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件大纲.doc_第1页
政治课件大纲.doc_第2页
政治课件大纲.doc_第3页
政治课件大纲.doc_第4页
政治课件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v 做个什么样的人,才能于人于己都有益处?v 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v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我们明白:v 为什么要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怎样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v 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我们坚持和树立四信:v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v 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追求、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v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为追求、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v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追求、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指南,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力量来源。v 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把握、领会并切实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v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的角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v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v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要掌握唯物辩证的方法,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能。v 总之,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坚定地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同时也有益于自己的人。v 我们要时刻地反思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有没有出现过困惑、怀疑甚至动摇。v 那么,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什么?v 在狭义上,马克思主义就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v 在广义上,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v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v 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v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的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v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进步、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学说。v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v 马克思主义又叫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4页)v 什么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呢?v 通常讲,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具有三层含义:v 一是观念(理论)的层面,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v 二是制度的层面,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v 三是实践的层面,它是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v 具体来讲,社会主义有三大目标或三大标准:v 第一,富裕(经济)。所谓富裕是指社会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社会能够提供覆盖面广、水平高的公共产品。v 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收入多、福利高、待遇好。v “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恩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 ,第305306页)v 富裕是什么?富裕就是富有,其标志就是人们拥有某些东西,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人们能够共同地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v 富裕、拥有、所有,其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拥有者能够自由地处置自己所拥有的那部分财产。这是所有制最本质的规定。v 因为任何所有都必须体现为使用权和收益权,否则所有权就是空的。v 如果单个个体不能拥有或者说失去对属于自己那部分财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那么所谓的富裕、富有、拥有或所有就只能是假的、空的、不真实的。v 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可以宣布月球归他所有,但他既不能使用,也不能收益,所以他的所有权是空的。v 如果有一物为某人所有,他应该能够直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使用或处置该物,并从使用、处置中获得收益。这就是所有权的实现或体现。v 从理论层面讲,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让单个人富有、富裕,而是让所有人都富裕、富有,也就是实现共有(公有),让人人都拥有(财产)。v 从制度层面讲,为了达到社会主义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个人所有的制度,即建立个人拥有产权的制度。v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指出,在“消灭私有制”之后v 一是“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v 二是“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 (马恩选集第1卷,第293 -294页)v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中,即建立“国有”经济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过渡性措施,“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则是目标模式。v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明确提出,“在协作和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马恩全集第23卷,第 832页)v 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并没有说,要消灭私有(个人)产权,只是说要改造私有制,使其成为共有制或股份制,目标就是让人人都拥有。v 既然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人富有,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v 实现社会富裕(人人富有)的基本途径就是建立公有制。v 但是,公有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v 第二,自由(政治),与自由相伴随的,即是民主,平等,人格,尊严,人权,公平,正义。所谓自由,就是由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能够实现个性自由和解放,能够拥有实现自我的条件和空间。v 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干自己有兴趣的事。v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恩选集第1卷,第273页)v 第三,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说,和谐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富裕和自由之后的升华和综合。v 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和谐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同时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和谐,人与自我要和谐。v 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活得健康、活得自在、活得开心。v 简单地说,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富裕、自由、和谐、民主、平等的理想社会。v 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富裕、自由、和谐、民主、平等这些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努力追求的、期望获得的。v 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v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应具有这样几个理念:v 第一,必须认识到,这里的富裕、自由、和谐实际上都是相对的(过程论)。v 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使我们养成一个平常的心态。v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马有转缰之灾。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使我们做到海啸于前,不色变;山崩于后,不心慌。