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 同思 教育教师姓名学科 上课时间讲义序号(同一学生)学生姓名年级组长签字日期课题名称 地球的运动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本章中的知识要点同步教 学 内 容1、 昼夜交替现象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点和学说3、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4、 四季变化及极昼极夜现象教学重点 难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知识要点总结 一、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要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我们首先要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区域,确定作为太阳和地球的工具,再来进行实验。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单是昼夜交替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寻找新的更多的证据。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点和学说1、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三、证明地球在自转: 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四、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不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当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内看外面不动的树时,树的运动方向正好与我们的运动方向相反。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看到原本不动的太阳自东向西(顺时针运动),则我们原本转动的地球的运动方向正好是太阳运动的相反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第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六、地球在公转吗: 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以春秋季气温适宜。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在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地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四季形成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八、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地球的运动:自转: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地轴且倾向于北方,大约24小时为一周期,用傅科摆来证明,产生了昼夜交替、北极星不动等现象。公传: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太阳转,一年为一周期,用恒星的周年视差、不同季节同一时间天空中星座的位置的移动来证明。产生了四季、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在认识地球的运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照冬短夏长、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等。 课堂测验 一、填空:1、北极星“不动”是因为地球转动时,()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 )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3、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 )。天文学家是( )4、人们以( )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个时区。将通过( )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5、。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 )。天文学家是( )7、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8、目前我国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9、地球自转周期是( ),相当于1小时转动( )。地球自转的证据是(),并会产生()现象。10、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方向是(),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的倾斜有关。1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 )而发生的现象。1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方向:( )或(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当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第二天上午通过电视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直播。 ( )2、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 )3、创立日心说的是荷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 )4、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是错误的。 ( )5、虽然我们感觉地球是平稳的,但是地球却是在不停地自转。 ( )6、现在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观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7、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称为恒星周年视差。 ( )8、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 ( ) 9. 傅科用一个长60厘米的摆事实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10.哥白尼提出地球在自转的观点后,人们立即接受了这个观点。( )三、选择题 (在括号内填字母)。1、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2、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3、 傅科摆可以证明( )。A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公转C地球自转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A年 B 天 C 小时5、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6、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A猫头鹰 B大雁迁徙 C小草枯萎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A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设备安全认证机制-洞察及研究
- 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管理手册与规范化操作指南
- 制造业智能设备维护流程
- 特殊空间作业安全协议
- 护理救援基础考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纳米材料储能性能研究-洞察及研究
- 高三考生全年学习计划安排表
- 燃气从业资格考试岗位及答案解析
- 市政工程安全施工方案范本
- 多价疫苗免疫缺陷效果分析-洞察及研究
- 热镀锌钢管技术标准
- 周三多管理学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 基础生态学第4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课件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大类》(1992年修订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课件
- GB∕T 26520-2021 工业氯化钙-行业标准
-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支气管肺炎
-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共47页课件
- 路灯基础开挖报验申请表
- 建筑材料送检指南(广东省2018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