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先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古典文学-先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古典文学-先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古典文学-先秦复习重点.doc_第4页
古典文学-先秦复习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 、 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代表。复习思考题四:一、问答题: 为什么鲁迅评价离骚曰:“较之诗经,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 二、简答题: 以登高的颈联为例,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言简意丰的特色。 三、名词解释: 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2、盛唐边塞诗派: 四、选择题: 1、赋比兴则是诗经最重要的三种表现手法,即铺叙、比喻、起兴。下列诗句中 运用了赋的手法; 运用了比的手法; 运用了兴的手法。 2、下列作品与集子属于乐府诗歌或乐府诗集的有 。 五、赏析题: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六、默写题: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相传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民间歌谣,乃是唐尧之时的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复习思考题五: 一、名词解释: 春秋三传 二、简答: 简述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的“微言大义”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名词解释:志怪小说:以记述神鬼怪异之事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虽然宣扬封建迷信,但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大胆的幻想,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的爱憎与愿望,产生兴盛于魏晋六朝,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初步形成,开启了后代的传奇与笔记小说。以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此外,还有晋代张华博物志、晋代葛洪的拾遗记、宋代刘义庆幽明录等。 志人小说:又称轶事小说,以记述现实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行举止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描写名士风度,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产生兴盛于魏晋六朝,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初步形成,是后世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有是小品文的典范。以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此外,还有晋代裴启的语林、晋代葛洪西京东记魏国邯郸淳的笑琳等。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被誉为“第一奇书”,是我国第一部有文人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着明代小说最高成就)。 二、简答题:简述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1、六朝时期是小说的产生阶段,以志怪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唐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以传奇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 3、宋元时期是小说的成熟阶段,以话本小说为主,代表作品为无名氏错斩崔宁、碾玉观音。 4、明清时期是小说发展的高峰阶段,以章回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三、问答题:举例说明红楼梦对于中国古典小说传统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1、题材创新:从历史大事到生活琐事。之前的长篇小说,或演说历史故事,或取材英雄传奇。 2、人物创新:从英雄神魔到凡夫俗子。凡夫俗子、普通人物 有好有坏、坏中有好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3、结构创新:从线性结构到网状结构。神话世界,以宝黛爱情为经线,贾府盛衰为纬线。 4、结局创新:从团圆结局到悲剧结局。 5、手法创新:从言行描写到心理描写。 四、搭配题:文学作品与其中的人物形象。 五、填空题、选择题: 1、中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具有多祖现象,神话 、子书 、史书 都可算做是小说的祖宗与源头。 2、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 山海经 、 淮南子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代表。 3、“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时期 庄子外物篇 的“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4、世说新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当时的“高士名流”,其 玄虚的言谈 与 放诞的举止 ,称许所谓的“魏晋风度”、“名士风流” 。鲁迅评价曰:“ 记言则玄远冷峻 ,记行则高简瑰奇”。 5、六朝小说的特点是文笔简约,粗陈梗概, 浪漫主义,志怪内容与史家笔法结合 ;唐代传奇的特点是叙述婉转、文辞华艳 。 6、传奇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被称为“爱情三传”的唐代传奇是白行简李娃传、 元稹莺莺传 蒋防霍小玉传7、“唐传奇”一说因唐代作家 元稹 的短篇小说集子传奇而得名8、宋代话本的“四大家数”是 、 、 、 9、拟话本小说以 冯梦龙 的三言,即 喻世明言 、警示通言 、 醒世恒言 , 以及 凌濛初 的二拍,即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为代表。 10、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 三 、水、西、红 。明代四大奇书是 三、水、西、金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 11、代表着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最高成就的是 凌濛初 的二拍 、代表着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最高成就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着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最高成就的是曹雪芹的 红楼梦 。 