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何钓鲫鱼.doc_第1页
四季如何钓鲫鱼.doc_第2页
四季如何钓鲫鱼.doc_第3页
四季如何钓鲫鱼.doc_第4页
四季如何钓鲫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四季气温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鲫鱼的生活习惯也随着气温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钓鲫鱼时应根据不同的季节灵活改变,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针对气候变化的特殊钓法: 春季:牵逗钓法 选位:应在钓场选择鲫鱼聚积最多的地方或鲫鱼经常活动的路线(鱼路)。春季温差较大,尽管白天阳光明媚,但水温依然过低,在选择钓位时,选择阳光充足或生长有水草的浅滩。理由:(一)浅滩的水温高于深水;(二)每年的三至五月是鲫鱼繁殖季节,水中生长的草丛正是鲫鱼繁殖的温床(也是水中生物密积的地方)。 诱鱼方法及饵料:早春的鲫鱼活动范围小,游速缓慢。因此早春钓鲫不易打大窝,最好用蘸粉法打窝,制做方法:碗豆粉70%东峻钓饵30%,另加少许香精,放进瓶内摇晃均匀既为蘸饵。钩饵最好是鲜活的红蚯蚓,在钩上挂二至三条。使用时先将钩饵沾水后再放入蘸饵内摇晃使钩饵沾满蘸饵,反复多次,直到拇指大小既可。垂钓时可选择左右两个钓点一大一小打二个窝(打一拇指大小蘸饵为小窝,两次以上为大窝)。根据效果再决定续窝的量。如果每钓上一条鱼后沾几下蘸粉放进窝内续窝效果会更好。蘸粉打窝法的特点是饵料细雾化好,在钓饵入水后即开始雾化,使水中形成从上至下,从小到大的雾化区,起到很好的诱鱼效果。 钓法:窝打下几分钟后既可开始垂钓,但在下钩后不必静等,每隔十几秒钟就要提竿逗鱼一次,只到确定窝中无鱼再变换窝点。如果两个窝内都长时间无鱼进窝,证明鱼不爱游动。此时就可采取牵逗钓法:当窝内无鱼时将鱼竿轻轻提起但不要让钩饵离地,向一个方向牵动,如这一方向无鱼可再换另一方向,但每牵动十几厘米应停顿十几秒钟并认真观察鱼漂,当发现鱼漂有鱼情反应时要立即停止牵动等鱼咬钩,鱼不咬钩时可轻提钩饵诱鱼,(将挂有活蚯蚓的鱼钩提离地面十厘米再放下)只到钓起为止。可不要小看了这种钓法,在春冬两季用此方法垂钓往往比打窝钓的效果明显。大家不妨试一试。 夏季:包食钓法 夏至过后,温度一天比一天高。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水中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水底的淤泥会发生化学反应。再加上空气中的低压现象等多种因素,必然造成水中氧份不足。严重时鲫鱼也会浮上水面吸取氧气。因此在夏季钓鲫,观察天气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在有风的情况下鲫鱼还是比较好钓。 选位:夏季的钓位应注重选择氧气充足的水面。 一. 选择下风处: 理由:(一)风浪可以产生氧气,而风浪越大水中氧份越多。 (二)下风处浮游生物聚积最多。 (三)池中有浪必然产生水流,水平面顺风流向,水下层逆风流向,而鲫鱼是底层鱼有逆流而上觅食的习性。 二. 在有测风的情况下可选择大面积荷叶及水草的地方。 三. 选择钓场水位最深处。(无风时是最好的钓点) 饵料:碗豆粉10% 细麸子20% 玉米面40% 玉米细颗粒10% 商品饵20% 锦龙少许。(鲤鱼多时尽量不用颗粒料) (我经常使用细身条的4号伊豆钩,0.8至1.2号钓线,自制细身长漂。调平水漂,垂钓时漂身露出水面一厘米) 诱鱼及钓法:将饵料用池水调和,调和至饵料用手使劲捏才能捏紧时为好。钩饵;将面粉用清水调和,调和至既稀又粘最好,放进塑料袋内保存防止被风吹干。 垂钓时将包有钩饵的塑料袋剪去一个小口,并挤出一小团挂在钩尖上,而后在钩饵的外面包上一拇指大小的饵料,对准选择好的钓点慢慢地放入。刚开始垂钓时应每隔五分种就包一次饵料投入钓点,连续三次即完成打窝。此时钓点已基本形成雾化区,但窝中并没有堆积和过多的饵料。随着饵料的下沉,水底的表面会形成一片既平坦而面积比较大的窝状,而少部份的颗粒饵垂直地落下会聚积在窝的中心点可起到聚鱼的目地。当钩饵放在窝中时,窝中的形状就像太阳系一般景象。 