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31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doc_第1页
【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31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doc_第2页
【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31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doc_第3页
【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31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doc_第4页
【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31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13年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系列专题31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考点定位】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突出考查“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保护文化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2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着重考查古代埃及文明的杰出代表、金字塔建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意义、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3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重点考查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奥林匹克遗址群、罗马古城。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主要考查佛罗伦萨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位、圣彼得大教堂所体现多方面成就、集中反映文艺复兴成就的主要文化遗产。5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突出考查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等古建筑,以山西平遥古城、安徽古村落等为例的中国古城与古民居,昆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价值。6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着重考查塞内加尔的戈雷岛、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三年高考】一201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答案】:c【解析】:注意题中关键信息“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在高中历史所学内容中只有c项符合这一标准。2(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8)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 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 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 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3(2012高考浙江自选模块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以来,山西这一带商贾之迹遍于全国。清代中叶,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以后这个行业逐渐为山西人所包揽,后来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 摘编自阮仪三旧城新录材料二 清道光三年,山西商人雷履泰在平遥城开设了中国第一家经营异地汇兑业务的金融商号日升昌票号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方行说:“既办理存放款,又进行汇兑,这就基本上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 纪录片晋商日升昌解说词材料三 飞钱又称便换,唐后期商人在长安把钱交给某道进奏院(驻京办事处)或某军、某使、某富家,然后带着当事人付给的文券,到目的地凭文券取钱。这种文券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有机组成部分的日升昌票的历史价值。(6分)(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唐后期进奏院兼事的金融活动和清代票号业务的异同。(4分)【答案】:同。4(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4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 ,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宣府镇志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材料四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3分)(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2分)【答案】:【解析】:此题涉及的史料众多,时间跨度大,读懂史料是基础,几乎每一问的回答都要建立在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等的基础之上,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每段材料的关键词,才能有效组织答案。(1)紧扣材料一有效信息,从“军事”与“人民生产生活”两个角度展开回答。(2)关于“历史信息”的分析,突出边关贸易繁荣,主要根据材料回答即可。而“原因”的分析,突出长城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组织语言展开回答。(3)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注意回答的角度是“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进而明确建筑、传统说故事、诗词歌赋等方面展开归纳。(4)紧扣材料四核心信息“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进而得出相关答案。5(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33)(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博学的商族后裔 孔子,坚信“周因于殷礼”,却因商代“文献不足征”,周代“郁郁乎文”、而“从周”。历代儒者言必称三代,但面 对史记尚书中保存的不到五千字的商代历史记录,语焉不详。 从19世纪末开始,学者认识到一些药用“龙骨”上的刻划是商代文字遗存,称这些刻在龟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为“契文”、“殷契”、“卜辞”,从而引发了搜求与研究热潮。王国维利用零散的甲片,考订商代先公先王,认定史记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准确,并大体揭示出殷商的制度变迁。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成了定称。