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福中学2011级语文讲学稿藤野先生(八年级下)课题:藤野先生 课型:新授 时间:2010年2月24日执笔:赵 健 审核:刘荣兰 彭丽娜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3、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时间】:三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绯红( ) 宛如( ) 驿站( ) 解剖( )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教诲( )诘责( ) 凄然( ) 瞥见( )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 深恶痛疾( ) 油光可鉴( )除了以上所列字词,还有哪些字的字音、字形需要提醒你自己和同学注意的,请按照以上格式写在下面。2、以作者的 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 。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 的精神。还写了 和 ,抒发了作者强烈的 精神。5、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二、研读赏析(一)导入。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三)检查预习。(四)学习研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2、请标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3、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是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4、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分层次。 2、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次的内容。(1)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2)“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3)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4)“居然”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3、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二层次内容。(1)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2)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4、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次内容。(1)这一层次写了几件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的作用?(3)作者为什么又要离开仙台,并弃医学文?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四、综合评价 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四、拓展延伸【课内阅读】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 A 他们 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 B 他们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 ! ” C 他们 都拍掌欢呼起来 .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D 他们 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 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 请加以概括。2、文章中加点的四个“他们”,所指对象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 )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何种情感? 试加以分析。4、“这种欢呼, 是每看一片都有的, 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5、从选文来看, 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与 这两件事。(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6个字)【课内阅读】第十一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6、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7、“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8、“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9、“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问句为:_ _ 10、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11、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12、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13、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决胜中考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汲取(j) 闪烁(su) 抖擞(su) 惦记(din) B.澎湃(pi) 差使(chi) 寒噤(jng) 憧憬(chng) C.倔强(ju) 别墅(sh) 绮丽(q) 斟酌(zhu) D.恬静(tin) 驾驭(y) 聘请(pn) 狭隘(y)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 A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C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是寓含深意的。 D不少人想知道粽子与端午节到底有什么关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A每到双休日,国家体育场鸟巢格外热闹,里里外外人声鼎沸、人流如潮。 B“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 C.不少学者认为读点经典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D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表述言简意赅“你的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4、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国有殇,川之上。“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周年。一年来,无论是在救援现场,还是在急救帐篷,无论是在临时过渡房,还是在震区孩子寄读的异地他乡,全球炎黄子孙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人,为我们自己,进行了一次“成人礼”。“原来中国是这样!”面对中国抗击天灾万众一心的史诗般壮举,美国时代周刊如是惊叹。(1)第句搭配不当,应将_ 改为_ 。(2)第句语序不当,应当调整为_ 。5、综合性学习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出一份力,学校将开展以“为了共同的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校团委书记让你负责组织策划一项活动,请写出你策划的活动名称,并简要说明活动目的。 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 (3)你叫同桌周兵和你一起参与活动策划,周兵说:“学习那么紧张,谁还有时间参加环保活动啊。”你打算怎么劝说他?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五、智者之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的收获:我的疑问:六、史海泛舟1 、走近鲁迅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作品。”出示鲁迅作品集:3部小说集呐喊:(共14篇)、彷徨(共11篇)、故事新编(共8篇)。3部散文集:野草(共23篇)、朝花夕拾(共10篇)、两地书16部杂文集,另外还有古小说钩沉、中国小说史略等古文学专著。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社戏雪。鲁迅先生选入中学的课文有17篇之多,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三篇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小学阶段和鲁迅相关的课文有早、少年闺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等。课后的作家卡片中对鲁迅有这样一句评价:“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这其实就是鲁迅先生的座右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介绍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实务考试金融专业新版真题卷及答案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政策法规及经纪实务考试题目参考及答案
- 甘肃省2025年共青团甘肃省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力资源招聘合同模板与示范
- 专题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说课稿)-2019-2020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轻松备课(部编版)
- 浙江省2025浙江农林大学招聘人员20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南省2025年河南省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中心招聘高层次人才6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北区2025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中国槽钢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普洱市2025年云南普洱市博物馆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