包食的特点是诱钓合二为一,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诱和钓合一,二是诱饵和钓饵合一。因此会起到很好的诱钓效果。 当鱼咬钩时如何处理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必在写了。 秋季: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也是水中鱼类食欲旺盛的季节。在垂钓鲫鱼时只要饵料选择适当,并掌握好打窝和续诱的正确方法,是可以排除其它鱼种对鲫鱼的干扰。只要做到这一点,秋季钓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垂钓是一门需要技巧的运动。在垂钓鲫鱼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季节的变化,同时还要了解鲫鱼在不同的水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鱼情时所发生的变化。更要掌握如何排除其它鱼类干扰的技巧。钓鲤时不要把你的漂调的过高 沙漠狼钓鲤时别把你的漂调的过高 有一部分钓友钓鲤时喜爱把浮漂不带饵时调校的很高,6目以上甚至漂有多少目调多少目,我有一段时期也这样干过,以为调的高灵敏,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调的过高又钓的很低灵敏是很灵敏,可是鲤鱼往往有正式吃饵前辈反复戏耍试探饵料的恶习,可能你的浮标就有动作了,你一提钩,鱼正好被吓跑,再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水中的钓饵一层一层散掉,饵芯越来越小,这时往往是让鲤鱼失去警觉的时候,也最爱在此时咬钩,可一张嘴一呼吸,由于饵芯变小变轻直往上窜,此时你的浮标反映情况是这样的:先快速点动两下,然后快速大送漂,太好了,你一定不会错过这个不错的信号的,一提杆,钩子刚好从鲤鱼的嘴边脱出,而且吓的大鱼惊慌失措,逃之妖妖。总之钓鲤鱼等大鱼不要把浮标调的过于灵敏,才能钓的得心应手,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良机,顺便说一声我钓大鱼时经常调3-4目,钓2-3目。起竿最佳时机 钓痴临水把竿与高手同钓,但见高手手起竿扬,频频中鱼,自已这边虽有鱼吃钩,但上钩率却远没对方高,往往是对方上三四条鱼这边才一条。原因何在?除了钩,线,坠,漂,饵要搭配合理外,掌握本水域鱼情,摸清鱼的吃相,适时起提竿,也是关键之所在。 究竟什么时候起竿为好呢!就鲫鱼而言起竿的时候应抓住漂标一“点”的瞬间,因为鲫鱼觅食非常谨慎,尤其是成年大鲫,它们在吞饵前都有一含即吐的习惯,稍有不适便立即放弃,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确认没有危险才放心吞饵。所以要抓住它“一含”的机会,即漂点即提。鲤鱼喜群居是底层鱼类,须沉底钓,鲤鱼吃食时有抬头,和拖饵的习惯,反映在漂上是浮漂微微上升后立即没入水中,动作越缓鱼越大,动作越急鱼越小,应等浮漂完全没入水中后再起竿。草鱼是大型鱼类,吞饵比较爽快,且动作较大,底钓时有较大的送漂现象,起竿以稍迟钝为宜。鲢鱼是中、上层鱼,有吞吸雾饵的特点,所以钓鲢时大部分钓者习惯用组钩大浮漂施钓。在起竿或收线时不应操之过急,浮漂在急促抖动或小范围内移动时不要起竿,等漂彻底没入水中或在水面快速移动时起竿把握会更大。草塘钓鲫如何选窝 shenlu草塘选窝既要注意深浅、风向、地形诸因素,钓者还要仔细观察草情。首先,钓者来到塘边之后,要总体观察一下水草的稀密程度和分布情况。一般本着“稀钓稠,稠钓稀”的原则来选择适钓水域,即如果一个塘口水草长得很稀,一般应选择草较稠密的地方做完;反之,倘若塘中水草很密,则应找草稀的地方下钩。如果场中既有大片的密草,也有草较稀疏的地方,那么选择钓点要根据塘口的水情、鱼情以及当曰的天气情况来决定。比如塘口水色浑浊,宜钓稀草;水色清新,则直钓密草。塘口水深,可以钓稀草;水如很浅,则宜钓密草。阴雨天,可选择稀草;大晴天,则宜钓密草。清晨或傍晚,应钓稀草;晌午头,则直钓密草。有风浪时可选择稀草;风平浪静时则宜钓密草。塘中鱼儿不惊,可选择稀草;鱼儿又惊又滑的话,最好选择密草以上所举,都是单一因素下的选窝方法。