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doc_第1页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doc_第2页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doc_第3页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doc_第4页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概况一、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29223440,东经1145311930,国土面积13.96104km2。东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接中原腹地,处于华北与华南之间过渡地带。行政区划上,全省辖17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和61个县,省会为合肥市。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河横贯本省,省域自然地理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南北纬向过渡特征。由于地形由东部平原过渡到西部丘陵山区,海洋气候影响趋弱,也表现出一定的经向过渡性。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生态要素的纵向和横向过渡渐替,形成了本省具有显著特点的自然地理环境。二、地形地貌长江、淮河横贯境内,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和江南(皖南)三个区域。地形由平原、山区、丘陵相间排列,自北向南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区。安徽省淮北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淮河和长江之间分布最广的是岗、冲相间的波状起伏地,间有较高的低山、残丘及小面积的滨湖平原;大别山区位于江淮之间西南部,海拔多在5001000m,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m,位于霍山县境内;长江沿岸平原介于江淮低山丘陵和皖南低山丘陵之间,依长江走向,呈狭长带状。铜陵以西平原狭窄,以东平原开阔,沿江平原残存有低山丘陵;皖南丘陵山区分布有三条明显的山地丘陵带,海拔一般都在4001000m,少数10001500m以上,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m,是全省最高峰。三、气候安徽省处于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南北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旱、涝、风、冻、霜、雹等是主要的气象灾害。(1)降水:全省常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最北部750mm,江淮之间1000-1200mm,江南局部可达2000mm以上,黄山和大别山区是全省降雨中心。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常有洪涝干旱灾害发生。(2)热量: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1416,由北向南逐渐增高,10年积温46005300,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180-240天,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太阳辐射量丰富,0的辐射总量41855023MJ/m2。(4)干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干燥度约0.6-1.2。四、水文水系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6.71104km2,长江流域面积6.60104km2,新安江流域面积0.65104km2。全年平均入境水量8585.38108m3,出境水量9129.47108m3;年平均降水总量1585108m3,其中648108m3形成河川径流。现有水库4238座,总库容149108m3,涵闸7588座。五、土壤安徽省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土壤类型及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黄褐土、红壤、黄壤、水稻土、石灰(岩)土、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全省土壤南北地带性分布明显,山地具有垂直性地带分布特征。六、生物安徽省的自然生态系统属于亚热带至暖温带湿润森林生态系统,淮河以北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植被从北到南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全省有维管束植物3645种,其中蕨类253种,裸子植物72种,被子植物3320种左右。全省已知野生脊椎动物(不包括鱼类)共557种,其中两栖类39种,爬行类68种,鸟类354种,兽类96种。在野生脊椎动物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1种,省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03种。安徽省农业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或三熟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水稻、麦类、豆类、高粱、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麻类、烟草、茶叶、瓜果和蔬菜类为主,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等。七、矿产资源分布及资源特征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矿种较为齐全,主要矿种储藏分布比较集中。已探明的矿产主要包括多种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地壳能源矿等。全省已发现有用矿产138种,其中能源矿产9种、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2种,各类矿石年产量1.94108t。已探明矿种中有50多种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次,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为安徽省五大优势矿产,全省矿产中除石灰岩外,主要集中分布在两大片,即“两淮”地区的煤,沿江地区的铁、铜、硫、明矾石及其他伴生金属矿种。八、生态系统产品产品提供是生态系统重要服务功能之一。安徽省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粮食、油料、麻类、药材、棉花、糖料、烟叶、蔬菜以及畜禽产品等,2002年全省有关产品产量为:粮食2765104t,棉花35.3104t,油料282.31044t,糖料31.4104t,烤烟3.1104t,茶叶4.8104t,水果819.3104t,采伐木材263.0104m3;肉类总产量341104t,禽蛋产量115.3104t,水产品产量162104t。同时全省农村生活用能的68.9%来自于薪柴和秸秆,约2634.8104t。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的旅游产品提供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大类,以“两山一湖”为代表的皖南旅游区是全省旅游产品的重点。