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四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3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bc d解析:选d。牛、羊、鹿等是消费者,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是三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种类,因而不能把它们中的牛、羊、鹿仅看作是3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只是其中的一类生物,并不包括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群落概念不符。2下图为北太平洋海水中无机盐含量、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3代表生产者,2为初级消费者b经2、3的作用,完成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9月份无机盐的增多是由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一年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最多的月份是6月份解析:选c。北太平洋地区1、2月份气温较低,生产者数量较少,而海水中无机盐含量较高,再结合2、3的变化趋势可判断:1、2、3分别表示无机盐含量、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经2、3和分解者的作用,完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产者数量最多的时期(3、4月份)是流经生态系统能量最多的时期;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故c正确。3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禽类、蛋类为主 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解析:选a。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营养级少,能量的损耗少,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4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解析:选d。群落由系统中所有生物组成;消费者4数量的增多会导致消费者2快速减少,使生产者2的生存压力减小,生产者2数量暂时增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光能、化能自养生物在内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消费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些植物开花需要信息素的刺激b昆虫性信息素占信息素的少部分c烟草植株受到蛾的攻击产生一种信息素d蚜虫受到七星瓢虫的攻击时,会产生一种信息素,附近的其他蚜虫感知后会离开解析:选b。有些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素的刺激,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蚜虫受到七星瓢虫的攻击或烟草植株受到蛾的攻击时,都会产生一种信息素;昆虫性信息素占信息素的绝大部分。6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氧气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解析:选d。蠕虫通过细菌间接从鲸的骨架上摄取营养,都是营腐生生活,所以为分解者;细菌生活在蠕虫的附肢中并为蠕虫提供营养,所以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细菌没有染色体等结构,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海底是一个含氧量极低的环境,所以这种细菌应为厌氧型细菌。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解析:选b。大型肉食动物如虎等处于最高营养级,获取能量少,容易成为濒危物种;在富营养化水体中n、p含量高,蓝藻会进行爆发式繁殖,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不能构成食物链;羊、牛属于初级消费者,直接从生产者获取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d项中能体现出食物链中的一部分,可以用能量流动规律来解释。8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淘汰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的动物进行控制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进而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作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解析:选c。生态系统有三大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任何生命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并且被人类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黄麻的北移推迟了开花或不开花,延长了生长期,进而提高产量,这是利用光照时间的长短,属于物理信息。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解析:选c。粪便中的有机物会被分解者利用,不会流向植物,且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循环的,a、b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c正确;次级消费者获得能量的多少与初级消费者的数量无直接关系,d错误。10梅托斯(meadows)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见下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解析:选d。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1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基因细胞组织物种生态系统abc d解析:选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b蛋白质的多种多样c物种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析:选a。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或称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13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如图。其中p表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p去除效果好于n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都是同步的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净化作用解析:选a。n、p含量越高说明污染程度越高,其中n、cod的含量随时间降低,说明人工湿地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p的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对其去除能力较n要低;cod主要反映的是微生物的生理活动。14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 b物种退化c自然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解析:选d。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有三个,即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如森林过度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和大量开垦,不合理的围湖造田等,都将导致野生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它们的生存;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滥捕乱猎和滥砍乱伐使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环境污染等。15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解析:选d。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数量并没有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由于人口增长情况除受环境影响外,还受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并不完全符合生物种群消长规律;资源短缺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单纯依靠科技进步不能很好地解决;人口过度增长是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6人类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沙尘暴使人患咳嗽、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b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往往较低c与人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越高d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解析:选c。a项正确反映了环境中沙尘暴这种特定气候变化对人的呼吸系统的影响。b项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低。d项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是人类破坏了植被、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的结果。c项生物与人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与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位置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17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a将使原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b将使原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逐渐提高c将使原来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d将对原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影响解析:选d。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往往呈“j”型增长,会导致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原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能逐渐变得简单,但不能改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变化与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程度及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的“j”型增长将对原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影响。1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解析:选c。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使本地物种在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说明红树林对生态系统起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价值;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而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19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基本内容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解析:选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没有种群多样性的概念;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大;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基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20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选b。食藻类浮游动物和藻类构成捕食关系,藻类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减少,可构成负反馈;当排入污水后,浮游动物死亡,加剧了污染,又导致更多的浮游动物死亡,直到所有动物全部死亡,这属于正反馈。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关,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所以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a项正确;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形成水平结构的原因是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酸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b项正确;我国南方热带雨林的落叶量比北方森林的多,但是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却比北方森林的少,这说明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强,c项错误;植物是碳循环的基石,它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固定在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含碳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把二氧化碳释放到无机环境中,d项正确。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以某种形式传递某些信号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故b项不属于信息传递的范畴。2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解析:选c。由图可知x1过程为光合作用,x2、x3分别为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y1、y2、y3为呼吸作用,z1、z2、z3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重新返回到外界环境中。光合作用的完成不一定需要叶绿体,如蓝藻等,a错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除了图中的y1、y2、y3及z过程外还包括储存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体中的一部分能量,b错误;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输入下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错误。24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解析:选c。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代谢强,所以呼吸代谢消耗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哺乳动物与其上一个营养级(食物)之间的传递效率应表示为/(未获取量);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应该提高/值,这样才能促使有机物积累;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值无法比较。25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解析:选c。微生物能够利用农作物秸秆中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a项对;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如产甲烷杆菌能将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沼气的成分之一),此时的微生物是分解者,b项对;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项错;农作物为人类提供食物,为家畜提供饲料,产生的秸秆可以用来生产沼气,这种多途径利用农作物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利用效率。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2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 ca1)碳释放量(kg 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大气中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解析:(1)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释放co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的。(2)生态系统中的碳吸收量等于释放量时,说明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过度的人工碳排放使得碳释放量大大超过碳吸收量,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中,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蓝藻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有机物),经酒精发酵可生成乙醇。答案:(1)光合呼吸(2)a碳的吸收量等于碳的释放量(3)碳平衡co2浓度(4)光反应有机物27(14分)2011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能力较差,其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kj和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锐减或丧失。(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成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解析:(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2)计算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进行计算,而计算最高能量值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所以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鹰位于第四营养级时,即得到的最低能量值为1000010%10%10%10 (kj),鹰得到的最高能量值是鹰位于最低营养级(即第三营养级)时,得到的能量值为1000020%20%400(kj);若去除蛇,鹰所处的营养级降低,使鹰获得的能量增多,从而使草原容纳鹰的数量增加;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3)影响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为捕食和竞争;兔和鼠为竞争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鼠的数量增加400只,会导致兔的数量减少100只,所以兔种群的k值变为900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会导致再捕获时被标记个体的捕获量减少,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偏高。答案:(1)自我调节(或: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抵抗力分解者(2)10400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3)捕食900偏高28(11分)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_。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_。该污染物通过_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_。(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_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解析:(1)雌性激素对于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胸腺萎缩会抑制t细胞的生成,所以会降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能力,对细胞免疫的损害程度更严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而在营养级高的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从而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由图可知,污染使种群的年龄结构由增长型变成下降型,所以种群数量会逐渐减少。(3)研究不同物种的消长现象,属于群落的研究水平。(4)污染会使某些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房产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收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客房服务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城管监察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工闸门运行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护理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造林管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水生产处理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焊工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利机械运行维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1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第1套)
- 医院殡葬领域管理制度
- 2025年软考网络管理员真题解析及答案
- 学校物业服务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 校园安全培训课件(教师)
- 断绝子女关系协议书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课件
- 单位车辆管理委托协议书示例3篇
- 孔子的故事课件
- 直肠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脑出血知识讲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