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教案10.doc_第1页
地理 教案10.doc_第2页
地理 教案10.doc_第3页
地理 教案10.doc_第4页
地理 教案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 阳 大 学教 案(续页)授课章节第五章 欧洲部分国家民俗 2 法国民俗目的要求了解拉丁语民族的构成、法国的基本情况。理解法国人的性格特点。掌握法国人的服饰特色、饮食特点、交通运输、姓名特征、宗教信仰、迷信与禁忌;人际礼仪、人生礼仪、工艺美术、游艺娱乐、传统节日等风俗习惯。重点难点服饰、饮食特点、宗教信仰与禁忌、人际礼仪、游艺娱乐、传统节日 学生口语训练第五章 欧洲部分国家民俗拉丁民族复习:印欧语系分为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等大约14个语族,以日耳曼语言为母语的民族都属于日耳曼民族。印欧语系中还有一个拉丁语族,也称罗曼语族,主要包括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语言,它们都是从古罗马帝国的通俗拉丁语演化而来的。这些以拉丁语为母语的各民族称为拉丁民族,大都分布在古罗马帝国地区,文化渊源上有明显的共同之处。广义的拉丁语国家还应包括拉丁美洲,它们过去是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如今仍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 第二节 法国民俗一国家概要(一)国家全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法国历史上第五个法兰克人的国家,如法兰克王国、法兰克帝国等。后来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其中西法兰克国大致就是现在的法国,久而久之国名由西法兰克改为法兰西,法兰西民族也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法国本土基本呈六边形,位于欧洲西部,三面临海,频临北海、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陆上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面积55.2万千米2,本土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另外还有4个海外单省大区、5个海外属地,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其最大的岛屿,首都巴黎。(二)总人口6545万,其中法兰西人占93.5,有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等少数民族。外国侨民有500万,其中非洲移民较多,来自原来法国的殖民地。(三)法国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2011年GDP总值为27763.2 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人均值为44008美元,居第19位。要想跨入发达国家门槛。人均GDP要达到1万美元以上的水平。yn.bbs.house.sin经济学中有一个基尼系数,是显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0.3以下是稳定线,0.4是警戒线,0.5是危机线。在2010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一份“关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提案,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0.46,已经超过了警戒线。中国统计局最近公布全国最近十年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然后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四)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总理为政府首脑。在30多个政党中,人民运动联盟、社会党、法兰西民主联盟为主要党派。(五)国旗为三色旗:长宽比3:2,有蓝、白、红三个竖长方形。三色之比为30:33:37。据说这样看上去三色给人以同样宽窄的感觉。该旗最早为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的队旗,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 二服饰民俗法国的化妆品、香水、时装有口皆碑,是重要的产业部门,也是一种文化。(一) 引领世界时装潮流法国有“时装王国”之称,巴黎有“时装之都”的美誉,许多人以身着巴黎时装为荣。世界最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出自法国,他们对生活观察深刻,对人们的需求敏感。法国时装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一直引领世界服装潮流。法国人重视时装的款式和牌子,将其视为身份和鉴赏力的象征。