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第十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安徽省阜阳第十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安徽省阜阳第十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安徽省阜阳第十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安徽省阜阳第十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汲取(j) 阴晦(hu) 徒跣(xin) 孜孜不倦(z z) b、愕然() 滞碍(zh) 缟素(go) 咨诹善道(zu) c、惘然(wng) 拮据(j) 牡蛎(l) 舴艋舟(zh) d、发窘(jing) 恣睢(zsu) 鸿鹄(h) 一抔黄土(bi)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弥足珍贵 涕泗横流 精血诚聚 万罐家私b、媚上欺下 无与伦比 怒不可恶 狗血喷头c、饱食终日 登峰造极 恃才放旷 刻骨铭心d、郑重其是 袖手旁观 高谈阔论 面面相觑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5、依次填入下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 ,有秋的 ,更有冬的 。a、泼辣 蕴蓄 丰硕 b、丰硕 蕴蓄 泼辣c、蕴蓄 泼辣 丰硕 d、泼辣 丰硕 蕴蓄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诗。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沙僧,路经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8、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13分)(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2)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3) ,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5)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 (6)沁园春 雪中表达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 , 。(7)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8)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 二、语言综合运用。(6分)9、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顾客:厂长,贵厂生产的毛巾,那上面的蝴蝶可是栩栩如生呐! 厂长(惊喜的):是吗? 顾客:我洗脸时,那蝴蝶竟扑到我脸上来了! 该顾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0、请仿照示例,引用一句歌词或一句现代诗作为开头,写一句连贯的话(2分)示例:“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毕业在即,我们将带着亲人、老师、同学的微笑和祝福奔向新的征程! 11、名著导读(2分)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书中塑造了108位性格迥异、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三个女子也不让须眉。请写出任意一个及其绰号。姓名 绰号 三、阅读(37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4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2、“破阵子”是这首词的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这首词的 。(1分)13、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 “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分) 1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20题。(14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会天大雨 会: 度已失期 度: 楚人怜之 怜: 或以为亡 亡: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陈胜、吴广乃谋日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家祭无忘告乃翁 失败乃成功之母 a和相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相同。 c和不同,和相同。 d和相同,和不同。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 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而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20、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具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5题。(10分)我10岁的时候,哥哥尼克12岁。那年的母亲节对我俩来说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准备在那一天送给母亲一份礼物。 那是我们第一次为母亲买礼物,当时我们非常穷,像送礼物这样的事是不常见的。幸运的是我和尼克靠打工挣到了一些额外收入。 我们告诉父亲时,他骄傲地拍着我俩的头,说:“这主意真不错!” “你可以告诉妈妈,”尼克说,“这样她会一想到这件事就非常高兴。” 父亲说:“你们竟会产生这么了不起的想法,简直太聪明了!” 经过仔细考虑,最终我买了一把梳子,上面还镶着几颗闪亮的小石头,看起来就像宝石。尼克非常喜欢我的礼物,但却没告诉我他准备了什么。 “我已经选定了一个特殊的时刻,到时我们把礼物送给妈妈。”尼克说。 “什么特殊时刻!”我不解地问。 “我现在不能说,因为这与我的礼物有关。哦,不要问我是什么礼物。” 第二天早晨妈妈正准备擦地板,尼克冲我点了一下头,我们便去取各自的礼物。 当我们回来时,妈妈正疲惫地跪在地板上,用几块破布抹地板上的污水。 尼克拿着他的礼物来了,那是一个带着绞干器的水桶和一个新拖把,当妈妈看见这个礼物时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一个水桶?”她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发颤,“送母亲的礼物竟是一个一个拖地用的水桶” 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他默默地提起水桶,一步一步地挪下楼去,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 我把梳子放进口袋,从后面追上他,尼克说不出话来,于是我把一切告诉了爸爸。“我会收回我的礼物。”尼克哽咽着说。 “不,”爸爸一边说一边接过水桶,“这是一份很好的礼物,我早就该想到了。”我们回到楼上时,妈妈已在书房里默默地擦着地板。 爸爸一句话也没说,把拖把放入水桶里吸足水,然后用架在桶上的绞干器把拖把中的水拧干。 “你没让尼克把话说完,”爸爸对妈妈说,“礼物的另一部分是尼克愿意从现在开始帮你擦洗地板,是这样吗,尼克?” 尼克羞红了脸,领会了一切,“是的,噢,是的。”他用很低又很渴望的语气回答道。 妈妈体恤地说:“对一个孩子来说,这项工作太繁重了。”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爸爸是多么聪明。他说:“如果没有这个设计巧妙的绞干器和水桶,这项工作是很繁重;但有了它就简单多了,你的手不会脏了,你的膝盖也不会被弄疼。”爸爸叉迅速演示了一遍。妈妈难过地看着尼克尼克这才感到好受了一些。 接着爸爸问我:“你的礼物是什么?” 我摸着口袋里的梳子,发愣地望着尼克。“我的礼物还不及那水桶的一半儿。”我轻声地说。尼克以充满爱意的目光望着我。21、文中加点的“特殊的时刻”指什么?为什么尼克要选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送给母亲礼物? (1分)_ _22、以下是文中有关人物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这些描写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此刻尼克的眼泪夺眶而出,他默默地提起水桶,一步一步地挪下楼去,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_ 尼克羞红了脸,领会了一切,“是的,噢,是的。”他用很低义很渴望的语气回答道。_23、文中说,“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爸爸是多么聪明”,你认为爸爸的“聪明”具体体现在哪里?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分) _24、当“我”拿出给母亲的礼物,“我”为什么说“我的礼物还不及那水桶的一半”?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分) _25、你怎样看待文中主人公“尼克”的行为?(2分) 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31题。(9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26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 27请根据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3分)选文第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28选文第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 29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2分)答: 30、作文:30分题目一: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她在辛勤的工作中, 她在艰苦的劳动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请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题目二:动力缘于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题目三:请以“你辛苦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四作文(30分)题目:_100200300400500九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答案1、b 2、c 3、a 4、c 5、d 6、a 7、d8、(1)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2)当时奢侈今何处 (3)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 (4)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6)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7)今夜偏知春气暖 (8)长烟落日孤城闭9、略 10、略 11、扈三娘 一丈青 顾大嫂 母大虫 孙二娘 母夜叉 12、词牌名 题目13、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14、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15、会:适逢,恰巧遇到 度:估计 怜:爱戴 亡:逃跑,逃走16、c 17、d18、(1)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着,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19、根本原因:天下苦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