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沂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个体农耕 b集体劳作c奴隶制经济 d自然经济2.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a. 官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c. 民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3. 晚明时,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逼使很多人出外经商。不多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主要原因应该是()a. 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 b. 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c.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d. 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5.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6“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掠夺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侵略c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7、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8、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假如给这种埋怨心理的产生配上时间,下列最恰当的是a.1671年b.1771年c.1871年d.1971年9、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二字的含义,主要是指:( )a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b机器生产c由私人投资兴办 d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10.右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 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c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11.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12.以下是杭州某商店的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a甲午战争期间 b一战期间c国民革命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13、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14.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是a.改变了经营方式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保护了农民利益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15. 我们都知道,深圳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这种“特”的实质是a. 不必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b. 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不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1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17近现代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民国初年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a“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b“一工二干三军人,宁死不跟老农民c“只要成份好,其他不计较 d“夫妇有义则合,无情即离”18.“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看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d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材料可看出其办刊的目的是a.娱乐大众生活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20. 1825年英国发生了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a.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 “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c. 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21.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22.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23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缺陷是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调整看现象,不看本质 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 b c d24.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俄)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列宁改革措施的是a b c d25“当千百万人面临饥饿的时候,反而减少粮食的生产。整个想法,在人道主义者们看来几乎等于是神经错乱。”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26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27.1997年泰国爆发金融危机,泰铢贬值一半以上,外汇储蓄急剧下降,当时泰国政府最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求援?( )28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茂物宜言。该宣言提出发达国家成员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国家成员不迟于2020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从而确立了亚太经济合作的远景目标。宣言为各国制定不同时间表,是因为( )a.各成员国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发展中国家力图摆脱美苏的控制c.发达国家试图加强控制和掠夺 d.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9.“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30.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第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8分,第32题23分,第33题14 分,共55分。31( 18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材料二(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材料三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h. 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4分)(3)材料三中“经济体制”指什么?“大工业”“打破这种平衡”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了哪些影响?(8分)32.(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很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二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 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 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他认为,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上的竞争。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这就是怀特计划,它的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二材料四 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贸政策开始发生变化,逐步下放贸易经营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外贸政策开始广泛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应的对外贸易政策法律体系,对外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一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影响。(6分)(2)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为建立新的世界经济体系采取的措施。并评价该体系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7分)(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由保护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6分)33(14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确保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作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材料二 1953196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5,是美国的2倍。1954年,苏联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61年,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地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 赫鲁晓夫的基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赫鲁晓夫执政史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成立的背景有哪些?(2分) (2)简要指出材料二中苏联工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谈谈你对赫鲁晓夫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理解。(6分)(3)材料三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这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哪些突破?(6分)高一历史月考试题答案1-5bcaad 6-10accbd 11-15bbbab16-20cdcdd 21-25cbadb 26-30dbdcd31.(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任答4点即可)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答出两点即可)(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4分)(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经济产生;民族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