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教师用书)高考语文总复习 4143 科普文章和报告配套试题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优化探究】(教师用书)高考语文总复习 4143 科普文章和报告配套试题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优化探究】(教师用书)高考语文总复习 4143 科普文章和报告配套试题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优化探究】(教师用书)高考语文总复习 4143 科普文章和报告配套试题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优化探究】(教师用书)高考语文总复习 4143 科普文章和报告配套试题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探究】(教师用书)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 4-14-3 科普文章和报告配套试题训练 新人教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动物预测地震之谜孝文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在1975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度低于0 ,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博2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监视。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所监视的96只蟾蜍几乎在短短3天内变成0。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岩石会释放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进入周围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他说:“空气中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疼和恶心、反胃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动物血液中的应激激素5羟色胺水平升高。”此外,离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将水变成过氧化氢。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影响了溶解在池塘中的有机物,将无害的有机物变成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的物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科学家指出,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格兰特表示,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机制,水生、半水生和穴居动物可能感知到地震即将发生并作出反应。她说:“岩层在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动物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那才是怪事。”弗伦德指出,可以预测地震的现象很多,动物出现的怪异行为只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如果发现几个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便可以得出将会发生地震的结论。”(选自科学之友,2012年2月)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概括出文章第一段介绍了科学家在地震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一内容;其次要分析这一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一是开篇点题,二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答案:内容上,介绍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2文章题目是“动物预测地震之谜”,这里的“谜”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通读全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对动物预测地震机制的研究),从而得出“谜”的含义是指未能全面研究出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二是结合短语本身理解“谜”的含义(指动物能够预测地震)。答案:动物能够预测地震;但是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仍需要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3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意思对即可)答: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理解句子中的“这”的含义。(指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找出筛选信息的关键段落(即第七段);其次要在找出的段落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概括时要注意按照特定的逻辑顺序。答案:岩石受到压力释放带电粒子,带电粒子与空气反应产生离子,离子对动物产生影响,动物产生异常反应。4作为一篇科普文章,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科普文章的常见语言特色:准确、严谨、平实、质朴。其次要结合文本找出能体现其特色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答案:(1)语言准确、严谨;如作者举例说明“两栖动物逃离”用准确的数字“96只蟾蜍,3天”进行说明。(2)平实(通俗)、质朴。陈述动物与地震的关系,用“可能感知”“并作出反应”等说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决定本世纪中叶我国公民素质接近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10年来,足迹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的246个市、县,演讲3 500多场,听众达130多万人次。可惜的是,这样的演讲次数对于我国的科普宣传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本报调查显示,41.8%的人只听过12场科普讲座,26.4%的人一次也没听过。据记者了解,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但是能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活动实属凤毛麟角。本报调查显示,尽管有71.9%的公众认为,科普宣传“很必要,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但是有39.3%的人对科普讲座的印象是“和上课差不多”;26.6%的人则感觉,“高质量的科普讲座当然能起好的作用,可是好的活动很少见”。同时,也有32.1%的人对听过的讲座感到“新鲜有趣,至今难忘”。钟琪团长强调,演讲团从创立之日就坚信,科普不是拿原来的旧知识去贩卖,科普讲座是再创造,科学研究做得好,科普报告不一定就能做好。据她介绍,现有的30多名团员是从几百位科学家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二。空军指挥学院的少将徐邦年,试讲了4次才被通过。钟琪团长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严把质量关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升学压力大,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是顶着学校和家长的层层压力的,同时,一场好的科普讲座会给青少年开启科学的大门,而一场劣质的讲座会断绝孩子们以后再听科普报告的可能。