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厦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厦门市经济发展局(2011年1月9日)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二三产共推进、内外需齐拓展”发展战略,有效应对后危机时代复杂因素影响,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产值、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全年工业产值增速保持在33%以上高位运行,利润增速始终保持40%以上。全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671亿元,比年初计划目标3100亿元超额完成571亿元,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初既定目标。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2%,是拉动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的主导力量。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一)规模工业增加值12月份完成85.78亿元,累计完成890.39亿元。比2009年的654.62亿元增长24.5%;比2008年的680.36亿元增长22.8%(注:比2008年增速是现行价比较,下同)。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2%。 (二)规模工业产值12月份完成353.07亿元,累计完成3670.82亿元。比2009年的2784.02亿元增长33.9%;比2008年的2929.60亿元增长25.3%。全市全部工业产值完成3772.22亿元,同比增长33.1%。(三)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2月份完成130.48亿元,累计完成1561.46亿元。比2009年的1178.93亿元增长32.6%;比2008年的1348.32亿元增长15.8%。(四)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2.19,比去年同期提高20.56个点;实现利税373.92亿元,同比增长35.1%,其中实现利润272.34亿元,同比增长44.3%。(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4.61亿元,增长23.6%。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78.99亿元,增长34.6%;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87.5%;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1009.99亿元的20.3%。(六)工业用电量12月份7.61亿千瓦时,增长24.2%,单月工业用电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62.4%;累计工业用电85.4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56.7%。比2009年的69.87亿千瓦时增长22.3%;比2008年的71.42亿千瓦时增长19.6%。累计工业用电占全社会总用电量150.59亿千瓦时的56.7%;比2009年的54.5%提高2.2个百分点;比2008年的57.1%下降0.4个百分点。全年每千瓦时工业用电创造工业产值42.98元。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一)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并创新高。突出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单月工业产值创新高。2010年以来,在4月份工业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304亿元的基础上,12月份工业产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53亿元。而且,2010年单月平均工业产值达到306亿元,分别比金融危机时的2008年(244亿元)和2009年(232亿元)单月平均工业产值高出62亿元和74亿元(附表1)。二是工业产值增速持续高位运行。2010年,工业产值累计增长33.9%,全年工业产值保持在33-55%的区间高速增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高开高走”的强劲发展态势(附表2)。在全省九个设区市中,我市工业产值累计增速由2009年的最后一位跃居全省第2位,高出全省平均增速7.3个百分点。另外,2010年工业产值累计增速为“十一五”期间最高水平,增速分别比2006年(20.8%)、2007年(17.8%)、2008年(10.0%)和2009年(1.6%)高出13.1、16.1、23.9和32.3个百分点。三是季度工业产值规模有效扩大。2010年,工业产值从一季度月平均254亿元(全季度763亿元),逐步扩大到二季度月平均304亿元(全季度913亿元)和三季度月平均327亿元(全季度982亿元),四季度更达到月平均336亿元(全季度1008亿元)。四是全年工业产值完成数超预期。2010年,全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671亿元,比年初计划目标3100亿元超额完成571亿元。2010年全年工业生产形势不断向好,主要得益于以下4方面因素:一是全球经济整体性复苏。2010年,受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等政策效果集中显现,商业和消费信心得到恢复,同时库存周期由“去库存”到“补库存”的转变为工业经济注入活力,以及全球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带动,全球经济呈现全面复苏态势。二是部分大企业增长好于预期。在全市15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有友达光电、宸鸿科技等20家企业增长势头强劲,累计实现产值1271.33亿元,累计净值产值496.63亿元。这些企业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一,企业开发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如厦工机械开发旋转钻井、泵车等新产品,金龙客车开发电动和天然气客车等新产品;第二,企业开拓新客户取得成效。如冠捷、乐捷不断扩大代工厂商,为LG、三星、夏普和长虹等国内外知名厂商提供面板;第三,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如宸鸿科技为苹果等知名手机厂提供触摸屏,供不应求。三是面上企业发展普遍向好。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市场需求的拉动,面上企业订单充足,生产形势普遍向好。四是政府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继续发挥作用。今年市政府继续执行包括减负、增产多销、融资、促进地产品本地销售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附表1:2006-2010年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单位:亿元、%2006年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月均产值197228244232306累计产值23672736292927843671累计增速20.817.810.01.633.9附表2:2008-2010年月度工业产值及累计增速表 单位:亿元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8年249188250273246244264241257247210220累计增速20.721.922.922.321.619.018.317.915.614.011.410.02009年184166195234202228244254260254252285累计增速-18.8-15.6-15.7-12.4-14.1-11.4-10.2-7.4-5.9-3.5-2.01.62010年284200279304298311314325343320335353累计增速55.237.039.936.840.539.834.737.436.835.335.233.9(二)工业经济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2 %。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90.39亿元,增长24.5%,占全市2010年度GDP2063亿元的43.2。二是工业是创造财政收入的主要产业。