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浅谈一年级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思考.doc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浅谈一年级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思考.doc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浅谈一年级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思考.doc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浅谈一年级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思考.doc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浅谈一年级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思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浅谈一年级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思考【摘要】由于教师的理想预设与一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成之间常常存在着的矛盾,导致课堂练习实效失落。追问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发现由于距离源于教师学情分析简单化、现实起点臆断化。因此我们必须先找准学生的起点,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用实践的脚步走出一条链接理想和现实之路:把握难度在恋近与求远中追琢定位;探究形式在自主与规范中寻求平衡;注重联系在运用和整合中追求双赢。让课堂练习激发孩子们的灵性和激情,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使智慧得以生成。【关键词】一年级课堂练习理想现实有效一、溯缘,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徘徊在一次宁波市“设计有效的作业和练习”的疑难问题研训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一下册的松鼠和松果一课中两处课堂练习的设计,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关注和探讨:第一处练习:第一段师:你从哪里读出了松鼠的高兴?生交流:一个又一个、那么香,那么可口师出示:句式一:每只松鼠都是那么( ),那么( )。(根据课文第一句,学生顺利完成)句式二:每棵松树都是那么( ),那么( )。(学生基本能完成) 句式三:( )都是那么( ),那么( )。(少数学生参与,且句子有错误)练习第二处:第二段师:小松鼠小松鼠,吃着松果,你脑子里又冒出了什么问题?请你把心中的问题画出来。生交流: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松果师:再读读这个句子。生读句。师先出示图片理解“光秃秃”,再出示练习:句式:很多年以后,这里到处光秃秃的,没有了( ),没有了( ),我们( )。(学生基本无法完成练习)从上述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教师的理想预设与一下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成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导致课堂练习实效失落。在很多一年级教研课、观摩课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教师看似很简单的练习,孩子们却无法顺理成章;看似多元的练习,孩子们却无法打开思维当我们看似理想的预设脱离了孩子们的实际时,课堂练习只能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徘徊。二、断想,在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中追问在理想和现实的距离中追问,不难发现距离来自于我们教师的两种倾向。其一是学情分析简单化:很多老师认为一年级知识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好深入研究的;其二是现实起点臆断化: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意识到要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却往往只通过主观臆测揣摩他们的起点,缺少对学生的真正把握。教师把学生认知基础的分析单纯理解为知识点的罗列,没有具体分析其在面临新的学习内容时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可能遇到的困难障碍,更没有思考解决的对策。因此,理想终究是理想,虽然我们精心设计有章可循的理想预设,但课堂上的教学操作却因偏离学生现实而“节外生枝”。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阻碍与困扰,对一年级孩子的影响尤为深远。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起始阶段,教师的阅读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作为课堂重要语言实践活动的练习,联结着学生最初步的读与写,承载着学生初步学习规范表达的任务,所以万万不能轻视。如果因为我们不了解一年级的孩子以致练习失效,使本来对语文学习充满向往的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那将成为不可挽回的损失。理想和现实的距离里如何逾越?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先找准“我们现在在哪里”(起点)才能通过教学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成他们的现实发展水平。实际上,一年级学生还只是刚迈进学校、学习语文刚起步的孩子,还具有某些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的起点较低。教师只有沉下心、弯下腰,关注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把握住课堂练习的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整预设的练习过程,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让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成长点。