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质量通病与预防(吊顶工程-21)2014版.doc_第1页
4-质量通病与预防(吊顶工程-21)2014版.doc_第2页
4-质量通病与预防(吊顶工程-21)2014版.doc_第3页
4-质量通病与预防(吊顶工程-21)2014版.doc_第4页
4-质量通病与预防(吊顶工程-21)2014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通病与预防 吊顶工程 过程控制 ZT-吊顶工程-01通病现象:吊顶造型转角位置未做龙骨加固,吊顶饰面材料易开裂。原因分析:1、 技术交底不到位;2、 施工班组往往认为双层板不可能产生裂缝,以为只要上下板缝不在一起就不会裂缝,放松了对细节的控制。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首先在转角龙骨下口增加边龙自制条转角;转角上口增加50付龙骨斜撑;第一层板转角使用L形9厘板或镀锌白铁皮。转角尽量加长,但不小于300mm。2、在直边或转角处增加废龙骨使吊顶龙骨与墙体连成整体。3、利用副龙骨的余料集中对每个转角做加固(做二道);在转角两侧300mm内,各加一根吊筋,增加结构稳定性;4、造型在吊起时应注意四角受力均匀,并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问题图片: 下口自制加固片正确施工,但转角加固50付龙骨未加,与墙体连接废龙骨未增加。正确图片: CAD示意图: 剖面图 平面图ZT-吊顶工程-02通病现象:吊顶吊筋采用弯曲丝杆来固定,造成质量隐患。原因分析:1.项目部没有按照施工规范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采用弯曲丝杆固定连接,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3.管理人员对施工规范要求掌握不够,检查不到位;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规范的培训,掌握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2.要对施工班组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3.吊顶采用的丝杆要竖直向下,不能弯曲;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03通病现象: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的主龙骨、主龙大吊、以及副龙挂钩未正反安装。因为C型龙骨偏心,导致吊顶龙骨架受力不平衡,易导致石膏板面层不平整等现象。原因分析:1、班组人员对吊顶施工工艺了解不够;2、项目部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未做到全员交底。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班组人员要组织先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在施工前要进行全员技术交底(实物样板交底最有效);2、轻钢龙骨吊顶主龙骨、大吊及付龙挂钩都必须正反扣安装。同时注意大吊穿心螺丝必须拧紧,主、副龙骨的卡件必须卡紧。问题图片:正确图片:吊挂件正反安装主龙骨正反安装挂钩正反安装ZT-吊顶工程-04通病现象:在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制作过程中,主吊螺丝及副吊紧固定不到位,易造成顶面下垂接缝开裂等现象。原因分析:主吊螺丝及副吊紧固不到位,尤其是副吊紧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施工人员用手一抓一握草草了事。造成各部分的副吊紧固不统一,石膏板受力不均衡,造成石膏板顶面下垂接缝开裂等现象。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制作调平工程中,在拧紧主吊螺丝的同时用老虎钳将副吊紧固到位,使之整个平面受力均衡,确保顶面整体平整牢固。注意主吊的丝杆不能太长,避免其顶到对穿螺丝。2、对于斜面吊顶,须加强固定。可加铆钉或主龙骨点焊。问题图片:(需更换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05通病现象:吊顶挂板造型处做法不规范,吊筋的固定措施不到位,造型容易晃动,形成质量隐患。原因分析:项目部对班组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过程中检查不力。解决办法1、造型吊筋的固定不能少于二颗的螺钉,这样造型受力在一条上引力线上,不易产生左右晃动现象。同时可用废料板块做斜板来加强固定。2、挂板背面可加主龙,副龙用螺丝固定在主龙上,大挂仍挂在主龙上;3、考虑吊顶基层防火要求,吊顶造型立面挂板可取消木工板,采用玻镁板(或硅钙板)加石膏板面层的做法。问题图片:正确图片(示意):木工板要改为玻镁板(或硅钙板)加石膏板木工板要改为玻镁板或硅钙板、石膏板造型吊挂固定点不能少于两点造型吊挂固定点不能少于两点ZT-吊顶工程-06通病现象:吊顶主龙接头处强度不够,没有锚固或锚固方式不对,容易松脱,影响吊顶龙骨强度和吊顶平整度。原因分析:在项目施工中,经常会忽视对主龙的接头锚固,容易造成吊顶饰面材料变形、开裂等现象。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主龙接头处增加吊筋,加强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主龙的接头必须要进行锚固处理,用专用接长件连接(或主龙骨交错搭接150mm,或采用零星龙骨边角料进行连接),注意主龙连接件两边各用两个铆钉固定,防止锚固不牢引起吊顶质量问题。