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学术论文.ppt_第1页
如何写好学术论文.ppt_第2页
如何写好学术论文.ppt_第3页
如何写好学术论文.ppt_第4页
如何写好学术论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写好学术论文李兴训 一 概述 1 1撰写学术论文的目的 一般性定义 学术论文一般只是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记录 是将材料经过科学的 逻辑的加工 形成有论点的论文 它必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起着推动作用 而不应包括同行读者所共知的知识 不应包括一般性的研究过程的叙述 不应包括过多琐屑的具体实验观察所得 1 1撰写学术论文的目的 1 科学积累 科学积累就是将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 收藏入人类的科学宝库 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 藏之名山 1 1撰写学术论文的目的 2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推广传播 促进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使科学成果和创新知识为人类所共有 传播推广研究成果 使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使之造福人类 传之其人 1 1撰写学术论文的目的 3 总结完善撰写论文是出成果的最后和必不可少的阶段 作者在研究工作告一段落 通过整理实验数据 着手撰写论文时 必然要求占有必要而充分的材料 在综合分析 判断推理后 形成论点 使研究成果更臻完善 论点更加明确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4 深化研究好的学术论文必须有对科研成果进行科学的 逻辑的和文字的再创造 能够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或者提出下步工作建议 对问题的改进意见 下步研究方向等 1 1撰写学术论文的目的 1 1撰写学术论文的目的 5 考核 晋升的依据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1 实事求是 不夸张 不渲染学术论文丝毫不能夸张和渲染 不能为了塑造典型而移花接木 学术论文只能实事求是 要有 宁坐板凳三年冷 不写文章一字空 的精神 尽量不写 众所周知 世人皆晓 之类文字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2 有重点 有提高 要体现学术新水平科学技术论文是科技研究成果的文字体现 但并不是全部研究成果都必须而且可能写成可供学报发表的学术论文 也不是一项研究工作的所有实验过程和观测结果都必须写入学术论文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定要整理 有取舍 有提高 要形成论点 要体现学术新水平 利用方便的条件可获取大量的油藏工程信息井下压力计的使用 可随时方便地进行压降试井 不稳定试井和稳定试井等 因而可随时获取大量的油藏工程信息 2 大量地质数据实时传入数据库为油藏工程研究和动态分析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1 试井解释包括稳定试井分析 压降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处理 这些工作的原始数据不再需要手工录入 不仅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 还避免了手工录入可能出现的数据错误 2 油藏跟踪数值模拟有了实时更新的数据中心油田开发数据库 避免了动态信息的手工输入 使数模工作更有效 更及时地指导油田科学开发成为现实 3 历史数据的便利查询 统计计算为油田动态分析高效率打下了基础 续前页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3 有创造性或新见解学术论文的内容是研究成果 所以对学术论文最基本的要求 和对研究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相一致 即应该充分考虑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originality 论文叙述的研究工作内容 应该具有创造性 有自己的独特的合乎逻辑的见解 匠心独运 并非模仿和抄袭 要有新的见解 例 3稳产潜力分析3 1不同油水接触关系的井提高采液量潜力分析 1 隔层较发育的井提高采液量潜力 2 边部井和无隔层井提高采液量潜力3 2不同注采关系的井提高采液量潜力分布 1 角井提高采液量潜力 2 边井提高采液量潜力4提高采液量时机的选择4 1受天然水驱的井提高采液量时机 1 隔层发育井提高采液量时机含水在50 60 为宜 2 边部地区和中部无隔层的井高采液量时机决定于油层的水淹程度4 2受注入水驱的井的提高采液量时机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4 要有五性Accuracy 正确性 实验数据精确可靠 