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一、人口安徽省人口总数为620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8%,居全国第8位,但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45%,人口密度为446人/km2,城市及淮北平原地区密度高,山区密度低。全省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7.8100,城镇化水平29.3%。安徽省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汉族人口占99.3%,少数民族占0.7%。二、经济2002年全省GDP为3569108元,第一产业增加值773.1108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2108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3.7108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1.7:43.5:34.8,人均GDP 5623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0251元/人,年财政收入346.7108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1.4108元,财政支出454.2108元。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3.310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8.7108元。三、社会发展到2002年底,全省小城镇数量2969个,其中建制镇955个,农村集镇2014个。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4.6万人,普通高校62所,在校生33万人,各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769所,在校生63.2万人。普通中学3819所,在校生401.1万人,小学22718所,在校学生687.5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2.5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8%。全省2002年末共有卫生机构7089个,医院、卫生院2968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29个,妇幼卫生机构110个,共有床位11.7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8万人。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2.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736.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2%。农民人均纯收入2118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5.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5%。第三章 生态系统空间特征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安徽省自然本底条件相对较好,生态系统多样,虽然近年来局部地区和部分生态要素有所好转,但总体上全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第一节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安徽省生态系统类型,按照生境和生物种群构成特征可分为森林、草地、湿地、水域、农田、城市等类型。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其植被类型主要包括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丛等,具典型和代表意义的天然林基本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保护;淮北平原地区自然地带性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目前仅在局部地区残存有以栓皮栎、槲栎、槲树、平基槭、五角枫及朴树等为优势种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及以侧柏为建群种的暖温带针叶林,其它地区均为农作物和其它人工植被。江淮丘陵地区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但目前林被结构已面貌全非,仅在皖东丘陵地区尚保存有一些含有常绿灌木(如小叶女贞、胡颓子、竹叶椒等)的落叶阔叶林,绝大大部分地区原生植被已被农作物替代;长江沿江平原地区原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本无残存,均已被农作物和人工马尾松、杉木林等代替。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分布的特点是常绿阔叶树种种类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群落组成、结构及区系成分等由北向南趋于复杂。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是由长江、淮河等河流水系及巢湖等湖泊湿地组成,加上其他多种人工湿地,全省现有湿地29188.0km2,占省国土面积的21.0%。分布于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和山间盆地的水稻田以及水库、池塘、人工沟渠、人工湖泊等占湿地总面积76.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群落比较单调,生态过程受人为调控。安徽省草地生态系统面积较小,总面积为8385.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主要有稀树草地、灌丛草地、洲滩草地和林旁、路旁、岸边草地等,主要草本群落有白羊草草丛,白茅草草丛,黄背草草丛,金茅、荩草草丛,芒草草丛,大油芒草草丛,沼源草草丛。农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仅耕地就有595.77104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5%。根据环境条件、群落结构和生态过程的差异,可以分为淮北平原旱作农业生态系统、江淮丘陵水旱轮作农业生态系统、江淮南部和沿江、江南水田生态系统,以及各地兼有的园地农业生态系统和粮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园地又分为菜园、果园、茶园、桑园、药园等。近年来果园和药材园地面积增加,江淮之间和沿江地区双季稻面积有所减少,油料、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趋于多样化。安徽省城市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沿岸及平原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生态系统规模迅速膨胀,且不断复杂化;城市生态系统植被由原先较单一的乔木树种,逐渐向乔、灌、草结合转变,同时,大量引进省外或国外的种类或品种替代了本地乡土植物;工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废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压力加重,农村居民点及小城镇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 第二节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安徽省自然条件较好,自然资源丰富,在全国生态地位较为重要。