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酒文化.docx_第1页
蒙古族酒文化.docx_第2页
蒙古族酒文化.docx_第3页
蒙古族酒文化.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古族的酒文化酒是一种液态的饮料,与普通的饮料一样,它的主要成分是水,也是可以供人们引用的。但是,酒是一种与一般饮料绝不相同的特殊饮料。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与普通的饮料的成分不同。一般的饮料虽然品种繁多,但其成分中,都不含或只含有极其微量的酒精。而酒除了水之外,其主要的成分就是酒精。酒精学名乙醇,是由淀粉后含糖的物质经发酵而产生的另一种物质,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它能使人兴奋,也能使人麻醉。正是由于酒精的这种特性,在人类社会中,饮酒总是伴随着一种特殊的场合或情绪。如高兴时饮酒以助愉悦,痛苦时借酒以释愁怀。事实上,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天然的酒就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那时候,熟透的植物果实成堆成片地掉落在地面上,经过自然发酵之后,就形成了最早的天然果酒。这种天然的醇香,吸引了各种不同的动物,后来就有了醉猿的活动。江苏淮阴洪泽湖畔下的草湾曾经发现的“醉猿化石”证明了天然果酒在“人猿相揖别”之前就发生了的。动物对天然酒的享用与人对酒的欣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意识的酿酒是只有进入人类社会才会有可能真正出现的,我国是最早发明酒的国家之一,对于酒的具体发明时间现在很难说清了,对于酒的发明人也是不甚清楚,传说甚多。有的说是夏禹时代一个叫仪荻的人发明的,也有人说是杜康。从现代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夏商周三代,酿酒技术开始发展,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代,酿酒工艺渐渐成熟,酒的质量也大大提高,宋辽金元及明清时期,酿酒工艺更加臻于完善,酿酒业走向完全的成熟和前所未有的繁荣。酒虽然不是人么维持生命的绝对必需品,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却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成了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方少数民族的酒文化,则是中华民族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酒文化史上,蒙古族的酒文化却是一笔不容忽视的重彩。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的一个部落,与中国北方的东胡、鲜卑、契丹、室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公元12世纪,蒙古部首领铁木真,连续击败蒙古纷争部落,统一蒙古。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称吉思汗,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在蒙古族的文化史上,酒占据了极重的部分。蒙古族独特的酒是马奶酒,蒙语称“马拉音阿日黑”。此酒透明醇香,香气沁人,酒精度不高,饮后不易醉。经常适量饮用,有驱寒、活血、舒筋等功效。蒙古人把马奶酒当做是最珍贵的饮料,每年从夏伏至中秋这段日子,牧民们家家户户门前拴着马驹,挤马奶。酿制马奶酒后,不论男女老少都饮。马可波罗曾说过这种酒类白葡萄酒,味道极好。蒙古族人常用自己酿制的最好的马奶酒招待尊贵的客人。饮酒的仪式据多桑蒙古史记载:饮宴开始时,把酒洒在帐幕男主人头边的偶像上,随后依次洒在帐幕内所有其他偶像上。再由仆人盛一杯酒步出帐外,先向南方洒三次,每次均要下跪行礼,这是向火敬礼;接着向东方洒酒拜天,再向西方洒酒拜水;最后向北方洒酒祭奠死者。男主人举杯将饮时,先要将杯中的酒倒一些在地上,作为对大地的尊敬,如果他是在马背上,便倒一些洒在马的颈或鬃毛上。饮宴开始后,为了向客人证明酒中无毒,主人必先自饮,然后再递给宾客饮用。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蒙古族表示对客人礼敬的酒俗。现在蒙古族人逢年过节,都少不了一种叫德吉拉的礼节。德吉拉汉译为第一盅酒,当客人入座后,主人双手捧着有酥油的银碗酒壶,从长者或尊者开始敬德吉。接受敬意的客人,双手接过银碗,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蘸一下酥油,向天弹去,如此重复三次,客人依次轮流完成这一礼节后,主人便斟酒敬客人,接受敬酒的客人也做上述动作。酒必须喝干,才是对主人的尊敬,若推让不喝,被视为瞧不起主人。向客人敬酒,是蒙古族人对客人表示敬重和爱戴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佳节还是喜庆之日,都离不开酒来增加气氛和表达情意。蒙古族人把酒看作是食品的精华。牧民草原放牧,常常随身带有酒壶。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日探望亲友,带的礼品中常常有酒。有客人到来,无酒不成席。给客人敬酒,一次要敬三杯。客人应全部喝完,以示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和以诚相见之意。蒙古族劝酒的方式也比较独特。酒宴上,客人如不喝酒,主人便即兴唱歌相劝,直唱到客人喝下杯中酒为止。因此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客人若确实不善饮酒,即将三巡酒各饮少许后归还主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族,每年夏历八月末要欢庆马奶节。节日这天,牧民穿上盛装,带上马奶酒到指定地点,杀羊宰羊,炸果、赛马、赛马毕。人们入戏饮宴,祝酒唱歌,庆贺草原人畜兴旺。每到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蒙古族同胞还要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射箭,还有棋艺、唱歌等,而酒则是那达慕不可缺少的饮料,大会期间,无日不畅饮。蒙古族在酒宴中往往歌舞相伴,这是源于原始的重要习俗。在元代不论贵贱,身份高低,每宴必有歌舞助兴,晚清时的蒙古族,不仅以传统的民族歌舞来助酒兴,也引进中原地区的戏曲来助酒兴。那时边歌边舞边饮酒表现的是一种民族的自信与豪迈,而晚清的饮酒与学京剧表现的却是一种萎靡的风气。就北方民族而言,酒与豪迈歌舞的结合是民族蒸蒸日上的表现,酒与文弱戏曲的结合表现的则是一种民族的衰败与颓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一种消极的影响。酒作为一种兴奋剂推动了歌舞的创作与表演,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草原特殊环境中心里思维的外在发挥,构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草原歌舞文化。喝酒便要用到酒器,蒙古族人最喜欢的酒具是东布壶。此类壶整体造型上部稍细,下部略粗,呈到三角桶状,最早出现于中亚地区,是中亚民族创造的容器,元代传入蒙古草原,后来传入中原,到清代在中原地区逐渐消失,在蒙藏地区却广为流传,家家使用,多数为铜质和木质,少数为银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