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剂类化妆品重点:乳化在化妆品中的作用;乳化的原理、HLB理论乳剂类化妆品的主要原料组成乳剂类化妆品的配方原则;各种各类乳剂类化妆品的基本组成和作用乳剂类化妆品的乳化程序;乳化过程中的各种条件控制。乳剂类化妆品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概述 乳剂类即乳状液类,只是乳剂类稠度较高,常称乳化体。 乳状液是一个多相分散体系,其中至少有一种液体以液珠的形式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和其不相混溶的液体之中。乳状液的类型有OW 型、WO型、多重乳状液、微乳液等。 所以,乳剂类化妆品的主要成分是油和水,另外,为了得到稳定的乳化体需要加入乳化剂表面活性剂。为赋予制品某些特殊性能,需加入各种添加剂 乳剂类护肤化妆品的基本作用: 在皮肤表面形成油膜,防止水分蒸发,维持皮肤适宜水分含量; 缓解外界刺激,气候变化、环境影响等; 提供皮肤营养,使皮肤光滑、柔软、富有弹性; 防止或延缓皮肤的老化,增进皮肤的美观和健康。 现代乳剂类化妆品,已不再以乳化类型分为OW型的雪花膏和WO型的冷霜,而是根据制品的用途或性能而分为各种膏霜和蜜。 半固体的称为膏霜;流体的称为蜜或奶液。每种制品都可根据需要制成OW型或WO型通常OW型含油分较少,且含有较多的亲水性乳化剂,清洗时可将皮肤上过剩的皮脂等物质带走,适宜油性皮肤的人使用。W / O型含油分较多,对皮肤有更好的滋润作用,适宜干性皮肤的人使用。 原料组成 乳剂类化妆品的原料组成一般讲由油、水、乳化剂组成,但为了保证制品的外观、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赋予制品某些特殊性能,常需加入各种添加剂如保湿剂、增稠剂、滋润剂、营养剂、药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香精、色素等一、 油性原料油性原料是组成乳剂类化妆品的基本原料,其主要作用有:1) 能使皮肤细胞柔软,增加其吸收能力;2) 能抑制表皮水分的蒸发,防止皮肤干燥、粗糙以至裂口;3) 能使皮肤柔软、有光泽和弹性,涂布于皮肤表面,能避免机械和药物所引起的刺激,从而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4) 能抑制皮肤炎症,促进剥落层的表皮形成。5) 对于清洁制品来说,油性成分是油溶性污物的去除剂。化妆品中所用的油性原料可分为三类:1、 天然动植物性的油、脂、蜡和由这些油、脂、蜡所分离而得的脂肪酸、脂肪醇等单体原料例如:甜杏仁油、橄榄油、蓖麻油、水貂油、蛋黄油、角鲨烷、卵磷脂、羊毛脂、羊毛醇、蜂蜡、鲸蜡、巴西棕榈蜡、鲸蜡醇,十六醇、胆甾醇、硬脂醇、十八醇、硬脂酸、十八酸。2、 矿物性油性原料:是石油工业提供的各种饱和碳氢化合物。 固体石蜡 液体石蜡(白油) 白色凡士林地蜡3、合成油性原料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醇酯、棕榈酸异丙酯、苯甲酸十二醇酯、异硬脂酸异硬脂醇酯、脂肪酸乳酸酯、油酸癸酯、棕榈酸辛酯、硬脂酸辛酯。 二、乳化剂 乳化剂的种类很多,有阴离子、非离子等。1、阴离子常用的是K12 、脂肪酸皂,乳化性能优良,但由于泡沫高、刺激性大,应尽量少用或不用。2、非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目前最常用的乳化剂,性能优良,品种较多。 Span 、 Tween等系列。这两类产品相互复配使用,可以产生非常好的乳化效果。 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作乳化剂,具有收敛和杀菌作用。同时阳离子乳化剂很适宜作为一种酸性覆盖物。能促进皮肤角质层的膨胀和对碱类的缓冲作用。故这类制品更适用于洗涤剂洗涤织物后保护双手之用。三、添加剂1、保湿剂 皮肤保湿是化妆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在化妆品中需加保湿剂。保湿剂在化妆品中有三方面的作用: 对化妆品本身水分起保留剂的作用,以免化妆品干燥、开裂; 保持皮肤湿润、柔软、不致开裂、粗糙等; 对化妆品膏体起防冻作用。主要品种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盐、透明质酸等。值得推荐使用的优良的保湿剂是透明质酸。透明质酸是存在于人体表皮和结缔组织中的一种透明生物高分子物质。具有调节表皮水分的特殊性能。