实际垂钓活动中所遇到的往往是多种因素并存,有时还是相互矛盾的,那么钓者就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塘口水浑,按说宜钓稀草,但如水很浅,而垂钓当曰又是无风的晴天,那么由于风平浪静,光照强烈,鱼儿不大敢到稀草水域活动,因此还是钓密草为宜。再比如,依然是上述条件:水潭、水浅、晴天,但是有风,水面上波光袱沉,那么一切就改观了,虽然阳光强烈,但由于波浪的折光作用,鱼儿视觉所感受到的水上动态信息模糊不清,胆子比较大,敢于到近岸的稀草水域活动。另外风吹浪赶,水中溶氧充足,鲫鱼又喜风好动,因此必然争相从密草丛中钻出,游向有风有油又有食物的下风口处觅食。这时当然就是钓稀草了。 需要说明的是,世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垂钓也是如此。说是宜钓稀草,并不等于说密草中一条钓不着,只不过是说比较起来钓稀草成功的把握大一些,钓获量高一些。其实如果钓者拿不准,或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还是采取如下方法保险:在密草区和稀草区各打一组窝子,哪边上鱼钓哪边。 此外,水草在塘中的分布往往显示出各种形状。如有的塘口水草长得稀稀拉拉,东一撮,西一簇;有的则长得密密实实,形成大片草盖。有的塘口水草贴边生长,形成一团草带;有的则边沿清水环绕,中间浮起一片草盖总之,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就不能统一地依据一条什么原则来选窝,钓者只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下面几点供钓友参考。 1.春季,尤其早春时节,不能选密草丛中的小孔洞做窝,因这时的水草刚刚萌发,根脚比较密实,孔洞没有同外界的通路,鱼几进不去。洞内即使有鱼,也不会多,三两条一钓光,窝子就安静下来了。钓者应选择靠近中间亮水,或同深水区有通路相通的草膛做窝。一般说来,春季稀草较之密草更能聚鱼。待进人夏季,草层下部悬空,形成草盖,情况就反过来了。 2.深水塘、润沟以及比较窄的河道中,水草往往贴边生长,形成一道宽则三四米,窄则一二米的草带。夏季清晨及阴雨天可选择草带边沿的豁口做窝,鲫鱼清晨喜沿着草带游动觅食,太阳一升起来,则钻到中间深水里去了。 3.一般塘堰,进水口处往往水浅而草密,出水口处则水深而草稀。选择进水口处的草膛做窝,上钩率较高,但小鲫鱼居多;出水口处的稀草水域虽上钩率不及进水口,但往往能钓到大鱼。进水口如有水流,窝子不宜直接打在主流道上,而应打在主流侧旁的草膛里,有回流则更好。 4.有的塘口草长得疏密不匀,清晨应选择近岸草较稀疏的水域下钩,太阳升高后则找大片的草盖,在草盖迎风的一端,选择缺口不大,且向草盖中心深人,同时风浪能够波及到的豁口做窝(见图1)。之所以选择草盖迎风的一端,是因为迎风一端的草层下有微弱的回流,水中富氧,而豁口向中心深人则比较隐蔽。不能将窝子打在草盖背风处,背风处虽水面平静。利于观漂,但不大上鱼。选择草盖也有讲究,在有风浪的情况下,应选择处于下风口区,且前方没有大片稠草阻挡风浪的草盖。如果前方还有一片草或几片草,那么效果相对来说就差些(见图2)。钓者在选窝时要仔细察看风向和草形。 5.水浅而又天天有人垂钓的草塘,不要选空当儿很大或钓者常钓的草膛做窝。空当儿大固然有利于下钩,但由于不隐蔽,鱼儿不恋窝;钓者常钓的草膛虽形势不错,但鱼儿对此已有警惕,故较难上鱼。遇到鱼比较惊滑的塘口,钓者最好寻找空当儿较小,又未被人钓过的草洞做窝。有时候,一个自然的孔洞,小如杯口,可是只要轻轻将饵钩递下去,立刻就会送漂上鱼。甚至不等钩子落底,半路就会被截钩。夏秋季节,密草中的鲫鱼常玩这一手。 6.草塘选窝,应避开近岸无草的水域。边沿有草或有挺水植物(美白、香蒲、慈姑、水葱等),可以阻隔鱼儿的视线,使鱼儿不易发现岸上的人影、竿影。选择草盖也应找贴岸或离岸较近的,这样将窝子打在草盖顶头或倒旁,草盖本身遮住了人影、竿影,鱼儿敢于上窝。如果万不得已,草盖离岸较远,窝子只能打在草盖朝岸这一端,草盖与钓者之间是一片光水,那么钓者站的位置最好斜对着窝口,不要正对窝口站立。另外,饵钩递人窝口后,竿子要尽量收回或引向一边,勿使竿影在窝口上方晃动,以免使鱼儿受惊。 7.有的塘口,大片水花生逮住了半个塘面,鱼儿多半隐藏于草盖与光水交界处,并不游向草盖纵深处。因为水花生草盖比较厚密,底层缺氧,又暗又凉缺少食物。因此除严冬季节外,夏秋两季鱼儿一般不深人里层。钓者匆费时费力在草益纵深处扒出洞口。 8.菱秧和水浮莲是常见的水生、植物。