内容论点正确无误 Objectivity 客观性 客观真切 事实求是 不是主观臆断 不是想当然 研究工作中应该而且可以对结果进行预测 但在整理实验数据编写学术论文时 不能无视客观事物 按主观愿望从事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4 要有五性Impartiality 公正性 公正对待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 不偏不倚 不按照自己的意向任意取舍 不能自认为某些现象 数据和结果的出现是反常的就予以取舍 不能忽视偶然性 要知道某些偶然现象可能孕育着重要的突破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4 要有五性Verifiability 确证性 论文中的数据经过反复证实 实验结果可以重复 有再现性 而且经得起别人的复验 任何地点 任何时间 任何他人以相同的实验条件 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 Readability 可读性 论文必须文字通顺 可以称颂 切忌生涩 要尽可能的润色文字 丰富词汇 如果一篇论文烦琐乖僻 像天书一样 读者看不懂 又有什么效果呢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5 层次清楚 逻辑性强学术论文的形式决定于科研成果的内容 不同的科研成果 必然需要用不同的格局 体例 章法和形式来撰写成论文 学术论文和其它各类文章相比 由于其科学性和逻辑性所决定 更加要有层次 有章法 有很强的逻辑推理 要分成段落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6 篇幅尽可能简短论文全文的长短 因其内容和目的而异 如果是作为科学纪录 投送学报一类学术刊物上发表 一般宜于简短 其理由是 a 必须足够估计到读者对象是本专业的行家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b 刊物本身是学术性 提高性的读物 是重要成果的科学记录 不是刊登知识性 讲座性 通俗性 情报性的文章的园地 c 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读者的阅读时间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7 突出重点和新的见解学术论文显然不必过多介绍一般常识性的内容 不必作一般历史回顾 不必叙述一般功能和效用 不必重复教科书上已有的知识 要突出重点和新的见解 只叙述最必要而最新的内容 只介绍自己独特的成果 例 上扬子盆地的划出及其意义 一文 2 上扬子盆地的边界和内部分区2 1盆地的边界2 2与四川 江汉和西昌等盆地的关系2 3上扬子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 1 四川盆地 2 西昌盆地 3 江汉盆地 4 黄陵隆起 5 湘鄂斜坡褶皱带 6 黔北斜坡褶皱带 7 鄂西北断褶带3 本盆地结构与国内外盆地对比3 1与国内盆地进行对比3 2与国外盆地进行对比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本文的重点 1 划分出了上扬子盆地的边界和内部分区 并确认了上扬子盆地的存在 2 详细研究了上扬子盆地的内部结构 构造单元及其与周边盆地的关系 与国内外盆地的对比 3 论述了划出上扬子盆地的意义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上扬子盆地的划出及其意义 节选 综上所述 把上扬子盆地划分出来的创意 从各方面都应该被接受 其实 大凡某一沉积盆地 在地质历史中 沉积范围逐渐加大而消失时 新的沉积层把老的都掩盖于地下 人们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 而本文讨论的上扬子盆地情况相反 新的沉积范围是缩小 就存在盆地的划分的边界怎么取的问题 如果只承认四川是盆地而否定上扬子是盆地的看法 那是盆地划分的双重标准 是不可取的 本文仅仅恢复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而已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本文的新见解 1 对不断上升 沉积范围不断减小的上扬子盆地确认了它的边界及其存在 2 统一 修正 完善了划分盆地的标准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8 反复推敲 语言精炼 写完后 至少看两遍 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 句 段删去 毫不可惜 因此要反复推敲 千锤百炼 使语言精炼 尽量使之达到科学与文学相结合 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境地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8 反复推敲 语言精练例1 分布在麦盖提斜坡西段卡拉沙依组顶部的不整合面为一大的区域不整合面 改为 在麦盖提斜坡西段卡拉沙依组顶部有一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 1 2撰写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8 