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六单元 第六讲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六单元 第六讲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六单元 第六讲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六单元 第六讲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六单元 第六讲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第六单元 第六讲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的发展b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的发展c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d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的要求读图,回答23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处到乙处聚落形态明显呈带状分布b甲、乙、丙、丁四处聚落规模相差无几c由甲到丁聚落越来越密集d乙处为山前洪积扇、冲积扇区,聚落稀少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商业网点越密集越好b从甲到丁,商业网点越来越密集c丙处商业网点基本上均沿河流分布d丁地同等规模的单个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最大下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铺分布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45题。4图中杂货铺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a交通最优b市场最优c经济最优 d便民最优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b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山区大,与交通条件无关c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铺a的经营规模比杂货铺b的可能大一些d交通线的变化对集市的兴衰没有影响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完成68题。6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范围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7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8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货源充足 b人口集中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场活跃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6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读下图,回答910题。9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aabbcc dd10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a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 b沿湖分布c沿交通线分布 d沿河流分布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 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c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d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1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铁路运输的出现c长江水运的发展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二、综合题13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问题。(22分)(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8分)(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_。(6分)(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_线,简述你的理由。(4分)(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为_区,理由是_。(4分)14.读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6分)(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8分)(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8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原城区沿河流伸展,新城区主要是在铁路的辐射带动下不断向外扩展,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推动了城区空间形态变化。答案:c2、3解析:第2题,图中显示,甲、乙位于山区,聚落形态受地形的影响,分布比较散乱,丙、丁地处平原,聚落规模一般较山区大,且密集。第3题,商业网点的密集程度与人口的密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答案:2.c3.b4解析:a、b两杂货铺均位于道路交叉口,交通便利,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答案:a5解析:该地具有乡村商业网点分布的一般特点,即规模小,密度小;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从图中箭头所指的客货流来看,a地的流动量大于b地,所以a地的商业规模比b地大;交通线的变化能够引起集市的兴衰。答案:c6、7、8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7题,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等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第8题,夜市以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答案:6.a7.b8.b(二)双项选择题9、10解析:第9题,交通最为便利的聚落最容易发展为城市。第10题,由图可知,聚落有的沿河流分布,有的沿铁路线分布。答案:9.bd10.cd11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1950年前沿运河发展,1960年往铁路线方向扩展,1990年后又向长江沿线扩展。答案:ad12解析:早期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落后,运河地位凸出,后来随着铁路的出现以及长江水运的发展,运河航运地位下降。答案:bc二、综合题13解析:第(1)题,图中甲城市位于河流干流沿岸,早期以河运为主,城市应沿河发展;后期随着铁路的兴建,城市沿铁路拓展。第(2)题,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第(3)题,a线经过山脊,沿线起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第(4)题,从甲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位于铁路沿线,应为工业区。答案:(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2)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3)b地势起伏和缓,工程量小。(4)工业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14解析:第(1)题,读图中可知,b地聚落沿河分布,a地聚落主要沿公路分布。第(2)题,c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聚落较多,商业网点密度较大;d位于山区,情况与c地相反。第(3)题,交通线衰落之后,聚落形态基本不变,且发展缓慢,同时会沿公路有一定的发展,商业网点将减少。答案:(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