菱秧的茎和水浮莲的根都又细又长,相互交错盘绕,因此往往水面上有孔洞,但钩子下不去。即使钩子勉强下到底,也难保提钩时不挂钩。因而如果选择菱秧和水浮莲密集的地方做窝,先应人工开窝,拉去一些菱秧,或挑去几株水浮莲,窝底弄干净,窝口不宜做得过大。秋末人冬时,水浮莲开始枯萎,纠结成片随风漂移。此时选择成片水浮莲朝阳一边的豁口做窝,效果极佳。 9.浮萍也是常见的水生植物。靠近村庄、水质较肥的池塘河沟中往往满塘皆是。如果浮萍层很薄的话,用立式浮漂可以照常垂钓,只是灵敏度略受影响;倘若浮萍层很厚,则只好用干草、树枝等扎成小圈,慢慢推人窝点。注意不要将草圈内浮萍捞尽,使之成为一眼亮汪汪的天窗,那样的话,惊滑的鱼儿不敢上窝。如果塘中只有部分水面覆有浮萍,应选择浮萍层与光水交界的边缘处下钧。人要站在浮萍层的后端,勿使鱼儿看到人影、竿影。中秋之后,水温下降,午后曰暖,鲫鱼起浮,喜在浮萍下供动,这时可以采取戳拱钓法。 10.冬季草塘选窝要注意远和深。冬季鲫鱼一般结群栖息于中央深水区的草层下面,因此最好选择靠近塘中心的草益做窝。窝子要打在草盖朝阳的一侧,特别是早晨太阳刚升起时和傍晚曰落时。冬季或早春。如天气阴冷,宜在密草中做窝;一旦阴天转晴。太阳出来,温暖的阳光照在水面上,密草间则不如稀草区上鱼,因为稀草区底部的鲫鱼可以晒到太阳,而密草间的鲫鱼因晒不到太阳往往起浮,所以底钓效果不好。 综上所述,塘中有草,既妨碍垂钓,又有利于垂钓。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草”这个客观条件。从选窝的角度来说,一切的文章都要围绕“草”来做。诚如渔谚所云:“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之所以这样强调“草”,是因为水草的分布同水情、天气等因素结合,会产生种种微妙的环境效应,而这同鱼类的生存、繁衍是息息相关的。钓者如果弄清了这一点,摸熟了鱼性,草塘选窝自然不难夏天台钓法浮钓鲢鱼技法野钓手鲢鱼,属于水中上层鱼类。一般钓鱼者都是以实物钓饵钓底为主,很难钓到以进食浮游生物为主的鲢鱼,如果用台钓方法就可以钓到(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其他方法也可以钓到)。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台钓浮钓鲢鱼的一种方法。 首先,钓竿的应选用4.5米或3.6米的杆子。钓线应该选用主线2.5号(可以更粗),子线1.5号(如果用大力马小号细钓线更好,因为大力马的拉力值较大且柔软,方便鲢鱼吸食时入口),双钩用伊士尼3号以上钩,下钩可相应再大一号,钩距应该在3个钩距以上,根据所钓鲢鱼的大小更换子线线组。 然后准备钓饵,因为鲢鱼喜食酸性的食物,我是用南北鲫鱼饵料(商品饵料,闻味道有点草莓酸的感觉)加一些钓鲢鳙(比如魔力狂鲢等)的商品饵料,再加一点白粉,(一种添加剂),饵料的配比依次为50%+45%+5%(大家也可以自己配比,不过南北鲫鱼饵料还是要占的比重大一点为好),把干饵料先混均匀,再按照饵料的使用说明兑水和匀搁置数分钟,待饵料充分吸足水份后即可挂钩施钓(有钓友害怕钓饵太散太稀挂不住饵,可以多揉捏几下,因为南北鲫鱼饵料是越揉越粘的)。 其次是开始调标,钓鲢鱼,我的调标方法是,双钩不带饵调6目(有时也调出全部示标),钓的时候,视情况而定,一般是钓二目或更少,主要是以挂的钓饵大小重量来判定。漂调好了就可以开始诱鱼了,因为鲢鱼属于水中上层鱼类,我们的目的就是半水钓之,把鱼引到窝里来进食。开始要向窝点(半水)打一个立体的窝子,首先要把浮漂拉到接近铅皮座,开始双钩挂大饵对准钓点抛杆(范围可以在钓点的1米范围内),当浮标一立起来就扬杆,连续抛十数竿左右,然后,将浮漂向上移至距双钩1米(漂尖至双钩)左右,还是用双钩带饵抛杆。也是当标一起来就扬杆,连续抛十数次左右,最后再双钩带小饵(可在上钩挂大饵,下钩为空钩;或者上下钩均挂黄豆大小的钓饵)开始施钓了。因为钓饵中加了白粉。又是不停地自上而下的抛饵,白粉起雾化的作用,这样,就在水中形成了一个白色含酸味的雾化带,也就形成了钓鲢鱼的立体窝子了。 最后就是准备钓鱼了,当看见水面出现密密麻麻的十几粒细小水泡,那就是鲢鱼进窝了。当然,有时候,鲢鱼进窝也是看不出来的。夏天,鲢鱼吃饵漂的反应还是比较明显的,经常是黑漂。钓手要反应灵敏,注意力集中,当鱼游进钓饵时浮标先是轻微地上下摇晃,漂尖的上下浮动很大,有时就在一刹那,突然出现钓目有力的往下一挫,你得赶紧提杆,必中鱼。