近年来安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和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强,也对全省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和胁迫,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一、资源承载力下降1、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土地承载加重(1)土地资源存量少,耕地减少的压力日趋加大:近15年来,全省人口以每年75万人的数量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以每年2.07104hm2的绝对量减少,相当于每年有21.6万人失去现有的平均耕地。土地耕垦率很高,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多项用地挤占耕地的局面近于失控,难以保持耕地总量平衡,人均耕地持续减少,耕地承载不断加重,资源潜力难以维持。(2)土地利用强度大,基础生产力下降:耕地复种率高,利用强度大,通过不断增加工业品投入维持与提高生产力,结果导致土壤条件恶化,基础生产力降低,生产潜力恢复的难度加大。(3)中低产田面积偏大,农业综合效益难以提高:耕地强化利用导致中低产面积居高不下,土壤肥力不高为限制因素。持续连作、设施种植、高产品种推广和强化人工投入调控等,使得土壤肥力恢复更新困难。低肥力农田的生产力提高难以持续,农业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度提高难度更大。2、局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的地下水漏斗正在不断削弱生态承载力由于降水量时空差异大,区域性、季节性旱涝灾害频繁。降水空间分布决定了全省水资源北缺南丰,南北差异很大。旱季江淮分水岭及其以北广大地区水资源贫乏,与人口及耕地的分布不相匹配。全省江淮分水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人均占有量均远低于国际公认人均1700m3的缺水警戒线,淮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更少,加之地表水污染严重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南涝北旱的水资源格局将胁迫全省的生态过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淮北地区由于地表水的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胁迫进而转向地下水超采严重。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明显,淮北地区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已经造成了地面沉降等严重后果。地面沉降导致土地资源大面积破坏和地表设施的大规模破坏,地下水借毛管传导补给难以达到根系密集层,在旱季作物生长常受缺水胁迫,区域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二、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1、有林地数量增加快,活立木蓄积量增加缓慢,资源积累处于较低水平全省森林人均蓄积量水平远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其中有林地和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仅为全国平均值的51.3%和56.8%;建国以来,全省有林地面积增加了40.5%,而活立木总蓄积量和林分蓄积量仅增长15.8和24.3,森林面积迅速扩展,而林木蓄积增长则相对滞后,呈现出数量上升和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2)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服务功能难以增强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后,恢复林以人工林为主,林种结构、林龄结构和树种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服务功能难以增强。原生地带性森林植被和反映特定环境条件的天然林残存面积仅13.3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4.2%;人工林自然演化和自然更新能力差,其生态功能脆弱。(3)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历史上全省天然湿地被大面积围垦,而围垦或因水土流失后造成的滩涂、沼泽以及水库、塌陷区和水稻田等人工湿地面积逐年加大,而天然湿地在减少。同时由于天然湿地面积的缩小、污染和富营养化、泥沙淤积以及围湖造田、修路、兴建水利等基础建设的人为干扰严重,湿地系统被切割破碎现象日趋突出,生物多样性受威胁严重,生态功能和效益明显弱化。(4)生境丧失与破碎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严重威胁由于人为活动强度与范围的日益增大,维持生物多样性所必需的生境丧失迅速,社会经济开发活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了野生生物栖息繁衍的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受严重威胁,野生生物物种数量趋于下降,珍稀濒危物种不断增加。全省有344种野生生物物种处于濒危。外来物种入侵也造成一定生态危害,如松材线虫等的侵入已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经济损失。全省种质和品种资源大量丢失,许多人工栽培和饲养种及品种资源不断丢失,导致全省许多宝贵的种源和基因型锐减或永久性消失。(5)水土流失面积居高不下,局部地区侵蚀强度大虽然经过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治理和建设,安徽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仍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且集中分布于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部分山区由于陡坡耕垦、植被破坏等原因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养分流失、土壤丧失,还导致下游地区河道的淤积,严惩破坏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和维持。 三、三、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安徽省以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加强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但目前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2年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略有改善,但干流和支流水污染仍然严重;巢湖水体营养程度呈改善趋势,但总磷、总氮污染依然突出;长江干流水质优良,支流有机污染呈加重趋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尚好,但沿江城市酸雨污染依然较重。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但生态系统的结构性破坏与功能紊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和风险仍在增大。四、资源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加剧,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1、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在产生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地表水体水文特征,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巢湖1962年建闸后, 湖水换水周期由4.17年增加至35.43年。