反复推敲 语言精练例2 在一定的温度下 沉积蜡的总量是在该温度下与液相平衡存在的所有固相沉积量的总和 改为 沉积蜡的总量是在一定的温度下与液相平衡存在的所有固相沉积量的总和 文字精练实例 四 效果分析彩南油田的自动化工程自1994年下半年陆续投运以来 不仅充分体现了它在地面生产管理方面的优势 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地质管理 油田动态分析及油藏工程研究与应用方面的优越性 为油田持续高效高速开发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1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百万吨油田百人管理创造了条件实现自动化后井站无人值守 生产动态资料自动录取 使近400口油 水井的直接管理人员由400人下降为100人左右 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在地质管理和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工作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主要有 1 常规资料自动采集 自动入库等减少现场地质管理人员及资料整理人员约30人 2 先进的手段及丰富可靠的资料使油藏研究和动态分析人员减少20余人 仅以上两项为百万吨油田全部职工数减少至220余人从地质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 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 待自动化全部实施完毕后 每年可节约测试费用 示功图 地层压力等 200 0万元以上 先进的抽油井诊断技术使油井措施成功率较常规管理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以上 仅95 96年就减少无效作业30余井次 节约修井费用150多万元 因少修井多产油1400多吨 创效益112万元 文字精练实例 2 为地质工作的高起点 高水平奠定了基础 自动化技术在油田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使地质工作一开始就以较高的起点和水平运行 绝大多数地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录入 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使油田动态分析全部由计算机实现 不仅使油田动态分析快捷 方便 而且大大提高了分析质量 3 使油田持续高速 高效开发有了决策依据自动化技术向地下的延伸和数据库的建立 为油藏工程研究和应用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尤其利用井下压力计等录取的大量油藏工程信息和数据库的应用 为随时进行油藏跟踪数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如三工河组油藏在整体以3 0 的采油速度下 根据边低水能量的大小和补充情况 大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能量开发 仅这些排液井每年多产近10万吨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 为油田自动化技术的使用积累了经验彩南油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践充分说明 实现油田高速 高效开发 提高油田最终开发效益的关键是所制定的开发技术政策要符合油田地下情况 欲达到此目的 自动化技术向地下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 突出的两点是 有获取准确的油藏工程信息的手段 即井下压力计 有方便适用的数据库及其快捷的数据传输系统 这为以后油田发展自动化技术拓宽了领域 文字不精练实例 在滴南突起的东部 侏罗系直接超覆沉积在石碳系的风化剥蚀面之上 这是一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 沿着这一大的区域不整合面 有可能找到受该区域不整合面控制的地层或岩性油藏 改为 在滴南突起的东部 侏罗系直接超覆在石碳系的剥蚀面上 沿着这一大的区域不整合面 有可能找到受该不整合面控制的地层或岩性油藏 应删除 沉积风化之这是一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区域 1 3鉴戒 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是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追求真理 造福人类 国内有一位科学家说 作为科学工作者 首先必须尊重事实 来不得半点虚假 其次是正确对待成果 不能追逐名利 第三是正确评价成果 正确开展百家争鸣 而且评论出于公心 1 3鉴戒 1 不能搞伪科学a 前苏联b 英国c 中国水变油前苏联的拿巴辛斯卡娅 一度被吹捧为显赫一时的女科学家 她的实验结果 外国科学家怎么也重复不出来 原来她的细胞起源那一套是假的 2 不能抄袭 二 每个章节的要求 学术论文撰写的一般格式 2 1命题 1 命题的概念命题 