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课程教案范文.doc_第1页
谈礼貌课程教案范文.doc_第2页
谈礼貌课程教案范文.doc_第3页
谈礼貌课程教案范文.doc_第4页
谈礼貌课程教案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礼貌课程教案范文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谈礼貌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领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具预备: 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要有礼貌,这是文明素质的表现。我们班不少同学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但也有一些同学还没有注意到礼貌的重要性。咱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相信同学们学了课文后,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更好的做到以礼待人。 2、板书课题:书写“貌”字。理解“礼貌”就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齐读课题) 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碰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方法:自读 指读 开火车读 齐读) 礼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校场 粗暴 纠纷 安慰 文化 修养 牛皋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重。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重点: 貌、嫌、咳、嗽、鬼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写字书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凭借语言材料,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我想不通:为什么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为什么要礼貌待人? (1) 什么叫“优良传统”? (2) 课文引用的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是什么意思? (3) “君子”指什么样的人?“逊”什么意思? (4) 理解“彬彬有礼、出言不逊”。 2、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3、小结:这一段引用古训,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举了哪三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重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练读,交流读,评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说明什么问题?用书上的语句概括。 (2)介绍说兵全书是一部小说,岳飞是书中的主要人物。牛皋是书中重要的人物之一,校场是旧时操演或比武的场地。 (3)分别指名读有关牛皋、岳飞问路的句子,进行对比。 (4)理解“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讨论、交流、评) (5)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什么? (2)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明周总理是怎样为我们作表率的?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2)齐读 5、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第三段(第五自然段)。 1、为什么作者强调“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 2、有哪些日常礼貌用语? 3、齐读。 4、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2、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师生互动,交流“礼貌”。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