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决战“火焰山”(图).doc_第1页
十年决战“火焰山”(图).doc_第2页
十年决战“火焰山”(图).doc_第3页
十年决战“火焰山”(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年决战“火焰山”(图)中广网 2007-09-13 重灾区烟雾缭绕。如今,火灾区绿树成阴。“希望林”预示着煤田火区重获新生。(记者 阎文华 文/图) 因前人的一个小动作,使我区“太西高炭无烟煤”这一珍稀资源产生自燃。百余年来,凶猛的火焰不仅吞噬着世界著名的优质无烟煤,也使煤区周边生态环境恶化,无数后人为之哭泣。为征服火魔,灭火队十年“移山”终灭百年火害。 100多年前,汝箕沟煤田西沟阴坡小窑的矿工因待遇问题与煤矿主发生纠纷,一怒之下点燃小煤窑,致使大火燃烧了长达百余年;1918年,煤窑工人在井下生火取暖时,不小心将未熄灭的火种扔到了老塘,引发了大石头、黑头寨等火灾。 据介绍,宁夏煤田火区主要分布在石嘴山市的贺兰山煤田和中卫市的香山煤田,绝大部分火区分布在贺兰山煤田的汝箕沟、石炭井、呼鲁斯太、二道岭、马连滩五个矿区。截至2004年,宁夏煤田火区共计394.5万平方米,是我国三北煤田火区的重灾区。 而我区煤田共有37个火区,其中36个火区分布在贺兰山煤田,面积为370.9万平方米,占火区总面积的94%。另外一个在中卫香山的上下河沿,面积为23.6万平方米,占火区总面积的6%。1988年经科学勘测最终圈定汝箕沟煤田火区17处,总面积为221.1万平方米。 羊失蹄化为灰,人失足扒层皮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一座座寸草不生的石山,却燃起了熊熊烈火。我曾亲眼看到一只山羊失蹄掉进石缝,很快便化为灰尽。在施工时,队友不小心把手按到身边的岩石上,手掌当时就被灼掉一层皮,那种情景真是惨不忍睹。”9月7日,记者在白芨沟灭火队采访时,见证过10年灭火史的队长王吉海痛苦地回忆着。 年近不惑的王吉海提起当年在山火修路时的情景,仍是眼含热泪。他告诉记者,当年为修北三火区一条3百多米长的羊肠小道,他们整整用了2年的时间。由于汝箕沟煤田火区,都是一些坚硬的岩石,修路时他们只能用镐、铁锹等将岩石从煤层一点点剥开,然后再将一袋袋黄沙土背到海拔3400米高的火山上,人不负重走都十分艰难,背上100多公斤的土,就更艰难了。 然而,更加难以忍受的是,从山体内喷出近乎300的热浪和火焰,不断扑向人的身体。尽管每班只工作10分钟,全队120人的脸全部被烤成了青铜色,一些新来的年轻人,上去2分钟,脸就被烧得黑红,当天全脸就脱掉一层皮,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大多数年轻人干一天就放弃这项工作。全队90%以上的队员都曾被轻度烧伤过,手上、脚上、胳膊上等均留有疤痕。 毒气冲云霄,酸雨成公害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被煤田火区包围的汝箕沟矿、白芨沟矿、大峰矿、红梁公司、金贺兰公司卡布梁采区均属高瓦斯矿井,火区通过采煤沉陷和开采裂缝与矿井贯通蔓延至井下。火区引发的地表裂缝、塌陷、崩塌、滑坡等遍布煤田之中,危岩崩塌司空见惯,火区附近空气中,能够闻到呛人的气味。 据统计,汝箕沟煤田火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物质达9万吨,火区附近单体中的铜含量超标64.6倍,杨树体中的铜含量超标5.17倍,高空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直接破坏了臭氧层。 据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潮湖村居民介绍,煤火燃烧后,空气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硫不断增加,形成一种黄色且有酸味的雨。火灾已成为破坏资源、危害矿井的最大恶魔。 乌金遭蹂躏,百姓被流离 宁煤灭火处副处长王军告诉记者:汝箕沟煤田火区12处火区燃烧年代、火势情况各不相同。阴坡火区位于汝箕沟上六和下三采区,煤层发火时间为1821年至1826年,发火煤层为三层,所以火区上方只能看到不断从地表升起的青烟,而不见明火。由于阴坡火区下部多为塌陷区,该火区地表裂缝较多,发火时间最早,同时也是地下煤火燃烧最强烈的火区之一。