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远的徕卡!历代徕卡M系相机经典赏析相机之家 日期: 2011-8-10 类型: 转载作者: - 2003年1月,历时18年的徕卡M6停产。2月下旬,徕卡开始销售最后999台机身刻有“19842002”字样的M6,自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徕卡M6终老乡梓。消息一经传出,立时引发了世界各地许多摄影家、徕卡的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叹惋。徕卡的历程就是平视取景相机制造史的历程,就是现代报道摄影的历程。作为第一代真正成功的35mm相机的活水源头,90年来,徕卡历经了水与火的试炼,经历了动乱、饥荒、天灾、战祸,经历了强暴与铁血、探险与牺牲。徕卡乌黑通透的镜头去蔽、无遮、澄明、碧亮,它截留并坐实了社会历史、文化人类、宇宙之大、昆虫之微,它凝聚了几代人心灵的悸动和他们聚散随风、游弋飘飞的心绪。徕卡创造了奇迹的同时也摆脱了奇迹它所定格的胶片令全球数以亿计的庸常平凡的人群走入了历史。 1913年,由奥斯卡巴纳克博士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塔基”性质的135相机42mm F 4.5镜头、1/40秒速度的原型徕卡,现如今以年200万马克的保险额存放在徕卡相机博物馆。每年,都有许多人前往参观,并在它面前脱帽致敬这台原型徕卡所涵藏的技术美学和工艺产品中所饱浸的人文精神,令每一位参观者心中杂糅交汇着一种崇敬的心绪。1925年,徕卡推出了没有测距装置的徕卡型。7年后徕卡型实现了“联动测距”。事实上,徕卡型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可更换镜头的L39螺纹卡口,如同格林威治时间一样,直至今天,它仍是全球公认的一个标准。徕卡C型出现于1940年。它的机械性能经过了多项改良,其联动测距系统也更趋完善。它的镜头卡座不是用螺钉拧在机身前脸上的,而是一体铸造,这样它就可以承载更长更重的镜头了。从1940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期间,徕卡C是最好的135相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共同珍爱徕卡相机的巴顿将军和“沙漠之狐”隆美尔各自立于战车,用这玲珑就手的器物向对方的阵地拍摄。今天,你完全可以忽略徕卡C的实用性。数码时代,欧洲保持绅士风度的男人喜欢在公共场合挂一部徕卡C,这就像外祖母留下来的祖母绿宝石项链,坠在女人脖颈上,这女人会因这年代久远的项链而显得沉稳、高贵、静穆、端庄。徕卡C古雅、纤巧,褪色磨光的皮套放散着绵长的历史感和悠远的沧桑感传统超越了时尚,获得的将是一种永恒的文化价值。中国的一些摄影记者找到了一个窍门: 在参加欧洲体育比赛或重大事件的采访时,常常会因抢不到好的位置而与国外记者发生争执。但你如果胸前挂着一部徕卡,尽管可能派不上用场,但对方看到你胸前的徕卡会对你表示友好。 1954年出品的徕卡M3是徕卡家族中的蚌中珍珠,它的革命性突破在于两个合并和两项革新。把慢速快门盘与快速快门盘合为一盘,使操作变得顺畅;把取景与测距两窗合为一窗,使拍摄更为快捷。两项革新:插刀卡口改成了螺纹卡口,卷片扳手替代了把拇指、食指捻出茧子的麻纹卷片钮。现在看来这似乎不是一件什么了不得的事,但在世界相机制造史上,它的意义却是石破天惊的。自徕卡M3以来,几乎所有徕卡的摹本都依循了M3这几个基本准则。20世纪6070年代,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尚未成熟的年代,M3独步全球,是多数最重要的摄影家、新闻记者的标配相机,尼康S2平视取景型则是辅助机越战中的记者多为这样的搭配。可靠性是摄影家出行前最重要的考虑,在大量拍摄的情况下,尼康、佳能的可靠性在510年,而M3在高频使用了40年后依然完好。70年代以后,日本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已经成熟,但徕卡仍坚守着“旁轴取景”的阵地,所推出的M2、M4不过是M3所衍生出来的简化和改良版本。1971年出品的M5是世界上第一台旁轴取景TTL测光相机,其生产量很小,只有4万部。除却“TTL”,其它技术也未见突破。M3的巅峰时代过去了,这一情形一直持续了30年,直到1984年M6的出现才告结束。