由于非生态水位控制,冬春水位较高,露滩面积急剧减小,加剧了富营养化的发展,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为降低。沿淮淮北地区建有大小涵闸3290座,加上人工截弯取直和块石护岸护底,淮河流域河系的天然河道基本成了人为控制的人工渠道,原有天然水文过程完全丧失。自然水文过程的改变,削弱了河流泄沙和净污能力。大别山区五大水库的建成,使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上游水利工程大量蓄水用于农田灌溉,进入河流的水量相应减少,河水流速减慢,挟沙能力减弱,一些天然老河道严重淤积,河床泄洪能力降低,引起淮河流域一些生态因子和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改变。2、道路交通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安徽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和路段内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有:(1)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许多优质耕地遭破坏;(2)地表植被由于施工破坏严重,同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3) 切割水系,改变水文过程,破坏农田灌溉系统或阻滞洪水,导致局部地带土壤渍害;(4)高速公路等建设导致景观破碎化,生境岛屿化,尤其是对地面动物产生分离和阻隔后果。3、局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安徽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是人为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1698起,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10178起,河湖崩岸、管涌灾害1107起,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244起,地面变形灾害164起,直接经济损失16.27亿元。淮北平原地区的地质灾害以地面变形、土地盐渍化为主,江淮波状平原以土体胀缩变形、边坡滑塌为主,沿江丘陵平原以地面塌陷、江岸崩塌为主,大别山和皖南中低山以水土流失、崩塌、滑坡为主。五、面源污染不断加重,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单位面积农田化肥与农药等化学品使用量增加迅速,一方面导致了土壤结构与功能的下降,同时也导致了化学品的边际效应持续下降,也通过水气迁移,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的环境质量,并对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六、生态性灾害加剧,抗干扰能力下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导致了安徽省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的省份,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成了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洪涝灾害主要发生于长江、淮河干流及其支流,山区时有山洪发生;旱灾全省各地都有发生,主要易受旱灾地区是丘陵地区和江淮分水岭地区,且水旱灾害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有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湿地围垦、河道障碍等。省平均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为0.12亿hm2,草害面积333万hm2,鼠害面积133万hm2,森林病虫害面积30 hm2以上,其中包括危害严重的外来物种松材线虫。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安徽省每年因生态灾害而造成的损失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灾害发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为活动因素的加强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下降直接导致了生态系统调节功能的衰退和抗干扰能力的减弱。七、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着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安徽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了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环境退化也减少了环境容量,自然恢复与更新能力受到削弱,客观上形成了对产业发展和生产布局的制约。淮北平原地区人口多,生存和发展的承载过重,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耕地紧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本省生态环境严重脆弱的地区。生态恶化和资源短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第三节 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布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中各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它反映的是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在同样的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各类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的大小。生态失调状况一般可通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变化和功能发挥等具体变化表现出来。例如在生态系统组成、结构方面,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或自然干扰,造成生态系统组成二级结构的组成上发生变化,正常的生态功能发挥受到影响。或由于开荒、采伐、建设、采矿等使生态系统某一结构缺失,生态系统不完整,生态功能丧失。而其发生的根源则是各种生态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耦合关系。在自然状况下,各种生态过程维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耦合关系,保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而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这种耦合关系将被打破,某些生态过程会趁机膨胀,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酸雨、水环境污染、水资源胁迫和地质灾害等的生态过程敏感性评价,可以得出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特点(图1)。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共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四个等级,无不敏感地区分布。