它存在于动物和人体的皮肤,肌肉,软骨等中。也可以由鸡冠中提取。透明质酸用于皮肤表面可形成水化粘性膜,与皮肤内固有的透明质酸一样能有效地保持水分,使皮肤滋润,滑爽,具有弹性。不像甘油等保湿剂仅有单一的物理性能。透明质酸与甘油等保湿剂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外界湿度高时,它的吸湿性可调节至适度,不会使皮肤表面产生粘稠感;而当外界湿度低时,它的吸湿性大大增强,防止皮肤干燥。同时它还具有优异的使皮肤充满活力的生物性能和降低外来毒性对皮肤侵袭的作用。分子量较大者,主要成膜于皮肤表面,起到保湿,润湿作用,而分子量较小者,则渗入真皮层轻微扩展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中间代谢,促进皮肤营养的供给和废物的排泄,从而使皮肤光滑,柔嫩,富有弹性,防止皮肤老化,具有抗皱,美容作用。 近几年,又相继推出了各种新型保湿剂,性能各异,应很好选择。2、增稠剂适宜的粘度是保证乳化体稳定并具有良好使用性能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奶液类制品,通常粘度越高(特别是连续相的粘度),奶液越稳定,但粘度太高,不易倒出。同时也不成为奶液。而粘度过低,使用不方便且易于分成。因此,为保证产品适宜的粘度。通常加入适量的增粘剂。 主要作用:增稠、乳化,提供有特色的使用感;提高乳化和分散作用用于制造凝胶状制品;对含无机粉末的分散体和乳液具有稳定作用 主要品种:卡波树脂(934、940、941、980、1342、2020等),羟乙基纤维素,汉生胶也叫黄原胶(丙烯酸聚合物),羟丙基纤维素等。3、营养剂 主要品种:水溶性珍珠粉、珍珠水解液、人体胎盘提取液、水解动物蛋白液、天然丝素肽、当归提取液、人参提取液、灵芝提取液。新型抗衰老活性成分、神经酰胺、维生素E等4、药剂 如增白剂、收敛剂、抗粉刺剂。配方原则 一、乳化体的类型配制乳剂类化妆品,首先应根据制品的用途确定乳化体的类型用于什么类型皮肤的人:干性皮肤适用W/O型,油性皮肤适用O/W型制品应具有的性能:护肤用根据适用皮肤类型而定;按摩用则为了保持长时间滑腻一般制成W/O型;防晒用分两种:日常防晒多制成O/W型,游泳时防晒则多制成W/O型;清洁用可制成W/O型,也可制成O/W型,以O/W型为主;奶液多制成O/W型适用人群的年龄、性别:婴儿用制成W/O型,男用多为O/W型销售的地区、季节:南方宜制成O/W型、冬天和北方可制成W/O型。通常讲O/W型较W/O型易被皮肤吸收。二、 乳化体的种类根据制品的用途或性能可分为各种膏(质地硬)、霜(质地软)和蜜或奶液。半固体的称为膏霜;流体的称为蜜或奶液。每种制品都可根据需要制成OW型或WO型。奶液是一种液态霜,由于其形态类似“奶液”故称奶液。液态霜的制取,由于其稠度低,流动性好,所以其稳定性较难控制,通常比固态霜的配制要困难,易出现分层等不稳定现象。但由于奶液呈液态,不仅具有膏霜类的润肤,护肤,调温,光滑,柔软等作用,也可以用于敷粉前打底之用,且具有比膏霜类更优越的展开性和渗透性能。更有利于被皮肤吸收。起到良好的营养皮肤之作用。根据奶液的特点,一个性能优良的奶液,应具备以下条件。(1)能使一般干燥皮肤变得柔软,光滑,而且有调湿的作用,不论是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都能保持皮肤一定的水含量,不致于干燥,干裂。(2)室温下,奶液的流动性要好,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致油水分层。(3)涂干皮肤无粘腻的感觉,不影响汗液的排出,感觉舒适。(4)颗粒分布均匀,圆整,粒径要小,大部分颗粒应在24um。(5)香气宜人,色泽洁白。(6)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或过敏现象。 由于奶液呈液态,其稳定性较膏霜类难以控制,为制得稳定,均一,性能优良的奶液,在配制,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1、选择比重相近的油相和水相物质,由于油相通常比水相比重小,要想达到一致比较困难,所以选料尽量达到即可。2、选用效率高的适宜的乳化剂,这是制成稳定,均一奶液的关键。3、增加连续相的粘度,连续相粘度越高,越不利于分散相的勃朗运动。防止分散相颗粒相互结合,分层。因此,在生产中可加入胶质类,以提高连续相的粘度,促使乳化体稳定,但要注意不要使整体乳化液太稠,影响其使用性能。4、尽量避免奶液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变稠。