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标准农田规划纲要(初稿).doc_第1页
全国标准农田规划纲要(初稿).doc_第2页
全国标准农田规划纲要(初稿).doc_第3页
全国标准农田规划纲要(初稿).doc_第4页
全国标准农田规划纲要(初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纲要(20092020)(提纲,初稿)一、我国农田基本情况概况:我国耕地面积*亿亩,其中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中低产田的主要障碍因素是(一)高产田1、面积。(总面积,分大区的面积)2、分布。(集中分布在哪些省区)3、现有生产潜力及可能提升的空间(二)中产田1、面积。(总面积,分大区的面积)2、分布。(哪些省区的中产田所占比重较大)3、主要障碍因素4、改造后可增加的粮食生产能力(三)低产田1、面积。(总面积,分大区的面积)2、分布。(哪些省区的低产田所占比重较大)3、主要限制因子4、改造后可增加的粮食生产能力二、潜力分析(增加的部分)三、推进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人口高峰年对粮食的需求2、现有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3、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不高对粮食生产的限制4、标准农田建设所能增加的粮食产出能力(二)有效拉动内需1、标准农田建设可带动的相关产业2、对建筑材料的需求3、对农业机械的需求4、对水利设施的需求(三)新增就业岗位1、需要的简单体力劳动力2、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3、延伸提供的就业岗位(四)增加农民收入1、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劳直接增加收入2、项目建成后增加种植收入(五)保护生态环境1、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退耕区农民基本口粮)2、大面积恢复植被3、减轻土壤污染状况三、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建设目标 (三)项目建设原则 1、紧密衔接相关规划2、因地制宜推进建设3、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四、分区及建设内容 (一)中低产田改造(先提出工程建设内容,分大区,提出区域特点,含有哪些中低产田类型(土壤障碍类型)和面积,建设内容)主要工程措施:1、土地平整工程:平整土地、坡改梯、修复田埂、客土2、田间路桥工程:田间路、机耕路、桥涵3、小型水源工程:(机井及配套、集雨蓄水池(窖)、塘坝)4、田间排灌渠系:田间斗渠以下灌水沟渠(管)、排水(涝)沟渠(管)、节制闸、小型排灌设施(含农电)5、坡面防护工程:截水沟、排洪沟、田坎防护6、生物防护工程:农田防护林、经济植物篱7、田间积肥工程:积肥凼(坑)前后综合部分(黄铁平,王绪奎304)王绪奎先把前半部分拟个初稿时间进度:周二(2日)下午讨论分区(田有国) 周三(3日)完成分区所有工作(田有国) 周四(4日)分区建设重点:东北区(黄健,506):主要制约因素(8个型里挑2-3个型,只点不展开),中低产田制约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参考沃土工程,但要再提炼,不再分到土壤亚类。兼顾说到水田、旱地、坡地,为后面写打下基础)水田:旱地:坡地:黄淮海区(申眺511):干旱灌溉型长江中下游区(梁华东412):华南区(梁国新411,杜森协助):西北区(石磊513,孙大鹏302):西南区(黄有胜504):1、区域特点:基本描述(包括的省、总耕地面积、主要作物和耕作制度)、中低产田面积(涉及的主要障碍因素及各类型面积,易改造面积)2、工程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类型要解决的问题(提高耕地地力,消除障碍因素,旱能灌,涝能排,加深耕层,土地平整,便于机械作业,有机肥堆(积)沤)3、项目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上述7项工程措施中,根据中低产田障碍类型进行选配4、建设规模:1、瘠薄培肥型 (1)客土培肥 (2)田地平整 (3)田间渠系的重新配置2、灌溉改良型 (1)修筑等高沟埂 (2)修筑条田 (3)简单的单排单灌沟渠系统 (4)种植生物篱 3、盐碱地改良型(1)明沟排水(2)暗管排水(3)井排、井灌与井渠配套排水4、沙化耕地(1)营造防风固沙林(2)机械沙障(3)引水阻沙与风力拉沙5、 (二)高产田标准化建设 1、田间原有排灌设施修复建设 (1)旱地小型集雨设施加固 (2)田间提灌设施(3)北方地区斗、农渠系加固 (4)南方斗、农渠系硬化 2、机耕道路建设 (1)北方宽*米砂石、煤矸石等机耕道路 (2)南方宽*米碎石、砂石、三合土等机耕道路 (3)田埂硬化 3、田间积肥设施 (1)田间秸秆堆沤池 (2)农家肥积造堆放场、积造池 (三)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 1、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 2、土壤墒情长期定位监测点 3、肥效与土壤培肥区试基地及检测处理设施 4、流动测试服务设备五、资金概算及效益分析 (一)投资规模 投资总额: 1、分建设内容2、分区域 3、分年度 (二)资金筹措 1、中央投资 2、地方配套投资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