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二十五)一、选择题1(2011江苏)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种群数量越少,越易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c2(2011广东汕头质检)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3(2011广东佛山质检理综)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c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提供原材料。太空射线引起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变异。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因此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答案】d4(2011山东临沂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不一致【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自然选择是直接对表现型进行选择而不是基因型;长期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使生物发生进化;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答案】a5(2011山东烟台一模)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一定比隐性性状个体多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易于表现c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d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大的一定是显性基因【解析】一对相对性状中,适应环境的那个性状个体数量多,不一定是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在雌性个体中只有隐性纯合时才能表现,不如在雄性个体中易于表现;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大的一定是适应环境的性状。【答案】c6(2011安徽名校模拟七理综)右图所示,某地生活着a1、a2、a3、a4不同的种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着生殖隔离b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c此地生物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d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生存斗争【解析】若a1、a2、a3、a4是四种不同生物的种群,则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也可能存在生存斗争,如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而不是指某地全部生物的基因。【答案】c7(2011海南琼海一模)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aa占50%,aa的个体在幼虫时死亡。若该果蝇种群个体之间自由交配一代,f1中相关个体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a的频率升高,a的频率降低baa的频率升高,a的频率不变caa的频率降低,a的频率升高daa的频率降低,a的频率降低【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的基因频率1/21/21/23/4,a的基因频率1/4,自由交配一代,子代aa的基因型频率9/16,aa的基因型频率6/16,aa基因型频率1/16,淘汰掉aa个体,则子代aa的基因型频率9/15,aa的基因型频率6/15,则a的基因频率9/151/2 6/154/5,a的基因频率1/5。【答案】a8(2011广东深圳调研一)有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可以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基因频率越大,基因突变率也越大c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0.5%d自然界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有可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倒位;基因突变率与基因频率没有关系;c项中女性中色盲患者占0.5%,则色盲基因频率为。【答案】d9(2010广东佛山一模)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全部个体为杂合子,雌雄个体数量相当。已知隐性基因纯合致死。观察群体中隐性基因的淘汰过程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该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应该是()【解析】假设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为a、a,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群体都是aa,并且aa致死,则aaaa后代中只有aa和aa个体存活,然后再进行随机杂交,aa个体比例越来越大,隐性基因频率越来越小,但是不会在10代之内变为0。【答案】b10(2011苏北四市联考二)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答案】d11(2011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在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为一个种群【解析】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分别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组成的是两个种群。【答案】d12(2011浙江宁波八校联考)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a.ddt具有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作用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解析】先有变异后有选择,所以家蝇的抗药性不是使用ddt的结果,ddt的作用是选择出了抗药性的个体。题中b部分家蝇并没有使用ddt,b部分家蝇抗药性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并不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0海南)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不发生_、不发生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会、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和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会、不会)发生改变。【解析】(1)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a基因的频率为0.40.30.5。(2)遗传平衡满足的条件是种群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由于保持遗传平衡,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3)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进行交配,若某一个体是aa的可能性为0.3,与之交配的个体必然是aa,即0.3aaaa,子代为0.3aa;同理0.3aaaa,子代为0.3aa;0.4aaaa,子代为0.4aa0.1aa,0.4aa0.2aa,0.4aa0.1aa。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2、0.4。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答案】(1)0.5(2)足够大基因突变(或突变)选择0.25不会(3)0.40.20.4会14(2010天津高考)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如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原因是_。【答案】(1)基因突变(2)97%(3)不再使用杀虫剂差(4)ss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15(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理综)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果蝇的三种第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野生型果蝇的比较(以野生型为100)。类型25.53016.5野生型100100100a9998100b10111087c9289109分析表中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