随着1928年开始的殷墟遗址科学发掘, 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编辑出版了甲骨文合集。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从甲骨文五千多个单字中释读出一千余个。学者们发现,甲骨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的汉字造字六法,在甲骨文中已体现得相当充分;诸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等句子表现的语法结构,与后世古文几无不同。“甲骨学”已聚集起众多学者,对甲骨文丰富内容的研究,使我们对于殷商的了解远比孔子更为清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现甲骨文的意义。(8分)(2)根据材料,指出“甲骨学”的内涵。(4分)【答案】:二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4d)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惨案遗址中,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日本的广岛和平公园先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选在江东门这样一个不靠山,不傍水的地方(当年)侵华日军曾在这里囚禁了一万多名中国的被俘士兵和平民百姓。12月16日晚,日军把他们驱赶到方圆一华里范围内的小山坡用机枪扫射。1985年挖开这个万人坑时,发现层层叠叠的尸骨共有5层,可见当时掩埋的被害者数多。 朱成先把血写的历史铭刻在这片土地上材料二 纪念碑、建筑群或遗址,在被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每个被提名的遗产应:符合对设计、材料、工艺或布局以及文化景观的特性及构成的真实性检测(委员会强调只能接受基于对原址进行完全、细致记录而无臆想情况下的重建),此外,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特别是那些对众多游客开放的遗址,涉及的有关国家应提供适当的管理办法,其中包括财产的管理、保存和开放度。 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何建在江东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南京大屠杀期间共有多少中国同胞惨遭杀戮?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4分) (2)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同属一种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依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哪一条规定进行申报?这类遗产的特殊作用是什么?(2分) (3)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会长考尔先生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感叹道:“这里理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申报世界遗产符合其中哪些规定?并概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类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4分)【答案】:【解析】:(1)从材料一的“日军把他们驱赶到方圆一华里范围内的小山坡用机枪扫射”、“万人坑”可归纳原因。回顾课本知识直接写明人数和年份。(2)识记并选取课本中有关规定及特殊作用。(3)识记并选取课本中有关规定,从历史教训角度谈意义。2(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4)(8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材料武当山是道教圣地。天然胜景有七十二峰,主峰天柱峰“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其倾斜,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武当山古建筑群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据统计,唐至清代武当山共建宫观500多处。明永乐时,“北建故宫,南建武当”,落成道教建筑群33处;,以后明历朝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逐渐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胜景。现存多处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犹如中国古代建筑成就博览,集中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各宫观中保存的造像、碑刻、摩崖题刻、法器及道教经典均为珍贵的文化遗存。武当道教武术是中国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道教音乐,具有中庸、委婉和庄重、典雅的特点,与武术同享盛名。 摘编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1)根据材料,说明武当山古建筑群的特点。(4分)(2)列举另一处道教胜地,并探析道教胜地多藏于名山的原因。(4分)【答案】:方式采用和斗争效果三方面简评其作用。3(2011年浙江卷自选模块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 摘编自昆曲与浙江材料二 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摘自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曲成为世界“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理由。(5分)【答案】:三20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0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d题)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o(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3分)(3)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4分)【答案】:2(2010年海南卷历史34)(8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材料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孔庙是奉祀孔子的庙宇,现拥有各种建筑460余间;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林内保存有自汉代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刘等共5000余通;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00余间。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使得孔庙、孔林、孔府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它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类遗产,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三孔”的建筑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侯、气侯和生态问题的宝贵素材。 摘编自世界遗产名录等(1)根据材料,说明“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4分)(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三孔”对历史研究的价值。