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清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清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清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临清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2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3韩非子认为:除国君外,无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以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 b否定贵族特权,维护君主专制c否定贵族特权,维护人民权利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阴阳五行为框架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尊儒尚法5.汉武帝大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秦始皇大搞“焚书坑儒”,实际上这两件事的根本着眼点有着惊人的一致。你认为这“惊人的一致”应该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完善法律机制 c.满足个人喜好 d.加强君主专制6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7.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王夫之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a商品经济没有发展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发展得不够充分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市民阶层尚未形成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 d.君主专思想9.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不服气,说:“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任,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说法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普罗泰格拉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10“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11“这是我的立场”是马丁路德反对强权的传世名言。路德告诉人们,个人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而不必借助庞大的天主教会;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是不能被任何人剥夺的,因为这是上帝赐予每一个人的。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是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简化宗教仪式c.提倡信仰即可得救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12.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13.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的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卢梭所表达的是 a天赋人权思想 b自由平等思想 c人民主权思想 d人非工具思想1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文中的“他们”意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 构建理性王国15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16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方式上主张不同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17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18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问题是a.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 b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c.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 d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9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彦:“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来桥梁的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科技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20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 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书法艺术 b戏剧表演c舞蹈艺术 d绘画艺术21下列四幅画中,明显属于明清时期文人画的是( )22.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2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24.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经商思想淡化 c拜金主义盛行 d商品经济发展25、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 规律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a b c d26.“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爱因斯坦 d.波尔27“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结论最应该送给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量子论的提出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28.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29“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煤炭电力石油a bc d301830年9月,美国人科林斯准备离开纽约去外地旅行,他不能选择的出行工具是31.20世纪科技发展中,与当今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a.电子计算机b.无线电报c.电话d.有线电报32.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b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33.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34.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 暴力革命 c. 改良维新 d.君主专制 3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b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c李贽笔下的孔子d董仲舒笔下的孔子36.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37.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 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38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孙中山、陈独秀 d康有为、孙中山39“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d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4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b.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c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 第卷(材料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41题12分,42题14分,43题14分,共40分)4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在当时“未取得成功”的原因。(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3)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2分)(4)材料四作者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2分)对待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1分)4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规律和法,在包括法文在内的主要西方语言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词)。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材料四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