极敏感区分布较小,主要分布皖南山区的皖南山区南部边缘、黄山和九华山一带、大别山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江淮丘陵东部及淮北平原东北部以沿江地带有零星分布;高度敏感区分布主要集中于两大山区;敏感区集中分布淮北平原以及山区低山丘陵地带;轻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于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和山区的山间盆地等处。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级以上地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及淮北平原一带。轻度敏感地区的分布范围也较广,综合反映了生态环境的缓冲能力及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的叠加影响。在不同的区域内,其敏感性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例如淮北地区水环境污染和水环境胁迫生态为主要生态敏感因子,而皖南和大别山区则以水土流失等为主,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应根据各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实施不同的预防和治理模式。第四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这些效益包括供给功能(如粮食与水的供给)、调节功能(如调节洪涝、干旱、土地退化以及疾病等)、支持功能(如土壤形成与养分循环等)和文化功能(如娱乐、精神、宗教以及其它非物质方面的效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通过影响人类的安全、维持高质量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健康,以及社会文化关系等而对人类本身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评价,可以认识在省域空间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分布,它将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产力和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资源保护、洪水调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水源涵养和生态系统产品提供的重要性评价,可以得出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布特点(图2)。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为极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三个等级,没有不重要地区分布。极重要地区分布相对较小,主要分布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部分地区、沿江丘陵地带、沿淮调蓄洪区、皖北低山等地区。重要地区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两大山区外围地带、江淮丘陵和淮北低丘地区比较重要地区分布最广,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的广大地区、长江沿岸平原地带以及山区盆地谷地等地带均有分布。第三章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与依据第一节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受胁迫的过程和效应、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要明确哪些区域对全省的生态安全很重要并需要保护,明确一个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省域的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省域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规划的重要基础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生态过程地域分异原则2生态系统等级性原则3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4区域共扼性原则5重视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过程和功能6可持续发展与前瞻性原则第二节 生态功能分区等级与划分依据一、分区等级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必须对自然区域开展分级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划分自然生态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在生态亚区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区。二、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根据。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区划单位,其划分依据不同。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三级分区。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结合安徽省地貌特点与典型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整。二级区划分:以安徽省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为依据。三级区划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及生态系统胁迫状况等指标为依据。三、各级功能分区单元命名方法依据三级分区分别命名,每一生态功能区的命名由三部分组成。1、一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由地名+地貌特征+生态区构成。地貌特征包括平原、山地、丘陵、丘岗等,命名时选择重要或典型者。2、二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典型类型,由地名+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亚区构成。 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地、湿地、农业等,命名时选择其重要或典型者。3、三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或胁迫性的特点,由地名+生态功能特点(或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生态功能区构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文调蓄、水土保持、景观保护等,命名时选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第四章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第一节 生态功能分区在安徽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将一系列相同比例尺的评价图,采用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专家集成等方法,按生态功能区划的等级体系,通过自上而下划分方法进行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安徽省的地理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温带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分异明显,其宏观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生态过程及人类活动影响具有空间分异特点。