计师的头脑中,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和大量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学习能使人聪明,所谓的“博学多才”无非是说个人需要积累巨大的知识财富;所谓的“造诣”,没有大量的知识作为后盾就无从谈起。设计是门特殊专业,它是以创新为目标的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正因如此,设计师用巨大的知识量去剖析各种设计现象,才能洞悉设计的真谛。需要指出的是,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设计师的知识也不能包罗万象,所以,诸多才华横溢的设计大师都理智地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浓缩到某个领域,如在平面设计方向,有些设计师在招贴、包装或装帧上非常有成就,这就要求设计师有巨大的知识容量,因为容量们会转化为能量,而能量的聚合会在你所极力研究的环节上爆发。与众多平面设计家的成长经历有所不同的是,靳棣强对水墨艺术钟情甚深,20世纪60年代他已就读于吕寿琨主持的水墨画课程,在其后产生的大量设计作品中,我们都不难看出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的精妙阐释。而无数的“爆发”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并推动设计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四、艺术设计的价值与设计师的职责 现代艺术设计渗透于科学技术当中,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艺术设计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在当今这个非物质倾向愈加明显的社会中,人们在消费设计带来实用价值的同时,更多地是在消费设计所传达出来的象征、感觉、气质、信仰等符号意义,设计的文化价值愈加突出了。随着商品经济在全球的飞速发展,设计开始服务于资本的增值,成了促销的工具,大量的生产和消费极大地浪费了地球有限的资源。在功利主义的驱使卜,商业性、浮夸性的设计误导着大众的审美和价值取向,设计的商业价值被无限制地夸大,而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却被压抑或掩盖了,因而造成了设计目标和文化价值的偏离,设计的价值迷失了。西方传统哲学思想是一种主、客两观对立的自然观,“以人为本”、“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它的实践建构了现代文明。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人”逐渐代替了众人的“人”,资本成了主宰世界的无形的手,因而导致了上述设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对这一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有助于我们的设计消解人本主义中人类中心论者的贪婪狂妄,重建人与自然亲和的生态关系。在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胡塞尔的现象学、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对上述问题都有精辟的见解。当代人类社会己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设计师必须用有机性体的观点将单个设计对象置于人与物、人与自然的整个系统中去考虑,要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纳入到一种性体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哲学之中予以思考和审视,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引领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合格设计师所应肩负的职责和应采取的工作方法。“设计以人为本”,但是,这种“以人为本”很容易误解为以个体为中心,排斥他人;以人类为中心,排斥自然的实用理性精神。以个体为中心的设计观念,重视物质价值而轻视精神价值,重视科学理性而轻视人文素养,重视实用功利而轻视伦理建设和社会理想,因而这种设计观念带有极大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第二个层面指的是设计的文化修养应“以万物为本”,把人看成是宇宙力物的一个构成元素。在中国古代,儒、道、释各家都有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如儒家的“天人合一”观点,道家的“人与万物合一”的观点都是值得现代人汲取和借鉴的宝贵精神遗产。在现代设计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修养和品位,就需要我们深入生活,了解自然,冷静地估价自己,认清自己,把个人的得失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以及自然界万物联系起来,心中要有“大设计”。修养是人品和智慧的积累,一个出色的设计师应该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积累,培养自己对设计的大局观念。这样,文化与智慧的不断补给将成为设计常青树的法宝。 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己经成为广泛共识的时候,很多当代的设计对传统的借鉴往往只是通过对传统符号的加工、修饰、复制、拼读,而批上了传统的外衣。而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