v 做人要有阳光心态v 阳光心态之内涵在于: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要善待周围每个人,学会换位思考,凡事都要站在对方角度想,真正学会把别人放在第一位。v 不与富人比阔,不与完人比帅,不与能人比技,不与巨人比高,不与飞人比速,不与牛人比权,不与小人比智,不与圣人比心。v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忽略自己所没有的。微小幸福就在身边,不攀比就是天堂。v 要感谢对己有所帮助的人,感谢十字路口为自己指明方向的人,感谢给过自己爱的人,感谢让自己学会走路的人,感谢给自己知识的人,更要感谢一路走来和自己风雨同舟的人。有了这些人,我们才能在风雨路上一路畅通。v 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不要看着谁都烦,干什么工作都不力争做好,遇到了多么好的爱人都不知道去认真呵护,不要在别人面前总是表现的很聪明,凡事都要玩心眼。只有珍惜一切,我们的生活才会处处鲜花烂漫,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v 要塑造自己的阳光心态,就要善于更新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使人聪明,聪明的头脑必定让人塑造出阳光的心态。有了阳光的心态,我们的周围将会处处充满阳光。v 要有淡然、豁达的气度。v 有些事情能争取就争取,出现意外也别总是怨天尤人,应该学会坦然接受。v 当下不少人都有相当重的浮躁心态,得失心过重已成当下不少人尤其是青年人的通病。v 适度的得失心可以促人成长,亦可推动社会进步。毕竟有得失心也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人们只有希望得到才会努力和追求。v 如果没有得失心,一个人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但得失心过重就会适得其反。v 得失心过重,会让一些人在做事时畏首畏尾,还会让一些人患得患失,引发不正当竞争。v 一些人在利益面前特别较真儿,往往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其实,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很难走得长远。v 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使我们能够先做人,后做事,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会官升脾气大,得势神气显,也不会失志如落魄,牢骚满腹。v 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使我们做到:荣辱不惊,冷热不躁,得失不乱,始终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工作和生活;能够使我们团结共事,不会我行我素;能够使我们倾听众言,不会一意孤行;能够使我们谦虚谨慎,不会自以为是;能够使我们始终把人民的眼睛当成检验自己言行是否合马克思主义格的X光。v 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心态,要树立远大理想,但又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实事求是。v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敢于竞争、勇于创新,不要裹足不前,要大胆地试、大胆地创。v 第二,必须认识到,这里的富裕、自由、和谐 其实现的主体是“类”,即人类。v 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使我们培养一种公共责任心,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爱集体,关爱社会,把道德的个体关切与社会共同善的关注统一起来,从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彰显和体现。v 用张载的话来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v 第三,必须明白,在追求富裕、自由、和谐的过程中,我们的行为必须是自觉自愿的,所使用的手段(方式方法)应是公开的、合法的、合乎伦理道德的,即以符合宪法、法律,合乎道德伦理为前提。v 在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但竞争必须在遵守社会公德和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有序进行。v 如今不少人因为得失心、浮躁心过重,焦虑感过强,在做事时不惜违反公德伦理和规则秩序,最后不仅很难占到便宜,有时反而会害了自己。v 不遵守规则有时可能侥幸获胜,但随着社会越来越透明,制度越来越健全,太重得失、过于浮躁而逾规的行为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v 第四,在追求富裕、自由、和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v 一是要坚持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相统一、动机和效果相一致的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v 二是要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v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v 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养成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v 我们只有兢兢业业地工作,勤勤恳恳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做官,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才能于人于己都有益处。v 要想做成事,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是不行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老老实实的态度。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是真诚的,不是表面现象,绝没有一点虚情假意、矫揉造作。v 具有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态度和作风的人,拥有这样一些品质:v 老实但不愚蠢,精明但不圆滑,机警但不多疑,机智但不狡诈,勇敢但不鲁莽,沉着但不寡断,活泼但不轻浮,文静但不孤僻,坚定但不固执,豪放但不粗鲁,忍让但不软弱,谨慎但不胆小,放松但不放纵,自谦但不自卑,自爱但不自娇,自信但不自夸,自强但不自傲,自立但不自闭,自我但不自私,自尊但不自负。v 我们坚决反对那种脱离实际,夸夸其谈,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的主观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作风和做法。v 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使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得到改变,使我们的性情得到转移,能够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如何使我们的生命与天地相参,从而达到一种同天人、合内外的最高境界、最高幸福。v 对我们今天的每一个普通公民来说:v 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保证我们的所作所为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内不愧于心,站不愧于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v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v 社会主义的三大目标或三大标准:v 第一,富裕。通过建立公有制,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使社会能提供覆盖面广、水平高的公共产品。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收入多、福利高、待遇好。v 第二,自由。由人民当家作主,要使人民能够实现个性自由和解放,使人民拥有实现自我的自由、条件和空间。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干自己有兴趣的事。v 第三,社会和谐。即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活得健康、活得自在、活得开心。v 一个国家对其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思想活动。v 纵观历史,横看现实,可以看出,历史主体的正确作用在于正确判断哪一条路是唯一可行的得胜之路。v 早期先进的中国人,不论在国内主攻“第一主课”的同志,还是近飘东洋、远渡西洋,深入异国他乡的同志,都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层次原因v 近代中国有三条社会发展的道路可供选择:v 一条是封建主义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v 由于封建主义道路不能再走下去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了,唯一能够走的,就只能是社会主义道路。v (1)在中国,封建主义道路不能再走下去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一方面,腐朽的封建社会势力异常强大,积数千年统治之经验,他们对新生产关系的取代进行极力的抵制和殊死的抗争,企图保存其世袭领地,不甘心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封建统治阶级买官卖官,腐败盛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v 另一方面,广大劳苦大众在几千年封建统治下,崇尚帝王,启盼明君,逆来顺受,由于长期接受封建正统观念的统治和灌输,使他们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而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也仅仅成了改朝换代的工具。v 由于封建主义的统治,使得我国的生产力极其落后,人民始终摆脱不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不可能走向富裕、自由。v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了v 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已经行不通。v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理想、主张而进行的各种斗争,都以失败而结束,并没有把封建国家改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相反却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依然处在任人宰剖、任人欺侮的境地。v 毛泽东在总结近百年中国人民斗争的历史时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帝国主义绞杀的,无数革命先烈为此而抱终天之恨”。