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下文言阅读.doc_第1页
语文版八下文言阅读.doc_第2页
语文版八下文言阅读.doc_第3页
语文版八下文言阅读.doc_第4页
语文版八下文言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册文言文一、课文阅读20、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本文选自_,它是战_的汇编。2、解释加粗的词讽_修 昳丽 朝 服 窥 孰与 旦日 孰 美 私 诚 方 蔽 面刺 谤讥 门庭若市 时时 间 期年 2、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而自视( ) 齐王纳谏( ) 时时而间进( ) 能谤讥于市朝( )3、翻译划线句。 _4、本文叙述的是 的故事。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了直言不易,治国要_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_ 及其结果。5、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_”,这表现了_的品质,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答:_6、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答: 7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_8、邹忌是如何劝谏齐威王的?他的劝谏艺术有何特点?这种劝谏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21、细柳营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本文选自_代的_编撰的_,它是一本_通史;另一本著名的史书资治通鉴是_代_等人编撰的_通史。2、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大 劳 军 已而 被锐 彀 居无何 使 壁约 辔 徐 曩 动 式 谢 虏 军细柳 ( ) 天子为动( )上自劳军 ( )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3、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4分)弩( ) 彀( ) 揖( ) 胄( ) 4、区分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结合语境解释。(4分)将军亚夫持兵揖 兵败如山倒 道谢 使人称谢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活用。(4分)锐兵刃 中意 改容式车 中意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曾子之妻之市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6、翻译划线句。_ _7、本文通过叙述 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_的特点。 8、课文标题是“ 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皇上视察霸上、棘门? 9、本文在刻画人物时采用 和 相结合的方法。表现手法,采用 _的手法,先写文帝视察霸上、棘门的情况,再写细柳的情况,从侧面展现人物风采。10.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答案:_ 13、从选文中看出“霸上及棘门”驻军的军纪是 ,而“细柳军营”的军纪是 ,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周亚夫治军 _ 。(3分)14、“敬劳将军”一句表明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这属于_描写。文帝是怎样的君王?(4分) 22、(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孙权劝学和祖逖北伐选自 ,它是 (他是 代 家、 家)主持编纂的一部 ,记载了从 到 共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当涂_辞_以_孤_治经_博士_但_涉猎_见_乃_就_过_更( )_3、翻译下面的句子。 4、研讨下列问题(1)、“非复吴下阿蒙”一句是什么意思? 这里说明了吕蒙前后的变化,从而突出了_的重要性。(2)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3)文章中除了“吴下阿蒙”这个成语之外,还有一个成语是 ,意思是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_(5)“治经”中的“经”是指 等书。(6)吕蒙的变化导致“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说明了什么? (7)请写出这篇短文所要表明的道理。 _5、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_6、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 _(二)祖逖北伐祖逛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解释加点的词寝 蹴 觉 恶 因 舞 纠合 骁健 怨叛 鱼肉 残贼 素 廪 铠仗 将 部曲 中流 济 进 2、翻译划线的句子 3、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结合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_4. 读读这一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_5. 这两篇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并解释(5个)。_23、公输 墨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解释加点的词于 焉为 愿 借 请 再 说 知类 然 已 见 犹.之与也 虽然 牒 机变 所以 虽 2、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解释_3、一词多义 虽然( ) 见公输盘 ( ) 虽 虽杀臣( ) 见 胡不见我于王( ) 4、翻译划线句 5、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其文轩(轩,窗户) B.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舆,车) C.宋无长木(长,大) D. 以牒为械 (牒,木片)6、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1)邻有糟糠而欲窃之。 2)荆之地,方五千里 3)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 4)公输盘之攻械尽 A. 1)2) B. 3)4) C. 1)3) D. 2)4)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邻有短褐而(其人)欲窃之 B. 王曰:“(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C.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盘)必取宋。 D.虽杀臣,不能绝(宋城守御者)也。8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以:将以攻宋 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9、这篇课文选自 一书,墨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10、下列各组中相同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B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云梯C 宋何罪之有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D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1、墨子在说服楚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_12、本文通过叙述_的故事,表现了墨子_的思想和高超的论辩技巧。13、在劝说公输盘时,墨子直陈利害关系,从_五个方面展开推论,言辞有理、有力。而劝说楚王时,墨子婉言相劝,采用_ 和_的方法。先设喻而问,由生活中清楚明白的事实道理入手,引诱楚王说出“_”接着用_的方法得出“_ ”的结论。环环相扣,致使楚王不得不赞同。然而,楚王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于是公输盘采取了第三步-与公输盘进行攻防演习,结果“_”,墨子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攻宋必败。墨子的成功既得益于他有理、有力的_,又得益于他的_。25、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_,_,_。_,_。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一、基础1、根据原文填空2、解释加点的词缘_异_穷_豁然开朗_怡然_具_要_咸_绝境_间隔_乃_无论_具言_叹惋_扶_向_志_志_规_未果_寻_3、翻译画线句_二、感知全文,填空。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名_,字_,生活在战乱频繁的_朝,是著名诗人。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_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含蓄表达了_,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2、文章最后写桃花源找不到,实际是一种暗示,它暗示_3、本文以_为线索,按照_桃林,_桃源,_桃源的顺序来记叙渔人的所见所闻。4、找出本文中的三个成语,然后分别解释。_5、在此第一段中作者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_出现和渔人的“_”想法,使读者产生了悬念。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 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7.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肆:尽力。 靡(m):没有。 暧():隐蔽。 俎(z):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 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的含义是( )A、 暗示渔人虽发现桃林,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点。 B、 沿着溪水走,没有留神路程的远近C、 两岸景色很美,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很远。 D、 带点神秘色彩,故弄玄虚。三、阅读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给下列字注音。 (1)豁( ) (2)俨( ) (3)阡陌(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悉如外人 悉: _我对他很熟悉 悉:_(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 司命之所属 属:_(3)屋舍俨然 俨然:_俨然像个绿洲 俨然:_3、找出最能表达作者理想的句子 。4、黄发垂髫指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中? _ 5、根据第二自然段,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 _。四、阅读第3、4自然段,回答问题。2、下面加点词语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3、选出下面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选出下面句子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 )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A、我们这些人各自反复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饭菜来款待他。B、其余的人各自反复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送酒菜给他。C、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饭菜来款待他。D、其余的人反复延长时间要渔人到他们家里,都送酒菜给他。(2)不足为外人道也。A、不值得使外边的人知道啊。 B、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C、不值得被外边的人知道啊 D、不要为外边的人带路啊。5、你认为桃花源中人是为什么叹惋? _6、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和真挚?_7、从哪此句子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个封闭的社会? _8.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B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 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9简答。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 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 文中总写渔人感受的一个词是:_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_ 10“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_26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_,_,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_,_?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