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精炼 川教版.doc_第1页
【世纪金榜】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精炼 川教版.doc_第2页
【世纪金榜】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精炼 川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1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一、选择题1.“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2.一部电视剧开篇序幕中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a.大禹b.齐桓公c.秦始皇d.汉武帝【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史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史料可知他建立的政权是汉。辨析备选项中的皇帝,大禹建立夏朝,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秦始皇建立秦朝,汉武帝是西汉大一统时期的皇帝。故选d。【概念链接】“大一统”指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3.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秦始皇汉武帝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拓展延伸】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哪些异同点?(1)相同: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2)不同: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4.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解析】选a。汉武帝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都城长安举办太学,招收“弟子员”,让博士主持教学。5.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的势力。他所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颁布“推恩令”c.设立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官员d.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汉武帝”“削弱了诸侯王封国的势力”,与此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是b。6.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兴办太学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能力。本题题意强调的是汉武帝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而a、b、c三项内容则是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政治与思想文化措施,显然不符合题意。故选d。7.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a.五岭以南b.“西南夷”地区c.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d.海南岛【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为了巩固西北边防,设“河西四郡”,管辖从今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辽阔地区。8.公元前110年,海南设置了儋耳、珠崖郡。据此判断海南纳入中国版图是在()a.秦朝b.西汉c.商朝d.春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西汉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汉武帝时,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包括海南岛)的管辖。二、非选择题9.董仲舒是西汉著名思想家,他提出了大一统思想。所谓大一统,即损抑诸侯,统一于天子。他宣传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他又认为,为了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就需要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董仲舒的主张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因而为汉武帝所采纳。(1)汉武帝选取了哪一家的学说来“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为此,他采取了怎样的思想政策?(2)为了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真正突显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3)结合汉武帝上台后西汉的政治形势,说说董仲舒提出“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的背景。“为了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4)由材料来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的目的是什么?(5)试着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归纳能力。第(1)(2)(3)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第(4)题,由材料中的“统一于天子”“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要听命于皇帝”等文字的叙述上,可看出其目的是维护皇权的统治。第(5)题,只要围绕汉武帝的功绩进行评价即可。答案:(1)儒家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重视儒学,重用儒生,断绝了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在长安办太学。(3)一些王国与中央对抗,西汉面临着严重的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各位子弟,让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