12、“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出自 朱庆馀 的近试上张水部 复习思考题二:一、问答题:举例说明元杂剧的体裁特点。二、搭配题:将文学作品与其中的人物形象用直线联接起来三、名词解释: 临川四梦。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根据唐人传奇小说创作了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四个传奇剧本,均以梦作为故事发展的关键,又因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书斋名为玉茗堂,故称为“临川四梦”。四、填空题: 1、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被誉为“古今传奇鼻祖”。2、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剧曲包括元杂剧与元南戏。散曲包括小令与套数。3、王实甫的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它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样十分大胆而进步的观点。4、 “元曲四大爱情戏”是 西厢记拜月亭倩女离魂墙头马上。5、录鬼簿续编的作者贾仲明评价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6、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7、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朱权太和正音谱把他列为“古今群英”之首。他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汉宫秋列于元曲选之首。8、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 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9、被称为“四大传奇”的四部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它们合称为“荆、刘、拜、杀”。10、 高明的琵琶记乃是元末南戏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中唯一的一部南戏,被誉为“南戏之祖”。11、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是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精忠旗娇红记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12、 散曲这一文学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句子参差不齐,可以增加衬字。用韵加密,平仄互押。13、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长生殿的作者是洪升;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尚任。四、赏析题:1、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五、默写题: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复习思考题三:一、名词解释:辛派词人:南宋中叶,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人以及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人,由于国家沦陷放手,时代风云变化,词风上都明显受到辛弃疾的影响,具有豪放风格与爱国倾向,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又称为辛派词人。他们进一步把词推向散文化,议论化的道路,较少婉约雕琢的习气,但流于粗疏与争直。姜派词人:是南宋后期形成的以姜为首的一个词派,主要成员有张炎、史达祖、吴文英等人,阵容强大,左右词坛,影响深远。此派作词回避现实,内容狭窄,态度消极。但艺术成就颇高,继承周邦彦的词风,注意词藻典故,善用比兴寄托,追求“清空”“醇雅”讲究声韵格律,又称格律词派。2、 简 答 题: 简述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地位的提高。内容的开拓。风格的创新。3、 问 答 题: 举例说明辛弃疾词作“一体万殊”的特色。P37四、赏 析 题: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迭字运用,创意出奇。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五、默写题: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念奴娇: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六、选择题: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属于 。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小令 中调 长调复习思考题四:一、问答题:为什么鲁迅评价离骚曰:“较之诗经,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P46二、简答题:以登高的颈联为例,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言简意丰的特色。P62三、名词解释: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2、盛唐边塞诗派:P61四、选择题:1、赋比兴则是诗经最重要的三种表现手法,即铺叙、比喻、起兴。下列诗句中 运用了赋的手法; 运用了比的手法; 运用了兴的手法。2、下列作品与集子属于乐府诗歌或乐府诗集的有 。 五、赏析题: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落一“照”字,不同于“泻”,朱自清荷塘月色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用“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王维写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如果说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流水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机灵。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琤琤琮琮的合鸣。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2、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六、默写题: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8、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0、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相传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民间歌谣,乃是唐尧之时的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复习思考题五:一、名词解释: 春秋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二、简答:简述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的“微言大义”体现在什么地方。