配方中如采用硬脂酸及其衍生物。十六,十八醇等高熔点物质过多,容易使奶液在贮存过程中变稠,因此,在生产中要尽量少加此类物质。同时增加白油,油醇或低熔点的异构脂肪酸酯类,尽量减少奶液的增稠现象。5、在奶液配方中如少量加入K12,可提高奶液的亲水能力,但加入量过多会导致奶液油水分离,出现分层现象。一般用量为0.10.5,同时如加入亲水性能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奶液获得适宜的粘度。二、两相的比例 根据相体积理论,当内相体积74.02时,易发生转型,从乳化体的稳定性而言,外相体积必须25.98,事实也是如此;而内相体积可以1,一般为174.02。 在同类产品中,W/O型比O/W型乳化体中油相的比例要高; 在不同的产品中,两相的比例完全是根据各类产品的特性要求而定的,如手用霜和蜜的油相比例较低,而润肤霜和蜜的油相比例较高。但各类产品的油相比例也有一定的变动范围,如手用霜油相的比例一般为610,而供严重开裂用的高效手用霜,油相的比例可高达25。三、油相的组分 油相的熔点是由各种不同熔点的油、脂、蜡原料配制综合而得,与油相的流变特性及敷用于皮肤时的各种性能直接有关。产品敷用于皮肤后的感觉、状态和现象是由不挥发的组分决定的,主要是油相。如黏腻性、黏弹性黏着性等。产品的分布特性及其最终效果也和油相的组分有密切的关系,如铺展性、柔软性、 滋润性、保湿性、吸收性、滑爽性等。W/O型乳化体产品的稠度主要决定于油相的熔点,一般37;而O/W型乳化体的油相熔点可远大于37。从皮肤的吸收性来说,动物性油脂易被吸收,矿物性油脂不易被吸收;但从成本来说,矿物性油脂最经济。油相的组分主要有油、脂、蜡、香料、色素、非离子乳化剂及某些雌激素、维生素A,D,E等油溶性成分。一般讲油相的配伍禁忌要比水相少得多。四、水相的组分 在乳化体化妆品中,水相是许多有效成分的载体,如各种保湿剂、水相增稠剂、水溶性药剂(收敛剂、营养剂)、水溶性乳化剂、许多防腐剂和杀菌剂等。应注意配伍禁忌。 O/W型乳化体,水相的黏稠度是影响其整体乳化体黏稠度的主要因素,在现代化妆品中多加入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来增加水相的黏度,以保持膏体的外观、稳定性、流动性等。五、乳化剂的选择乳化体性能的好坏,关键是油类原料、乳化剂性能的好坏,其中能否形成一均匀,稳定的乳化体系,完全取决于乳化剂性能的好坏。作为乳化剂不但要具备优异的乳化性能,使油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乳化体系,且乳化剂本身还要具有调节作用,使其它护肤剂发挥最佳效能。1、乳化剂应具备的条件 当乳化体的类型、两相的大致比例和组分确定后,即可进行乳化剂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乳化剂与产品中其他成分的相容性及总的稳定性。 影响乳状液性能的因素(颗粒、稳定性、类型)的因素很多,如乳化剂的结构和种类、相体积、温度等,其中乳化剂的结构和种类的影响最大。选择适宜的乳化剂不仅可以促进乳化体的形成,有利于形成细小的颗粒、提高乳化体的稳定性,而且可控制乳化体的类型。所以为要制得稳定的乳化体,正确的选择适宜的乳化剂是很重要的。 一般讲,作为乳化剂必须满足如下要求:具有好的表面活性,产生低的界面张力。这就要求表面活性剂趋集于界面,而不存留于任一体相,也就是要求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部分有恰当地比例;在界面上形成相当结实的吸附膜,也即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有较大的侧向引力。这也和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亲油部分的大小、比例有关。2、HLB值HLB值表明了表面活性剂同时对水和油的相对吸引作用:HLB值低表示其亲油性强;HLB值高表示其亲水性强。HLB值得作用在于可以预见乳化剂的性能、作用与用途:只有HLB值在36的表面活性剂(或混合物)才适宜作W/O型乳化剂;只有HLB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或混合物)才适宜作O/W型乳化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可从文献中查得,也可计算求得。但要制得稳定的乳化体,必须使乳化剂所提供的HLB值与油相所需要的HLB值相一致。 