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新人教版选修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材料二1718世纪当欧洲出现启蒙运动时,我国也在明朝和明末清初产生了一些反封建的早期民主思想。材料三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柱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材料四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2)材料二中,东西方两种社会思潮产生的时间大致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内容却有较大的差异?(3)从材料三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4)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 (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平等交往的愿望。(能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均可)(4)联系孔子所倡导 “仁”的观念、“中庸”之道、重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结合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说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需要道德约束和教育等。 (本问为开放性设问,不必拘泥于本答案的表述)2(苏北四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二“政体”这个名词的意义相当于“公务团体”,而公务团体即是每一城邦“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 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 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材料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情况。说明他分类执行的标准。判断古希腊著名城邦国家雅典践行的是哪一种政体?(3)谈谈你对材料三这句话的理解。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直接概括为逻辑学和科学的分类。第(2)问中的“分类情况”可以直接对材料二概括归纳即可,切忌全部照抄,注意提炼。“标准”根据分析分类标准跟执政者人数和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关。“政体”根据所学做答即可民主制。第(3)问可以理解为真理高于一切。表达他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答案:(1)提出逻辑学上的“三段论”,首次对科学进行分类。(2)分类: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 共和政体(或民主政体)。(3)尊师,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拉斐尔的雅典学园材料二在阿卡米德学园,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超凡的才华。柏拉图曾经说过,一般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而亚里士多德则代表学园的头脑。当亚里士多德遭到同学的攻击时,柏拉图总是出面解围,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三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问题:(1)材料一说明柏拉图学园的哪些特点?(2)材料二表明,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态度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概括对他恩师的态度。(4)亚里士多德在教育方面有什么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描述历史事物、概括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2)问,主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3)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归纳;第(4)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从对题目的分析和作答过程中,要注意体会希腊先哲们严谨的治学、独立的思考等优良品质。答案:(1)采用对话式教学,师生在轻松气氛中自发讨论问题;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注重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培养自由探讨学术的创新精神。(任答两点即可)(2)柏拉图看重亚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点,给予保护和宽容,同时进行正确引导。(3)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4)创立吕克昂学园;其教学方式被称为“逍遥学派”。(任答一点即可)4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溢美称谓,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两位东西方先哲为建设理想社会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些主张对当时社会关系的认识有何明显缺陷?(2)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核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与古代先哲和孙中山相比,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有何显著不同?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的认识。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2)根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解析: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第(1)问 “尊敬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