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读着它,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字运用叠字手法,把孤独寂寞的迷离彷徨之感,大笔渲染,绘上了浓重的色彩。“寻寻觅觅”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寻找什么失掉的东西,其实词人要寻觅的,是国破家亡之前烹茶论文的生活。这四个字是一种动作情态,是作者心情茫然时的初步感觉。“冷冷清清”则是寻觅的结果,是经过“寻觅”发现确实不见之后的内心体验。“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由于发现确有所失,有“冷冷清清”的感受之后,心情更趋悲凉和寂寞。李清照这十四个字字字含情,由动作写到感受,再写到内心的悲痛,一层深入一层,流畅自然,十分感人。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4. 倩何人,唤起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意思为:请谁唤来美女,揩拭英雄流下的伤心泪. 倩:请 红巾翠袖:女子装束,这里借指侍女,歌妓 搵:揩拭 表现诗人因时光流失,挽救国家危亡的壮志难以实现以致蹉跎岁月,虚度年华,悲哀之至.且知音难觅,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伤感.01.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借秋日萧瑟景致,写别离的凄苦,寥寥几句,情感幽深且意境绝佳,堪称经典。02.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经行处:经过的地方。宫阙:泛指宫殿。兴:兴盛,与下边的“亡”(灭亡)相对,指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山坡羊是一首怀古小令,抒发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模拟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_,分风,雅,颂三类,其中氓,七月属于_.2,屈原在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因为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所以汉代人把这种文体称为_,后世又称_. 屈原的代表作是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_ 诗.3,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 .4,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5,元 剧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是_,其代表作是 .6,代表清代剧坛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 和孔尚任的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_的写景名句.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 9,庄子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庄子.逍遥游中以_变化为喻,与蜩,0鸠,斥0等作对比,引出一系列比喻,说明眼光短浅,志量狭小是不能理解伟大境界的.10,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出色的后两句为 ,_ .11,_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成就很高,使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_ 13,想当年,金戈铁马, . 14,天意从来高难问, .15,如今憔悴,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16,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7,清代柳泉居士的 ,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18,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19,初唐四杰是 , , 和王勃.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 )A,春秋左传 B,左传国语C,春秋国语 D,国语战国策2,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老子3,项羽破釜沉舟的事迹发生在( )A,钜鹿之战中 B,鸿门宴上 C,垓下突围时 D,乌江自杀前4,古诗十九首是指文选中选遍在一起的十九首( )A,原始歌谣 B,先秦古诗 C,汉代文人五言诗 D,汉乐府民歌5,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A,左思 B,陶渊明 C,谢灵运 D,江淹6,00兮若轻云之蔽月,飘0兮若流风之回雪.出自( )A,离骚 B,洛神赋 C,燕歌行 D,七发7,下面属于李商隐锦瑟的诗句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C,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 )A,李凭箜篌引 B,金铜仙人辞汉歌 C,长恨歌 D,雁门太守行 9,( )是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佳句. A,王勃 B, 王绩 C,宋之问 D, 陈子昂10,( )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A, 欧阳修 B,苏轼 C, 陆 游 D, 柳永 11,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第一的大戏剧家是( ) A, 王实甫 B, 马致远 C, 郑光祖 D, 关汉卿 12,此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中的此人是指( )A,鲁仲连 B,荆轲 C,项羽 D,苏武13,下面属于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C,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14,唐开元初吴中四士是( )A,贺知章 张旭 包融 张若虚 B,贺知章 张旭 王翰 王湾C,张若虚 张旭 王翰 王湾 D,王之涣 张九龄 贺知章 张若虚15,下列不是陆游的诗句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伤心桥下春波渌,疑是惊鸿照影来.