而且他们认为服饰的重在搭配得法,因此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手表、眼镜时都要与着装相协调。(二)特别注重礼节和个性在正式场合,法国女人通常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灰或黑色,质地多为纯毛。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华丽的连衣裙式的单色大、小礼服,而且要佩戴首饰。近年来巴黎女郎的裙子引人注目,其样式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男士多穿配以蝴蝶结的燕尾服或黑色西服套装。内穿西装背心,白衬衫、系领带,黑皮鞋,黑色或同领带相配的袜子。体现个性也是巴黎服装也的追求目标,其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一般女士不愿穿与别人一摸一样的服装,要是在街上看见别人与自己的衣服重样,就不再穿了。在隆重场合,如果两位女宾穿了同样的衣服,便会觉得无地自容。(三)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法国人也不是特别讲究,穿着比较随便。青年人流行牛仔裤、T恤衫等轻便服装,而且是“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尤其是在巴黎,人们对各种奇装异服都习以为常。(四)香水 法国的化妆品制造业技冠全球,香水风靡世界,不同香型、不同系列、不同用处的香水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几乎人人都用香水,尤其是女性。三饮食民俗(一) 精于美食、讲究烹饪拉丁民族都是很会享受美食的民族。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从17世纪起,所谓西餐一般指法国菜。法国人视美食为艺术,认为应与个人的教养和社会地位相符合。他们会用心去准备一餐美味佳肴,犹如谱写一首交响曲,或创作一幅油画。法国菜用料新鲜,精于佐料,花色品种繁多,鲜嫩味美,注重营养搭配。法国宴会十分讲究,饭前先饮威士忌或罗姆等开胃酒增加食欲。正餐第一道是浓汤,第二道是冷盘,第三道是正菜,多用肉类或家禽、海鲜和少许的蔬菜制成,第四道是蔬菜,第五道是各式各样的美味奶酪,第六道是蛋糕、巧克力等甜食和冷饮,第七道是时鲜水果和咖啡,以便解除油腻和提神。最后还要喝一点白兰地等烈性酒或香槟酒以助消化。(二)饮食爱好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爱吃辣味重的菜肴,不爱吃肥肉、宠物、除肝脏以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带刺骨的鱼。鹅肝被称为“世界绿色食品之王”,在法语中写成“Foie Gras”,表示“顶级”的意思。有一种说法,没有品尝过法国鹅肝,就不能算真正吃过法国菜。虽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以鹅肝烹调出的美味,但是人们还是习惯认为鹅肝是法国的传统佳肴。法国人吃鹅肝通常是小火微煎熟后,再配以波特酒或深色酱。另一种常见的吃法是,将鹅肝处理后加人白兰地、苹果白兰地、波特酒和松露等,煮熟后冷却,然后切成薄片吃,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淋上调味酱。 爱吃奶酪,是欧洲第一大奶酪生产国,有“奶酪王国”之称,味道多样,营养丰富,大约有8大类360多个品种,一年365天可以吃不重样的奶酪。喜爱吃蜗牛,如同我国的鱼翅、燕窝一样格外看重,每逢喜庆节日,家宴的第一道菜便是蜗牛。法国沙拉讲究富有回味,追求“纯”、“简”,调拌沙拉是一种技艺,有些特殊的调配秘方是绝不外传的。面包的种类很多,有诸如桂花、蘑菇、榛子、土豆等150多种味道,可以满足各种口味的需要;形状有圆的、方的、长的、短的、棍棒形、枕头等式样,可以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月牙油酥面包,就是常说的牛角面包非常有名的,风行全球,由于加入了黄油,又酥又软。最让法国人爱不释手的,还是一日三餐离不开的又细又长的棍棒家常面包,外表是诱人的黄色,里面是质地细致的蜂窝状,味道则是微咸带酸。(三) 能喝善饮,酷爱葡萄酒 法国人同其他拉丁民族一样特别善饮,几乎餐餐离不开酒。法国美酒名扬天下,白兰地和香槟享誉世界。由于土地和气候的原因,法国是著名的葡萄和优质葡萄酒产地,葡萄酒产量高、质量上乘,糖的提纯度很高,所以不带甜味。人们对葡萄酒有深厚的感情,人均每年要喝75升。讲究视菜下酒,比喻为“酒与菜的婚配”。吃肉和奶酪时饮红葡萄酒,吃鹅肝、鱼虾海味饮白葡萄酒,有一种较淡的玫瑰红葡萄酒,在吃鱼吃肉时都可饮用。席间不但每上一道菜便有一种不同的酒,而且喝什么酒用什么杯。喝杜波耐和雪利酒,用二三两的椭圆底中号杯,鸡尾酒用敞口的高脚杯,威士忌和白兰地用高柱平底的玻璃杯,香槟酒则用镂花大口半球形的鹭鸶脚杯,白兰地可用半两的精致蜜酒杯或是平底小口鼓腹的高脚玻璃杯。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欧美国家普遍喜欢,法国咖啡馆比比皆是,门庭若市。人们无论是用餐还是平时都少不了咖啡,爱用大杯子喝有香味的浓咖啡。在巴黎人们很喜欢在不计其数的露天咖啡店找一家坐下,边欣赏夜景边聊天。除酒之外,法国人还爱喝茶、生水。不习惯喝开水,特别爱喝矿泉水,视矿泉水为生命之水。 四宗教信仰与禁忌民俗 (一)天主教也称罗马公教或加特力教,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中信徒最多的,东正教和新教加在一起也没有天主教徒多,其领导中心在梵蒂冈。