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一 内阁制度的形成1 丞相的废除 1 原因 考虑到丞相 专权乱政 妨碍皇权 朱元璋下令罢除丞相职位 2 影响 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 然而又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 内阁制度的确立 1 设立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 特点 内阁是为皇帝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政治机构 但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3 发展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地位上升会威胁皇权 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而宦官参政 控制内阁 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预习交流1内阁制和宰相制有何区别 提示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 宰相被赋予决策行政大权 地位十分巩固 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 本身并无决策权 其权力并不来自制度及职位 而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信任 一旦失宠 地位便会一落千丈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二 军机处和密折制1 军机处 1 原因 直接原因是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根本原因是加强皇权 2 特点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机构简单 人员精干 办事效率较高 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较明显 3 意义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 密折制 1 目的 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 作用 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集中 预习交流2判断 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共同职能是参与机要事务 都拥有决策权 提示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三 一 三 清朝的边疆政策1 主要目的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基本原则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大事集权 小事放权 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 具体措施 1 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其地位与六部相同 2 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给予了特殊重视 3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 改土归流 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预习交流3 改土归流 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一 二 一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1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 而内阁 军机处的设置则是创新 2 内容详尽而全面 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 经济 军事 监察 司法 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3 程度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 大明律 的制定 特务统治的加强 八股取士的推行 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等方面 4 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 并且走向反动 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明史 记载 明太祖 革中书省 归其政于六部 置殿阁大学士 而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见 现 燮理 治理 无闻 何关政本 视前代宰执 宰相 迥乎异矣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正确的是 a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b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c 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d 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 视前代宰执 宰相 迥乎异矣 及所学知识可知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答案 b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1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 废除了丞相制度b 设置了军机处c 扩大了六部权限d 推行了行省制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废除丞相 权分六部 加强了君主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和把握 答案 a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2 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 和世泰等奏 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 即派苏楞额 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伴送 钦此 a 中书省b 内阁c 军机处d 礼部解析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嘉庆二十一年 英吉利使者来华 内阁上奏说 英吉利人反复演习礼仪 态度甚是 敬谨 皇帝非常高兴 要求给英吉利人 原品顶戴 沿途伴送 等待遇 从 钦此 看 这是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圣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清朝雍正皇帝之后 圣谕的撰写者是军机处 而非中书省 内阁和礼部 故选c项 答案 c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名师点津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可用 一废二设走极端 来概括 一废 明初废丞相 权分六部 二设 明朝设立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 走极端 君主专制走向极端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一 二 知识架构 二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 积极影响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 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粉碎内部分裂叛乱 抵御外来入侵 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消极影响 1 从目的看 它是为了维护渐趋衰落的封建制度和 家天下 的皇族统治 具有历史的反动性 2 从措施看 它是以强化封建专制为核心 最大限度地把对全国的统治置于皇帝一人之下 这就违背了时代潮流 阻碍了历史进步 在根本上潜伏了更大 更强烈的统治危机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纵观明代 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 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 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 a 宦官专权b 内阁的作用c 六部掌握实权d 军机处的设置解析 明朝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 有 票拟 之权 答案 b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1 假如你是某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2016届研究生面试时给出这样一道题 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 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 这一做法使军政权力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 废除丞相制度 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解析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动乱的说法太绝对 也不符合历史实情 故选b项 答案 b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2 当明朝经过创造的阶段而固定下来时 朝廷的主动部分实为百官臣僚之集团而不是君主 虽说在理论上讲 这种权力 皇权 并无限制 最后的办法仍是以人本主义调和这天授皇权 或者说是强迫地执行开明专制 作者认为明朝 导学号52430007 a 官僚体系为决策的中心b 皇帝为决策的绝对中心c 君主专制得以空前强化d 以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答案 a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名师点津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认识 知识架构 一 二 史料一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上之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研读 史料中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终以取祸 表明明代阁臣只是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