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16,汤显祖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是( )A,张君瑞和崔莺莺 B,柳梦梅和杜丽娘 C,蔡伯喈和赵五娘 D,侯方域和李香君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的作者是( )A,黄遵宪 B,龚自珍 C,李清照 D,李商隐18,元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A,白扑 B,马致远 C,张养浩 D,睢景臣19,秦罗敷是汉乐府( )一诗中的主人公. A, 有所思 B, 行行重 行行 C , 十五从军征 D ,陌上桑20,齐晋0之战中两军将帅分别是( )A,齐侯与0克 B,邴夏与解张 C ,郑丘缓与逢丑父 D ,邴夏与0克21,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所描写被灭亡的政权是()A,秦 B,东汉 C,东吴 D,东晋22,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是指( ). A,人名 B,玉做的龙 C,玉色的龙 D,宝剑23,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写的是( ). A,南京 B,杭州 C,苏州 D,南昌24,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描写的是( ). A,南京 B,杭州 C,长安 D,洛阳25,李清照永遇乐落日融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这首词写于( ).A,春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26,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所描写的季节是(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27,陆游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的是( ).A,桃花 B,梨花 C,菊花 D,梅花28,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于( ).A,镇江 B,南京 C,杭州 D,湖南29,下列词作中,辛弃疾自称为壮词的是( ).A,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B,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30,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从到须惊中的杜郎是指(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D,杜审言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曹操短歌行开头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经常被一些人引用来表达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说说这样引用是否符合作者的本意. 2,简要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3,西厢记 .长亭送别中的曲文是如何体现莺莺送别恋人时的情感波澜的 4,请根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一文,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准确地说出来.5,解释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二,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举例分析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2,司马迁写历史人物的传记,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请以项羽本纪为例,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风诗.2,楚辞;骚体;离骚;抒情诗.3,互见法.4,王粲.5,关汉卿;窦娥冤.6,长生殿;桃花扇.7,谢灵运.8,搜神记;世说新语.9,鲲鹏.1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1,范成大.1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3,气吞万里如虎.14,况人情老易悲难诉.15,风鬟雾鬓16,重湖叠0清嘉.17,聊斋志异.18,蒋防.19卢照邻,骆宾王,杨炯.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D 2,C 3,A 4,C 5,B 6,B 7,A 8,A 9,D 10,A11,D 12,B 13,A 14,A 15,D 16,B 17,B 18,B 19,D 20,A 21,C 22,D 23,B 24,A 25,B 26,A 27,D 28,A29,C 30,B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本诗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急切心情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作者的远大抱负和开阔胸襟奠定了本诗激越高昂的基调,但他是在对人生短暂的感伤和不得贤才的忧思中来表现自己的抱负和胸襟的,所以笔调显得沉郁顿挫,形成了慷慨悲凉的风格,并非表达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 诗人一面饮酒听歌,一面凭空作想,想出诗中这许多曲曲折折,絮叨说来,似连贯,似不连贯,却围绕着一个中心思得贤才.先写人生短暂的忧思,为什么忧思,因为没有贤才的辅助,不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次写思贤若渴的心情,反复抒写不得的忧思和即得的欢乐.最后写延揽人才的态度,还是思贤.一条线索,贯穿全诗,所以作者思绪的流动看似随意而毫不散乱.2,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脱离污浊的官场,走上归因道路后写下的.所以他在诗中尽情抒发了对淳朴幽美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自由恬静的心境.并通过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写来映衬官场的黑暗.例如饮酒其五3,这折戏主要写崔莺莺不忍离别的心理.(1)先写她赴长亭别宴途中的内心伤感.(2)次写他在离宴上哀婉悱恻的离愁别绪.(3)再写她对张生离别后要善自珍重和不要移情别恋的叮咛嘱咐.(4)最后写张生走后她流连低徊不忍离去的悲痛心情.在表达自己的离别之痛中,莺莺对封建礼教,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门第观念给予了有力的控诉.作者抓住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加以生发,以暮秋天气渲染离人伤感,把离愁别恨写得层次井然,细腻感人.4,句意为:无论是个人或者国家,在忧愁祸患中才知奋发,得以生存发展,而沉湎于安逸欢乐中就会衰败灭亡.本文先以六个人的事例来证明,有作为的人都是曾历经挫折磨难的.然后联系到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外患的忧惧,上上下下高枕无忧,就会有亡国的危险.在以上两层意思的基础上,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5,且夫:况且.造物:指天,大自然.无尽藏:这里指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适:享受,满足.况且天地之间的东西都各有主人,如果不属于自己所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索取.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可以随意耳听眼看,取用不完.这才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我和你且来共同享用.四,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本诗通过由梦游仙境到复归现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表现了他的自由和理想境界的渴求,以及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叛逆精神.