又叫文题 题目 标题 或称 总标题 以区别于 层次标题 是论文的总纲 命题是以最恰当 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2 1命题 2 命题的一般要求例1 高效油田中低产井的管理例2 调驱技术是低渗透油藏稳油控水的重要手段 2 1命题 2 命题的一般要求命题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 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 不能使用笼统的 泛指性很强的词语 命题的一般要求 例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太笼统 太大 改为 xx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准葛尔盆地腹部滴水泉地区滴南凸起石碳系 二叠系 三叠系 侏罗系 白垩系不同类型的油气藏成藏因素研究改为 准葛尔盆滴南凸起石碳系 白垩系油气成藏因素研究删去 腹部滴水泉地区二叠系 三叠系 侏罗系 不同类型的 2 1命题 3 命题可采用副标题可以引伸主题 补充说明例 合理高效开发边底水背斜油藏的基本原则 以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为例 2 1命题 4 命题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切忌不适当地渲染例 xxxx机理的研究 xxxx的规律 xxxx的模型 等 如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2 2著者及其工作单位 1 文责自负发表论文就要签署作者姓名 这是对工作负责精神的体现 文责自负 通过署名 说明这篇学术论文是由谁或主要由那些人做出来的 表示对论文负责 2 2著者及其工作单位 1 文责自负例1 文革期间署名 文革小组 三结合小组 等 使文责不能自负 例2 为追求上稿率 署名人姓名 有拉大旗 作虎皮之嫌 例3 署领导姓名 讨好领导 领导只享受 不负责 2 2著者及其工作单位 2 享受荣誉署名也是记下作者辛勤的劳动 记下他们为人类科学事业建树的功勋 给予应得的荣誉 受到后人的景仰 就是平常所说的起 记帐 的作用 因此 凡是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工作 做出主要贡献 能对论文负责的人 都应署名 2 3目录 长篇论文和书籍一样 要有目录 反映出论文的提纲 一般论文篇幅不长则并不需要目录 对于学术论文 一般也不必要目录 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 分别层次 逐项标注页码 以便读者查找 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码 2 4摘要 1 是对论文的高度浓缩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应包括与论文本身一样多的信息 但经过高度 浓缩 它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 提供读者确定是否需要阅读论文全文 并使那些没有时间阅读全文的读者 用较少的时间阅读摘要后 能够确切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吸取他所想知道的东西 2 4摘要 2 完整 准确地反映论文成果摘要要求完整 准确说明原论文中的目的 方法 成果和结论 重点是成果和结论 摘要本身是完整的短文 在多数情况下可不依附论文而独立存在 能够独立使用 做到不看论文本身也能明白易懂 2 4摘要 3 只作介绍 不加评论摘要只对论文内容做忠实介绍 一般不加评价 大体介绍 本研究工作的主旨 缘起 目的 范围 效用等 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过程 取得的新成果及其价值和意义等 最好保留原论文中的基本信息和语气 2 4摘要 4 语言精炼 简短扼要摘要的文字必须精炼 字字推敲 做到多一字则无必要 少一字则嫌不足 要求言简意赅 简短扼要 引人入胜 最好写成能吸引住读者 使之手不释卷 产生一口气看完论文全文方才休止的兴趣 摘要一般约为正文全文字数的5 2 4摘要 例1油藏持续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以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为例摘要着重介绍了如何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和开采过程中对油 水运动规律的认识 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天然水驱 封隔边底水 适时加密井网 注CDG凝胶调驱等多项技术 使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的稳产期较方案设计延长一倍 平均以3 5 的采油速度高速稳产可达10年以上 稳产期平均含水上升率可控制在1 4 以下 油藏的最终采收率由原方案设计的35 可提高至60 以上 不仅大幅度增加了可采储量 而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 4摘要 例2 塔里木盆地寒武 奥陶系古岩溶特征与油气分布摘要 