v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资本主义的成长完全是残喘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鼻翼下,是一个光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畸形儿,中国资产阶级是一个很不成熟且很懦弱的阶级。v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其发展对外完全依赖国际资本,对内严重地依附于封建地主阶级。这就使得走资本主义道路根本不可能使千疮百孔的九洲大地达到繁荣富强,更不可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v 所以,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不可能。v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了 社会观念阻碍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相反,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成长。 第一,重农抑商的观念。 第二,憎恶资本主义的观念。 第三,对两极分化的深恶痛绝和对共同富裕、大同理想强烈祈求的观念。v 在传统观念里的资本主义:v 经济上:以商业为主(本),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搞自由贸易,私人企业。其实质:维持和发展私有制。v 政治上:发展民主政治,坚持权力制衡,搞三权分立,发展民主制、选举制,搞政治竞选。其实质:少数人当家作主。v 社会关系上: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质:金钱关系、金钱至上。v 在传统观念里的社会主义:v 经济上:非商品经济,非市场经济,坚持计划经济,你有我有大家一样有的平均主义。其本质特征:维持和发展公有制。v 政治上:人人当家作主,你说了算,我说了也算,每一个体的意愿都能够实现,直接参与国家政权。其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v 社会关系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其本质特征:团结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v 第一,重农抑商的观念。v 这一传统观念大大抑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v 历史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重农轻商的传统。v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农业是本,其他都是末,强调要以农为本,同时,中国历代统治者基本上也都强调,要重视农业,而重农与抑商是连为一体的。v 在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看来,重农必须抑商,因为商业的无限发展势必要伤害农事,农事一旦受到伤害,农民就要走向贫困,国家则要承担经济利益的损失。v 另一方面,在传统观念里,如果发展无限地商业,社会的道德天平就有可能发生倾斜,一旦如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就会面临被推翻的危险。v 第二,憎恶资本主义的观念。v 中国人民非常憎恨、厌恶、反感资本主义。v 一是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v 据史料记载,从1840年到1949年的109年中,各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1千1百多个不平等条约,仅用赔款的方式就索取白银达到13亿两;国土被割让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屠杀中国劳苦大众数以千万计。v 侵略者不仅公开抢劫,而且到处奸淫烧杀,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帝国主义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的财政、税务、金融、海关、外交等等大权统统掌握在他们手中,中国彻底丧失了主权,中华民族痛苦地挣扎在洋人的铁蹄之下。v 第二,憎恶资本主义的观念。v 中国人民非常憎恨、厌恶、反感资本主义。v 一是由于中国人民的传统观念使然。在人们传统观念里,从就业的顺序就可以看出,商业、商人的地位比较低下, 士农学工商。所谓商人都是见利忘义之徒,是奸商,是唯利是图之辈,他们为了钱常常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中国是一个伦理大国,特讲究人情伦理,在传统观念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v 第三,对两极分化的深恶痛绝和对共同富裕、大同理想强烈祈求的观念。v 中国人民对两极分化这一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对共同富裕、对大同理想具有强烈的祈求和愿望。v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富有理想的民族,实现世界大同、追求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夙愿。v 历史上我国广大劳动者一直就渴望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大同”社会。v 中华民族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源源流长。陶潜描绘的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世外桃源”就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无君无臣、无富无贵、平等和谐社会的思想。v 唐宋时期,农民起义领袖最先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v 清代的颜元、龚自珍则进一步提出了均田思想”。龚自珍所写的平均篇,则集中反映了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基础的财富平均主义思想,他认为社会一切罪恶和混乱的原因在于贫富不均,要避免国家灭亡,必须消除贫富不均现象,其根本办法是从分配土地入手,使富者不会太富,贫者不致太贫。v 明末李自成则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v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则提出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洪秀全则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v 我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更是大同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写了20万言的大同书,认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v 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也是把大同之世作为最高理想,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口号,想“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以期实现大同理想。v 以上说明,大同世界、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追求,实现世界大同、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夙愿。v 虽然,我们的先民追求的大同世界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期冀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希望人人平等、人人幸福,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v 因此,我们说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层次原因v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v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v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v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切切实实地维护了人民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就是社会主义的方向。v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层次原因v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不但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权益,而且成为在国际事务中有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v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v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地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始终以年均不低于7%的增长速度持续快速地发展,并且有效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起落,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v 我国用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五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v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为世界第二位,我国已成为第三个核大国、第四个钢铁生产大国(钢产量居世界第四),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六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v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v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v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v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v 我国外汇储备1996年后迅速增长。v 1996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v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