听过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讲座后,有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反馈:“这是我上学以来参加过的最好的课外活动!”“西部学生的经济条件差,但是求知欲并不差!希望你们再来!再来!再来!”本次调查显示,公众最希望听到深入浅出、通俗形象的科普讲座,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实用的科学知识”,占78.5%;其次是“我国或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占61.0%;列第三的是“可以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占53.4%。此外,科研过程中的故事、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内容也是吸引听众的亮点。据翟立原主任介绍,国内的科普讲座,多数传播的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很少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事实上,让孩子们接触一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对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很有帮助。科普演讲团的老爷爷们曾在云南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学作讲座。当时,一个小女孩向爷爷们提出了一个关于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方面很有见地的问题:现在的克隆技术都是雄性复制雄性,雌性复制雌性。可不可以用雄性动物复制雌性动物,并保证遗传性状完全相同呢?因为决定性别的是染色体,只要把其中的一个y染色体替换成x染色体就可以了吧?当时的科普团员们认为,小女孩的思路是很可行的。三年后,美国科学家才完成了类似的克隆实验,这也证实了这个云南乡村中学的小女孩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节选自中国青年报)5调查报告重数据分析,结合原文第一、二段的统计数据,应如何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答:_答案:(1)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不辞辛苦,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影响到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这与向发达国家迈进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3)我国的科普教育要和科技兴国的战略相适应,还需要大踏步前进。6中科院科普演讲团严格筛选成员的原因是什么?答:_答案:(1)学生升学压力大,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不容易,劣质报告会浪费学生时间,影响他们接受科普知识宣传的兴趣和情绪。(2)科学研究做得很好,但科普讲义内容深奥,像给大学生或研究人员上课,学生听不懂。(3)传播的只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没能做到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7请根据原文相关信息写出“克隆”这一概念的三个关键词。答:_答案:无性繁殖、复制、遗传性状完全相同。8试从科普的方式、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写出你对演讲团成员的建议。答:_答案:(示例)(1)能结合中学的实际,结合孩子的兴趣,针对实用的、前沿的话题展开。(2)在讲座的过程中,注重互动,注重交流。(3)使用生动甚至幽默的语言。(4)态度要和蔼亲切,把孩子们当朋友,不要给他们以居高临下的感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维生素d:身世浮沉的阳光小药丸 在去年面世的新版美国膳食指南中,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引起了广泛关注。“超过80%的美国人血清维生素d含量是达标的;对于非常缺乏光照的人群而言,每天摄入600 iu维生素d已能满足儿童和大部分成人的日常需要;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维生素d摄入量可以增加到800 iu;如果每天的摄入量超过4 000 iu,将可能会增加潜在健康风险”这一表述几乎推翻了之前广为流行的“大众普遍缺乏维生素d”的说法,并意味着权威机构修改了十几年来没有变动的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在我国,补钙和补维生素d的热潮也已流行多年。电影大腕中傅彪那句“我们中国演艺界已经集体补过钙了”的台词正是相关广告大行其道的真实写照,至今“维生素d与钙搭档”的宣传仍不绝于耳。那么,维生素d这种名字听上去就很阳光的“阳光维他命”,究竟是如何走入人们生活的呢?说起维生素d的发现,更像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早在17世纪,人们就认识了佝偻病,这种病在儿童中尤其多见。患佝偻病的孩子骨骼钙化不良,常出现畸形,严重影响生长发育。1824年,有人发现鱼肝油对佝偻病有良好疗效,从而推测可能是鱼肝油含有某种佝偻病患儿日常饮食中缺乏的营养素,不过人们对其中的机理一直不甚清楚。1919年,edward mellanby在绝对室内生活(缺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的前提下设计食谱,对几百只狗进行了实验,并成功引发了佝偻病,这一事例无可辩驳地说明佝偻病确是由食物中缺乏某种微量成分引起的。两年后他写道:“脂肪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很可能源于某种可溶于脂肪的维生素或辅助因子”。从此,这种辅助因子就被冠上了“脂溶性维生素”的头衔。针对维生素d的其他研究也是如火如荼。维生素d受体在人体大部分组织中均有表达,细胞培养和实验模型均显示骨化三醇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炎、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故而人们推测维生素d可能还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一些调查也发现,那些血清维生素d含量较低的人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升高。这些研究结果更是点燃了人们补充维生素d的热情。“大量摄入维生素d可防癌”“维生素d可大幅降低患多种癌症的几率”“孩子在生命的第一年期间每天摄入2 000 iu的维生素d,在30年随访期间1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80%”类似的说法越传越神奇,在诸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公众中掀起了全民补充维生素d的热潮。“阳光维他命”也迎来了它阳光灿烂的日子。然而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不同,脂溶性维生素过量摄入后会在脂肪组织内蓄积并产生毒性。目前已知超高剂量的维生素d将导致肾脏损坏,而血液中过高的维生素d水平反而可能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因此新版的美国膳食指南将每日摄入维生素d的上限设定为4 000 iu,且建议血液中维生素d的含量达到20 ng/ml就已足够。以这个标准来看,大部分人其实并无必要在饮食之外补充维生素d。与此同时,新版膳食指南对钙的摄入要求也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事实上,除了部分青春期女孩和老年人,多数人并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钙。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于近期刊文表达了主流医学界的看法。