(4分)【答案】:(1)独特性:以孔子为中心,庙、墓、府合一;儒家文化的物化象征。(4分)(2)价值:为研究儒学及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社会生活、环境生态等问题提供了珍贵史料。(4分)【解析】:(1)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庙墓府合一;“三孔”的建筑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文化的象征。(2)材料一主要体现“三孔”的社会生活价值;材料二主要体现“三孔”的儒学、制度、生态价值。3(2010年浙江卷自选模块10号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图1、图2所示建筑的名称,并简要概括它们所代表的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理由。(6分)(2)图2所示建筑和图1所示建筑相比,在建筑风格方面主要有怎样的继承和创新?(4)【答案】:【两年模拟】一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江苏无锡市2012届高二模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苯】(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白云在蓝天中飘浮,海鸥在波浪间翻飞,阳光下那些被浪涛击打得遍体鳞伤的黑礁石,更显得乌黑发亮,有棱有角,光彩四溢。大自然往往以它奇特的景物,给人以宝贵的启示,这幅黑礁石的画图,就永远不会从我的心灵中消失。它是我访问非洲最形象的概括,也是最深沉的记忆。穆青黑色的礁石材料二 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在1958年写下了新闻史上的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美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请回答:(1)戈雷岛和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两个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各是因为什么罪恶历史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它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符合文化遗产哪一项登陆标准?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2)两段材料中两位记者提到“给人以宝贵的启示”和“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请以设立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的目的作简要说明。(2分)(3)如果中国也要申报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什么地方最有可能申报?理由是什么?(2分)【答案】:(2)“警示意义”主要是指汲取历史教训。(3)选取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文化设施。2(江苏省南通市2012届高三二次调研历史)(10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即今故宫,是中国现在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北京城的布局)以一条自南而北长达75公里的中轴线为全城的骨干,所有城内的宫殿及其他重要建筑都沿着这条轴线,结合在一起。这条轴线以南端外城永定门为起点,至内城正门的正阳门为止,建造二条宽而直的大街,大街再向北引延到天安门,则是为全城中心的皇宫作前引。天安门前的御街则横向展开,在门前配以五座石桥和华表、石狮,以衬托皇城正门的雄大。进入天安门、端门,御路导入宫城。体量大小不同的宫殿建筑集结在这中轴线上。宫城后矗立着高起约50米的景山,表现出中轴线的部署发展达到最高峰,也是突出全城的制高点。在景山之后,经过皇城的北门地安门,最后以形体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中轴线的终点。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材料三 这座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在1420年建成,经历了明清二十四个皇帝在修建这座宫殿时,大批工匠和壮丁付出辛勤劳动、智慧和血汗,甚至牺牲了生命,却湮没无闻了。现在只能在某些文献上还可以零星查到几位哲匠工人在受到封建皇帝的赏识而得到一官半职的匠师的名字,如:明朝的杨青,瓦工,永乐朝在京师营造宫殿;蒯福,木工,永乐朝营建北京宫殿;清朝的 梁九,木工;雷发达,木工出身,康熙朝参与宫殿和园林等建筑图样的设计。子孙继承其 事业,他的一家有“样式雷”之称。 单士元故宫史话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故宫建筑技术具有怎样的特色?(3分)(2)故宫建筑体现的实质是什么?试结合材料一、二作简要说明。(5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故宫的认识。(2分)【答案】:人类文化遗产。(2分)【解析】:(1)从中轴、对称、气势等方面总结故宫的特色。(2)在实质中要突出统一和皇权。从故宫的建筑布局角度说明这一实质。(3)从历史见证、艺术地位、文化遗产地位等角度谈认识。二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江苏省南通市石港中学2011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神殿 圣彼得大教堂材料二 16世纪初,教廷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经过竞赛,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伯拉孟特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激于外敌侵略,渴望祖国统一强大,因而缅怀古罗马的伟大光荣的社会思潮的推动下,立志建造恒古未有的伟大建筑物。他设计的方案是希腊十字式的,形制十分新颖,整体显然来自达芬奇的构思。不过穹顶的做法比较保守,对穹顶技术还不很有把握。伯拉孟特设计的教堂极其宏大壮丽,但祭坛在哪里?举行仪式时,信徒和神职人员位置在哪里?唱诗班又在哪里?材料三 拉斐尔抛弃了伯拉盂特的集中式形制,依照教皇的意图设计了拉丁十字式的新方案。拉丁十字式形制象征着耶稣基督的受难,它最适合天主教的仪式,富有宗教气氛。像当时所有艺术家一样,拉斐尔在设计中努力向古罗马遗产学习。材料四 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米开朗基罗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时,已经造到了穹顶鼓座。后来,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的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材料五 圣彼得大教堂终于是这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的不朽的纪念碑。 材料二、三、四、五均摘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请回答:(1)据材料二、三、五,比较伯拉孟特和拉斐尔设计理念的异同。并结合材料一,说明他们的相同之处是如何体现的?(5分)(2)据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技术难题是什么?米开朗基罗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3分)(3)在教堂的设计过程中,是采用希腊十字还是拉丁十字,实际上是两种势力的较量。据材料二、三、四、五,具体指出这两种势力。(2分)【答案】:【解析】:(1)从材料二可知伯拉孟特的方案淡化了宗教,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从材料三可知拉斐尔的方案富有宗教气氛(意义)。