三、实践,在理想和现实的链接中行走从理想到现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矛盾中徘徊。理想的幸福课堂与现实的有效教学,在实践中有时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在矛盾中,我们只能正视现实,用实践的脚步走出一条链接理想和现实之路:(一)把握难度在恋近与求远中追琢定位有效的课堂练习,在明确“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基础上,做到难度的适中符合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一年级的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水平,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成。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沈大安老师所说“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就是恋近与求远的和谐。实践中,我们在追琢理想和现实的定位中,留下了一个个脚印从高到低从高不可攀到脚踏实地一年级是小学的初始年级,如果单纯用第一学段的学习目标来要求孩子,练习难度就容易偏大,教师的焦虑之心也由此而来。笔者认为不如把步调放慢,把要求放低,做好一年级与二年级的平稳过渡,才能更有效地使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如本校教研组一位老师在执教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安排如下练习设计:首先,指导学生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体会兔姑娘和鹿先生对小路的喜爱之后。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想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小路上怎么走过呢?他们又会怎么赞美小路?要求学生用这个句子说一说:( )( )地从小路走过,说:“(!)”从课堂呈现来看,学生无法顺利完成练习。一个句子需要填充三个部分,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要求已经过高,更何况最后的填充部分是一个句子。于是,执教老师做了如下修改:请学生想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小路上怎么走过呢?他们又会怎么赞美小路?你可以用自己的词、句,也可以用课文中碰到的词、句,说一说。并随机出现以下句式:句式1:小熊(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句式2:小狗( )从小路上走过,说:“(!)”难度降低后,课堂练习脚踏实地、行之有效。由此可见,如将一年级的练习起点定得太高,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就会降低练习效果,使学生在练习内容面前望而却步。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比较准确地定位练习的起点,是练习实效的保障。2从快到慢从急于求成到循序渐进路得一步一步走,话得一句一句说,一年级的课堂练习更是如此,由于孩子原有语言能力弱,在循序渐进中才能提高能力。教师如果急于追求训练目标,课堂练习就会成为阅读课堂的形式存在,成为孩子们“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本文开头的第二次课堂练习如能做以下修改:句式一:每只松鼠都是那么( ),那么( )。句式二:每棵松树都是那么( ),那么( )。 句式三:每朵小花都是那么( ),那么( )。句式四:(出示图片)( )都是那么( ),那么( )。这样把原来的“句式三”分解为两步走,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较多的模仿性和依赖性的特点,将过程展开,用图片引路,就降低了学生的练习难度。使练习成为一年级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确保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有效训练。3从实到虚从镜花水月到润物无声有人说“教师文本的理解深度决定学生的文本解读深度。”窃以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因为若教师把自己的体验强加于学生身上,对学生而言,未必是幸福。“深入”还必须是“浅出”才行。我们应该沉下心来,看看我们所理解到的,哪些是一年级孩子可以落实的,哪些只能是有效地渗透,让他们有个大致的概念即可。由于一次公开教学的需要,我在一下年级提前上了二年级上册册的第一篇课文秋天的图画,其中有这样的教学:学习句子“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师:你觉得美在哪里?(出示火把图)小朋友,你能填上一个词形容火把吗?( )的火把生:燃烧的火把红红的火把师:让我们看看,这就是高粱。(再出示高粱图)看看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师:谁能把这两幅图用“像”字连起来说说。生:高粱像燃烧的火把。师:课文中可不是用“像”,它用了一个什么词把这两幅图连在一起?(举起)谁能做做举起的动作,让我们一起把小手举起来。(生做举手动作)师:真有力。小作者把高粱当作小朋友来写,怪不得写得那么生动,那么可爱。是啊,高粱正像我们一样地把果实有力的,有精神的高高举起来了。谁来把高粱的美、精神读出来?以上教学对于比喻、拟人句的课堂练习就用了虚化的渗透。由于一年级孩子对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完全没有概念,这样从实到虚的练习设计把一年级无法到达的镜花水月变为了润物无声的渗透,让孩子们有效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二)探究形式在自主和规范中追寻平衡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一年级的课堂练习中,教师也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尽量设置生动、有趣的练习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一味迎合学生自主,忽略学习规范,课堂练习肯定不能为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辨证地思考两者的平衡,追寻动静结合的课堂练习形式,才能从小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受益终身。