当鱼上钩时不要急于把鱼弄上岸,要慢慢的溜鱼。溜大鲢鱼是很好玩的,技巧是当鲢鱼要发力了,你先泄力让它。就这么一泄力,鱼反而以为没事了,变得温顺了。然后你再用微力(象感觉害怕鱼会被刺痛的那样轻轻用力),慢慢往自己抄网里牵(准备好抄网,一手持竿,一手持抄网),要有耐心,象这样的过程也许有好几个回合呢!说白了,要领就是鱼发力,你泄力,鱼不发力,你就轻轻用力把鱼往回牵引,这有如武术中的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最后大鲢鱼就乖乖文/本刊记者 潘宁悬坠钓的普及,使鲢鳙成为垂钓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尤其在竞技中,熟练的掌握鲢鳙的钓法,可以极大得增加取胜砝码。在江南水乡,鲢鳙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系,亦是休闲垂钓的优良鱼种。鲢鳙饵料的配制,是根据其食性来制作的。鲢鱼原产于我国南方,有黑鲢、白鲢之分,前者亦称为鳙,同属于中上层水域游动摄食的鱼类,然由于鱼腮的构造不尽相同,在食性上也有所差别。鲢鱼喜食浮游植物,鳙鱼则喜食浮游动物。在自然水域中,除浮游生物外,腐败的草鱼粪便以及动物(如:牛、羊、家禽)等的粪便均是鲢鳙的食物。使用商品饵料垂钓鲢鳙,要求饵料比重轻;味道酸、香、甜、微辛;色泽鲜艳;雾化好等。饵料配制好后的状态,必须在水中形成一层雾区,而这层雾区要能持久得停留在钓点,不能往上或往下漂浮(水流因素除外)。恰到好处的饵料配制要求较高,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在施钓中,钓竿长度一般选用5.4米至6.3米的,钓竿硬度要在2号以上,这样选择的原因,一是便于保持较快的抛竿频率,二是利于控鱼溜鱼。在自然水域施钓时,由于鲢鳙个体甚大,力道猛,最好使用放线装置,可以采用矶钓竿。施钓过程中,如果是半水施钓,忌讳过于频繁的抛、扬竿,原因在于:前颗饵料在未完全融化时,已提竿换食,那么这颗饵料将沉入水底,从而把鱼引向底部,钓点反而无鱼。鲢鳙的个体大,嘴尤其大,但并不意味着其吃口就大。鲢鳙是滤食,吃的时候身体几乎不动,轻柔文雅。漂像小而有规律,类似搓饵浮钓鲫鱼的漂像。在众多的信号中,短促有力的下顿是其主要的吃口信号,鳙鱼偶尔会有黑漂的吃口信号。钓法中浮与底的选择一直是垂钓鲢鳙所争论的话题。“水之峰”王庆亮先生倾向于大钩距浮钓、小钩距底钓;其钓鲢鳙的饵料亦根据钓法的不同来决定加水的多少与揉搓的次数。浮钓加水量少,揉搓也少,底钓则反之,这是一种钓吃口的钓法。而安徽著名钓手李大毛则另成一派,粗线、大钩、大钩距,无论是浮钓还是底钓,讲究饵料精细的配制,以锚鱼为主,亦取得优异的战绩。鲢鳙的分布广泛,在各地均有不同的钓法,因地因时而异。串钩钓施钓技巧 串钩最大的优势是钩饵抛入钓点后,上中下三个泳层都有钓饵,可同时施钓不同泳层的鱼类,虽然串钩的上述优点,但它也同其它钓法一样,容易受温度、钓饵、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使鱼吃钩变缓或无鱼咬钩,如何改变此种状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先做窝子后钓鱼串钩钓鱼不象炸弹钩那样,可边钓边诱,即使眼前鱼咬钩的频率差,但鱼也会因钓点有饵越聚越多,串钩钓的优势很多,但却无法避免诱鱼效果差的不足,特别是面大鱼稀的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施钓串钩,就必须抛饵做窝。虽然有人不用做窝,抛对了地方,照样有鱼咬钩,但这种现象往往会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断鱼。原因是钓点内无饵诱鱼,仅凭着钓钩上的那一点钓饵是不能诱聚和留住钓点内的鱼。还有一种可能是温度的变化,使水体出现明显的温差,鱼儿的趋温改变了鱼的泳层。当然,鱼不咬钩的原因还与钓者使用的钓饵有关,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必须先将鱼儿诱聚在钓点内,才能改变鱼不咬钩的状况,因此诱鱼是必要条件。钓者可在串钩钓组下加挂炸弹钩,同时使用两种钓组,边诱边钓,诱钓合一。钩上可挂蚯蚓、白虫等虫饵,也可用商品饵可充分利用商品饵的物理特性,钓饵荤素皆有,针对不同食性的鱼类,以满足不同种类鱼的嗜好。 