塔里木盆地寒武 奥陶系分布广 厚度大 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及沉积体系自身的特征使古岩溶十分发育 古岩溶的纵 横向分布控制着油气分布 目前已发现十多个大 中型油气田 从古岩溶发育的期次 岩溶的分布极其类型 古岩溶成因 岩溶储集特征及控油作用等进行论述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寒武 奥陶系是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层位 2 4摘要 合理高效开发边底水背斜油藏的基本原则 以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为例摘要 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边底水活跃 天然能量较充足 并且油藏与边底水的连通性好 油层渗透率较高 油水粘度比低 导压系数高 边底水补充快 因此 适合于长期利用天然能量开发 文章介绍如何根据不同区块的不同特点 确定合理的注水时机 注水部位及合理的采油速度 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能量 以最少的注水井数和注水量来满足高速开发的需要 使整个油藏连续五年以2 9 3 4 的采油速度高速开发 实现油田低中含水期稳产和获取较高采收率的目标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例3 2 4摘要 调驱技术是低渗透油藏稳油控水的重要手段摘要 彩南西山窑组油藏微裂缝发育 储集层非均质性强 是典型的低一特低渗透油气藏 经过几年高速开发之后 因水窜 水淹而使油藏含水上升快 产量递减大 地层压力场分布复杂 对此 在深入进行油藏研究 认清砂层在纵向 横向上的发育程度 注采连通程度 储集层沉积微相 岩石物理相 储集层裂缝相 流体流动单元等油藏特征的基础上 对注水井进行普通调剖 深度调剖 2 3 调驱等措施 使油层动用程度由68 提高至95 并且在横向上起到了深部液流转向的作用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水驱波及体积和洗油效率 对整个油藏的稳油控水起了重要作用 而且投入产出比在1 3 5以上 经济效益显著 例4 2 5前言 前言是学术论文的开场白 好比交响乐的序曲 好比长剧的序幕 也好比一篇宣言的总纲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研究工作 本课题相关的前人成果和知识空白 理论依据和实验设备基础 研究目的和预期目标等 2 5前言 1 长篇论文长篇论文的前言自成一章 并可分成若干小节 论文的主旨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课题涉及问题的分析 工作范围 与其它工作的关联历史回顾 背景材料 前人工作综述基本理论和原则 以及有关政策 方针 法规 2 5前言 1 长篇论文长篇论文的前言自成一章 并可分成若干小节 预期结果和采用的方法实验材料和资料及其有关情况研究途径 研究工作的方案论证规划和内容概念和术语的定义 2 5前言 2 短篇论文对于短篇论文 其前言可以只包括 论文的主旨 目的 缘起 背景 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 预期目的和采用的方法等 简明扼要 一目了然 一般在前言中简要地说明进行本研究的理由 希望解决的什么问题 有什么效用和意义 并介绍前人有关的工作进展 尚存在什么问题 以及本研究的特点和涉及的范围 2 5前言 2 短篇论文例 彩南油田自动化系统在地质管理和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前言彩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沙漠整装油田 因沙漠恶劣的自然条件 总公司领导提出油田的建设与开发要实现 两新三高 即运用新技术 新体制实现油田建设与开发的高速度 高水平 高效益 要把油田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油田 最终实现百万吨油田百人管理的高效益 为达此目的 油田采用了独具特色的自动化系统 具有抽油井 采注计量站 集中处理站生产动态监测 单井自动选井 油气水三相连续自动计量 抽油井示功图在线采集 示功图诊断和系统管理 空抽控制 永久式井下压力计连续监测井下压力等八项功能 特别是十套井下压力计的应用和数据中心的建立 赋予油田自动化以新的内涵 不仅能及时 准确 连续地监测油层压力及其变化 还能将大量油田动态数据实时 快捷 方便地传入数据中心 并进行油藏工程研究和动态跟踪数模分析 使自动化技术延伸至地下 大大拓宽了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囊括了油田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油藏工程研究和应用 在国内诸多的自动化油田中独树一帜 前言的主要内容 论文的主旨 目的 缘起 背景 本研究的理由 希望解决的什么问题 有什么效用和意义 2 5前言 不炫耀不批评别人不说客套话不自我定论水平高低 3 注意的几个问题 2 6正文 正文是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 