1化理性分析为情景体验一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创设生动的文本情境,能让孩子们在身临其境的感性体验获得学习的乐趣,课堂练习因为乐趣而有效。一教师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有这样的练习设计:学习“整天”、“刻苦”:师:小狮子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勤勤是怎么练习的吧。课件出示情境(早晨、中午、晚上),理解“整天”。师:现在,让我们来做做勤勤,和它一起整天练习滚、扑、撕、咬吧!你会怎么练习呢你累吗?我想问问你,你在练习滚(扑、撕、咬)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出示句式练习:当时候,我。师:是啊!这样从早到晚不停地练习本领,遇到这么多困难,这就要“非常刻苦”。此练习,学生因为有了情景体验,积极参与练习,教师又进行情景化的评价,真正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回答生动、富有创意,练习非常有效。2化粗枝大叶为慢工细活与学龄前儿童一样,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常常不对事物作精细的分析,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一年级的识字写字自然是重中之重。有些生字的读音相近、字形相近,一不小心就弄错了。所以,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虽然不必逐字细细分析结构,但是重难点字还是要着力进行细致指导。写字不在多,在于写好。学生刚开始写字,错误率会比较高,这时候更应该抓住易错点强化教学,耐心引导孩子养成认真、仔细、专心书写的习惯。笔者在教学影子一课中在练习写马、鸟、飞三个字时,先比较学写“马”、“鸟”字,重点教学竖折折钩;教学“飞”字时,将“飞”的“横斜钩”和“九”的“横折弯钩”进行比较教学。在写字练习上慢工细活,从意义到字形,从书写到讲评,重在培养一年级孩子规范的书写习惯。3化耳听心受为动静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听老师讲,能维持听课的时间大约是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如何有效地运用好这些孩子的有效听课时间,就需要教师更智慧地去分析和琢磨教材,创设练习情境。笔者在画家乡的教学中有以下的设计:因为本课生字基本上都集中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学完第二段后,教师将生字编成一首儿歌,让静坐了半节课的孩子通过配乐边跳边读的儿歌表演形式进行生字复习。(从静到动)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一点课件,儿歌里突然跑出两个贝壳。师:这就是刚才你们捡起的贝壳,啊,贝壳里藏着什么呢?坐得好(师做静坐动作),我才告诉你们。(又从动到静)师:瞧,里面藏着两上生字宝宝,它们从刚才的儿歌里跳了出来谁认识它?(虾、贝)然后老师领着孩子们写这两个字。这个环节正好在课进行到20分钟左右,通过这样“动、静”的练习,用课间操的形式,使孩子们分散的注意力得到回归,使枯燥的写字练习变得生动活泼,使生字得到有效落实。(三)注重联系在整合和实践中追求双赢一年级的课堂练习作为课堂重要语言实践活动,联结着学生最初步的读与写,承载着学生初步学习规范表达的任务,因此,语言文字训练要注重整合。课堂要有单一的训练,因为单一训练有着明确的目标,更要强化听说读写的整合。这里所说的整合,有一课练习的前后整合,也本课练习与单元练习整合。由点成线由一练一得到步步推进一年级的课堂练习主旋律是字、词的训练,练习过程如果能由一个个训练习活动组成,把几个点串在一起进行整合,一环扣一环,组成一个整体,就会更有效练习。对一年级的课堂练习大致的思路是:基本练习(模仿练习)深化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创新练习)。教师在训练时要注意将散落的练习设置成阶梯,层层递进。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设计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前后联系、整合的练习:练习一:学习课文234段,每学一段,请孩子们先口头填“谁、尾巴动作、尾巴作用”表格。练习二:每学一段用“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它看见。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句式填说本段课文内容。练习三:学完234段后,让学生用练习二句式进行拓展说话。练习一、二在第一课时完成,练习三在第二课时完成。练习的整合前后连贯,从易到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过程着重于“感悟”“体验”“提升”相结合;从读学说,阅读和运用、积累结合起来,使练习更有效。2由点成面由从孤舟独桨到统筹规划在教学中,我们看到的一年级练习大多是依文而设,注重根据文本特点进行的练习设计,但遗憾的是鲜有单元整组课文、甚至整册课文的系统化、序列化练习设计。这种一文一设的练习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很难达到高效率。笔者在一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中进行了的单元整组的练习的系统化设计,其中小小的船一课设计如下:一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小小的船练习训练细目表单元训练主题比喻句的初步学习课文语文训练点课题训练点小小的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词语训练点小小的( )弯弯的( )( )的( )句式训练点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 )像( )。语言积累重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口语交际让我们也想象着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你还会看到什么?写字训练点“白、田、电”比较书写“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从理想到现实,就要从一文一设的“孤舟独桨”到单元整组练习系列化,在整册、单元中找到本课练习的准确定位。以表格化的单元整组练习规划形式易于实践操作、把握要点。四、感悟,在理想和现实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