二、早晚架竿有区别鱼类有趋温的习性,早晚多栖息在水体的底部。早上施钓串钩的话,钩饵越接近水底,鱼咬钩率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照的加强,鱼会追温上浮,这时,如果能将钓竿加高一些,把处在较低的钩饵略抬高一些,即使鱼趋温上浮,钩饵还是能处在鱼的视线之内,而杜绝因施钓水体太浅和钓竿支架过低而造成泳层相错(即钩饵与鱼不在同一个高度),而影响到鱼的咬钩,钓者在无鱼咬钩时,可根据所钓水域的深浅,来改变支架的角度,尽量使钩饵接近鱼所浮起的泳层,便于鱼的发现,提高鱼的咬钩率。三、料对路获鱼多串钩钓既可用素饵,也可用荤饵,根据两种饵上鱼的情况,优选出鱼所偏爱的钓饵,加大或增强钓饵的香、甜、腥的浓度,激发鱼的食欲,促使其咬钩。如果鱼对钓者的两种饵都感兴趣,钓者应选择方便的钓饵,以免因挂饵而耽误时间。四、备串钩先挂饵串钩钓是件很有趣的事,但是烦人的就是穿挂钓饵。如果一个人守钓三支抛竿且在鱼讯尚可的条件下,就会顾此失彼,甚至忙不过来,因此,钓者应事前有所准备,多备几付串钩,在有空闲的时间内,可将串钩的饵事先挂好,有鱼中钩或换饵时,换上事先挂好的饵就不会手忙脚乱。五、死饵变活最招鱼由于抛竿钓串钩的最佳季节,多在温度较高的春夏末和秋末的这两个时段。这两个季节的共性就是早晚温差大,在天气晴朗,有日照时,很容易形成较大的温差,加之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丰富,鱼类多处在饱腹状态而食欲不佳。因此,常会出现鱼咬钩迟缓和不咬钩,即使钓饵出现在鱼的视角范围内,只要钓饵不是鱼类的喜好食物,鱼的咬钩频率会很低,特别是抛于钓点中不动的钓饵对鱼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如果钓者能够将死饵变活饵,将静态钓法,变成动态钓法,可以激起鱼的食欲,从而达到多钓获的目的。串钩冬钓鲫冬季气温在零上38度之间,使用手竿在湖泊,水库,鱼塘钓鲫鱼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鱼因天气寒冷日洄游至深水的缘故,所以,改用抛竿使用串钩钓组在深水处钓鲫鱼,不失为最佳的选择,其效果也较理想。钓具:选择3米或3.6米长度钓性较软的抛竿3支。(竿梢软可放大鱼咬钩的信号)铅坠1015克即可,坠会影响鱼咬钩的信号反应。也会陷入水底的淤泥中,不利于鲫鱼咬钩;会导致竿梢频频点动,扬竿收线无鱼的结果。串钩钓鲫的渔轮最好选择贮线百米之内的中型轮,钓线为0.30毫米的单丝尼龙线。细线不影响远投也容易对鱼是否咬钩信号的判断。(因天冷,鲫鱼咬钩的信号较弱)串钩主线为2号,子线的线号为1号。因鲫鱼对钩线敏感,粗线影响鱼咬钩。钓点:串钩冬钓鲫鱼的钓点,应根据鲫鱼的习性,选择鲫鱼喜欢集聚在水库的洄流处;湖泊的湾汊和缓流区域及邻近有水草等水生植物区域。钓饵:冬钓鲫鱼最好选择鲜红的红蚯蚓。装钩时用整条鲜红的蚯蚓挂钩,钩尖从蚯蚓的头部刺入,反复穿几次,将钩尖直抵蚯蚓的尾部,使整个蚯蚓团成一团包裹在钩上,以增强诱感以利鲫鱼发现并咬钩。串钩冬钓鲫鱼置放钓竿也是不容易忽视的。置竿有两种方式,一是插在竿架上的直立式,二是平方式,直立式的特点是抬高了架竿的位置,使水体的上中下三个不同的层面都钓饵,便以鲫鱼咬钩,平方式,竿尖与河岸平行以小于90度的角度平放,使钓饵几乎完全平卧水底,扩大饵区提高上钩率。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主要用于不同的天气。前者多用于晴好天,后者则多在阴天。此外,这还与个人用竿的习惯有关。冬季钓鱼以晴好的天气为妥,因有日照的天气升温较快,温度高,鱼的活动范围较大,消耗多进食量大,咬钩较勤。此外阴天也是不错的天气,只要温度适宜,不在寒潮之中,照样可以钓得很好。串钩冬钓鲫鱼,咬钩的动作较为轻松柔,信号反应不太明显,竿梢常常是抖动几下,片刻后再抖动几下,便出现回线,当出现上述信号时,要及时扬竿以免错失信号。小杂鱼咬钩竿梢会间歇性地轻微抖动,不会出现回线的情况。因为,小杂鱼无法拉动1520克的铅坠而出现回线。 抛竿的抛投方式抛竿钓鱼的优点很多,适钓面广,可以使用饵料多,钓法也多。钓者在使用抛竿时,无需像钓手竿那样全神贯注地盯着浮标,只需稍加注意竿梢的动静即可。当然,抛竿的优势并非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钓大鱼上。特别是在遛大鱼时,钓线可收可放随心所欲。