生态功能区划过程中,首先按地貌、水热组合等自然条件划分出5大生态区,即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大别山生态区、沿长江平原生态区和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在明确生态大区的基础上,按前述区划原则进一步细划为16个生态亚区,47个生态功能区(图3),方案如下: 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 1 淮北平原北部农业生态亚区1-1 萧砀黄泛平原风蚀控制与林果农业生态功能区1-2 濉宿煤炭开采、塌陷恢复与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1-3 皇藏峪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1-4 宿北黄泛平原旱作农业生态功能区1-5 颍涡黄泛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2 淮北河间平原农业生态亚区2-1 颍洪河间平原旱作农业生态功能区2-2 涡淝河间平原旱作农业生态功能区2-3 淮北平原东部低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3 淮河中下游湿地与农业生态亚区3-1 濛洼-唐垛湖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3-2 淮河中游南岸洪水调蓄-水禽保护生态功能区3-3 淮南农业与城镇生态功能区3-4 蚌埠城镇与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3-5 淮河下游湖泊湿地洪水调蓄与农业生态功能区 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1 皖东丘陵农业态亚区1-1 定凤嘉丘陵岗地农业生态功能区1-2 滁西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 江淮分水岭丘岗农业生态亚区2-1 江淮分水岭北部旱作农业与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功能区2-2 江淮分水岭南部灌溉农业与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功能区3 滁河平原农业生态亚区3-1 滁河平原圩畈水网湿地与农业生态功能区3-2 巢和含丘陵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3-3 天长平原湿地保护与农业生态功能区4 巢湖盆地农业与城镇生态亚区4-1 环巢湖东部丘陵与圩畈农业生态功能区4-2 巢湖西部平原圩畈农业与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4-3 合肥城市及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4-4 巢湖湖泊生态功能区5 大别山北麓山前丘陵岗地农业生态亚区5-1 霍邱西部丘陵岗地农业生态功能亚区5-2 六寿霍丘陵岗地农业与水源保护生态功能亚区 皖西大别山生态区1 大别山北麓中低山森林生态亚区1-1梅响磨佛水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1-2 龙河口水库上游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 大别山南麓中低山森林生态亚区2-1 花凉亭水库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2 岳西盆地低山丘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3 天柱山景观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沿长江平原生态区1 大别山南麓山前平原农业生态亚区1-1 大别山南麓山前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1-2 江北丘陵水土保持与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2 皖江沿岸湿地与平原农业生态亚区 2-1华阳湖群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2-2 安庆-铜陵沿江湿地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3 皖江东部圩畈农业与城镇生态亚区3-1和无低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3-2 芜湖-马鞍山城镇生态功能区3-3 宣芜平原农业与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 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 1 东贵青低山丘陵森林与农业生态亚区 1-1 东至-贵池低山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1-2 宣泾青丘陵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 黄山-天目山山地森林生态亚区2-1 休屯盆地景观保护与农业生态功能区2-2 皖东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3 黄山-九华山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2-4 牯牛降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3 新安江上游森林生态亚区3-1西天目山山地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3-2休祁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3-3 新安江-水阳江上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第二节 分区概述一、 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属黄淮海平原南缘、安徽省北部,包括淮河以北及沿淮地区,行政分区上包括亳州、阜阳、淮北、宿州、蚌埠、淮南等6市全部及六安市霍邱县、寿县、合肥市长丰县、滁州市凤阳县、定远县和明光市的部分地区。本区西、北、东方向分别与河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交界,南与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相连,总面积4.36104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1.1%。本区地形除北部萧县、淮北、淮北市、灵璧县与埇桥区有小面积丘陵,部分地段有岛状石质残丘外,主要为受近代黄泛影响而形成的平原,地形总体上平坦,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缓缓倾斜。本区平均海拔14-46m,丘陵平均海拔100300m,以不连续的长块状出现在冲积层上,残丘海拔较低,约100m左右,多数孤立出现于冲积平原之中。在本区北部分布有黄河故道,它是一种特殊的地上河冲积平原,具有构成冲积平原的各个组成,中间为砂质废河槽,废河槽两侧为天然堤带与泛滥带;本区中部为古老的河间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由于其间多条河流多次改道形成了较多的封闭洼地;沿淮河两岸及其支流下游,主要分布有岗地、河漫滩、滨湖平原、湖泊及少量残丘,淮河干流两岸及一级支流河口处湖泊主要是由于河道淤高而致,在汛期主要作为洪水调蓄之用。