据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初步统计,2010年,工业共创造税收306.93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税收总额585.89亿元的52.4%,工业创造的税收比三产多出40.62亿元。三是工业创造一半的社会就业。2010年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从业人员63.48万人,分别比2008年(59.59万人)、2009年(58.01万人)同期多出3.89万人和5.47万人。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约66万人,占全市各种所有制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城镇个体工商从业人员数的50%左右。工业企业员工队伍稳定,是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三)工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200个点达到202.19,为历史最好水平。全市2255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73.92亿元,增长35.1%,其中利润272.34亿元,增长44.3%,利润增幅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幅11.4个百分点。与金融危机前相比,规上工业创造利润分别比2008年和2009年高出55.97亿元和107.06亿元,贡献税收比2008年高出24.19亿元(附表3)。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09年的424家扩大到2010年的524家,2010年创造产值1315.28亿元,同比增长45.3%。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结合,增强了工业的竞争力。三是品牌企业建设成效显著。至2010年底,我市拥有40件中国驰名商标、19个中国名牌产品、396件福建省著名商标、17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501件厦门市著名商标。据统计,2010年全市150户重点工业企业中,荣获品牌称号的企业达117家,占78%。创建和培育品牌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附表3:2008-2010年利税变化情况表(单位:亿元)2008年2009年2010年10年比08年净增额10年比09年净增额税收77.39107.84101.5824.19-6.26利润109.31165.28272.3455.97107.06(四)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工业区域布局趋向合理。随着岛内外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推进,岛外工业产值比重继续提高。目前岛外工业产值达到2383.03亿元,岛内1287.79亿元,岛外岛内产值比重为65:35,与2009年和2008年的62:38和59.8:40.2相比,岛外比重分别提高了3.0个和5.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往岛外发展,一方面可为岛内发展第三产业腾出空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市工业产业聚集和产业整合,扩大了工业发展空间。2、13条百亿元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平板显示产业链、工程机械产业链和汽车产业链发展势头最好,产值分别增长84.7%、 53.4%和37.5%;这3条产业链的产值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9%)。2010年,13条百亿以上产值产业链累计完成产值2359.22亿元,占全市规上产值3670.82亿元的64.3%,其中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板显示2条产业链产值超过500亿元,分别达到626.44亿元和594.14亿元;汽车、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2条产业链产值超过200亿元,分别达到278.43亿元和235.53亿元;工程机械、现代照明和太阳能2条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分别达到129.16亿元和113.50亿元。3、各种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从所有制结构分析,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发展迅速,比重上升,而股份制、国有、其它经济和集体企业扩张减缓,比重下降。2010年,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完成产值2782.48亿元,占比75.80%,所占比重提升0.9 %;股份制公司完成产值783.16亿元,占比21.33%,所占比重下降0.57 %;国有经济完成产值72.96亿元,占比1.98%,所占比重下降0.22个百分点;其它类型经济完成产值29.15亿元,占比0.79%,所占比重下降0.01%;集体企业完成产值3.06亿元,占比0.08%,所占比重下降0.1%。(五)工业企业发展规模再上新台阶。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较快增加。由2009年末的2203家增加到2010年末的2255家,增加了52家。二是上亿元企业数进一步增加。全年上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43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4家,其中,超100亿元的有戴尔(中国)、友达光电、宸鸿科技和翔鹭石化等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产值50亿元至100亿元的有戴尔(厦门)、厦工股份等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家,其中电子行业3家、机械行业2家、轻工行业2家;产值10亿元至50亿元的有正新橡胶、厦华电子等3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其中电子行业10家、机械行业15家、化工行业7家、轻工行业4家、纺织行业2家、能源行业1家。(六)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一是“十一五”期间,单位工业产值电耗逐年回落。2010年,万元工业产值电耗226.44千瓦时,分别比2006年的258.40千瓦时、2007年的249.21千瓦时、2008年的234.75千瓦时和2009年的242.08千瓦时减少31.96千瓦时、22.77千瓦时、8.31千瓦时和15.64千瓦时,是“十一五”以来万元工业产值的最低电耗水平。二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下降。2010年上半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363吨标准煤/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4%,比全省的1.126吨标准煤/万元,低0.763吨标准煤/万元,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能耗最低。(七)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供应平稳。1.煤炭消耗量持续增长。12月份,煤炭消耗量为34.91亿吨,增长5.8%,购煤均价为761.1元/吨,同比上升17.3%。2010年,煤炭消耗量累计344.28亿吨。2.工业用电持续较快增长。全年电力供应充足,满足全市工业企业生产需求,自元月份起,工业用电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全年工业用电累计85.42亿千瓦时,增长22.3%,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56.7%,用电量在9个行业中居首位,增速居第2位。3.成品油销售量平稳增长。12月份,成品油销售量为7.932万吨,其中汽油3.459万吨,同比降低17.2%;柴油4.473万吨,同比增长6.9%。2010年,成品油销售量累计86.124万吨,其中汽油38.084万吨,柴油48.04万吨。4.天然气销售量较快增长。12月份,天然气销售量1436.21万立方米,全年累计4964.6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08.0%。5.铁路货物发送量增加,到达量减少。2010年,全市高崎、杏林、前场、东孚等4个站货物累计发送量为165459车次,增长5.8%,累计发送货物1003.65万吨,增长6.6%;货物累计到达量为59815车次,下降11.0%,累计到达货物319.00万吨,下降16.5%。