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 可以分成若干小节 也包括全部实验过程中测试和观察到的材料 以及由材料形成的观点 写好这部分文章 首先是要有材料 有内容 然后有概念 判断 推理 最终形成观点 对于撰写的这部分文章 首要的是合乎逻辑 顺理成章 其次是注意词章 用准确 鲜明 生动的词句和文章表达出来 简明精炼 通顺易读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a 按认识的层次写按研究工作进程的时间顺序 也就是认识的层次 依次叙述 在研究实践中 原来是分不同层次进行的 经过多次循环 深化认识 论文也按认识问题的先后 逐个问题来写 安排问题的序列 要有其认识上的逻辑性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a 按认识的层次写文章开始时 先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层次略有交代 然后 一个问题作为一层 层层有实验结果 有小结 有导出下一层次工作的引子 最终有综合 有分析 有总的观点和结论性的结果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a 按认识的层次写合理高效开发边底水背斜油藏的基本原则 以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为例 a 按认识的层次写 开发简况利用天然能量开发的有利条件 1 天然能量充足 2 地饱压差大 3 储层渗滤条件好 导压系数高 4 油藏的几何形态及隔层条件有利于边底水能量的发挥 a 按认识的层次写 5 较高的油层温度和地层水矿化度有利于天然能量开发3 制定正确的开发方案 1 合理的射孔深度 2 不同部位的井采取不同的采油速度 3 不断放大压差以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4 不同地区 部位贯彻优化注水的原则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把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多次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 融合起来 提炼出典型材料和观点 按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 逻辑地排成为章节 不按实验工作的原有的时间顺序 而按认识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演变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一般首先介绍实验用的材料 实验设备 实验经过 实验结果 可以在实验经过和实验结果的一大段文字中 将庞杂的数据和观察现象 加以综合整理 从实践上升到概念和判断 然后进行必要的讨论 归结出结论 完成推理的阶段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适于CDG凝胶调驱技术的有利条件 以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为例 2 实施CDG调驱技术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2 1较为优越的油藏条件 1 有利的构造形态油藏构造较缓 另外注水井大都位于构造高部位或中部 控制油井范围较大 是较为理想的试验区 2 油藏整装连片 储量集中三工河组油藏整装连片 主力层大面积分布 储量集中 油层注采连通率高 90 以上 有利于原油的驱替 3 油水粘度比小 驱油效果好由于油水粘度比低 若能使注入水的粘度稍有提高 就会较大幅度地降低油水粘度比 注入水快速推进状况便会得到控制 从而取得良好的驱油效果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 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 2 2注入时机适合据数模研究和动态分析 油藏综合含水为25 1 已进入中含水期 比较适合采取注CDG凝胶调驱措施 以利于加强油藏稳产基础 确保最终开发效果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 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 4 CDG浓度 选用溶剂等对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聚合物 交联剂等浓度增高 体系粘度增大 交联速度加快 5 CDG岩芯内成胶以30ml h的速度将配制的CDG溶液 未成胶 3Vp注入岩芯内 关井条件下恒温放置528小时 注水压力明显上升 说明CDG已在岩芯内成胶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 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 2 3室内实验及评价 分别将CDG凝胶注入两个具有相同长度 相同直径 不同渗透率的并联岩芯内 测取不同岩芯流出液的分配 低渗透率岩芯流量比高渗透率岩芯流量要高 说明CDG的调剖作用较强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 