该区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2400小时,北端日照时数达25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415.3。年平均降水量750900mm之间,年蒸发量1600190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025%,夏季降水量占5060%,易形成干旱和洪涝;降水年际变化也较大,以宿州为例,大水年份1954年降水量达1481.3mm,干旱年份1978年为641.0mm。本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夏季大,冬季小,但在雨季前的6月由于气温升高显著,相对湿度为全年最小,气候上表现为雨季前常有的干旱时段。该区土壤类型以砂姜黑土、潮土为主,部分河流沿岸有条带状黄褐土分布,区内土壤质地较为疏松。本区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并有一些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分布。本区是我国古老的农业耕作区之一,农垦历史悠久,自然植被绝大部分均已不存在,代之以连片的农业种植作物。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只存在于东北部宿州市的萧县和埇桥区一带的丘陵植被保存较的少数地区。主要落叶树种有青檀、栓皮栎、椴、五角枫、黄檀、黄连木等,人工栽培的树种主要有侧柏、桧柏、榔榆、刺槐、泡桐、小叶杨、旱柳等,在田边路旁分布有马唐、鸡眼草、异叶天南星、灰绿藜、柽柳、西伯利亚蓼、沙兰刺头、沙蓬、胡枝子和大戟等草本植被。本区人为开垦种植程度高,农业耕作制度一般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制,北部萧砀一带有成片果树分布,是安徽省乃至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棉花和水果产区之一。本区内人口密度大,生态承载强度高,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加上地表水水质污染,地下水利用程度高,部分城市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已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并造成了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本区内煤炭资源丰富,主要集中于淮南、淮北及宿州市部分地区,煤炭资源开采后形成的较大面积的地面塌陷也是该区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另外,由于本区降水集中,而淮河安徽段及下游地区河势平缓,下游入海通道不畅,雨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淮河及主要支流河口区附近大片的低洼地则成为淮河流域蓄洪、行洪、分洪和滞洪的主要区域。从生态系统受胁迫现状及主要生态过程方面来看,该区是安徽省生态脆弱地区。本生态区根据相关分区原则,可划分为3个生态亚区和13个生态功能区。1 淮北平原北部农业生态亚区该亚区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行政区划上包括淮北市全部、濉溪县北部,宿州市萧县与砀山县的全部,埇桥区、灵璧县与泗县的北部,亳州市谯城区大部、涡阳县北部,阜阳市辖区东北部、太和县西南大部以及界首市大部,面积12488.9km2。该区的西、北和东部依次与河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交界,南部是淮北河间平原农业生态亚区。该亚区主要是由黄河多次泛滥而形成黄泛冲积平原区,土壤母质为近代黄泛沉积物和冲积物。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也是安徽省降水等值线最低区域,年降水量约750850mm,年蒸发量1800mm以上。本区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物区系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本区萧县、埇桥区丘陵地带仍保存有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主要树种为落叶栎类,如栓皮栎、麻栎、槲树等。在石灰岩山地上常见的榆科植物主要有榔榆、大果榆、青檀等,华北可见的黄连木、地锦槭、毛黄栌、白蜡树等在本区也有分布。人工栽培的树种有槐树、白榆、小叶杨、毛白杨、兰考泡桐等。灌木主要有酸枣、牡荆、胡枝子、圆叶鼠李等。北部黄河故道上广泛分布有梨、苹果、葡萄等果树,农作物以一年两熟制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等。本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淮北与宿州市境内煤炭资源是该区重要的经济支撑。本区内分布有皇藏峪省级自然保护区,丘陵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显著。该生态亚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有:(1)淮北矿区煤炭开采,造成了地面采空塌陷,破坏了较大面积的良田,塌陷区生态恢复治理也是长期的一项生态建设任务;(2)古黄河故道上由于地表物质的理化属性原因,在大风季节容易形成风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3)由于地表水污染较重,城市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沉降漏斗,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本区内工农业生产发达,人为活动强烈。在绝对保护丘陵区保存完好的典型地带性生态系统的同时,必须加大采空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黄河故道风沙区应加强生态建设,寓生态保护于生态经济发展中。1-1 萧砀黄泛平原风蚀控制与林果农业生态功能区该生态功能区位于安徽省最北端,主要包括萧县中北部和砀山县全部,面积2638.4km2。本区是曾经长期受风沙侵害的安徽黄河故道沙化区,沙化区域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及其支流周围地区的黄泛冲积平原区,目前沙化区生态环境经过改造已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风蚀的潜在威胁。该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是:(1)保护并不断改善区内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沙化敏感区进行改造;(2)保护砀山酥梨等种质资源及其生境;(3)防止地下水位回升导致土壤盐碱化。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1)加大黄河故道及周围沙化土地治理,建立以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为主体的生态治沙体系,减少风沙危害;(2)在沙化区治理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林果业,提高林果产业的质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发展安全农产品;(3)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果草牧式生态产业;(4)利用黄河故道自然景观及酥梨、苹果、葡萄等果园,发展生态旅游。1-2 濉宿煤炭开采、塌陷恢复与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本区位于萧砀黄泛平原风蚀控制与林果农业生态功能区南侧,主要包括淮北市及萧县南部及濉溪县地区,面积573.9km2。本区位于淮北平原的北部,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以冲积平原为主,海拔为1540m左右,在东北部和北部有低山丘陵分布。