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7 人教版 .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7 人教版 .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7 人教版 .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7 人教版 .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7 人教版 对应学生用书p243一、选择题1(创新题)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答案:c2(2012淄博模拟)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a政治民主化出现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c皇帝大权已旁落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解析:a、c项不符合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加强的特征,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是三省六部体制下,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相互制约,即三省体制存有弊端的一面。答案:b3唐律疏议是我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和注疏。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它的颁布应依次经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刑部abcd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掌握情况。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刑部隶属尚书省,主管刑法。掌握了这些知识,便能找出正确选项。答案:d4(2012广元诊断)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为历朝历代所沿袭,它有效保证了中华帝国的繁荣。其主要原因是()a录取名额逐步扩大b捍卫了儒家思想c考试程序公开公正d向庶民开放政权解析:科举制度有利于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制度步入仕途,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5(2012福州质检)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人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解析:抓住“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直接判断b项正确。答案:b6(创新题)“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辞里描述的制度延续到隋唐,这种制度是()a府兵制b募兵制c保甲法d将兵法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从材料中的出征武器都要自备以及这种制度始于北朝、延续到隋唐等信息可判断为府兵制。答案:a7(2012长沙调研)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由西域传入内地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已普遍使用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解析:材料评述的是曲辕犁,故d项正确。答案:d8(2012武昌调研)南宋张孝祥湖湘以竹车激水诗序载:竹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此中记载了下列生产工具中的()ab 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灌溉工具的了解。从“如纺车”可知是一个形状像纺车的水车,水车上“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用竹筒舀水的水车只有筒车,故b项正确。答案:b9一首青花瓷,好评如潮,以瓷器作为“中国元素”来创作歌曲,思路新颖,开拓了“中国风”歌曲创作的新路。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制瓷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周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瓷器b战国时期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精美瓷器c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d唐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秘色瓷解析:夹纻技术出现在漆器领域而不是瓷器。答案:b10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比较准确的应该是()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陆羽推崇越州青瓷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低劣,不如青瓷abcd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中等难度题。解题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唐朝白瓷质量不如青瓷,只是陆羽喜欢青瓷,错误,排除;故c项正确。答案:c11(2012华师一附中模拟)“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这一次中国古代史上的赋税改革是()a两税法b一条鞭法c更名田d摊丁入亩解析:抓住“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这说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并按田亩交纳地税,但没有废除人头税,这是两税法的特征。答案:a12唐诗夜看扬州市中云:“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a扬州的草市在当时很繁荣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c扬州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客纷纷”等可以得出其描写的是扬州夜市的繁华。答案:b二、非选择题13(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净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政要材料二尚书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中书省,掌佐天子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宜署中覆,然后行焉。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怎样的治国方略?(2)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反映了隋唐时期哪些主要制度?并分别简要说明这些主要制度的作用。(3)材料三所反映的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其结局说明了什么?14(2012冀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前期(618756)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2/3强。唐后期(757907年唐亡)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竟占49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摘自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材料二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涝、蝗)。因此,连年的农民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水利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