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大纲版)之四川卷一、选择题部分1、(11年四川)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C 本题考查微生物生长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书记情况以及应用能力。A、B、D选项课本当中都做了明确的阐述,只要记住就可看出明显是正确的,而C选项中说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的细胞是不正确的,在这个阶段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因而细胞的总数保持相对的稳定,并不是没有新细胞产生。考生易错选A项,说明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到位。2、(11年四川)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B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A、C、D选项在课本当中都做了明确的阐述,而B选项中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而固醇类属于脂质,因而在细胞内的内质网应该会很发达,所以B选项表述不正确。考生易错选D项,说明对课本中有关生物膜之间的联系还不够清楚。3、(11年四川)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A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纳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外面,当大量失钠时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因而对细胞外液的影响较大,所以A选项正确。由于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当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时不会使血液中的PH发生明显的改变,因而B选项错误。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而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形成葡萄糖,引而不能促使肌糖元分解。课本中明确提到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中枢有效刺激,而不是氧气。考生易错选D项,说明对引起呼吸作用强弱的内在本质因素还不是很了解。4、(11年四川)右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氦物质含量不变D 本题考查种子形成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种子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要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因而种子质量不断增加;另外种子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必须由糖类提供,因而淀粉含量下降;油菜种子中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多,是由于糖类转化而成;由于糖类中不含氮元素,即使糖类可以转变成蛋白质也不可以使含氮物质增加。考生易错选C项,说明对不同植物体中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缺少认识。5、(11年四川)北极比目鱼中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C、过程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D、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B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的应用,主要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基因组测序应该是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而非一个基因片段,因而A选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重复序列越多,只是抗冻能力越强,但是由于基因序列发生较大的改变,因而前后两个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结构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故而正确。质粒当中本身就有标记基因,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只是利用农杆菌侵入番茄组织块从而将重组质粒导入进去,因而C选项错误。DNA探针技术利用的是DNA杂交原理,因而只可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而不能检测其是否表达,只有通过低温检测其是否具有抗冻能力方可确定是否表达成功。二、填空题部分30(21分)回答下列I、II小题I.(9分)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_,还需定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_,光合速率随着向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图中B点表示最佳的_培养条件。(2)该海藻的无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需在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机物,目的是提供_。(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设计_的实验。(4综合上述实验,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养条件是_。【答案】(1)各种必需矿质元素 二氧化碳 光照 (2)碳源和能源(3)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4)适宜光照、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点,另外还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及处理能力。第(1)小问:题中是指培养液中应含有指的就是那些影响植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矿质元素;向水中通入空气主要是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以促进海藻的光合作用;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B点放出氧的速率最大,表明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因而此时的光照强度是最佳的培养条件。第(2)小问:没有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必需额外提供葡萄糖,从葡萄糖的组成元素及其功能可看出它可以为海藻提供碳源和能源。第(3)小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最是葡萄糖浓度有可能在0.2g/L0.4 g/L之间或者是在0.4 g/L0.6 g/L之间,因此要想更精确的确定葡萄糖的最适浓度,应该在0.2g/L0.6 g/L之间设置一些间隔更小的浓度梯度。第(4)小问:根据曲线图可知光照强度对海藻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另外根据表格可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对海藻的生物量也有影响,综合以上两种条件下的综合影响要使海藻获得最大的生物量需要有适宜的光照和适宜的葡萄糖溶液浓度。II、(12分)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引起肌肉收缩。(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吧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免疫的应答。【答案】(1)传出 融合 电位变化 (2)B细胞 化学信号向电(3)造血干细胞 体液【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有关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的相关知识,另外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其综合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第(1)小问: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时需要经过传出神经的传导;而在传递过程中是依靠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形式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引起后膜的电位变化,从而将一个兴奋有一个细胞传至另一个细胞。第(2)小问:根据题干可知能被激活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的细胞应为B细胞;另外从题中可知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理是阻断兴奋在细胞间进行传递,而兴奋在由细胞间隙到突触后膜的信号变化情况是由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第(3)小问:根据淋巴细胞的来源可知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成,而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使B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影响到体液免疫。最后一空很容易写成细胞免疫,因为在老教材中并没有提到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但是根据题干中的相关信息很明显并没有涉及到细胞免疫。31、(21分)两小题I.(7分)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营养级,其与卷尾蜥的种间关系是_。(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变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发生改变。(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能力。【答案】(1)三或第四 竞争和捕食 (2) 垂直结构 (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达到平衡 一定的自动调节【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的相关知识。另外还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第(1)小问:据左图可知在植物其他草食动物沙氏变色蜥中它占第三营养级,而在植物飞行草食动物网蜘蛛沙氏变色蜥中它占第四营养级,由于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而沙氏变色蜥也可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所以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第(2)小问:从问题的题干中可以看出沙氏变色蜥的活动范围从树基向上转移,因而属于垂直结构。第(3)小问:由于卷尾鬣蜥的引入导致沙氏变色蜥减少,因而导致网蜘蛛增加,但由于飞行草食动物的减少网蜘蛛也跟着减少,最后通过网蜘蛛与飞行草食动物相互制约和影响最终使网蜘蛛达到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内部有着复杂的营养关系。II(14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提供原材料。(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可随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种。(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条染色体。(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答案】(1)结构 生物进化 (2) 同源染色体 9 2 (3)20 4 22 (4)3/16【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染色体变异等有关遗传方面的问题,另外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运用遗传的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小问:根据题干中括弧提供的信息以及图形信息可知属于颜色体结构变异,生物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第(2)小问:据图可知两个A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这两个A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由于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而在F2代中有9种基因型,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BB和Bb两种。第(3)小问:小麦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应该有21对同源染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线电监测与设备运维员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院内感染控制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井下电泵作业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icu护理考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年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事务管理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真题试题及答案
- 测量电压基础题库及答案
- 烧碱蒸发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VAE)装置操作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6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修订宣贯解读课件(原创内容丰富且全)
- 食管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2025年江苏高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听说 章节测试答案
- 先心病常见病介入封堵治疗讲课件
-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管理制度
- DB31/T 1377.4-2022实验鸡和鸭第4部分:设施及环境
- 2025邮储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他人借车免责协议书
- 企业合规经营及纳税证明书(5篇)
- 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设计(仅供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