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 2 4注CDG的必要性 1 储层具一定的非均质性油层段孔隙度变化范围14 26 有效渗透率在100 300 10 3 m2之间 变异系数平均0 743 2 井距存在非均质性 边井 角井与注水井的距离分别相差125 250米 这必然会使边井首先见到注入水 降低边井方向上注入水的流动阻力 从而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 3 吸水剖面不均较为严重 吸水剖面不均较严重 同一井内部分层段吸水强度过大 形成注入水突破 有44 的井部分吸水层的吸水强度超过20m3 m d 因此对吸水剖面必须改善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 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 3 矿场实施情况按照三工河组油藏CDG凝胶调驱试注方案 首先在彩参2井区进行了先导性试验 利用简易注聚装置 CDG采用聚丙烯酰胺母液 交联剂和注入水现场在线混合配制 注入 历时一个月 平均每井组注入CDG凝胶5410m3 注入过程中 定时定点取样 进行粘度 浓度及交联时间等参数的检测分析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 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 4 效果评价4 1CDG成胶及热稳定性实施的6个井组注入压力均明显上升 上升幅度4 0 6 3MPa 在CDG停注后 注水压力依然比措施前平均高出1 60MPa 4 2增油效果6个井组共有17口油井见效 含水大幅下降 日增油量明显 高峰期日增水平达52 0t d 截止99年12月底 累计增油8364吨 4 3经济效益调驱6个井组共投入212 32万元 全年累计增油8364吨 当年投入产出比为1 3 9 最终投入产出比达到1 6以上 经济效益显著 2 6正文 1 正文的两种写法 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 b 按认识发展阶段写 2 实施CDG调驱技术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2 1较为优越的油藏条件 1 有利的构造形态 2 油藏整装连片 储量集中 3 油水粘度比小 驱油效果好2 2注入时机适合2 3室内实验及评价2 4注CDG的必要性3 矿场实施情况4 效果评价 正文的两种写法 c 两种方法交替使用一般来讲 论文都是以某一种方法为主 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要根据内容和题材的需要 灵活掌握 决定采用哪种写作方法为宜 2 6正文 2 正文写作的几点要求a 前述的正确性 客观性 公正性 确证性和可读性 亦即数据可靠 论点明确 实事求是 文字简炼 它是写正文部分的基本准则 b 研究成果只有经过科学的 逻辑和文字上的再创造 才能成为学术论文 实验材料须经加工而构成观点 观点统率材料 观点和材料统一 学术论文以基本观点为脉络 全文思路连贯 2 6正文 2 正文写作的几点要求c 正文部分的体裁格局 既有惯例可循 而又不必拘泥 但是文章应该具有准确 鲜明 生动的特点 例1 上扬子盆地的划出及其意义 2 上扬子盆地的边界和内部分区2 1盆地的边界2 2与四川 江汉和西昌等盆地的关系2 3上扬子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 1 四川盆地 2 西昌盆地 3 江汉盆地 4 黄陵隆起 5 湘鄂斜坡褶皱带 6 黔北斜坡褶皱带 7 鄂西北断褶带3 本盆地结构与国内外盆地对比3 1与国内盆地进行对比3 2与国外盆地进行对比 2 6正文 例2 高效开发边底水背斜油藏的基本原则 1 利用天然能量开发的有利条件 1 天然能量充足 2 地饱压差大 3 储层渗滤条件好 导压系数高 4 油藏的几何形态及隔层条件有利于边底水能量的发挥 5 较高的油层温度和地层水矿化度有利于天然能量开发3 制定正确的开发方案 1 合理的射孔深度 2 不同部位的井采取不同的采油速度 3 不断放大压差以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4 不同地区 部位贯彻优化注水的原则 2 6正文 2 6正文 2 正文写作的几点要求d 实验部分是正文的重要组成是论文心脏 全文的一切结论由此得到 一切议论由此引发 一切推理由此导出 1 实验用原料 材料 2 实验经过 3 实验结果和分析要列出实验数据和观察所得 并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和讨论 实验数据 需要整理 决不要成为全部实验数据的堆积 不要什么都写 而只写关键部分 应该十分强调必须做到科学地 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结果 扬弃不必要的部分 不要不愿割舍 那些便于了解全面和作者认为能作佐证的数据 也可列入附录 2 6正文 2 正文写作的几点要求d 实验部分是正文的重要组成 适于CDG凝胶调驱技术的有利条件 试验章节 2 7图表 通常用表格 图 照片等表达实验数据 列入文中的表 图和照片只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说明问题所最必要的 不是要将作者实验所得全部都收编入论文 2 7图表 