通常情况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用较单一乳化剂所得乳化体稳定。一般是选择亲水性乳化剂和亲油性乳化剂混合使用。3、混合乳化剂HLB值的计算4、选择乳化剂时应注意的问题混合乳化剂的HLB值不要相差太大;多个乳化剂配用,HLB值呈等差变化较好;乳化剂要主次有别,即配制O/W型乳化体应以亲水性乳化剂为主;W/O型以亲油性乳化剂为主。乳化剂所提供的HLB值应略高于油相所需要的HLB值。乳化剂的用量 配制乳化体所要求的HLB值与乳化剂的总量关系不大,一般在保证乳化体稳定的前提下,乳化剂用量越少越好,因此应选择乳化效率高的表面活性剂。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经过调配实验,就容易得到令人满意的、稳定的乳化体。选用效率高的适宜的乳化剂,这是制成稳定乳化体的关键。通常在考虑HLB值相一致的基础上,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乳化剂配合较使用较单一乳化剂的乳化性能要优越。同时,乳化剂的种类也要慎重选择。不同的乳化剂其乳化效率相差很大。同时不同的乳化剂对其乳化效率也不一样。这些都需要在配方时加以注意,以求对于不同的油相采用适宜于该油相的最佳乳化剂。关于乳化剂的用量,应根据油相的用量、膏体的性能和是否添加高分子化合物等而定。通常添加高分子化合物增稠的配方,乳化剂的用量可适当减少;为减少涂敷发白的现象,除减少固态油脂蜡的用量外,应适当减少乳化剂的用量,并配以适量高分子化合物增稠,以保证膏体的稳定。 乳剂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乳剂类化妆品主要指润肤霜、奶液、护手霜、按摩霜、粉底霜、清洁霜,以及雀班霜、粉刺霜等,这些产品其配方原理均依据HLB理论,仅在用料上特别是添加剂上不同而已,主要原料有:油 类:矿物油、合成油脂、动植物油等。乳化剂:主要是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刺激性小,乳化效率高为原则。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透明质酸等。增稠剂:O/W型选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W/O型则选用高熔点油脂。添加剂:营养剂、药剂等其 它:如香精、色素、防腐剂、抗氧剂、水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同样的配方,但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方式、搅拌条件或操作人员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度及其物理性能也不相同,有时相差悬殊,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才能制得较高质量得产品。一、加入乳化剂的方式1、剂在水中法:将乳化剂直接溶解于水相,在搅拌作用下,将油相加入水相,此法可直接制得O/W型乳化体,若要制得W/O型乳化体则继续加油相直至发生转型。此法所得乳化体颗粒大小不均,稳定性不好。2剂在油中: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常用此法。将乳化剂溶于油相,有两种方法制得乳化体。(1)将乳化剂和油脂的混合物直接加入水相,形成O/W型乳化体。(2)将水相加入乳化剂和油脂的混合物中,开始时形成W/O型乳化体,当加入多量水后,粘度下降,转相变型为O/W型乳化体。这种制备方法所得乳化体颗粒均匀,稳定性好,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时,常用此法。3、 乳化剂分别溶解的方法:用混合乳化剂特别是非离子和离子型乳化剂混用时常有此法。将水溶性乳化剂溶解于水相,油溶性乳化剂溶解于油相。(1)O/W型乳化体:将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开始时形成W/O型,当加入多量的水后,转相变型为O/W型。(2)W/O型乳化体,将油相慢慢加入水相中,开始时形成O/W型,当加入多量的油后,转相变型为W/O型。当用复合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时,一般采用一种亲油性乳化剂和一种亲水性乳化剂复配,常用此法,所得乳化体颗粒较细,稳定性好。二、混合速度同一个配方,往往由于两相混合时加料速度的不同,导致产品质量差别很大。