问题图片:正确图片:接头可用铆钉、螺丝锚固接头处用专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并锚固ZT-吊顶工程-07通病现象:大型吊顶造型吊杆未采用钢架反支撑,吊筋牢度不够或造型容易摆动会引起造型稳定性不好,吊顶饰面易出现开裂等现象。原因分析:1、造型较大,吊筋作吊杆难以保证造型稳定性。2、造型上挂时四个角受力不均。或在安装灯具或检修时由于人为原因造型饰面开裂。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放线时用水平仪及卡尺来控制其水平,具体做法:先确定好一点标高,通过控制吊顶造型四个角和已找好点的高程确定吊顶处于水平位置。2、在安装灯具或检修时应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避免使吊顶造型受力。3、吊顶造型用吊筋吊好后,在四个角(或三个角)用角钢把造型和顶面固定。避免造型受风力影响左右晃动,造成顶面开裂。问题图片: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ZT-吊顶工程-08通病现象:石膏板吊顶副龙骨与垂直方向龙骨连接处没有采用U型边龙骨或八字角(副龙骨三面或两面开口)加自攻螺丝的方法固定。牢度不够,易引起面层开裂。原因分析:项目部对班组应进行培训,施工前进行实物技术交底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首先吊顶应避免使用木龙骨。边龙采用U型边龙骨或铝角条,连接处用螺钉或铆钉固定。2、八字角固定时螺丝最好在两侧,不在底面,以免影响封板的平整度。对没有采用八字角加自攻螺丝固定的付龙骨,要求在下面再加一颗自攻螺丝钉,增强牢固度。问题图片: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ZT-吊顶工程-09通病现象:轻钢龙骨吊顶的吊筋长度超过1.5米,没按规范要求设置反支撑。原因分析:项目部或班组人员对吊顶反支撑的概念认识不足,对设置反支撑必要性认识不够。注意反支撑与钢架转换层的概念不同。反支撑做法通常只是构造处理,主要解决吊顶的整体稳定性。反支撑可防止吊顶震动以及在房间气压变化时产生向上的变形,造成吊顶饰面开裂等现象。解决办法(预防措施):反支撑的施工做法,一般是用刚性的材料如4#左右的角钢做钢架(具体构造可根据计算确定,在保证反支撑作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钢量),钢架与墙体可做斜向拉结固定,以加强反支撑钢架的刚性。在反支撑下方再做吊筋及轻钢龙骨主副龙骨吊顶。有些项目上用电线管卡加2*2方管或钢筋拉结的方法,是不够规范的做法,起不到反支撑的作用。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10通病现象:吊顶、墙面或其它部位灯槽造型内的暗藏灯管外露。原因分析:策划时未考虑到灯管在人的可视范围内(站在某特定位置)。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灯槽内采用T5灯管的,考虑把灯槽深度做深一点或石膏线边加一围边隐藏灯管,根据设计效果也可考虑安装透光片。2、当灯槽深度不允许时,可用LED灯带代替T5灯管,对灯槽深度要求相对低。问题图片:正确图片:石膏线围边安装透光片ZT-吊顶工程-11通病现象:灯槽的内外侧板不平行,阴阳角不顺直。原因分析:1、灯槽底板两头宽度间距有大小;2、内外侧板有高低;3、组装时侧板和底板不成直角或定位时水平没有调整平造成翘裂。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加强落实过程交接检,基层安装不合格不进入(面层)油漆施工工序。2、制作过程中控制好尺寸,组装内外侧板做到垂直成直角,定位时进行细部检查,调整好水平,确保整体平整、牢固。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12通病现象:吊顶铝扣板边缘收口出现翘曲漏缝现象。原因分析:1、放线时顶面水平未控制好。2、由于安装灯具易导致已经安装好的铝扣板出现不平伏现象;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放线时顶面水平标高要控制好;2、用配套边侧卡件进行受力固定。或在边缘铝扣板背面加龙骨等型材压住板边缘。问题图片: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CAD示意图:ZT-吊顶工程-13通病现象: 双层石膏板吊顶留工艺缝时,施工工序出错,增加后期油漆工施工难度,不易控制质量。原因分析:前期策划不到位;对施工班组技术交底不清,导致吊顶工与油漆工配合不到位,没能采取正确的施工工序。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 做好前期策划,对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要全面充分。2、 在封第二层石膏板时,应在预留工艺缝处两边各5cm处批腻子用细砂纸打磨,基层经管理人员检收合格后,放可封板(封板切割处应同样用细砂纸打磨光滑)。或可订制石膏线条进行安装。3、 可用铝合金U形收边条做法。在第二层石膏板边采用缝宽度的铝合金U形收边条固定在石膏板上,然后再贴绷带,批腻子、打磨。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14通病现象:铝板吊顶平整度不够,呈波浪型。原因分析:1、前期技术交底不到位,导致施工基层龙骨间距不规范;2、项目部对材料监控不到位,采购铝板太薄。