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后巷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丹阳市后巷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丹阳市后巷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丹阳市后巷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复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与日逐走(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及其日中则如盘盂(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 孰为汝多知乎( )二、译句1.未至,道渴而死。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孰为汝多知乎?三、简答:1.文中“辩日”之意是 。2.面对太阳,为什么两小儿竟产生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依据是什么?3.从他们认真争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小孩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5.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2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3 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4 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声响)。 “这里“指(短短的泥墙根一带)7 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融情入景,景中有人。层次井然,条理分明。8 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9.分层 第二层景物描写主要围绕(趣味)一词来写的。10.“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11.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12 这段描写语言生动,作者用(碧绿)(紫红)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肥胖)(轻捷)来形容黄蜂和叫天子,这是分别从(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的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了自由快乐的儿童生活乐趣。13,这段景物描写动物,其中用“伏”写黄蜂的(静)态,用动词“窜”“喷”写(叫天子)(斑蝥)的“(动)态。14作者如此有兴致的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表达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也为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15这段景物描写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详写泥墙根一带,略写整个园景,以面烘托点,又以点照面,既完整,又重点突出,具体生动。一、整体感知1、 课文的标题是“我们家的男子汉”,但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这是为什么呢?读读想想,说说你的高见。2、 课文分为开头语、主体部分、结束语三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你一定不会感到为难吧。 二、重点研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题当他满了两周岁的时候,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1、 选文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性格?想必你已经答案在胸了吧。 2、 我们把他送到了托儿所,“他”和“别的孩子”的哭一样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别的孩子和我们姐妹小时侯上托儿所哭的情景呢?作者的这点“小把戏”一定难不倒你。3、 文中的“男子汉”是个才几岁的孩子,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中学生男子汉应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你可要畅所欲言哦。三、品味精妙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神态或性格,谈谈你的看法。1、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2、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3、挨打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的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四、探讨研究1、 文中说:“据姐夫来信说,他看了这句话,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毛巾捂住了脸。”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他捂住脸干什么呢?2、文中有些句子读起来感觉很“逗”,比如“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反复咀嚼,体会它的妙处。【参考答案】一、1、他像男子汉一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些勇敢和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2、开头语:交代写作对象;主体部分:具体描写“我们家的男子汉”;结束语:抒发我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二、1、上托儿所和回安徽 坦然面对生活挑战。2、不一样。别的孩子,因“怕”而哭,充满伤感。“他”似乎只为参加一个仪式而哭,并无伤感。 与“他”不喜欢托儿所,却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构成对比,突出他能坦然面对现实。3、要有独立性,要勇敢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等。三、1、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2、“可怕的狂热”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3、生动地表现了“男子汉”想表现自己不怕挨打而终于又忍不住的情状四、1、他回忆起上海的生活,动情地哭了,但他的刚强又使他不愿意让别人看见他哭。2、这句话本来是说历史在前进的过程中有着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决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一种前进了、上升了的相似。这里用来概括要“抱”和要“走”的规律,除感觉准确外,还给人幽默感。3、略1.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