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学分认定考试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笫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针对哪些人而言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2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b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c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 d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3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木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4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5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6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知识丰富 b诗辞文章写作 c汉族文化 d政治7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8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主张的核心是 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9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贳)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b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c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10.王安石变泫中“市易法”规定:出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这是利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干预经济 它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 b c d11.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先定论 a. b. c. d.12. 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这段话所包含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穆罕默德阿里欲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 b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一块重要殖民地 c埃及当时已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穆罕默德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13.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这表明埃及人 a完全否定了阿里改革的作用 b。客观评价了阿里改革的影响 c肯定了阿里的对矫征战的作熠 d认为阿里破坏了埃及的封建统治秩序14.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15.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间存在敌对情绪,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 a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b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c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d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16.“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 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改革后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制 d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17.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民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1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19.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d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20.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吏革新力量 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 b c d高二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 2015.4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一一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一一梭伦 材料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据材料一、二,说明雅典和俄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阻碍是什么?(2分)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各有何意义?(4分)22.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良畴委(弃)而不开,柔(嫩)桑枯而不采” 一一魏书李安世传 材料二 “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 一一魏书韩麒麟传 材料三 (485年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 (1)据三则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改革中为解决民生问题而采取的与土地相关的措施。(4分)2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一一(商君书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6分)24(10分)德国是宗教改革的故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 一一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路穗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一一(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一一马丁路德传记(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4分)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一一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1)材料一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6分)(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4分)2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一一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币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稣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 一一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如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4分)高二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dcaab 6-10 cdabd 11-15 bdbac 16-20 b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21(10分)(1)雅典债务奴隶制,俄国农奴制。(2分)(2)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2分)意义: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了土地与人身自由,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2分)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2分) 意义:农奴的人身解放,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2分)22(10分)(1)土地大量掘荒;有大量游动人口;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少地或无地,影响到百姓生活和社会安定。(6分)(2)废井田;奖励耕织;租调制;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幕役法、农田水利法;(任答两点可得4分)23. (10分)(1)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4分)(2)同:一定程度上都遭到顽固派反对,但都取得一定成效。(2分) 异:蹑终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以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废除,最终失败了。(4分)24 (10分)(1)因信称义:简化圣礼;反对教皇对德国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统治。(4分)(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改革。(2分)条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