这是手竿所不能企及的。又因竿钓场的自然情况复杂加之抛竿使用的难度。因此,它要求钓者多掌握几种抛投方法,以适应不同的钓场情况。抛竿的抛投方法。只要有劈、抡、撩、弹这四种。“劈”即劈柴或抛投,此种抛投法因类似于劈柴而的名。具体做法;左手抓住竿柄,右手握住渔轮的支脚部分,并用右手食指压住钓线,双臂上举横于头顶,(竿柄朝前,竿尖向后)双脚自然站立。身体与竿柄正对着目标(标志物);抛投时保持手眼与竿柄身体同一个方向,以劈柴的姿势左手用力向下压,右手略带向前推划出一个180度的圆形轨迹,钩饵飞过头顶的正上方,右手食指开始放线,整个身体保持惯性不变,同时紧握竿柄的左手应位于左侧的腹部,右手握竿前伸,直到钩饵完全落入水中。使用劈柴的优点是,钩饵能准确地落选的钓点。只要竿柄是对准标示物的一般只会出现远近的误差,而不会出现左右的偏差。缺点是抛投距离比其它的抛投法打出的距离近。使用劈柴法抛投切忌身体与竿柄不对准标志物,也不要发力过度折竿断线。假若钓位上空有树木或其它的障碍物,需降此高度时,可将抛竿放在右肩或左肩上。其它的姿势及动作要领不变,如仍不能躲开障碍可采用坐下或是单腿跪地,也可以将钓竿的最后一至二节缩回抛投。劈柴式抛投动作简单,易于掌握,初学者可先学此法。抡投法:又称连肩背式抛投。这是钓位在无障碍物或显得空旷时需要远投的一种抛投方法。钓手与标志物行程90度站立,将抛竿置于右肩的上方,竿尖指向标志物形成180度的后方,左脚前跨半步,将身体的重心落在左脚上,抛投时扭动胯部借助身体的惯性,把抛竿从身体一侧斜上方抛投,当钩饵通过头顶上方时,迅速放开右手食指所压的线,抛投后,右手与肩部呈水平时停住。此种抛投法的优点是抛得远。但准确性不如劈柴法,容易出现左右的偏差,是几种抛投法中难度最大,最不容易把握的投法。撩投法:这是在钓位上空有障碍物时采用的抛投法,与劈柴式相反。它是自下而上地撩动抛竿。钓手采用最大限度地接近地面,予留线越短越好。抛投时,钓手由下而上地将钩饵向前方撩出,当钩饵与竿尖形成90度时,松开右手食指所压的钓线。使用撩投法时,应注意协调,否则,会出现钩饵抛投不出去,或是钩饵不能正确落入予选的钓点上。松线迟还会出现见高不见远的现象。撩投只适应与长度较短的抛竿和距岸2030米的钓点。弹投法,就弹竿抛投,是由手竿长线长竿抛钩的方法演变而来,钓手一手持竿一手握住钩饵,拉紧钓线使钓竿弯曲成最大限度,利用钓竿的弹性和放线时的力量形成合力,将钩饵弹射出去。此种投法动作小,出竿快,投向准确,易于掌握,也是避让钓位有树木及其它障碍物的常用手段,还不容易产生左右方向上的偏差。 保护好你的钓竿碳素纤维竿有份量轻,钓力大,韧性强,适应面广,携带方便等优点,得到广大钓友的青眯。一副价格不菲的碳素竿全凭你正确的使用与悉心的爱护。使用时,应先将堵头取下,按顺序从头梢起一节节依次抽出,抽出时力道应大小一样,既不能松也不要过紧。太松容易在扬竿时,竿体突然自上而下地滑落,将钓竿的内壁铲伤;太紧容易在上大鱼之后无法收回,对取鱼或换饵早造成麻烦。在使用吊桶打窝选定钓点时,要先稳住挂吊桶的头梢之后,才能把竿依次抽出。鱼竿要保持平衡,千万不要过分上翘,防止头梢过载而折断。钓竿与钓线的组合,最好选择悬坠钓法的连结法;就是将钓线打上双结,套在钓竿头梢的“蛇信”上,舍去用连结器的老方法,免得在扬竿时钓组会纠缠在一起,费事费时。碳素竿在使用过程中切忌下水浸泡,否则易造成竿体膨胀,无法收竿。在暂时休息时,应将竿体收回,不要随意丢放,以防他人不注意碰断。在有电线或出现雷雨的天气环境中,应及时更换钓点和避雨,以免触电造成伤亡。大鱼中钩后,一定要将竿体打满与水面保持九十度,以增加鱼竿的弹性和韧性。鱼没有遛乏切忌收竿抄鱼。垂钓结束后,应及时将钓竿折开,用自来水洗去粘附在竿体上的麸皮,饵屑及沙土灰尘。晾干后应擦上保竿油以备再用。冬天晌午太阳照,背风向阳深水钓。”这是出自于淡水垂钓200法书中,有关冬钓的谚语。而笔者于2005年12月11日、16日、17日前后出钓三次。三次钓鱼的结果证明,上述的钓谚已完全失去了实用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钓谚有个新的认识,以免误人害已。而笔者最近几次的钓鱼,得到的最大感受冬钓浅水获鱼多12月11日,气象预报为多云到阴,有零星小雨,偏南风转西北风34级,温度-29。因平时工作较忙,摊上休息日都赶上下雨,今天起床后感觉不是很冷,就动起钓鱼的念头。很快找到一家平时论斤开放的鱼塘,和塘主协商后,25元钓5个小时,(即从上午11时钓到下午3时)。由于和塘主唠嗑了一阵,我知道塘里不仅有鲫鱼、鳊鱼、草鱼还有青鱼。