6.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普遍提升。12月份,从生产资料类别看,11种黑色金属价格均同比提升,其中,圆钢由去年3900元/吨增长到目前的5200元/吨,增长33.3%;11种化工产品除高压聚乙烯外,价格均同比提升,其中,硫酸价格由去年400元/吨增长到目前的700元/吨,增长75.0%;6种能源中,除工业用水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烟煤价格有所回落外,其余4种能源价格同比提升,其中,柴油价格由去年6785元/吨增长到目前的7780元/吨,增长14.7%;电解铜、铝、锌和镍等4种有色金属中,除锌外,其他3种价格均同比提升,其中,镍价格由去年13.5万元/吨增长到目前的18.3万元/吨,增长35.6%;水泥和玻璃等建材制品价格均同比提升。三、存在问题(一)工业投资总量偏低、新投产项目偏少影响发展后劲。2010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61亿元,增长23.6%;工业投资仅占全社会固投的20.3,工业投资规模偏小;2010年,全市新增项目共计185个,累计新增产值79.11亿元,仅占全市产值总净增量886.80亿元的8.9%,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工业投资小及新投产项目少,将影响工业发展后劲。(二)用工成本提高及外来员工短缺影响企业产能发挥。今年3月份,我市已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近期,还将上调最低工资保障线,企业一线员工工资普遍上调20-30%,加上相应提高的三金,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虽然,外来员工的工资不断提高,但是仍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致使不少企业订单充足,但招工难、产能发挥不足,这主要与近年来内地政府为了当地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挽留农民工有关。招工难问题将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三)原材料涨价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今年以来,钢材、石油、橡胶等原材料大幅度涨价,部分原材料涨幅甚至超过60%,如橡胶涨幅高达72%。在原材料价格疯涨之下,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却不敢贸然提价,部分工业品价格甚至有所下降,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生产压力加大。四、2011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与措施(一)发展环境从国际环境看,结合近期美、欧、日等经济指标的表现和政策取向,综合判断2011年发达经济体将保持温和复苏状态,出现二次探底或恢复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彼此之间经贸合作加强、对发达经济体依赖程度下降,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预计明年新兴经济体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局面。 从国内环境看,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略好于今年。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在重启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以后升值压力不减,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出口增长产生冲击。2011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虽然具备外需复苏、订单增加等有利条件,但是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上升态势,面临汇率提高、利率上调、原材料上涨、工资提高以及用工短缺等诸多不利因素,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另外,2010年的高速增长属于经济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明年难于持续,而且我市面临工业新项目、大项目不足的问题,因此,2011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将维持相对平稳的增速。(二)2011年工业发展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00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40亿元,增长16.8%。地产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827亿元,增长17%。(三)2011年促进工业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工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之年,也是宏观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一年,为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拟做好以下工作:1.继续推进“五帮”企业工作,确保2011年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一是高度关注省、市百亿大企业(大集团)及13条百亿产值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发展动态,安排专人跟踪,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二是完善工业企业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信息和问题的反馈渠道,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政策,对2010年符合奖励政策的企业项目予以兑现,鼓励企业扩大生产。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一是开展工业质量技术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工业质量技术水平。二是提供组织优秀新产品评审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三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安排落实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产学研项目资金,启动2010年技改、创新项目的征集工作。四是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重点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五是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3.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在总结2010年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推进工业企业和商贸的互动,重点支持生产流通领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景高尔夫培训课件
- 2026届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营销活动的策划方案有哪些
- 幼儿园教科研的工作方案
- 2026届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恒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文库发布:恐龙课件
- 恐龙无处不在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中职校长外出培训汇报
- 软件系统运维操作手册
- 江苏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办法(试行)
- 直肠癌个案护理
- 西门塔尔牛养殖技术课件
- 油库培训大纲及课件
- 分装安全操作规程
- 大学生口腔职业生涯规划路径
- 脱硫石膏仓管理制度
- 政务数据共享管理制度
- 雨污水管网排查工作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