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关读物童心说 词句积淀 一 字音辨识遽失 根柢 湮灭 褒崇 懵懂 渊薮 答案 j d y nb och n m n s u 二 名句默写1 夫童心者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2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 则所言者 言虽工 于我何与 3 然则六经 语 孟 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答案 1 绝假纯真2 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3 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 文言归类 一 通假字1 龙洞山农叙 西厢 同 2 矮人何辩也 通 答案 1 叙序作序2 辩辨 二 一词多义1 绝答案 副词 绝无 动词 横渡 动词 挣断 动词 断绝 动词 断 动词 直上穿过 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劝学 秦王惊 自引而起 绝袖 荆轲刺秦王 则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武气绝 半日复息 苏武传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 负青天 逍遥游 2 若答案 连词 假如 如果 动词 像 如同 第二人称代词 你 你的 动词 及 比得上 若失却童心 便失却真心 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若入前为寿 鸿门宴 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3 卒答案 副词 终究 终于 副词 通 猝 突然 名词 士兵 动词 死 欲求一句有德之言 卒不可得 群臣惊愕 卒起不意 荆轲刺秦王 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 4 而答案 表假设的连词 如果 连词 表修饰关系 不译 连词 表转折关系 反而 连词 表并列 而且 连词 表递进关系 并且 而且 连词 表因果 连词 表目的 为了 人而非真 全不复有初矣 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以童心既障 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明智而忠信 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籍吏民 封府库 而待将军 鸿门宴 5 非答案 动词 不是 形容词 错误 动词 非难 副词 没有 副词 不 非童心自出之言也 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逍遥游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劝学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滕王阁序 6 盖答案 副词 大概 一般 连词 连接上文 表原因 名词 遮阳避雨的用具 名词 器物上的盖子 动词 压倒 胜过 动词 遮蔽 肯定判断 原来是 盖方其始也 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盖其人既假 则无所不假矣 日初出大如车盖 两小儿辩日 员径八尺 合盖隆起 张衡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英才盖世 赤壁之战 枝枝相覆盖 孔雀东南飞 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狼 7 以答案 动词 认为 连词 因为 介词 凭借 连词 表修饰关系 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 岂非以假人言假言 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 三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 名词活用 1 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2 而事假事 3 文假文乎 4 笔之于书 答案 1 名词作动词主宰 2 名词作动词做 3 名词作动词写 4 名词作动词书写 5 不过因病发药 随时处方 6 决定目之为经矣 答案 5 名词作动词开处方 6 名词作动词看待 把 看成 2 动词活用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3 形容词活用 1 道理闻见日以益多 2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答案 2 动词作名词听到的 看到的3 1 形容词作动词增多 2 形容词作动词厌恶 憎恨 四 古今异义1 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古义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 矮人何辩也古义 今义 身材短小的人答案 1 求学的人2 指那些见识少 没有鉴别力 惯于随声附和的人 3 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古义 今义 人体发育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4 决定目之为经矣古义 今义 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答案 3 文章体裁4 必然 一定 五 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 童子者 人之初也 翻译 2 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 翻译 3 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翻译 4 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论乎 翻译 答案 1 判断句 者 也 是判断句的标志 童子 是人的最初阶段 2 定语后置句 定语 童心未曾失者 置于 圣人 之后 我又怎样才能够找到真正童心未泯的圣人 3 省略句 时势先后论 前省略介词 以 不能以时代的先后评价文章的好坏 4 固定句式 岂 乎 难道 吗 这难道可以被认为是万世不变的真理吗 语句品评 1 然纵不读书 童心固自在也 纵多读书 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 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句意品读 这句话谈 读书 对 童心 的影响 童心 即真心 人最初的心灵质朴本真 毫无造作 读书的目的是保护童心 使之勿失 但传统理学经典 却使人盲从 失却了本心 知行启迪 作者无情地批判了陋儒对经书的迷信盲从 食而不化 甚至于文过饰非的丑陋现象 读书 要学会思考 能够明辨是非 不盲从书本 迷信权威 盲目崇拜 要用自己的大脑 读出自己的见解 这样才会有益处 2 盖其人既假 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 则假人喜 以假事与假人道 则假人喜 以假文与假人谈 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 则无所不喜 满场是假 矮人何辩也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 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 又岂少哉 句意品读 正是道学教育败坏人才 败坏政事 社会风气 才造成了一派虚假 导致了说假话 做假事 写假文章的 假人 把社会变成了 无所不假 的欺诈场所 这与作者的童心观点完全背离 引起李贽对圣贤真伪难考 是非不辨的否定 知行启迪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经典 承认文化经典具有的特定价值 读经典 首先在于提升个人修养 让人诚实守信 总比撒谎骗人好很多 但不宜把传统经典拔得过高 唯经典是从 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秩序 并不仅仅依靠经典来维持 3 言虽工 于我何与 岂非以假人言假言 而事假事 文假文乎 句意品读 此句强调如果写文章一味追求语言与形式的完美 缺少真挚的情感 只是无病呻吟 无论语言多么精致 形式多么完美 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知行启迪 参考示例 写文章与做人是一个道理 做人要做真人 不虚伪不造作 写文章也要说真话诉真情 勇于把自己对人和事的独到见解写出来 文章才会有新意 才会吸引人甚至感动人 精要研习 1 什么是 童心 李贽认为怎样才能保持 童心 明确 1 所谓 童心 就是 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 这种 本心 是最纯洁的 未受一点儿污染的 因而也是最完美的 最具一切美好的可能性的 实则是人的个性和主体价值的自觉 如果丧失了这种自觉的 本心 那么 人就失去了个体价值 人就不再能以一个真实的主体而存在 2 在李贽看来 要保持 童心 使文学和人性存真去假 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 2 童心说 批判了什么 倡导了什么 明确 1 批判人们丧失本真自我 用后天习染的所谓的义理等蒙蔽纯真本心 助长了社会的虚假之风 倡导人们应该保持童心 保持本真自我 2 批判了人们盲目推崇古代圣贤 对当代创新的文学不加重视的现象 倡导文学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 号召人们破除圣贤崇拜 关注当代 不可厚古薄今 备选要点 1 童心说 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 假文学的一首檄文 如何认识它的震撼力 明确 1 他以 童心说 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 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 指出他们的说教非 万世之至论 不能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2 他以 童心说 反对复古主义的 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 的理论 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 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古愈好 3 他以 童心说 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 肯定传奇 院本 杂剧的价值 进而认为 西厢记 水浒传 皆古今至文 2 童心说 作为一种创作美学 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 1 用陌生的眼光看事物 童心说 强调作家要有 最初一念之本心 实际上是暗示作家们 要以对周围的事物永远是第一次看见的感觉去描写事物 也就是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看事物 2 永远别出心裁的创新 儿童的眼光为什么总是充满诗意呢 童心永远与别出心裁的创造联系在一起 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成熟而又充满童心的 他成熟 深刻 睿智 老练 说明他的创作达到了某种高度 形成了某种风格 只有在成熟的同时又葆有童心的作家 他看起来才有不成熟的一面 但正是这童心所导致的不成熟的一面 使他获得 第二次天真 他才能摆脱社会化和文化适应给他带来的束缚 他才能突破思维定势 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探究平台 李贽的 童心说 批评了 多读书识义理 对人的消极影响 这是针对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