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二教学目标:系统整理部分常见文言文实词的含义树立语境意识,根据上下文推断实词的含义。教学内容:1、 复习六国论逍遥游谏太宗十思疏,巩固课内文言知识2、5+3作业评讲,侧重点为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断实词的含义。教学课时:4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安排:1、复习六国论2、 讲评5+3康保裔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重视实词积累以及通过语境推究法推断实词含义。教学过程:复习六国论【复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兵、暴、事、犹、终、始、向、得”文言特殊现象【典题引路】 下列句子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c、使动用法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BCD 【知识积累】 一、理解词义: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冒着)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勿”,不要)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到结局今义:连词 (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7)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理固宜然(从道理上说 (2)名词作动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待)/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3)形容词作动词。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始速祸焉(招致) (4) 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4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暴霜露(动词,冒着)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像)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 5、文言虚词 而(1)连词,表因果。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表转折。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连词,表并列。二败而三胜 (5)连词,表承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之(1)助词,的。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 (3)定语后置的标志。苟以天下之大 (4)代词。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诸侯”)/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二、掌握特殊句式 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 被动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洎牧以谗诛。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介后 赵尝五战于秦其势弱于秦。 省略句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于霜露)举以予人(以之予人) 三、积累名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作业讲评:(10年全国卷)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保裔选精锐赴之 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身复战没,世有忠节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说康保裔筛选精兵出征,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故选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故选D。11把(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故译为: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本篇知识积累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积累表示官职的变迁的词语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 、辟、荐、举 、拜、除、授、起、擢、拔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 、转、调、徙 、补 、改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署、权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贬 、谪、出、左迁、罢、免、黜、废 第五类:其它。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知、行、主补充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 :有关的官员。作业布置1、 一课一练讲义2、 5+3 2010天津卷第二课时内容安排1、复习逍遥游2、讲评作业,2010天津卷教学过程复习逍遥游【复习目标】 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文言词句积累。 【典题引路】 选出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D )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B. 之二虫又何如 C.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 辍耕之垄上 答案及解析:D(A的 B这 C主谓间D到) 【知识积累】 庄子思想链接(写作素材)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散文最富有想像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庄子天才卓越,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知识积累(一)1、给下列字注音: 抟(tun) 夭(yo)閼( ) 蜩( tio) 学鸠( ji ) 舂(chng ) 泠(lng)然 坳(o)堂 决(xu)起 草芥( ji )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 2.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 3.此小大之辩 辩通“辨” 4.而征一国者 而通“耐” 5.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 6.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 反通“返” (三)古今异义 1.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古义):游动的雾气 (今义):动物的名称 2.海运将徙于南冥 海运(古义):海动 (今义):海洋运输望 3.虽然,犹有未树也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两个词 (今义):连词,常与“但是”连用 4.众人匹之 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多数人 5.腹犹果然 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的相符,亦可当连词用 6.之二虫又何如 虫 (古义):泛指动物(大虫一般指老虎) (今义):虫子 7.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古义):寿命短 (今义):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旧俗在这天祭灶。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很慢的年份。 (四)一词多义 1.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志向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博闻强志 记住 2.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 名之者谁 命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3.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 购置 4.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形容词,尽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形容词,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 动词,走到尽头 (五)词类活用 1.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名词作动词,南行 3.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 4.彼于致福者 使动用法,使到来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 3.宾语前置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彼且奚适也? 之二虫又何知? 【课堂巩固练习】 一、夯实基础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 B.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是这样)。 C. 朝菌不知晦朔(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这里指一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春秋。 