制备O/W型乳化体的最好方法是在激裂的持续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将水相慢慢地加到油相中去,可制得内相粒子均匀,稳定性好,光泽性好的乳化体。三、搅拌条件乳化时搅拌愈强烈,乳化剂用量可以愈低,但乳化体颗粒大小与搅拌强度和乳化剂用量均有关系,不同的搅拌条件与不同浓度的乳化剂对颗粒分布均有影响:颗粒分布与搅拌强度的关系搅拌器类型颗粒大小范围(um)1%乳化剂5%乳化剂10%乳化剂推进式涡轮式胶体磨均质器不乳化2-96-91-33-82-44-71-32-52-43-51-3从表中可以看出,乳化体颗粒随搅拌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随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实践表明,过分强烈的搅拌对降低颗粒大小并不一定有效(特别是采用浆式搅拌时),而且易将空气混入,在采用中等搅拌速度,选用高效乳化剂,并运用转相的方法,可以得到细的颗粒。许多实验表明1、搅拌方式和加料方法同样重要,高效乳化设备可得到颗粒细且均匀的乳化体。2、在油水相开始混合时即进行搅拌比混合后再搅拌的乳化效率高。3、均化压力越高,所得乳化体稳定性和均化性越好,故采用均质器较一般搅拌要好。4、在高速搅拌下得到的细分散体系,再在较低速度搅拌一段时间,乳化体将变成粗分散体系,说明颗粒分布的过程是可逆的。一般情况是,在开始乳化时采用较高搅拌对乳化有利,在乳化结束而进入冷却阶段后(乳化体开始变稠),则以中等速度或慢速搅拌有利。这样可减少混入气泡。如果是膏状产品,则搅拌到固化温度止,如果此后再继续搅拌会混入气泡,影响膏体质量。如果是液体产品,则一直搅拌至室温。 现代乳化设备多采用“三合一”真空乳化搅拌机: 即在真空乳化锅中: 既有旋浆式搅拌(慢式搅拌) 又有涡轮式搅拌(快速搅拌) 均质机或胶体磨四、温度控制由于温度对乳化剂的溶解度,固态油、脂、蜡的熔化等的影响,乳化时温度控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果温度太低,乳化剂溶解度低,而固态油、脂、蜡未熔化,乳化效果将很差。温度高,加热时间长,冷却时间也长,既浪费能源,又加长了生产周期,没有必要。因此生产中,一般使油相温度控制高于其熔点10-15,而水相温度则稍高于油相温度,一般为70-80,最好水相温度加热到95左右,维持20分钟灭菌,然后再冷却到70-80。冷却速度的影响也很大,通常较快的冷却能够获得较细的颗粒。当温度较高时,由于布朗运动比较强烈,小的颗粒会发生相互碰撞而合并成较大的颗粒;反之,当乳化结束后,对膏体立刻进行快速冷却,从而使小的颗粒冻结住,这样小颗粒的碰撞、合并作用可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乳化体。五、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1、香精的加入香精是易挥发的物质,且组分复杂,在高温时加入,不但容易挥发而失掉,而且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使香味变化,也可引起颜色变深影响制品质量。如果加入温度太低,香精不易分布均匀,且由于此时乳化体稠度较大,过分搅拌,会使空气混入,膏体发松,不细腻。因此,香精的加入一般是在乳化完成后并冷却到40-60时进行。对于真空乳化锅中加香,温度可高些,但此时不应开启真空,而只维持原来的真空度即可,避免香精被真空抽去。对于敝口的乳化设备、香精加入温度应低些,一般在40-50之间。2、防腐剂的加入许多防腐剂是油溶性的,如先加入油相,则会阻碍其在油水界面聚集、影响防腐效果。因此对于O/W型乳化体、防腐剂可在乳化完成后加入,如果是W/O型的则先加入水相较好。六、粘度的调节提高乳状液粘度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结构粘度,即在连续相中加入一种能连接起来形成疏松的网状聚集体,这类物质如树胶、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和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影响乳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是连续相的粘度,因此乳化体的粘度可以通过增加外相的粘度来调节。对于O/W型乳化体,可加入合成或天然的树胶、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和适当的乳化剂如钾皂、钠皂。