因为温度较低,我猜想草鱼和鲤鱼不会开口,当即决定用蓝鲫2号,添加笔者自制的小药,主钓鳊鱼和鲫鱼。同来的钓友W的钓位与我遥遥相对,他背北向南,而我背南向北,我的钓点水深约1.4米深,旁边是一小片塘主抛入水中的烂树干,而W的钓点水深为1.1米,窝点做好约40分钟,我俩同时开钓,我在抛投十几竿之后,浮标出现了一个不太明显的下扽,扬竿中鱼,咬钩的是一条约750克大的鳊鱼,摘鱼入护,大约又抛了五竿之后,浮标又出现了快节奏的下扽,扬竿后,中钩之鱼迅速窜向中间,我曲臂沉肘,控制住它,遛了几个回合,我发现钓上的竟是一条约有2千克大的青鱼,而此时我对面的W也上鱼了,他那是的鱼情比我上得快多了,常常双钩双鱼,但咬钩的多为一拃长的小草鱼和200克大小的小鲤鱼。我在中钩一青一鳊之后,浮标就再也没有出现动作,无奈中,去了右边,在紧挨着枯树枝的地方重新打两个窝子,结果在两个新开的浅水窝中,又获1鳊1鲤。对面的W也在频遭小鱼咬钩的同时上了一条750克的鳊鱼,随即更换钓点与我在同一边,做窝后仅半小时,他钓上了1青两鳊。在塘主约定的5个小时中,我俩共钓获了大鳊鱼5条,青鱼(2千克大)两条。我们为此付了50元钱,从鱼费到鱼获,我俩似乎略赚了一点,虽然成绩并不十分突出,在这种温度条件下,确实是不错的收获,得到最大的感受是舍深钓浅效果最佳。并由此对钓谚产生怀疑。歇了5天之后, 16日我和W、L共三人再次地来到该塘,根据第一次出钓得到的体会,我打算在老钓点,可水面上结的约有5毫米的冰,我用土块费力地将其砸开后,抛饵做窝。同来的W和L去了我的右边,那里有两个进去的河湾W选了一处做钓点,L却看中了离我约有15米的另一处。经过试水得知水深约为8090厘米的浅水,河里还有不少的枯枝。他认为那里最窝鱼,我也有同感,可惜范围比较小,容不下两人钓。所以,我就取消了搬家的念头回老窝子。考虑到我冰时的动静太大会影响上鱼,开钓时我又打了一个窝子备用。备用窝子水较深约有1。7米,当时只想水较钓的鱼会大一些。却没有料到结局很惨。钓了40分钟时L率先中鱼,钓了一条近500克的鳊鱼W紧随其后上了一条鲫鱼。唯我连浮标的动作都没见过。又守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不动。无奈中放弃老窝去钓备用窝子。换了钓点也没有奇迹出现,苦守一个小时,仍然不见有鱼咬钩。而钓浅水的W和L却不时地上,W居然上了一条2。5千克的青鱼。情急之下我跑到L的浅水钓点旁,扔了一个饵团又回到原位。又守一个小时,仍无鱼上钩。我分析可能杂冰造成的后果,于是去了浅水钓点第一钩上了条500克大的鳊鱼,第二钩是条大鲫鱼,再钓浮标又没了动作,一直坚持到收竿。的而在浅水钓的两人都有两三千克的收获。只有我近似白皮。事后总结失利的原因,主要在选点上,虽然那天温度只有零下6度至5度,但中午时随着日照的加剧温度上得很快,实际温度已有零上6 度,可我却根据钓谚:“冬钓深”选点,结果当然不好。其次我做窝的方法也不对,老窝子即使有鱼,也经不起泥土块的击打,藏身的鱼岂有不逃的道理。上述两点,是我失误真正原因。找到失利的原因后,钓鱼人那种不服输的脾气,使我铆足了干劲,第二天又匆匆地赶到河边,由于知道深水与浅水的差别,此次我刻意在深水和浅水处条打了一个窝子。大约过了40分钟,我在浅水窝里钓上了第一条鳊鱼,很快就钓上了第二条,20分钟内共钓上4条鳊鱼,接着又去深水窝点,守了半小时也没有看见浮标的动作,返回浅水钓了一小时,又钓上50克150克大小不等的鱼3条,一天下来,所有的鱼都是从浅水窝点中钓上的,深水窝点居然一鱼未获。由此想到“冬钓浅”才是冬钓选点的行为指南。冬钓串钩获鱼多诺大个中国,南北气候迥异,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便是南方钓鱼爱好者最欢乐的时节,因为这个季节出钓,有许多好处:一是阳光温和,使钓鱼人免除了暴晒之苦,端坐湖畔倒是一种野趣享受;二是此时段钓上的多为大个头的鱼;三是因为水温较低的缘故,小杂鱼不闹窝,使用串钩钓省心省事冬钓串钩是诸多钓法中较为省力的一种钓法,特别适合于自然水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野钓方法。它的特点有:一是适应了冬季近岸水清,鱼不敢靠边觅食的生活习性和安全本能,采取投向二三十米甚至五六十米远的办法,主动寻找鱼群,从长期的垂钓实践来看,在近岸一二米深的区域,如果没有水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