1 制图的几点要求选用图必须少而精 绘图必须科学 线条必须准确无误 主次分明图的布局要合理自变量应该画在横轴上 参变量画在纵轴上曲线要光滑图必须有简明的图题同一组变量的曲线可以合并成一个图 便于比较尽量美观 2 7图表 1 制图的几点要求 2 7图表 1 制图的几点要求 2 7图表 1 制图的几点要求 水井X22补层 12口分注 9口增注 16口调剖 20口 2 7图表 1 制图的几点要求 2 7图表 2 制表的几点参考实验结果已用图表示了的一般不再列表 表中内容不必在正文中再作说明 尽量避免重复每一个表要有序号和表的名称表头一般要有名称 代号和量纲单位 表内数据的数字后不再附注单位 2 7图表 2 制表的几点参考 2 8结论 结论对全篇论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是整篇论文的归结 每当一篇学术论文出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在考虑这篇论文有否阅读价值时 往往是在读完摘要和结论之后才做出决定 可以决定不读 或是浏览 或是有必要通读全文 所以 结论是除了前述的摘要以外 又应予重视的论文组成部分 2 8结论 特点 1 结论是最终的 总体的论点 结论要由表及里 去粗取精抽象出共同的 本质的规律 归纳出内在和有机的联系 2 结论的内容不只是前文部分已经分别叙述的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 而应该有进一步的认识 2 8结论 特点 3 结论的措词必须严谨 逻辑必须严密 文字必须鲜明具体 要做到结论的语句 像法律条文一样 斩钉截铁 只能作一种解释 4 一句话只明确地归结一个认识或概念 一条规律或结论 清清楚楚 不能模棱两可 含糊其词 一言以蔽之 结论应该完整 准确 鲜明 2 8结论 结论部分有时包括作者提出的建议 例如 下一步研究工作设想 仪器设备将如何改进 遗留什么问题尚待解决等 如果得不出明确的结论 论文也可以不写结论 不写结论的论文 可以对实验结果作一番讨论 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某种反常现象 或发现暂时无法解释的实验结果 也可以在结论部分写明 留待后人解决 2 8结论 写结论时 要认真思考 深化认识 应避免 1 贸然轻率 对于复杂的材料 只做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 或忽视其相互影响的因素 只做出表面或片面的结论 或是结论分不清主次 或只用一种试验方法 特别是间接的 旁证的方法 回避其它可能造成难于自圆其说的试验方法 由此面得出结论 2 疏漏失察 把表面看来不十分明确的真实结论漏掉 2 8结论 重申客观性 忌带主观性有些人对他的研究工作所下的结论 往往是产生于制定研究方案到着手实验之前 而不是在整理分析客观的实验结果之后 安排实验只是为了 印证 他早已成竹在胸的 结论 而已 这是反科学的 也是十分危险的 研究者对自己的工作必须要有预测 然而预测必须受客观实践的考验和修正 2 8结论 结论及建议 1 CDG凝胶调驱技术是对聚合物驱油技术的补充和延伸 具有驱油和使注入水改向的双重作用 适用于油水粘度比较低的中 高渗油藏 2 CDG凝胶调驱体系 成胶条件不受水质影响 具有良好的成胶性能 现场注入工艺简单 各组分浓度使用范围较宽 便于控制和操作 工艺成本较低 投入产出比高 经济效益显著 3 实施此类措施时 应针对不同井的吸水状况 先注适当的调堵剂 再进行CDG凝胶深部调驱 例1 适于CDG凝胶调驱技术的有利条件 的结论 例2 井间示踪监测聚合物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的结论结论示踪剂井间监测是反映油层连通情况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为油藏调整提供油层平面各方向的流速 高渗透水淹条带的分布 油层非均质性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注聚合物前应在注聚合物区块内进行示踪剂井间监测 了解水驱油藏地下连通情况 并采取有效措施封堵大孔道 防止聚合物溶液的窜流 该技术的应用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对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今后的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8结论 例3 划分出上扬子盆地的意义 1 是三次南方找油找气的结果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 针对南方古生界海相碳酸盐沉积的找油找气工作一直没有间断 而且有三次集中调研时期 第一次在20世纪60年代的前期 学术带头人是曾鼎乾先生 笔者有幸在初期随去湖北和广西进行地质考察 之后笔者有著文发表 这次调研由于某种原因而中止 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 这项研究还担负着寻找十来个大庆的任务 动员各方力量进行调研 出版论文集 由于寻找十来个大庆的计划放弃了 研究工作也就结束了 第三次是在近年 南方海相沉积区被列入了油气勘探新区 也是动员各方力量进行调研 出版图书和期刊 研究工作的主流学者确实运用了国外流行的石油系统理论 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