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阑尾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doc_第1页
肠痈(阑尾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doc_第2页
肠痈(阑尾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doc_第3页
肠痈(阑尾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痈(阑尾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所致。病位在肠。阑尾炎可参照本病护理。【临床表现】 以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辨证:瘀滞证、湿热证、热毒证。【临证(症)护理】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1、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块及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等变化,并做好记录。2、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阑尾、天枢等穴,伴发热配曲池、内庭穴;伴恶心、呕吐配内关、中脘;伴腹胀配大肠腧,宜泻法,中刺激或用电针。3、遵医嘱选用玉露散、大蒜糊剂、黄金散敷腹部痛处或包块处。4、手术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术前护理】1、向患者解释早期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多与其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疏通安慰。2、术前准备(1)术前一天,根据医嘱做好血型鉴定与备血。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病历上。(2) 做好术前备皮的准备。(3) 术前12小时禁食。(4)按医嘱应用抗生素。(5)介绍与手术相关的知识,指导术后配合要求。【术后护理】1、按术后患者的术后护理常规进行。2、饮食调理:术后禁食,待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但此时不要进食甜食或牛奶,以免引起腹胀,进流质后,如无不适反应的可改成半流质,而后再逐渐过渡为普食。饮食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水果蔬菜。忌海腥发物,肥甘厚味之品。3、其他护理:早期活动,术后10小时患者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减轻疼痛。术后疼痛常限制患者活动,影响睡眠,并引起血压升高,应遵医嘱及时给与止痛剂。【饮食护理】1、瘀滞证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全流质饮食,可进食米汤、菜汤、肉汤等。忌食辛辣、油腻、胀气的食物,如奶油、辣椒、牛奶红薯等。2、湿热者,嘱其多饮水,可饮用清凉饮料,如茅根水、菊花茶、红萝卜马蹄竹蔗水等。3、热毒者,禁食。4、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生冷之品。【给药护理】1、告知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2、中药汤剂宜多次温服,并观察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3、服用通里攻下药时,应注意大便情况。泻下太过者应报告医师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4、观察药后腹痛、腹肌紧张、体温等情况;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情志护理】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并发症护理】1、腹腔内出血:是由结扎线脱落,阑尾动脉出血引起的,一般在24小时内。患者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脉搏增快,面色苍白,腹部隆起,应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手术止血准备。2、弥漫性腹膜炎:为阑尾穿孔所致,出现寒战、高热、腹肌紧张、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膜刺激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麻痹性肠梗阻:应密切观察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表现。配合医师处理。【健康指导】1、慎起居,防感冒,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2、避免饮食不节及饮食后剧烈运动,纠正便秘。3、保持良好情绪。4、症状好转无合并症者,应有计划地进行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5、门诊随访,定期复查。肠痈(阑尾炎)健康教育处方阑尾炎一般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即首先为上腹部或脐周的疼痛逐渐加重,渐转为右下腹的固定疼痛。中医称为“肠痈”,多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致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而成。【生活调护】1、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一般取半卧位。2、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3、恢复期要注意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减少肠粘连的可能。4、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5、避免饮食不节及饮食后剧烈运动。【情志调护】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志过激,做到心平气和。【饮食调护】1、急性发作期应予禁食。2、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术后肛门排气后可吃少量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3、忌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忌海腥发物,肥甘厚味之品,少食肠胀气的食物。4、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食疗方】1、鲫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