1988年,火区面积达到24.53万平方米,火区煤炭储量损失达336.93万吨。 与阴坡火区不同的是大峰井田所属的大石头火区,该火区煤火燃烧中心有20余处,大多在煤层燃烧的巨大的陡坡上,熊熊火焰从破碎的岩石冲出,整个山体火光四溢,山体最高温度达250。 报社一位资深记者回忆:二十年前,他曾到汝箕沟采访时,在数百米外就能看到山上冒出的缕缕青烟,每到夜晚,满山火光冲开,让人毛骨悚然。在雨天、阴天,整个山体烟雾缭绕,到处乌烟瘴气,根本看不到天边,浓烟呛的人透不过气。经医疗部门专题调查,煤田火区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和矽肺病高发区,受到危害的居民不得不放弃居住多年的家,流离他乡。 愚公移火山,科技显神威 煤田火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吴邦国、邹家华等深入矿区视察,要求有关部门立即组织灭火。 1997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划拨专项资金,对汝箕沟煤田,重点火区进行治理,国家立项治理的12个重点火区包括:大岭湾、阴坡、水巷、西沟、上一、大石头、新生、黑头寨、红梁东、红梁西、北三和南一,总面积168.75万平方米。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依托大企业管理、技术等优势治理火区,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刚组建的宁煤集团身上。宁煤集团接管后成立了专业的灭火公司、灭火管理处,并在贺兰山腹地设立了灭火处驻现场指挥工区,加强了灭火现场施工队伍及其工程设备的安全管理。 1997年,长达10年的煤田火区灭火工程拉开了序幕。 针对汝箕沟煤田火区地形复杂、基岩裸露、干旱少雨、缺水少土、火区多分布在高山陡崖之上的特点,灭火公司结合汝箕沟煤田火区具体条件和现状,采用了地表黄土覆盖、打钻灌浆、剥挖和剥灌结合的灭火方法。 面对巨大的困难,2000年,灭火工程处积极与德国合作,采用高分辨遥感技术,对汝箕沟火区自然地理特征、地质背景、煤岩特征,自然发火机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掌握影响煤层自燃的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确定火区关键诱发因素,从而制定出煤层自燃的预防措施。 由于火区汝箕沟煤田火区分散、地形复杂,以及受天气影响,工程测量难度较大,速度也较慢。为此,灭火处将GPS定位系统运用到火区,为迅速计算出平面面积和岩石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灭火处还通过引进远红外成像仪,将地表红外成像技术应用到火区勘探领域,从捕捉到地表热浪情况,来判断火势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确定下一步灭火重点,为加速灭火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6至20个月的监测,12处重点火区温度降至70以下并继续下降的火区面积达98%,大岭湾火区每月降温速率达266,成为降温最快的火区;监测孔内一氧化碳浓度由灭火前的100-6333ppm逐步降至0-70ppm,并继续呈稳定下降态势;其中已降至100ppm以下并继续呈稳定下降态势的火区面积达98%;阴坡火区每月以3-3918ppm的下降速率成为下降最快的火区。 火魔被降服,火山变绿阴 汝箕沟煤田火区灭火工程不仅解救了3000多万吨珍稀的“太西煤”,也解救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火区形成的大范围塌陷坑、滑坡、陡崖等地貌、地形的改造,一些山坡变成了梯田,植被很快得到恢复,剥完后的火区表面全部进行覆盖黄土、平整形成了新绿化带,阻止了火区对地表岩层和土壤的破坏。 记者在北三火区看到,原来的“火焰山”现已夷为平地,1米多高的黄土将岩石完全覆盖,220亩绿化带已是绿树成阴,野菊花满山遍野随处可见,去年灭火处职工种的速生杨,今年已是枝繁叶茂。地上野兔、空中飞鸟不时在此出现。 过去乌烟瘴气的景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