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a组20142015年模拟坊庾时间:20分钟分值:38分题组一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2015广东增城调研,17)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据此可知()a.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b.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c.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2.(2015北京东城普通校上学期11月联考,11)中山装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服装。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a.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b.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c.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d.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3.(2014四川资阳一模,4)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a.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b.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c.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d.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4.(2014福建厦门一模,38)(节选)每一个时代的婚姻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迁,成为人们了解整个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诗经“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礼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材料二宋代婚姻观念较前代之最为醒目的差异有二:一是择偶标准变化,人们不像前代那样重门阀世族,而改为重金榜题名之人;二是婚姻关系中资财的成分很重,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特别计较婚姻关系中的物质财富。材料三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士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于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徐继畬瀛环志略材料四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类别人数自主订婚人数及所占比例人数所占比例已婚者395215%已订未婚者1302015%摘编自陈蕴茜、叶青论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的变迁(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婚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宋代婚姻观念变化的原因。(4分) (2)与中国传统婚姻相比,材料三中的英国婚俗有何特点?(6分) (3)材料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4分)题组二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5.(2015广东百校联考,18)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a.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b.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c.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d.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6.(2015浙江杭州质检,9)下列报刊中,与右图报纸同时期创办的有()申报时务报昭文新报中外纪闻a.b.c.d. 7.(2014四川凉山一模,9)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申报()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题材范围本埠全国(除本埠外)国外数量57篇80篇37篇比例33%67%a.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b.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c.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d.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b组20142015年模拟诽嵘庾时间:20分钟分值: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5山西名校联考,13)宋延斋在蒲圻乡土志里记载:“民国元年、二年来,茶价与麻价互涨,财力既裕,居民遂奢僭无等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仿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与这一记载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民主共和观念的冲击 b.崇洋媚外思潮的兴起c.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d.进口的商品价廉物美2.(2015安徽江淮十校联考,8)女学报纷鲅目炖帧(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3.(2015贵州贵阳一模,10)“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c.使朝廷官方活动失去了神秘感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4.(2015江苏宿迁期中,8)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表明近代中国()a.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b.生活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转型c.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时尚d.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5.(2014广东湛江一模,9)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b.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c.新式教育使女性思想解放 d.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6.(2014山西太原模拟,7)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二、非选择题(共18分)7.(2015浙江六市联考,3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现存对这一封建官报作最早记载的文献,是载于唐代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载了开元时期有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孙樵将其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较,发现每一条都有根据,其中对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禅事件的渲染极为隆重。到了后唐和宋代,这种朝政简报被通称为“朝报”,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材料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创办和主编的在我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中国纪年,引用儒家语录,内容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设立新闻专栏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 1833年12月该刊第5期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中国近代报刊史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创刊,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也开始了中国报刊发展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时期,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主导,进步报刊鼓吹科学与民主,抨击封建专制。在业务上,此时的报刊普遍改用白话文,报纸注重新闻特性,编排更为科学活泼。之后,报刊获得较大发展,1926年全国报刊已有六百二十八种。商办申报新闻报发行量超过十万份中国近代报刊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邸报的功用。(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国在中国创办报刊的时代背景及特点。(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青年创刊后中国报刊发展的新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题组一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a从材料“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可以看出,近代上海人在衣着出行消费领域中打破了以往的等级尊卑观念,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2.c“见其服而知贵贱”带有明显的封建等级观念,而中山装洋溢着浓厚的民主共和精神,故c项符合题意。3.b材料事件说明了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婚姻关系也呈现近代化特征,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溥仪的离婚案,并不能说明整个民国是法治社会,故b项符合题意。4.答案(1)特点: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强调纲常伦理;男主女从。原因:科举制度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2)婚姻自由;有宗教色彩;男女平等(一夫一妻)。(3)变化:以包办婚姻为主,自主订婚增多。背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近代教育的发展);西方文明的传播。解析第(1)问直接提取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归纳“特点”;联系宋代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回答“原因”。第(2)问提取材料信息,从婚姻自由、男女地位和宗教观念等方面回答。第(3)问从材料中自主订婚人数比例角度回答“变化”,“背景”要联系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治进步、民族工业发展、思想解放运动、西方文明的影响等知识来回答。题组二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5.d结合材料提及的时间和地点可以看出,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只是个别现象,a项不符合事实;仅依据题干材料无法得出b、c两项结论;从材料“以乘汽车为豪”“少年男女同乘一车”,可以看出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促使社会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6.c强学报是19世纪末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中外纪闻属于同时期维新派创办的,故正确;申报的创办时间是1872年,故错误;昭文新报的创办时间是1873年,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7.c由表中信息看,申报时论中,全国(除本埠外)和国际时论比例较大,而本埠的时论比例较小,说明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故选c。材料仅仅涉及申报的时论文章,并不能说明政论是申报的主旨,可排除a;b中“开始关注”表述不正确,可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申报发行量的情况,排除d。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c民主共和观念与题干中奢侈的风气没有关联,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奢侈的风气比较盛行,其主旨没有涉及崇洋媚外的思想,也没有涉及进口的商品价廉物美,故b、d两项错误;从“茶价与麻价互涨,财力既裕,居民遂奢僭无等”的信息可以看出,茶与麻价格的上涨,收入增加,才导致奢侈的风气盛行,而茶与麻价格的上涨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 项正确。2.da、b、c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说明当时上海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故d项正确。3.b解读材料可知近代报刊出现之前,当人们怀疑官府的记载时,只能从野史杂说中找真相,因而近代报刊出现使人们寻找真相的途径增加了,但并没有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故a项错误,b项正确;邸报记载的朝廷官方活动谈不上具有神秘感,故c项错误;d项体现不出报刊的进步作用。4.a材料中“革命巨子草冠革履,呢服羽衣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说明革命派的服饰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a项正确;海外归来的少数革命派着装不能说明b、c两项;仅大公报的一则报道不能说明d项。5.a婚姻观的变化从根本上说应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变革运动、新式教育、西方民主平等先进观念的传播都影响着社会习俗的变化。a项属于根本原因,b、c、d三项都是具体原因。6.c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骑自行车成为“男子”“女郎”追求时尚的一种表现,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7.答案(1)功用:邸报是传播政治信息的重要途径;邸报是知识分子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邸报是神化皇权、宣扬宫廷威仪的重要工具。(2)背景:西方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张;中国处于清朝统治晚期,仍然停留在封闭的封建社会。特点: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以传播经济信息、科学文化为主;形式、内容与中国传统报刊相比,有较大突破。(3)新特点:民办;版式活泼;宣传改造中国传统的学说;种类多;发行量大。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央集权的政治控制相对减弱;辛亥革命失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救亡图存的形势仍然严峻;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解析第(1)问要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如根据“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可概括出古代邸报主要传播政治信息。第(2)问第一小问,外国人在中国办报与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制宣传资料合同范本
- 合同工退休转返聘协议
- 兼职焊工劳动合同范本
- 劳务资质代理合同范本
- 养殖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协议拆船合同模板模板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 企业购买葡萄合同范本
- 合同项目工期协议范本
- 口罩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护理三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表
- 2025年松阳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3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面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家长工作沟通技巧培训教材
-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 荣县2025年度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黑龙江省 2025 年专升本英语全真模拟卷
- 浙江南海实验高中2025年秋9月月考高一数学试题+答案(9月29日)
- 司法鉴定人岗前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面保洁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