经过严格实验设计的临床研究并未观察到大量摄入维生素d会减少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反,一项针对乳腺癌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量摄入维生素d的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反而升高了;而在结直肠癌的问题上,研究结果则互相矛盾:来自欧洲的两项调查支持维生素d的保护效果,但在日本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则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权威机构和医学期刊的意见无疑会给“全民补充维生素d”的热潮降温,阳光小药丸的命运也随着学术界的讨论与公众热情的消长而浮浮沉沉。在我国,成人维生素d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510微克。这一数值在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的条件下并不难达到。只不过我们在户外享受阳光的时候,要记得裸露皮肤,这样皮下组织中的胆固醇才能在紫外线的帮忙下转化为体内的天然维生素d。(有删改)1第一段引用新版的美国膳食指南中“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作用类试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上,一般起强调说明作用,考生需要理解段落大意。结构上,要明确开头段的一般作用,如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总领全文,照应标题等。答案:结构上:引起下文有关维生素d知识的介绍。内容上:否定了以前“大众普遍缺乏维生素d”的流行说法,更加科学地指导人们使用维生素d。2维生素d为什么有“阳光维他命”的美称?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找到答题区间,找准相关语段的关键语句,对其进行准确概括,然后分点作答。本题的答题区间是第段和第段,考生从中找出维生素d对人类的益处及人们对维生素d的态度,对它们加以概括,分点表述即可。答案:维生素d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意义重大。人们推测维生素d可能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认为服用维生素d可以降低一些疾病的发病几率。3结合文本,分析过度摄入维生素d可能存在的危害性有哪些。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对文章进行层次划分,文章的第段和第段为一个层次,主要讲了过度摄入维生素d可能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考生不难从中归纳出答案。答案:超高剂量服用维生素d将导致肾脏损坏;血液中过高的维生素d水平反而可能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大量摄入维生素d的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升高。4从人们对维生素d的认识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示例一)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认识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示例二)看似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公众抗生素使用行为调查报告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在儿科被称为“潘金莲”,即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抗生素“红头盔”,即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全国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可以说普遍存在。那么,公众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究竟如何?导致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何在?避免抗生素滥用的有效途径又有哪些?为此,中护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调查。调查对象:所有关注健康的网民。有效样本: 4 152份。调查结论如下。结论1:错误的抗生素消费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网民中,92%的消费者知道抗生素的概念,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基本了解抗生素的真正用途,但是“抗生素是万能药,可包治百病”,以及“抗生素越新越贵效果越好”等错误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并实际上被大多数人执行。结论2: 91%的消费者知晓购买抗生素应凭处方,只有9%的人不知道这一规定。不准随意购买抗生素药品是国家为了老百姓的长远健康做出的规定,可是调查显示,虽然有91%的人知道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医师处方的规定。其中只有33%的人认为有必要并且完全赞成;而有50%的人认为有必要但是不方便或难实施;甚至有8%的调查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结论3:大多数消费者家中常备抗生素。有74%的受调查者家中一直或曾经常备抗生素。在大家都不是专业的医生的前提下,这样大的一个比例,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抗生素滥用在我国已经是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了。结论4:半数药店仍在非法出售抗生素。调查显示,自2004年7月1日开始,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医师处方的规定出台以后,仍有49%的消费者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能够到药店直接买到抗生素;有28%的消费者有时候也能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能够到药店直接买到抗生素。这样的现状说明,在我国第一次实施这一规定的情况下,要把这样一个精神,这样一个要求,这样一个对人民群众健康认真负责的做法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大量扎实的工作。结论5: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的认识存在局限性。首先滥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有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第二,“是药三分毒”,使用抗生素肯定会产生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据统计,在我们国家,每年平均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就是滥用抗生素造成死亡的比例高达40%,这是个非常高的数字。世界卫生组织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延缓耐药细菌的出现,采取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第一,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如果没有感染性疾病就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第二,要规范消费者获取抗菌药物的途径,也就是说对消费者获取抗菌药物要进行限制;第三,要改善抗生素的使用,也就是说要提倡合理使用,要谨遵医嘱而不能够滥用;第四,要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要立法,同时,在具体监督管理工作中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滥用抗生素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