我们检测1998年9月推出的M6TTL,发现由机内数字电路所控制曝光的精准度竟与R8毫厘不差。而它的快门释放时滞也只有20毫秒(尼康F5为47毫秒,佳能EOS1V为57毫秒)。用黄铜制作底盖,用锌铝合金整体压铸的机壳坚实厚重,斜向的退片轮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抵抗冲击和压力。2002年,M7面世。它与M6外形尺寸并无二致,仍沿用1925年生产的徕卡型的操作理念。改由电子控制的横走式焦平面快门依旧是那么柔滑、宁静,它前方1.5米处的噪音不大于1.5分贝。与许多猜测不同,M7虽然由机械改为电子,但在全世界各种相机都使用铰链式“大开门”的情况下,徕卡厂根本不理会业界人士和用家的指责,仍坚持围壳金属结构的“小开门”。的确,底盖一旦装好,用力将徕卡摔向水泥地,底盖绝不会松脱。有摄影家从腾格里沙漠拍摄回来,从尼康F5中倒出了一胶卷盒盖沙子,而徕卡M6中却找不到一丁点沙沫。徕兹、蔡司依康、禄莱、罗敦斯德、施耐德、爱克发、福伦达这些德国光学、照相机企业在19世纪末就建立起了自己最初的根基。在众多企业中,徕卡无可置疑地被置于第一阶梯的地位。徕卡的意义不仅在于制造了一部旁轴取景照相机,也在于启迪了好几代相机设计家。徕卡的巨大成功刺激了蔡司公司。1932年,蔡司公司推出了康泰克斯型135联动测距仪式旁轴取景相机。二战初期,康泰克斯型、型已经可以与徕卡分庭抗礼了。蔡司公司在光学上有自己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当今人类所能制作出的最好的光学镜头是蔡司镜头。徕卡与蔡司在光学玻璃的制作中都有各自的传承和相互保密的配方,如熔融玻璃时投入的三百种以上的化学原料: 冷却的处理方式、毛坯的成形、研磨镜片的泥液、镀膜的蒸熏徕卡公司使用极为昂贵的耐高温耐腐蚀的白金熔炉对玻璃溶液进行搅拌和退火。其他厂家采用高温镀膜,而徕卡公司则用低温镀膜。低温镀膜有着更好的抗磨擦、抗眩光和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你能看到你就能拍到,你没有看到你也能拍到徕卡最经典的镜头甚至能把阴影处人眼分辨不出的极为潜隐的过渡层次传递到胶片上。 徕卡M的轨迹 自从1954年4月3日徕卡M3在德国科隆摄影器材博览会问世以来已近50年了!2002年6月,徕卡M7面市。近50年来,徕卡M型历经各种各样变迁,本文就徕卡M型的历史做一简要追述。 1954年1967年1925年徕卡型(A型)问世后,徕卡照相机就一直领导着35毫米小型照相机的新潮流。但是,1950年以后,日本佳能和尼康高举“打倒徕卡”的旗帜拼命追赶徕卡,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正当日本这两个厂家即将看到梦想实现的时候,徕卡又推出了新产品,从而把佳能和尼康又远远地抛在后头。徕卡这一新产品就是1954年在德国科隆摄影器材博览会上展出的徕卡M3!M3以前的巴纳克型是在徕卡第一号机的基础上经过改进的新型。该机虽然继承了型在设计上的所有优点,但销售后经过30多年的岁月,在技术方面不能不说已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徕卡不能再拘泥于“改进型”,否则会限制自己技术的发展,必须开发新产品,这一新产品就是M3。 M3的最大特点是镜头接口由过去的螺口改为卡口,镜头只要旋转30度左右即可快速安装。同时,M3还搭载了既可取景构图又可聚焦的取景器。实像式测距仪精度大大提高。采光式取景器不仅非常明亮,而且可根据使用的镜头自动切换,视差和焦点同步连动自动校正。除上述新功能以外,M3还搭载了一系列新功能。例如:快门转盘采用拨动式,卷片使用卷片扳手,胶卷从底盖下方插入,机背有合页可打开,胶卷计数窗自动置零等等。M3取景器内藏50、90、135mm三种焦距的等倍取景框。1957年登场的M2把135mm取景框改为35mm取景框。取景器倍率虽然低了、但更适用于广角镜头。M2是M3的普及型,省略了胶卷自动置零功能。M1是M2的改进型,价格低廉,省略了取景器与测距计连动、聚焦屏自动切换等功能。M4增添了M2省略的135mm聚焦屏,并初次采用了快速装填胶卷卷轴和快速卷片曲柄能大幅度提高。因此,M4的问世预示着徕卡M型基本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 徕卡M3 1954年登场的徕卡M系列首款机型。该机问世预示着1925年以来一直持续生产的“巴纳克”型退出历史舞台。该机镜头接口由螺口转换成卡口、并搭载了取景框与所使用的镜头自动切换等诸多新功能。该机问世震撼了当时照相机行业和摄影界! 