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教案(3)(1).doc_第1页
《罗斯福新政》教案(3)(1).doc_第2页
《罗斯福新政》教案(3)(1).doc_第3页
《罗斯福新政》教案(3)(1).doc_第4页
《罗斯福新政》教案(3)(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实干家罗斯福 、“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政”的评价。一、独学指导(一).知识指导 改革准备:鼓励人民恢复自信,使用改革派打造新政纲领。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危机 第一阶段:1933、31935初(稳定人心) 新政的两个阶段 第二阶段:19351939(实施新政)(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罗斯福新政 施行新政 (2)恢复工农业生产 新政内容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4)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新政的作用及意义:渡过危机,工农业生产、通货膨胀、失渡过难关 业状况均得到扭转美国经济的新发展:二次大战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世界大部分产能和财富集中到美国,美国进入新的繁荣阶段。(二).独立学习知识点一:新政的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 爆发,危机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2、胡佛政府采取“ ”的经济政策,使危机下的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3、在1932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以“ ”为纲领,赢得美国人民拥护,当选为总统。 果断地放弃了 政策。知识点二:新政的实施1、手段和目的:通过 经济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2、阶段:时间工作重点1933年3月1935年初采取 措施,结束 状态,稳定 1935年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3、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国会通过 ,禁止兑换和出口 ,授权联邦银行增发 以解决货币短缺;成立 ,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这些措施使银行与 恢复了正常,使人们恢复了对 的信心。(2)恢复工农业生产:通过 ,成立 以调节农业生产,通过 提高农产品价格;通过 ,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执行该法,以 为目标,将生产置于国家监督之下,给工人的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 ;通过国家干预来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颁布 ,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采用 和以工代赈两种办法;大力举办 解决就业问题,最典型的事例是 工程。(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通过 ,并成立 ;1938年颁布 ,缓和了劳资矛盾;(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通过 ,规定政府实行 和 制度。 4、特点:国家对 干预。5、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调整。(即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三).抛砖引玉抛出问题引出问题1)对罗斯福新政“新”的认识2)新政为什么成功?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重要影响。(如何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4)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二、互学引导生生互学师生导学1、 对罗斯福新政“新”的认识2.新政为什么成功?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重要影响。(如何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4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三、活学辅导1.举一反三1).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扭转经济危机造成的颓势 b、以强有力的政策改善经济状况c、运用政权力量加强对经济干预 d、以侵略和扩张方式克服危机2).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最深远意义是 (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了一定好处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使疾病缠身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重新焕发出活力3).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被人称为法西斯行径,这番话主要针对哪一法令 (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了民主党是美国惟一的合法政党c、采取政府干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4).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 )a、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b、让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c、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d、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5).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2.疑难解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街头出现了大量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和因股票交易破产而被迫廉价出售的汽车。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1)结合材料一分析美国当时面临的状况。(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为什么?材料一: 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摘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摘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材料一提到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理论依据是什么?(2)上述材料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怎样的人格风采?谈谈你的看法。(3)新政对恢复经济的效果究竟有哪些? 答案知识点一: 1、美国。 2、自由放任。 3、新政、自由放任主义知识点二: 1、国家干预。 2、应急、混乱、人心。 3、(1)紧急银行法、黄金、钞票、联邦储备银行、金融秩序、银行。 (2)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署、减耕减产、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工资。 (3)联邦紧急救济法、直接救济、公共工程、田纳西河流域水利 (4)全国劳工关系法、劳工关系委员会、公平劳动标准法 (5)社会保险法、养老金、失业保险。 4、经济直接。 5、局部。抛砖引玉:1、对罗斯福新政“新”的认识(1)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新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但是并没有废除自由竟争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的起点。2.新政为什么成功?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要求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2)经济基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3)政治传统: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他国经验: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5)理论基础: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 6)群众态度: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7)个人素质: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重要影响。(如何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1)积极作用: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挽救了民主制度;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如政府的全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等;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局限性: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4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正确处理生产、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3)关注民生问题,尤其是要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举一反三: 1、c 2、d 3、c 4、a 5、b疑难解惑1、答案:(1)经济开始全面滑坡;社会急剧动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动摇。而当时的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2)把维护资本主义作为实施新政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改变胡佛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3)没有。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1)表现:整顿财政金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