其余两问较易回答。(2)熟悉课本知识,明确圣彼得大教堂的技术难题及其解决方案。(3)明确希腊十字代表人文主义者、拉丁十字代表天主教会。2(海南省四校2011届高三下期4月联考历史)(8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材料一:奥林匹亚竞技会遗址 材料二:奥林匹亚竞技会的冠军被自己的城邦视为民族英雄,国家减免优胜者的各项义务,音乐家写歌赞颂他,雕塑家为他塑像,诗人和作家发表作品描绘他的运动技巧,宣扬他的丰功伟绩。希腊各城邦约定:在竞技会期间,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进入奥林匹亚地区,各城邦不得进行战争,即使战事正在进行,也必须实现“神圣休战”。每届奥林匹亚竞技会召开前,组成仲裁委员会,负责对使用各种卑鄙手段获胜的运动员进行惩罚。奥林匹亚竞技会期间,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政治使节进行外交活动,艺术家展示创作的作品,雄辩家发表演说,学者研讨学术问题,商人展销商品。请回答:(1)材料一所示历史遗迹在今天哪个城市?从奥运发展史角度看,它能获得2004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优势有哪些?(4分)(2)阅读材料二,分析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特点。(4分)【答案】:【解析】:(1)从奥运会的起源、奥林匹亚遗址、奥林匹克精神的源流等角度回答雅典的优势。(2)从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句“英雄”、“神圣休战”、“对使用各种卑鄙手段获胜的运动员进行惩罚”及运动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简要归纳其特点。【一年原创】1【世界文化遗产荟萃】(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初,教廷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经过竞赛,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伯拉孟特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激于外敌侵略,渴望祖国统一强大,因而缅怀古罗马的伟大光荣的社会思潮的推动下,立志建造恒古未有的伟大建筑物。他设计的方案是希腊十字式的,形制十分新颖,整体显然来自达芬奇的构思。不过穹顶的做法比较保守,对穹顶技术还不很有把握。伯拉孟特设计的教堂极其宏大壮丽,但祭坛在哪里?举行仪式时,信徒和神职人员位置在哪里?唱诗班又在哪里?材料二 拉斐尔抛弃了伯拉孟特的集中式形制,依照教皇的意图设计了拉丁十字式的新方案。拉丁十字式形制象征着耶稣基督的受难,它最适合天主教的仪式,富有宗教气氛。像当时所有艺术家一样,拉斐尔在设计中努力向古罗马遗产学习。材料三 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米开朗基罗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时,已经造到了穹顶鼓座。后来,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的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圣彼得大教堂成为这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的不朽的纪念碑。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比较伯拉孟特和拉斐尔设计理念的异同。(3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技术难题是什么?米开朗基罗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3分)(3)在教堂的设计过程中,是采用希腊十字还是拉丁十字,实际上是两种势力的较量。据材料具体指出这两种势力。(2分)【答案】:习古罗马遗产。(2)解决大跨度无立柱的难题,必须在屋顶和墙上想办法。(3)揭示希腊十字和拉丁十字分别代表的政治势力。2【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布达拉宫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1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上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学研究交流中心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材料二 布达拉宫,是藏族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同时,也是藏汉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据五世达赖灵塔目录记载,仅修建红宫,就动员了将近7 000名技术工匠和乌拉差役参加劳动。清朝廷还特派汉族技术工匠进藏参与施工。 西藏风物志材料三 1984年6月17日午夜时分,布达拉宫顶层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宫殿内部,木制的梁柱险情四伏,虫蛀腐朽、扭曲断裂的情况比比皆是。由于大量使用本地出产的极易遭蛀蚀的藏青杨作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1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用花岗岩石块和黄土砌成的地垄墙越往深处越窄,越发阴暗潮湿,并且其中堆满了垃圾。虽然布达拉宫没有经历过强震,但在地震活动频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 王彬布达拉宫:永不终止的修缮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布达拉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3分)(2)据材料三,概括布达拉宫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4分)(3)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3分)【答案】:(1)理由: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优美、装饰华美、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是藏汉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3分)(2)主要威胁:文物管理薄弱;建筑材料有缺陷;人类排放垃圾;地震的破坏。(4分)(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办法: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国家重视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应对自然灾害等。(任意3点3分,其它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满分不超过3分)【解析】:(1)从建筑功能、建筑风格、历史见证等角度阐述理由。(2)阅读归纳材料三的有用信息,总结出管理、建材、垃圾、地震等关键词语。(3)从思想、政策、行动等角度阐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办法。【考点预测】纵观2010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一选修专题,以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四个考点为主要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形式为非选择题。在2013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高考母题】1【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