徕卡M2 1957年生产。内藏35mm取景框。该机由于测距基线短,不能保证测距精度,所以省略了135mm取景框和胶卷窗自动置零功能,是M3的普及型。M2R是快速装填胶卷型号。 徕卡M1 1959年销售。该机省略了M2的取景器聚焦屏自动切换功能和内藏测距仪。取景器聚焦屏有35mm和50mm两种。增添了视差校正功能。该机继承了M2主要功能,是M2的廉价版。 徕卡M4 1967年诞生的M3改进型。该机搭载快速装填胶卷卷轴和徕卡首次采用的快速卷片曲柄,在操作性上有突破性改进,从而奠定了徕卡M型的基础。永远的徕卡!历代徕卡M系相机经典赏析相机之家 日期: 2011-8-10 类型: 转载作者: - 1971年1998年 M5是徕卡首款TTL测光旁轴取景照相机。该机外观虽和以往M型有很大变化,但机械部分沿袭了M4,并且具有TTL测光功能。该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测光结构: 在前端安装的CdS感光元件托架突出胶卷面,当卷片后托架出现在胶卷面中央,而按动快门瞬间则向外弹开,这是M5独特的测光方式。取景器下方有两个指针显示曝光值,与快门速度连动,当显示快门速度的指针和显示曝光的指针重合则为适当曝光。该机快门转盘和卷片扳手为同轴设计,操作性相当优良。但是,M5由于是在徕卡经营不景气的时候开发的,生产周期很短,很快就停止了生产。另外,为降低生产成本,徕卡与日本美能达合作共同开发生产了徕卡CL普及型机(日本销售型号: 徕兹美能达CL)。M42是在徕卡停止生产M5之后根据徕卡铁杆用户的需求而生产的。除部分附属配件有所变更以外,该机基本与M4相同。可外接卷片器,省略了自拍功能。为降低成本,该机主要在加拿大生产。M4P在M42基础上增添了28/75mm用取景框线,但取景器倍率没有变化。28mm取景框视野比较大,四角都可看到。1984年M6登场,该机首次采用了对快门布帘反射光测光的TTL测光系统,取景器内有两个LED显示曝光。该测光方式不必像M5那样搭载复杂的机械结构,是一种很合理的测光方式。1998年,采用高倍率取景器的徕卡M6 面市,省略了28mm取景框。M6TTL是在M6基础上增添了闪光灯TTL自动调光功能的机型,销售当初的机型取景器倍率有两种,后来又生产了低倍率取景器的型号。自1984年M6系列诞生以来到今年1月之前,徕卡M6一直在持续生产,M6可谓徕卡M型中寿命最长的一款机型。今年一月份,徕卡公司正式宣布M6停止生产,以便集中精力生产M7。徕卡M6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一朵美丽的“鲜花”将永远盛开于徕卡迷的心间! 徕卡M5 1971年生产。该机机身稍大,与徕卡其他M型略有不同。该机最大特点是用一只手指就能操作的快门转盘,操作性相当优良! 徕卡M4-21977年生产。该机是在M4停止生产后在加拿大生产的,基本与M4一样,增添了外接卷片器。机身背面省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蹦床篮球组合活动方案
- 龙船漂移活动方案
- 鼓圈减压活动方案
- 焊接检验考试题及答案
- 韩语等级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 工业吊车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作文考试题及答案
- 肺水肿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临床试验承诺书(3篇)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完整word版)理论力学答案(谢传峰版)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查房PPT
- 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
- GB/T 41697-2022康复辅助器具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 GB/T 156-2007标准电压
- AM咨询I治理方法论
- 工程财务决算审计服务方案
- 自考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新版
- 净化实验室施工组织方案
- 110KV变电站负荷及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