D.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规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 下列各句中的“知”意义相同的两句是( ) A.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吾其还也 B.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C.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吾不欲匹夫之勇,欲其旅进旅退 D. 去以六月息者也 夫差与之成而去也 4.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奚以知其然也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A. 与相同,与也相同 B. 与相同,与不同 C. 与不同,与也不同 D. 与不同,与相同 讲评作业 2010天津卷(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为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千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乎渔,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2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DA. 乃易其弊衣 弊:破旧B女角遽反 遽:急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陈述事实D至社卒叛时,将发以嶦军 发:发放分析:因诈女曰:“尔无劳乎,为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语境推断)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掘)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A 因泣下霑矜 ,与武诀去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而降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C 斧斤以时入山林 一夕,为海潮所沦D.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10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D 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A.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膳其肉,味倍常鱼B. 常令樵险汲深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C 及洞节,母往,女守庭果 女用其言,金及衣食随欲而具D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1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分析: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前后没有因果逻辑关系)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有向池呼鱼。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2)母归,但见女抱挺树眠,亦不之虑。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分析: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由“守”推断“抱”的含义(语境推断)(3)陀汗于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本篇知识点归纳1、易易数器: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交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2、苦为后母所苦(虐待)方冬苦寒(甚,很严寒)3、 意陀汗于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料想)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料想)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想法)4、 发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发动)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打开发掘)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发出)5宾语前置:亦不之虑 亦不虑之(也就不再怀疑她了)作业布置:1、一课一练 2、5+3 山东卷第三课时内容安排1、复习谏太宗十思疏2、讲评作业,2010山东卷教学过程复习谏太宗十思疏【复习目标】 【典题引路】 【知识积累】一、 理解“十思”的内容,了解它的现实教育意义魏徵(唐):字玄成,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被称为“诤臣”。魏徵死后,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疏,古代向天子陈述政事的奏章。清代王兆芳文体通释:“疏,陈言而条析疏通,奏书之属也,汉兼施于王侯,魏晋六朝专上王侯,后世属上天子,今别,陈事曰疏。主于陈事通彻,条理明序。”后人评论这篇奏疏说:“非魏徵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能纳而用之;千古君臣,令人神往。”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它大体上是每两句成对,两句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因而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知足”“知止”,不奢纵扰民;二是“谦冲自牧”,不骄傲自满;三是“慎始敬终”,不好逸无度;四是“正身黜恶”,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徐此之外,又有“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两条,也应包括在“治平天下”的条件之内,因为选能择善权在人君。但这两条与“十思”性质不同,做到“十思”,才能选能择善。果能做到“十思”,“宏兹九德”,选能择善,那么,政治前景一片光明:智、勇、仁、信四种人各尽其长,文、武两类人各尽其用。人君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魏征已远去,但其阐述的一些为政的要义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别是贯穿于劝谏始终的“德”字,如果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用来警戒和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将有很大的裨益。 德是修身之本,“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立德修身方可为政、为民、为天下。二、 知识积累1、 通假字振:通“震”,威吓。振之以威怒2、古今异义根本:树根。必固其根本行路:路人。傲物则骨肉为行路3、 词类活用固:使动用法,使稳固。必固其根本大:形容词作名词。居域中之大安、危:形容词作名词。不念居安思危正:使动用法,使正。则思正身以黜恶安:使动用法。则思知止以安人乐:意动用法。乐盘游恶:形容词作名词。则思正身以黜恶下:名词作动词。则思江海下百川劳、苦:使动用法。何必劳神苦思宏:使动用法。使光大。宏兹九德4、 特殊句式介词短语后置: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无标志判断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5、 重点实词浚:疏通、深挖。必浚其泉源长:生长。欲求木之长者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而况于明哲乎当:主持,掌握。当神器之重凡百:所有的。凡百元首景:大。承天景命克:能够。克终者盖寡傲物:看不起别人。则纵情以傲物董:监督。虽董之以严刑作:建造,兴建。将有作冲:虚。牧:养。则思谦冲而自牧虑:担心。壅蔽:堵塞、蒙蔽。虑壅蔽黜:排斥。则思正身以黜恶简:选拔。简能而任之下:最,表程度。臣虽下愚惟:位于句中表肯定的语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殷:深。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讲评作业,2010山东卷申甫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己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讯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 2025设备购买协议合同范本
- A1 自愿离婚协议书示范文本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劳动竞赛试题及答案(二十一)
- 公园出入口课件
- 《202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搜课件模板app无删减
- 揭阳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平台
- 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合同
- 2025年水手理论考试题库
- 2025至2030年中国广州酒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第9课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公路工程常规试验项目标准及检测频率取样方法全新盘点
- 稳定基金管理办法
- 2025年徐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
- 数据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动设备培训课件
- 微多普勒技术用于低空公共安全治理的应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