东北部边境,从黑石块山向南延伸,大致沿东北西南方向直到烈山,分布一条带山丘;另有零星的低丘分布,东部边境有一南北向丘陵,最高点老龙脊,海拔363m,该区境内的最高峰。 该生态功能区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一月平均气温-0.1,七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低气温-21.3(1969年2月)。极端最高气温41.1(1972年6月)。全年无霜期202天,日照时数为2315.8小时,日照率为52.2,生长期约7个半月。农作物为两年三熟,作物以旱粮为主,盛产冬小麦、棉花、大豆、玉米、高粱、谷子、芝麻、花生、油菜籽、红黄麻等。在有水源或灌溉条件的地方,可种水稻。雨量较适中,年平均降水量862.9mm,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8%。由于降水量的相对集中,且各月分配不均,易发生春旱、秋涝,春未夏初有西南干热风,气温高、蒸发旺盛,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本区是安徽省重要的煤炭产区,区内淮北市是一座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该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粘土、石灰岩、铁、铜、金等13种,其中煤炭总储量272108t,工业储量达80108t,且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并含大量的煤层气资源;该区气候适宜,也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油、畜禽、山羊板皮等农副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本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1)城镇与人口密集,生态承载重,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2)煤炭资源开采后形成了地面塌陷,成为该区地表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因素,大量农田沦为水域、沼泽、坑洼、滩涂,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保护目标:(1)城市生态系统;(2)在保护基本农田以及塌陷区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3)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因子。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1)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对采空塌陷区进行综合生态恢复和治理开发;(2)利用高科技,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减轻工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1-3 皇藏峪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本区位于萧县南部、埇桥区北部夹沟、灵璧县北部下楼等地区,面积1384.2km2。本区以萧县城东南约20km龙岗山的皇藏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主,包括老寨山、乾山、灵山等低山丘陵区,是暖温带南缘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好的区域,区内生长有146种树木和600多种草药。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为陶墟山系南部的剥蚀低山丘陵的延伸部分,最高峰海拔374m,一般山顶平缓,山坡较陡,山岩为石灰岩体,有许多天然洞穴及井泉、山石景观。本区主要安徽省淮北生物多性保护重点地区,但周边地区为煤炭开采和农业地区,部分地区山石开采破坏地表景观,生物多样性分布的生态系统受到周边生产生活等人为活动的生态压力较大。该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应以地带性典型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等生物多样性为主导,适度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旅游,禁止违规采石和破坏森林植被等行为。1-4 宿北黄泛平原旱作农业生态功能区本区位于黄泛冲积平原的南缘,行政区划上包括泗县、灵璧县的北部,埇桥区的中部以濉溪和涡阳县的北部地区,面积3333.5km2。本区年降水量850m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但光照利用率低,仅0.20.3%,年降水量中夏季占全年的5060%,降水强度大,易形成洪涝,区内地下水丰富。本区土壤主要为黄泛冲积物母质发育的黄潮土,农业一般为一年两熟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1)地表植被覆盖少,地面径流滞蓄能力差,部分地区在雨季水土流失较重;(2)地表排水不畅,洪涝威胁大;(3)地表水体污染严重;(4)部分低丘地区由于采石等原因导到地表景观破坏严重。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1)加强水土治理,发挥低洼区蓄滞洪作用;(2)营造农田防护林,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生态农业;(3)加强地表水污染治理,合理取用地下水。1-5 颍涡黄泛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本区位于涡、颍两河的黄泛地带,包括谯城区的大部、涡阳县的西北部,阜阳市辖区的西北部、太和县西南和界首市的大部,面积4558.8km2。本区地势为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最高处,海拔高度28-43.2m,光热条件好,土壤以黄潮土为主,部分地区有砂姜黑土分布,总体上土层深厚,肥力较好,农业耕作制度上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制。本降水量多在800900mm间,仅谯城区北端降水量低于800mm,但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较易出现春旱和夹秋旱。本区农田防护林建设体系较完好,是全省重要的棉花、烟草、药材和泡桐种植区。本区内工业基础较好,交通发达,社会经济条件较佳,区内名胜古迹也较多,如谯城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该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1)部分地区属黄河故道泛滥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2)由于过境水及本地等的双重原因,地表水污染较重,城镇发达地区,由于深层地下水抽用过度,地下水位每年以30cm以上的速度下降,形成较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属地质灾害敏感区;(3)农田防护林体系部分地区存在空档现象,造林树种单一,生态功能发挥不健全;(4)水资源承载过度,超过资源承载力数倍。该区应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生态建设,优化地表植被的结构与功能;加强黄泛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合理开采地下水;保护本功能区内的历史文化景观,发展旅游观光业。 2 淮北河间平原农业生态亚区该亚区位于淮北平原中部,行政区划上包括阜阳市辖区大部、临泉县全部、阜南县与颍上县大部、太和县东部,涡阳县西南与东北部、谯城区东南部,利辛县与蒙城县的全部,濉溪县南部,埇桥区南部、灵璧县、泗县的南部,凤台县与怀远县北部,固镇县全部以及五河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