本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1)别具匠心的构思 这首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别具匠心地围绕梦境进行构思,为驰骋幻想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全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入梦原因,梦游经过和梦后感慨三部分,而以梦游经过为主.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写梦游原因,以虚幻难求的瀛洲衬托实际存在的天姥,并用,夸张的对比手法描绘出天姥山的高大形象.第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写梦游天姥的经过,时间上从入梦到梦醒,空间上是山下到山上,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第三部分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结束,写梦后感慨,向朋友们表明对世事的看法(如梦幻,如流水),自己今后的去向和不媚权贵的态度,即归到留别的题面,又点明了主题.正因为有前面的梦幻境界,后面的感慨才显得合情合理. (2)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 诗中将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创造出辉煌流丽,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夸张为想象服务,正因为夸张了天姥山的高峻.后来梦游所见的山水奇幻,云霞明灭,众仙来会的境界,才显得真实合理,和谐统一. (3)语言酣畅淋漓,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全诗以七言句为主,随着感情的起伏,杂以长短不齐的句式,造成疾缓相间的节奏.如列缺霹雳四句,以急骤的节奏,表现电闪雷鸣,山崩石开的情景;接着改用七言句写神仙来会,以舒缓的节奏表现众仙飘然而下的情景.不同的节奏与不同的内容相统一,极尽和谐之妙. 2,项羽是秦末历史的核心人物之一.灭秦前,他是反秦斗争所造就的起义领袖;灭秦后,由于他有大勇而无大略,善打硬仗而不善计谋的弱点,逐渐陷于孤立,最后失败自杀,成了悲剧人物.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调动多种艺术手法,以饱醮感情之笔从多个侧面写出了项羽的盖世英雄形象,把这一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1)在传记的开头,先写了项羽的两件逸事.一是他小时不屑于学书学剑,要学万人敌,叔父教他兵法,他才大喜,但又不认真完成学业,则预示着他的英雄事业的悲剧结局.二是他在观看秦始皇巡游时说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叔父赶忙捂着他的嘴,提醒他这是灭族之罪.在这样的场合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表现出项羽具有英雄大志和无所顾忌,敢作敢为的英雄气概.这两件逸事为后面逐层展开项羽的英雄性格定下了基调. (2)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突围及乌江自杀是项羽一生的主要事迹,基本上可显示项羽事业的盛衰过程和项羽的完整形象. A,钜鹿之战是项羽与秦军主力的决战,奠定了项羽在反秦联军中的地位和威望,充分显示了项羽的盖世英雄本色.除了通过诛杀宋义,破釜沉舟等果敢行为正面写出他的英雄气概外,还通过与宋义的对比,诸侯将观战和拜见时的情态从侧面烘托他的英雄形象. B,鸿门宴是项羽兵临咸阳时与刘邦的初次较量,暴露了他缺乏远见的弱点,失去了消灭刘邦的依次大好机会,是他的事业走向衰落的预兆.同时,也显示了他作为大英雄不屑于暗算人的磊落胸怀.在这次事件中项羽的言行很少,主要是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来凸现项羽形象. C,垓下突围及乌江自杀是项羽事业的终结,写出了他的执迷不悟和至死不失英雄本色.通过项羽别姬时的慷慨悲歌,屡次强调天亡我和毫无意义的大肆冲杀,写出了他心已死而意难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情.最后写他的死法也非同常人,仍然是英雄本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分风、雅、颂三类,其中 氓、七月属于(风诗)。 2、屈原在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因为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 地、名楚物”,所以汉代人把这种文体称为(楚辞),后世又称(骚体)。屈原的代表作是 离骚,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3、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 4、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5、元杂剧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6、代表清代剧坛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的写景名句。 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9、庄子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庄子.逍遥游 中以(鲲鹏)变化为喻,与蜩、鸴鸠、斥鷃等作对比,引出一系列比喻,说明眼光短浅、志 量狭小是不能理解伟大境界的。 10、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出色的后两句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 相宜”)。 11、(范成大)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 艺术成就很高,使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 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4、“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15、“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6、(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7、清代柳泉居士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 说的最高成就。 18、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蒋防)。 19、“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和王勃。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D) A、春秋左传B、左传国语 C、春秋国语D、国语战国策 2、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C) A、孔子B、墨子C、庄子D、老子 3、项羽破釜沉舟的事迹发生在(A) A、钜鹿之战中B、鸿门宴上C、垓下突围时D、乌江自杀前 4、古诗十九首是指文选中选遍在一起的十九首(C) A、原始歌谣B、先秦古诗C、汉代文人五言诗D、汉乐府民歌 5、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B) A、左思B、陶渊明C、谢灵运D、江淹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曹操短歌行开头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经常被一些人引用来表达一种消极颓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