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2012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2012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2012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2012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1号专注考研,伴你成功!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Political Economics (Capitalism)课程号(代码):10209430课程类别:学院平台基础课学时:51 学分:3指定教材: 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宋涛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政治经济学(上册)朱方明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兼用)教学目的及要求: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课程是经济学院所有经济类专业必修的共同课,本课程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理论课程,具有理论性和逻辑性强、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特点,主要依靠抽象思维能力,透过现象去认识经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因而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最好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及经济运行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方法、一种思维的技巧,培养学生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教学内容及重点要求:1导言 (四学时) 主要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习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方法,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事与利用经济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掌握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经济基础、经济规律、生产资料所有制、科学发展观等基本概念和经济原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部分2商品和货币 (六学时) 本章主要掌握商品的二因素以及劳动的二重性;掌握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以及货币的流通规律。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和货币的产生。了解自然经济及其特征;商品经济及其特征。3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四学时) 本章主要掌握剩余价值的产生、本质以及剩余价值规律。掌握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以及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掌握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掌握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资本总公式。了解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了解工资的主要形式。4. 资本积累过程 (四学时) 掌握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资本有机构成等基本概念。掌握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掌握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积累的历史发展趋势。掌握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与有机构成的关系。了解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5. 资本的流通过程 (八学时)掌握产业资本存在的三种形式及三个阶段;掌握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以及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联系与区别;理解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掌握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的联系与区别、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以及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生产的二两大部内。掌握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以及实现条件。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特点、实质、根源以及表现。6. 平均利率和生产价格 (四学时)重点掌握形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五个转化过程以及转化过程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生产价格理论的重要实践意义以及生产价格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联系与区别。7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四学时)掌握商业资本的形成以及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8 生息资本和利息 (四学时)掌握借贷资本的形成、特点、职能以及借贷利息的本质。了解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形式。了解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的基本情况。9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四学时)掌握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特点。掌握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产生的条件、来源以及表现形式。了解垄断地租、建设地段地租、矿山地租。垄断资本主义部分10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四学时)掌握垄断的形成以及发展。掌握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实质。掌握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垄断利润的形成、来源以及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了解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1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学时) 本章主要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质。了解资产阶级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二学时) 掌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主要参考资料:1、马克思: 资本论13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2、马克思:序言、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 商务出版社1979年版4、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商务出版社1979年版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6、美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8、美Paul A. Samuelson &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dition, 17th edition) McGraw-Hill Irwin, 20029、美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二版,梁小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英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货币与利息通论.高鸿业重译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11、吴树青顾问,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成绩评定办法:总成绩100分,其中期末成绩占70,期中占10,平时成绩占20。期末闭卷理论考试,期中堂下理论开卷考试,平时成绩以学生上课出勤率、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综合评定。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政治经济学(社) Political Economy (the part of socialism)课程号(代码):10209230课程类别:类级平台课学时: 51 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既能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又能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的观点来思考问题。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9学时)本章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过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学时)本章主要掌握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含义。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及内容。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3学时)本章掌握市场体系的概念、特征;市场体系的主要作用;了解市场体系的结构划分,以及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具体内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途径。4.消费者行为 (3学时)本章一般了解欲望、需要、需求与消费的概念;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储蓄、投资与消费的关系。5.企业 (5学时)本章掌握企业的含义及类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性质。掌握企业制度的演变;重点区分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掌握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内容。了解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演变进程,并掌握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途径。了解企业行为的一般理论。 6.农业和农村经济 (3学时)本章了解农户与农业生产的内容;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农村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建设。7.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分配 (3学时)本章主要掌握国民收入的概念;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掌握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的含义及途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内涵及途径。掌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组成,及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及原则。8.经济增长及其方式 (5学时)本章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度量;了解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掌握经济增长速度、效益和比例的辨证关系。掌握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9.经济发展 (5学时)本章主要掌握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构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目标。重点掌握产业结构的内涵;产业结构的分类;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了解区域经济结构的界定、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原则和途径。了解二元经济的特点;我国的二元经济状况。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10.宏观经济调控 (4学时)本章了解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含义及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掌握我国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模式;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和手段。11.对外经济关系 (3学时)本章了解国际分工理论;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掌握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以及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了解国际间的资金、技术、劳务的流动;国际收支的内容和平衡状况以及国际收支的失衡及调节;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 半期考试(2学时)四、教材 政治经济学,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五、主要参考资料1、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吴树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2、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卫兴华,张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4、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三版),谷书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版。5、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沈越编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7月版。6、政治经济学(第三版),于良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