对于W/O型乳化体,加入多价金属皂和高熔点的蜡和树脂胶到油相中会增加粘度。七、 乳化设备乳化过程是依靠机械作用所产生的剪切力将分散相撕碎成微粒而分散在连续相中,剪切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分散粒度,均匀度的好坏。适用于化妆品的乳化设备主要有三种:(1)简单搅拌,(2)胶体磨,(3)高压阀门均质器。使用乳化设备的目的在于扩散内相使其在外相中分散,形成足够小的颗粒,以保证所制得的乳化体在所需稳定期内不致渗油或分层。1、简单搅拌器通常是在一只敝口园筒内放一只搅拌浆叶,其优点是设备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因此目前化妆品的生产还是广泛地或部分地使用。其缺点是:乳化强度低,膏体粗糙,稳定性差;卫生条件差,容易带入空气,灰尘及微生物。改进措施:先用简单搅拌器制得初步乳化体,然后用剪切力很大的胶体磨再处理从而得到较稳定、较优良的乳化体。改变浆叶的形式,调整转速和在真空条件下乳化来克服其缺点。2、胶体磨胶体磨是一种剪切力很大的乳化设备,主要部件是定子和转子。转子转速1000-20000r/min料液从转了和定子之间的余隙通过,间隙的宽窄可以调节,精密的胶体摩其间隙可调至0.025mm。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横的或直的斜纹。由于胶体摩切变应力很大,在乳化过程中温度可自0升高到55,故须采用外部冷却(夹套)。胶体摩结构比较复杂,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维修也较困难,但乳化效率高,可得到颗粒细且均匀的乳化体。故较好的乳化设备大多带有胶体磨。3、均质机均质机有高压均质机和高剪切均质机两种1)高压均质机均质机的操作原理是将欲乳化的混合物,在很高的压力下,自一个小孔挤出,从而达到乳化的目的。均质机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泵,用它产生6.8-34.47MPa的压力使物料从一个弹簧控制的阀门间隙中挤出,得到均化。2)高剪切均质机高剪切均质机是一种具有较强剪切、压缩和冲击等作用的高效搅拌机械,主要应用于液体的乳化,如图1218所示。其结构为一对精密配合的定子、转子及相应的特殊结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很小,可以达到0.1mm,转轴与转子之间通过三根筋条相连接。当转子以1000-10000rmin的速度作高速旋转时,由于在转子的上下两边产生压力差而使物料被吸入到筋条与转子之间形成的空间,随着转子的高速转动,物料受离心力作用而被迫从转子的小孔内进入到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高剪切区。由于受到高速旋转的转子通过定子所产生的强力剪切、压缩、混合和冲击等的共同作用因此物料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均匀地混合、乳化与分散,然后从定子孔中甩出、图1219为高剪切均质机的搅拌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标准化课件
- 化工公司安全培训课件
- 化工企业安全工作培训课件
- 初识人工智能的课件
- 初等数论课件微盘
- 内镜室课件教学课件
- 化工事故安全培训心得
- 养生馆营销方案海报背景(3篇)
- 内训师选拔课件
- 内蒙古化工安全培训课件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物业员工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 江苏省江阴市河塘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级段性练习语文试题
- 读懂诗家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EPC模式承包人建议书与承包人实施方案
- 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 GB/T 17880.5-1999平头六角铆螺母
- 2023年陕西省直和西安市接收军转干部划分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