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一中七年级政治测试题3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一中七年级政治测试题3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一中七年级政治测试题3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一中七年级政治测试题3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一中七年级政治测试题3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一中七年级政治测试题3 苏教版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20分)1、新的班级组成,优良班风是我们的追求。优良班风的形成需要( )a老师的指导 b每一个人思想素养高 c每一个人学习成绩好 d每一个人用行动去创造,去维护2、“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讲的是( )a自信才能成功 b克服自卑能走向成功 c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d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3、康有为讲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这句话告诉我们( )a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b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c羞耻感能够催人奋进,也可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d不知羞耻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4、“诚交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这句话说明了( )诚信是经商的道德基础 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一个人有了信誉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a b c d5、做到平等尊重他人,需要我们( )不凌弱欺生 认识到父母职务及职业不尽相同,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对人有礼貌 在公共场所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a b c d6、细雨中公交车靠了站,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近一个座位,打量一番,发现座位上有几滴雨水,面露不悦。随后,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入座时,随手把她那把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的座位。材料说明( )a中年妇女是一个随便的人b中年妇女做得没有什么不对c中年妇女没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中年妇女这样做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7、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人集群朋”。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 )人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 人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亲近 心胸狭小者不会有许多朋友a b c d8、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前提( )a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 b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c以家境、智力和父母的差异来衡量他人 d做到不凌弱欺小9、实际生活中,我们有许多事情都可能办到,但最终付诸东流,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中国话还说不好,怎么学外语?”“凭我这苯手苯脑,能行吗?”这表明这些人( )缺乏自信 存在自卑心理 为人十分谦虚 没有正确认识自己a b c d10、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关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装扮标新立异 b言谈举止够“酷”c个性够不够狂傲 d掌握交往礼仪,养成文明习惯11、自负的人,是 的人。( )a依据客观事实 b能实现自己追求目标 c充满自信 d自视清高,目中无人12、刘军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他的父母认为读书没有用,便强迫刘军辍学到外地打工,刘军被迫离开了他朝夕相处老师和同学。刘军的父母侵犯了刘军的( )a人身自由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权d自主选择权 13、农民王某让小学毕业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村干部多方劝导无效,于是,镇政府多次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这一事例主要说明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a强制性b免费性c群众性d普及性 14、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的是( ) a科学技术的竞争b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d经济实力的竞争 15、自负和自卑的共同点是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都是追求成功必备的心理素质 自负与自卑都与成功无缘 都是没有正确地评估自己 a、 b、 c、 d、 16、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先生的这句话要求我们 a、依赖自尊b、自立自强c、自尊自信d、自怜自爱17、我们班上的女同学很努力学数学,但每次考试都输给男生;相反,英语考试中,女生却能轻松取胜。这说明a、女生不能学好数学 b、男女生各有长处,应相互学习 c、男女生应更努力地学习 d、男生学不好英语18、男女同学的交往中,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a、自爱、自重、自尊、自强 b、落落大方、掌握分寸 c、尊重对方的人格与感受 d、羞涩忸怩、神神秘秘19、我们的点滴进步、成长和发展,都:a、凝聚着群体的力量 b、是他人的功劳,与自己无关c、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他人无关 d、是父母和老师努力的结果20、要创建优秀的班集体,你认为以下建议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b、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c、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d、只要每个同学是最优秀的,那么集体自然就是最优秀的二、判断题(10分)1、面对新环境,我们正确的做法是自觉调整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利用环境促进个人健康发展。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看到自己的长处。3、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哪怕故意给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两人之间关系亲密的表现。4、要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应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5、爱心必须惊天动地,点滴真情不值一提。6、正确认识和对待男女差异及特点,有利于个性完善和发展,对于人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8、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差异,造成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不同。9、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天到学校上课。10、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公民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三、综合题(20分)1、在一堂思想品德课上,围绕在你新的环境里怎样把握住新的机会,在新集体、新学校、新老师面前展现新的自我这个话题,甲说:“只要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为自己的进步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就行。”乙说:“主要刻苦学习,争取进入班级前几名就行。”(1)对照刚刚进入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做好“自我调适”非常重要,请简要谈谈进行“自我调适”应注意些什么?(3)(2)听了两位同学的发言,老师进行了总结,并要求每一位同学争做阳光少年,请回答:做个阳关少年的实质是什么?(1)2、七年级(2)班小东同学在学完“善于交往”这一单元后,收获颇多。收获一:知道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收获二:明白了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收获三:同学在我犯错误后告诉老师,为此老师批评了我,说明老师和同学没有宽容之心。收获四:个人离不开集体,要珍视集体团结。收获五:作为21世纪“地球村”的小公民,应正确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谈一谈:你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3)(2)想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是什么?(1)(3)辨一辨:以上收获中国也有错误之处。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3、材料一:“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2)结合材料一,从国家和自身的角度,谈谈这样做的原因。(3)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础在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请你说明理由。(2)(4)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3)初一政治试卷答案一、选择题(2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ddacdcdbdddbabbbbdad二、判断题(10分)12345678910三、综合题(20分)1、在一堂思想品德课上,围绕在你新的环境里怎样把握住新的机会,在新集体、新学校、新老师面前展现新的自我这个话题,甲说:“只要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为自己的进步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就行。”乙说:“主要刻苦学习,争取进入班级前几名就行。”(1)对照刚刚进入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做好“自我调适”非常重要,请简要谈谈进行“自我调适”应注意些什么?(3)答:做好角色转换;做好心理上的调整;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增强自尊自信;调整生活节奏;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适应新的作息时间,学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2)听了两位同学的发言,老师进行了总结,并要求每一位同学争做阳光少年,请回答:做个阳关少年的实质是什么?(1)答: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2、七年级(2)班小东同学在学完“善于交往”这一单元后,收获颇多。收获一:知道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收获二:明白了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收获三:同学在我犯错误后告诉老师,为此老师批评了我,说明老师和同学没有宽容之心。收获四:个人离不开集体,要珍视集体团结。收获五:作为21世纪“地球村”的小公民,应正确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谈一谈:你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3)答: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我国没有特殊的公民,也没有特殊的权利;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2)想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是什么?(1)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3)辨一辨:以上收获中国也有错误之处。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收获三是错误的,因为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不能丧失原则。(2)3、材料一:“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答:凡是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结合材料一,从国家和自身的角度,谈谈这样做的原因。答: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那么,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就要求国家、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