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横沟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横沟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横沟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横沟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横沟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模拟试题(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传播b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具有较小的能量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2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而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3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正确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b人的正常体温约39c课桌的高度约80cm d人的步行速度约1.1m/s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像的是5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于以下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光的色散c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上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6下列关于光学器件的应用,不切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c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7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8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 m/s,则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8m/s b 15m/s c. 13.3 m/s d12m/s9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35cm b12.34cm c12.50cm d12.36cm10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11.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 )a小于6m b等于6m c大于6m d无法判定12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2m/s,乙车的速度为10m/s。 c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d经过5s,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是不同的。(2)莲花座上,“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是由红、 、蓝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产生的效果。1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支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其中,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的是 ,可以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若两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下右表中所列的物质,则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 ,原因是 15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现在市场上的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3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_ _ _(填物态变化)要 (填“吸热”或“放热”),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 _(填“吸热”或“放热”)。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16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17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 ,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 像(建填“实”或“虚”),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 (写一种)18一只小虫落在小明的铅笔上,小明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是 cm,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是 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19(1)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是利用水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2)请你用一杯水做一个实验,并说出现象和说明的物理道理.做法: 现象: 说明的物理道理: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20(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1)图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标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围。(2)如图甲所示,一物体ab放住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2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896989898(1)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2所示:其中第 min的数据记录错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应该是 ,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选填“水银”或“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3)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 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表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温度/98715545352824222222小明通过描点法画出如图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表3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_左右。根据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22(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纸板b上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择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某同学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某同学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上图),接下来的操作是_。问题解决后,王聪经过规范操作,测量准确,实验记录如下表: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001091a216001600倒立,等大,实像312002400b4600/正立、放大、虚像根据上表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_cm;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_ _;b_;在第4次实验时,所成的像是虚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此时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同”或“异”)侧。完成实验后,某同学拿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并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23课堂上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首先我们剪下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可根据原理 ,先测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下落的时间.(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 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较 (大/小)纸锥进行测量,同时可用多次测量球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教室外的课堂也很精彩!探究“速度的变化”同学们就是在跑道上完成实验的,下面是某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100米跑实验所记录的甲、乙两同学经过各处时刻的一组数据:0m20m40m60m80m100m甲0.00s3.00s5.50s10.50s13.50s15.80s乙0.00s3.20s6.20s9.20s12.00s14.60s请仔细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3)课前该组同学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至少应准备 只秒表。(4)甲、乙两同学谁先跑过40m处? ,理由是 。(5)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甲乙交替领先的场面?为什么? 。(6)请计算出乙同学100米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五、计算题(3题,共23分)24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min。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