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有效性.doc_第1页
古诗有效性.doc_第2页
古诗有效性.doc_第3页
古诗有效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探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胡香英 教师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03 更新时间:2010-1-13 【摘要】古诗是小学生接触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但是,古诗运用的语言是文言文,它短小精悍,语浅义深,形式及遣词用句等方面与现在的用语习惯有很大的差别,使得学生学起来高耗低效。本文着眼于学生这个主体,从赏、听、想、演、诵、串六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有效性 我国古代的诗歌,从诗经、楚辞、两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等,汇聚成一大宗十分宝贵的艺术财富,一直放射着灿烂的光芒。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小学生接触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编入教材的古诗有48首。但是,古诗运用的语言是文言文,它短小精悍,语浅义深,形式及遣词用句等方面与现在的用语习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古诗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很多时候,老师虽然逐字逐句讲解,但我们的学生背得滚瓜烂熟之后还是一片茫然。那么,怎样降低这个难点,让我们的古诗教学更有效呢?笔者以为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赏,走进古诗 在新教材里,为古诗所选配的插图,每幅都是诗情浓郁,气质浪漫,几乎每件作品都可以撩拨起同学们对于质朴生活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的眷恋情感,激发同学们对学习古典诗歌的极大兴趣。无论是望天门山的雄浑豪放,还是所见的质朴清纯;无论是赠刘景文的意境深远,还是夜书所见的清新典雅;每一首诗都会有一幅诗意的导游图,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诗文,努力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从而深入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可吟诗赏画。在弄懂诗意后,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深秋山林图:寒山、石径、白云、枫林学生边吟诵诗,边欣赏画,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悠然漫步在弯曲深远的石径小路上,两旁枫叶似火,随风摇曳,阵阵凉爽的秋风吹来,多么惬意,多么舒畅! 古诗讲究的是意境和韵味,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有趣,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拓宽视野,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鹅这首诗就包含了丰富的可感形象,有鹅的色彩、形体、动作等等。但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不能完整透彻的表达出来,故此根据诗意教师设计了一幅投影片。画面上:杨柳依依,碧波荡漾,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着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拔掌前行,欢快的引颈高歌。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便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二、听,了解背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说,兴趣是在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隋以物迁,辞以情发”。诗都是诗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或社会处境中因感情的触发而创作的。古诗或抒情,或咏物,或叙事,或写景。在每首诗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小故事或一些时代背景。把某些历史背景和故事说给学生听,会提高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轶事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汪伦前来以歌相送,李白感其深情厚谊,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于是这首诗就成为歌咏友情的名篇佳作。如此讲述,学生会在兴趣大增的同时加深对此诗题的理解。再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补充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时,柳宗元是朝廷中主张改革的重要官员,由于革新失败,他被贬为邵州刺史,未到任又被贬为永州司马,这首诗正是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的作品。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江雪这首诗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三、想,感受意境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展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中。古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诗贵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情感,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而,学习古诗时,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一切生活经验,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让每一个诗句里的物象都活起来,形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并设身处地地观其形、听其声、闻其味、触其质,直到循境人情,使自己完全融入到诗歌的画面中,变成诗人: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感诗人之所感。最后把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起来,把握诗歌的意境、情韵。如教望庐山瀑布中的“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诗,教师可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白练似的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如在教咏柳一诗时,引导学生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联想那柳条吐绿的情景: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迎风轻动,真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又如在讲杜甫绝句一诗时,引导学生欣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情景: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生机!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景色。引导学生入境欣赏这样有声有色的描写,观其色,品其味,其趣无穷,其乐无穷。四、演,体会情感古诗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隧道,直达我心,触动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叹。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都很有限,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创设相关生活情境,在师生共鸣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古诗语言简洁,语意含蓄,学生只见文字,不解其意。缺乏对诗人的情感体验,当然就咀嚼不出作品的高妙。这时,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引导他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可引导学生演一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儿童,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声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寻隐者不遇简洁地描写了几个人出场的场面,教师可抓住这一点,启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情节,并扮演角色,加深对古诗含义理解。学生通过想象、表演,深刻地理解了贾岛寻访隐者时感情的起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了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变成了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落得茫然若失、无可奈何了。表演的学生把这些感情的变化演得准确而传神;看的学生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这样一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深刻体会到诗句的内涵。五、诵,有效记忆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儿童记忆力较强,所选古诗篇幅短小,语句整齐,节奏鲜明,押韵顺口,易读易记。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要采取教师范读、配乐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组织学生变换多种诵读形式,如个别美读、男女赛读、小组轮读、集体齐读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诵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不仅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诵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这样将诵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诵读训练,让学生在储存丰厚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也有效地实现了“量”的积累。六、串,培养诗趣古诗只占小学语文课程的极小部分,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我认为古诗文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本质的属性是想得到别人的赞赏。”每个学生都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称赞,只要老师恰当地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就能激发学生背诵古典诗文的兴趣。如学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叶绍翁的秋书所见,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望天门山,你还知道李白其他的诗作吗?你还能背诵其他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吗?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孙双金老师曾上过一堂送别组诗,围绕“送别”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渭城曲四首古诗。针对教学内容,孙老师采用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显得更加丰满而灵动,使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也更加多元而深刻。教学有法,教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