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戏曲》.doc_第1页
《元明戏曲》.doc_第2页
《元明戏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次考核范围内为元明戏曲全部内容,形式为阶段性测验,测验卷题型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卷面分一百分。下载测验试卷,提交所有题目的答案。一、 填空(共二十空,每空一分)1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_李逵负荆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2 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 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3 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_石君宝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4 元明的杂剧传奇很多改编自唐传奇,如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改编自陈玄祐的_离魂记、汤显祖的邯郸记改编自沈既济的枕中记。5 明代剧作家冯惟敏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是戏曲史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6 孟称舜将其古今名剧合选所选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类,分别命名为柳枝集和_酹江集_。7 明代剧作家_朱有燉_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蝴蝶梦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8 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_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9 “渔阳三弄”是明代作家沈自徴的杂剧霸亭秋、簪花髻、鞭歌妓的合称,剧中借对古代文人遭遇的描写,体现出晚明文人对个性、自我的关注和追求。10 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兰亭会一剧写王羲之、谢安等上巳集会修禊,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11 南戏_白兔记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属于在民间颇受欢迎的发迹变泰题材。12 明初剧作家丘濬的五伦全备记在创作主旨和情节安排上都亦步亦趋地追随高明的琵琶记。13 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14 “灯前修本”是明代传奇_鸣凤记_的一个片断,这部传奇表现了嘉靖使杨继盛等忠义之士与权奸严嵩父子的斗争,开启了此后时事剧的创作。15 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剧作家徐渭的南词叙录即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16、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如孟称舜的剧作娇红记即歌颂了王娇娘和申纯至死不渝的爱情。17、 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升的长生殿和_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18、 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璟的义侠记演英雄武松 的故事。二、 名词解释(共二题,每题五分)1 大雅堂乐府:明代杂剧作家汪道昆创作的杂剧作品,全剧四折,即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眉,每折演绎一个故事,各自独立。2 吴江派:它是指在明代传奇创作中与临川派相对立的以沈璟为追随对象(即旗手作家)的作家群,他们重视曲律重视曲词的本色,在内容上注重风世。吴江派在中国戏曲史上可以视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派。三、 简答题(共三题,每题十分)1 试举例说明关汉卿和马致远剧作在精神实质上的差异。一是主角不同:关汉卿散曲中主要表现了市井平民的潇洒,马致远作品中则流泻了失意文人的悲怆;二是内涵不同,关汉卿元曲表现的是市井平民胸臆的外现,马致远则表现了困顿儒生的心理写真;三是思想感情基调不同,关汉卿杂剧是属于人民的,马致远的杂剧则是属于失意文人;四是斗争精神不同,关汉卿是一个有理想、有激情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他以笔代舌,以笔代刀,要为人民伸张正义,为百姓铲除凶顽,马致远走的是一条既有正义感又有软弱性的士子力所能及的道路。 2 西湖笑居士评价吕天成的齐东绝倒一剧曰“此剧几于谤毁圣贤”,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齐东绝倒写帝舜帮助犯了杀人罪的父亲瞽叟逃脱制裁,颇能揭示封建王法的欺骗性质,也讽刺了帝王的徇私。(2)吕天成用一种玩笑的态度写古之圣贤,表现出晚明文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精神上的无所顾忌和对传统的挑战。3 结合作品,分析汤显祖邯郸记唐传奇枕中记创作主旨上的差异。邯郸记取材于唐人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但是作了一些改动和发挥。小说中梦幻部分的表现重点是人生之宠辱、穷达、得丧、死生。汤显祖的邯郸记则着重表达的是政治的荒唐与黑暗,涉及科举的腐败和官场的倾轧,并借卢生的梦境,嘲笑了恶之情。汤显祖在小说之外还加上了人生家庭遭际的感慨,透露了他在爱子死后的心情。四、 论述题(共二题,每题二十分)1 试分析徐渭的狂鼓史一剧。狂鼓史全称狂鼓史渔阳三弄,是徐渭四声猿中的一篇。剧本写祢衡死后阎王因其气慨超群,才华出众,待以上宾。玉帝征召祢衡上天作修文郎,判官便借机请祢衡重演当日骂曹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制者扼杀、摧残人才的罪恶,对滥杀无辜的强烈愤慨,及人间、天上幻想不同制度的向往;以他人之口舌,浇自家之块垒,并深沉的寄托了对惨遭奸相严嵩陷害致死的好友沈炼的无尽哀思及怀念。(1)情节安排上将故事移到阴间,这个安排意义重大。首先,因是事后文章,所以对曹操的斥骂便“直捣到铜雀台,分香卖履”,一直骂到他死。因为将曹操一生的错处都集中在一起了,于是可骂的更多,显得更加痛快淋漓。其次借阴间地位的颠倒,见出果报的不爽。在剧本中祢横即将被天帝请到上天作修文郎,判官尊其为先生,而曹操则被勒令陪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因此祢衡的骂能够毫无顾忌,痛快淋漓。剧本还借判官的安排,把重点由祢衡与曹操的冲突转到祢衡的痛骂,使祢衡成为绝对的主角,祢衡的骂成为全剧的主体,这样能够更酣畅地舒愤。 Lh-4V* (2)语气雄越,悲愤畅达,语言朴素明白,即使用典,也是选择一些常见的。正如他自己所说,要“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文既不可,俗又不可,自有一种妙处,要在人领解妙悟,未可言传”。 =nUM U (3)唱词的安排、曲调的转换和情节变化颇为吻合。比如剧本主体由祢衡独唱仙吕点绛唇套曲,曲子之间间以鼓声(鼓一通),情与辞与鼓声相映合,烘托出一种悲愤激越的感情。而在祢衡的唱中间,加入女乐演唱的三支小令,让全剧在紧张激越中有一个悠扬轻松的间歇。然后又是祢衡悲慨酣畅的痛骂和鼓声相和。这样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uH Hm$ “骂曹”的内容,看起来不外乎历史记载和故事传说中曹操的狠毒伪善、狡诈奸险、草菅人命等罪恶,但对徐渭来说,剧中的曹操实际象征着使他产生“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的社会实体。作者通过祢衡之口,宣泄由巨大的压迫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和愤懑不平之气,表现出惊世骇俗、桀骜不驯的倔强个性。这一剧作在当时受到许多文人的喜爱和高度评价,也正是因为它并不是就历史而写历史,或借历史讽喻现实政治;它的感人之处,是那种恣狂的个性和烈火般的激情。 Yt2!-BE&y8 2 张协状元、荆钗记、琵琶记都是反映士子爱情婚姻的作品,试分析其创作主旨的不同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爱情婚姻是宋元南戏的重要主题,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