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2 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2 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2 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2 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2 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第三册 考点42宋明理学 专题十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排查基础知识 2细讲核心考点 内容索引 3精练真题新题 排查基础知识 一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b 天理 三纲五常 正君心 心即理 致良知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道 佛的传播冲击了儒学的地位 2 唐中后期 韩愈 李翱的思想 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3 北宋 士大夫们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理学就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 二 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 加试 b 北宋五子开创理学 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 宋明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 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心学在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 对中国的政治 文化 教育 伦理道德均产生深远影响 三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加试 c 微点拨理学于宋代兴起 到明代掀起高潮 程朱理学主张 理 是万物的本原 强调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认为 心 是万物的本原 心 就是 理 强调内心的修养 细讲核心考点 1 道德观 伦理观成为社会道德标准史料一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 主题一凸显伦理道德修养 家国责任意识的宋明理学 史料实证 史料二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 它们清楚地表明 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 对风俗的描述 烈女志的前言 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 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 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中国婚姻史 论从史出 程朱理学成为地方道德教化的标准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 受地方推崇和强化 成为地方道德标准 2 修养观 立身行事标准趋向统一史料 宣圣谕 圣谕曰 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 和睦乡里 教训子孙 各安生理 毋作非为 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 朱元璋 曲尽做人的道理 件件当遵守 能遵守的便是好人 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 堂 中 敬听宣读 悉心向善 皆作好人 有过即改 共为盛世良民 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 虎墩崔氏族谱 族约 论从史出 统治者推广理学主张 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民间尊崇信仰理学 作为立身行事的标准 3 家国观 责任 担当 忧患意识强化史料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清 戴震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 林则徐论从史出反映程朱理学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客观评价宋明理学 1 积极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强调人与自然 家庭 国家的和谐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 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约束 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 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历史理解 2 消极 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科学技术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封建伦理观念 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摧残扼杀人性 压抑思想进步 心学对理学主张的发展史料一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心皆是理 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 论从史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心 心即是天理 史料二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 充塞宇宙 无非此理而已 象山先生全集 论从史出把握天理的方式是用心体悟 无需格物 主题二 外在格物 与 内心感悟 的激辩 心学 史料实证 史料三王阳明说 夫人者 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 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 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不知吾身之疾痛 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 论从史出天理就在心中 克服私欲 明是非之心 可以达到良知 1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历史理解 2 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 1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备受推崇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 朱熹编著的 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 朝鲜乃至欧洲 在日本和朝鲜 甚至形成 朱子学 学派 精练真题新题 1 史料理解 心学主张内涵 2016 10月浙江选考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所主张的是a 格物致知b 发明本心c 心外无物d 知行合一 真题回顾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解析由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 可知王阳明强调的是 知行合一 故选d 2 时空观念 宋明理学家时空分布 2015 10月浙江学考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是对病的药 又不是某凿空杜撰 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 他生活在a 北宋b 南宋c 明代d 清代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解析材料中 知行合一 是明代王守仁的核心主张 故选c 解析以具体的行动践行孝道 而不是空谈孝道 与 知行合一 内涵一致 故选b 3 历史理解 心学主张 2015 9月浙江选考 有学者对理学的某一观点评论说 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 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 但是 只有他具体的行动 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 这一观点是a 心即理也 b 知行合一 c 格物致知 d 孔颜之乐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4 2017 普陀学考满分练 中国哲学简史 称朱熹是 新儒学 的代表 这个 新 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 天人感应 和 大一统 b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c 民为贵 君为轻 d 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 1 2 3 4 5 6 7 8 解析a b c d四项分别为董仲舒 荀子 孟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 朱熹将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 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答案 解析 新题聚焦 5 2017 临安学考满分练 明朝有人提出 百姓日用条理处 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的观点 从儒家世俗化的角度看 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a 程颢和程颐b 朱熹和陆九渊c 王守仁和李贽d 黄宗羲和王夫之 1 2 3 4 5 6 7 8 解析百姓之事即为圣人之事 与王守仁的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李贽的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的观点是相似的 选择c项 答案 解析 6 2017 湖 衢 丽高三9月质量检测 陆九渊的弟子傅子渊 陈正己之间的一段对话 陈问 陆先生教人何先 对曰 辩志 志 意识动机 正己复问曰 何辩 对曰 义利之辩 陆九渊闻此对话 说 若子渊之对 可谓切要 可见 陆九渊强调的是a 格物致知b 发明本心c 知行合一d 天人感应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1 2 3 4 5 6 7 8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陆九渊的心学 意识动机 等字眼表明材料强调的是发明本心 选b是符合题意的 正确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主张 选项a不符合题意 排除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主张 选项c不符合题意 排除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主张 选项d不符合题意 排除 故本题选b 7 2017 宁波学考评估 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其思想主张包括a 无为而治 b 中体西用 c 经世致用 d 格物致知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无为而治 是道家思想 故a项错误 中体西用 是洋务派的思想 故b项错误 经世致用 是明清之际顾炎武的思想 故c项错误 格物致知 是程朱理学的代表思想 故d项正确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