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 质量员对工序报验交接验收记录要全面,如:对吊挂、勾件等不能松动;2、 在深化设计阶段需控制设计排版单块铝板的面积。铝板用轻钢龙骨加背筋的处理方法,较大面积的铝板吊顶根据项目情况可采用方管做基层;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15通病现象:吊顶收缩缝未贯通,或伸缩缝附近产生裂缝现象。原因分析:1、对吊顶伸缩缝的认识不足。注意吊顶伸缩缝与建筑变形缝的概念不同,建筑变形缝处墙、地、顶面的饰面材料均需断开,而吊顶伸缩缝仅需吊顶部分断开。2、吊顶伸缩缝处两侧的主副龙骨及饰面材料未断开,吊顶伸缩缝没贯通;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 吊顶长度超过12米或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要在合适位置(如转角或造型变化处)预留伸缩缝。2、伸缩缝处的主副龙骨及饰面材料必须完全断开,伸缩缝两侧各加横卧主龙骨一道。饰面材料进行搭接处理(不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用成品伸缩缝金属嵌条、金属盖板来处理。问题图片: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ZT-吊顶工程-16通病现象:金箔因基层不干造成霉变和剥落现象。原因分析:1、 金箔材料质量不过关。 2、 基层未干透就贴金箔。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选用质量好的金箔材料,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腻子干透后再进行施工,同时做黄色硝基底漆,贴好的金箔表面要上保护漆。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17通病现象:吊顶检修口四周未加固,且未增加吊杆。检修口附近易开裂,后期检修时会破坏吊顶。原因分析:项目部没能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做好前期策划,对施工班组要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2、在检修孔四周加固轻钢龙骨或型钢龙骨,并在四个角上增加丝杆吊筋或型钢吊杆。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18通病现象: 防火卷帘与吊顶交接处未作处理,影响整体观感。原因分析:1、装饰单位与消防安装单位配合不到位;2、在防火卷帘与吊顶交接处,施工过程中往往不注意内部封板处理。往往可看见吊顶基层构造,影响装饰效果。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在基层制作施工中,与卷帘制按单位多沟通。在不影响卷帘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将基层封板尽可能封严实。洞口预留宽度比卷帘宽度大4cm左右,预留宽度须保证卷帘调试或检修。1、可与业主、消防单位协商,根据消防卷帘两扇门的垂直间距,定制不锈钢整体套框作为卷帘门轨道,注意轨道须保证卷帘门正常运行(另外需考虑消防验收)。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19通病现象:吊顶面综合布点混乱,喷淋处开孔粗糙,位置随意。喷淋突出顶面,装饰罩盖不住。原因分析:1、和安装单位没做好图纸交底及现场交接。2、前期策划不到,工人开孔随意性太大。3、施工过程中检查、监督不力。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与各安装单位协调配合,在工程的前期阶段确认好吊顶综合布点图。灯具、风口、喷淋、烟感、扬声器、摄像头等在满足相关专业要求的前提下,与吊顶造型要有相互对应关系,安排有序。2、根据确认好的综合布点图在现场进行准确放线,对吊顶设备末端以及检修口在吊顶推行“强行定位”做法(不是在地面上定位),可以对平面位置及高度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努力为业主化解问题,服务到位。3吊顶喷淋或其他设备末端的圆形孔,用开孔器开孔。问题图片:正确图片:设备末端进行强行定位ZT-吊顶工程-20通病现象:吊顶丝杆包在空调通风保温层内(或紧靠风管),违反施工规范。原因分析:1、项目部没有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规范的技术交底。同时施工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力度不到位。2、空调专业安装人员违反施工规范擅自将吊顶丝杆包在空调通风保温层内,空调使用过程中的振动会导致吊顶饰面材料出现松动、开裂等现象。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项目部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施工工艺,掌握施工规范。对施工班组进行规范的施工技术交底。2、吊顶丝杆(或主副龙骨)不能紧靠或接触空调通风管,更不能包扎在一处。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问题图片: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ZT-吊顶工程-21通病现象:风口紧贴石膏板、风口附近的吊顶饰面易开裂变形,同时风口处易产生冷凝水现象。原因分析:1、首先与安装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