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充水因素.doc_第1页
矿井充水因素.doc_第2页
矿井充水因素.doc_第3页
矿井充水因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井充水因素(一) 自然地理:梯子岩煤矿位于贵州高原中部,为构造侵蚀的低中山岩溶地貌,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局部有陡峭的绝壁,区内最高海拔1360m,(位于苏家田北东部平距约400m处的高山)最低海拔1000m(矿区西南部不大风岩),相对高差360m,区域上水系较发育,矿区内则仅有季节性的沟流分布。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3.1度,极端最低气温-8.3度极端最高气温34.4度,年均降雨量1150mm,日最大降雨量178.8mm,全年以W风为最多,夏季盛行SE风,年平均风速1.5m/s.(二)原矿井生产情况:梯子岩煤矿是原宏发梯子岩煤矿的整合后的矿井,1017水平以上已采空,其他煤层均未开采。(三) 矿区水文地质: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以及周边属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补给区,局部分水岭呈东西向,大致分布于岩子坪梯子岩一带,以南地表水均汇入五马河,以北汇入桐梓河,均注入赤水河。次级溪流北部发育,其流向于坡向一致,南部不发育,均为季节性溪流。矿区范围无河流山塘,地表溪流位于矿区北侧,汇集泉水洪水,常年有水,流量在4.2l/s左右,洪水时水量较大。地下含水岩层有长兴灰岩夜郎组中部灰岩。隔水层有龙滩组砂页岩夜郎组下部页岩。(四)矿井充水因素:1.顶板裂隙水:主要指采掘过程中,由巷道顶板裂隙进入矿井的水,由于煤系中间灰岩薄含水较弱,因此,进入矿井的水量较小,煤层顶板裂隙水是进入矿井的直接充水原因。2.。老窑水:1017m水平以上已采空,上覆含水层的裂隙水将会沿导水裂隙进入采空区形成老窑水。因此在布置首采面11201和11202时留足了保安煤柱.。在布置二采7号煤时也相应留足了60m的保安煤柱。3.小窑水:矿区内有一些小窑及废井老窑分布,现已查明,小窑均沿露头线分布,开采时技术及设备条件不足,开采深度不大,都在保护煤柱以内,对新的开采构不成威胁。(五)水力联系矿区内各含水层之间一般没有水力联系,地下水一般只限于顺层运动,水源的补给也只限于大气降水及少量溪流水通过上层的渗透补给,其补给量具有季节性。各含水层的水位标高具有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水系趋势,但变化不大,在垂直方向上新地层出露较高,补给面宽,含水性较老地层强,因而上部含水带水头高度较高,下部含水带水头趋低。各含水层之间若因断裂构造的作用会发生水力联系(五)矿井涌水量预测:根据矿上的生产观测,矿井正常涌水量在3.5m3/h左右,其充水水源为顶板裂隙水老窑水等,估计可能到达44.5m3/h,原因是向上部采掘顺层运动的水量将增大,同时起到对老井积水渗漏减少老井积水量。根据老井采空区计算现在老孔积水有70000m3.(六)主要水害及防治措施:本矿小窑的开采范围不大,大部分水来自采空区,其他巷道顶板来的水较少,本矿属低中山岩溶地貌,大气降水是井下谁的重要来源,构造上又属单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层向深部汇集。本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