其信徒将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信奉耶稣基督,并尊玛利亚为圣母,具有等级分明的教阶制,教皇为全世界天主教教会的最高领袖,之下有各级主教、神甫、执事等,神职人员不得结婚。 天主教是法国的国教,天主教徒占总人口的85%。但总体来说,天主教对人们的影响趋于下降,尽管90%的人受过洗礼,可虔诚的教徒仅有约20%。神职人员也在减少,不少神职人员在教会以外另兼他职,许多天主教的传统戒律已经失效。如天主教不许离婚,但离婚在法国早已司空见惯。(二)民间禁忌1.忌讳“13”和“星期五”,往往以14A或12B代替13.但视“3”为神圣、吉祥的数字,因为基督教相信神的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基督徒应有忠诚、期望、仁爱三种美德。2.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把蓝色看成是“宁静”和“忠诚”的色彩,对粉红色也较为喜欢,认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色彩。忌讳黄色、墨绿色,认为黄色象征不忠诚,纳粹军服是墨绿色。3.法国人偏爱公鸡,奉为国鸟,认为既是光明的象征,还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与其他欧洲人一样,法国人也忌吃狗肉,忌杀狗,否则会遭七年厄运,爱犬被视为孩子,是家庭成员,客人到访除了向主人问好和行礼之外,还要夸夸或摸摸狗。马被视为勇敢的象征,但视孔雀为祸鸟,认为仙鹤是蠢汉和淫妇的象征,视核桃为不吉祥之物,忌讳送人。五姓名与称呼民俗1. 名在前,姓在后 姓全部大写,名第一个字母大写。2.姓很多,名较少据统计大约有25万个姓氏,其中三大姓为马丹、贝尔纳、托马斯等。法国每天都有一个圣徒纪念日,纪念耶稣的门徒或天主教传说中的天使、圣徒。人们习惯以出生那天纪念的圣徒名字取名,所以同一天出生的人常常取相同的名字,重名现象非常普遍。3.姓名很长,结构复杂。一般包括本人名、祖辈名、教父教母给取的名比如夏尔安德烈约瑟夫玛丽戴高乐,为方便起见,平时只用本人名和姓,如夏尔戴高乐。4.复名复姓多。如法国前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Gis-card DEstaing)。其中吉斯卡尔.斯坦是复姓。复姓中间用De(德) 相隔,如杜邦德内穆尔(Dupont DE Nemours)。复名用“-”符号相连接,如让-克洛德,让-弗朗索瓦。对于复名和复姓,习惯上只称第一个名或第一个姓,不必全称。5.男女有别。法文有阴阳性之分,同一姓名用在男女身上有所不同。如弗朗索瓦(Francois)用于妇女名时,就变为弗朗索瓦兹(Francoise);雅克(Jacques)变为雅克琳(Jacqueline);让(Jean)变为让娜(Jeanne)。6.在正式场合一般称姓不称名,朋友之间称名不称姓,关系密切则用昵称。将老年妇女称为“老太太”是一种污辱的语言。六民族性格特征与社交礼仪民俗民族性格是本民族大多数人在思维方式、生活态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共同特征,民族性格与地域环境、历史发展、种族血缘成分、社会制度等因素有关。法国人属于拉丁民族,在接人待物上与英国人大不相同,源远流长的文化造就了许多优雅的礼仪,社交场合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礼节规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诙谐幽默,天性浪漫法国有温暖的海滩、轻柔的海水、明媚的阳光和如诗如画的田园的缘故,或许是由于这些法国人天性浪漫、乐观、热情,思维方式中诗情画意的成分较多,对未来和前途充满美好的幻想,对婚恋富于激情。因此法国历史上诞生过一批又一批蜚声世界的文学家,思想家则为数不多。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大都爽朗热情,诙谐幽默,高谈阔论,善于雄辩。说话时眉飞色舞,手势很多,用耸肩表示高兴,讨厌不爱讲话、愁眉苦脸的人。(二)乐于享受,纪律性较差法国人的生活观是“享受生活”。有人戏称,在法国“春天是娱乐季节,夏天是度假季节,秋天是罢工季节,冬天是圣诞季节”。优越的条件和美好的景色,培育和诱惑了法国人乐于并善于享受的传统,吃苦耐劳、勤于奋斗的精神与日本人、美国人相比有明显差别。法国可以说是享乐的天堂,法国人是当之无愧的享乐大师,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方面都走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前列。盛产美酒、精于美食、善于打扮,是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有众多高品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区,法国人还是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不大喜欢集体行动,纪律性较差,处事较随意,有时光许诺不兑现。时间观念不太强,做客赴宴时,姗姗来迟是常有的事情。(三)爱好社交,讲究文明礼貌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他们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待人彬彬有礼,礼貌用语不离口。1.见面礼和打招呼最通行的见面礼仪是握手,适用于各种场合。其中规范是要等尊贵方先伸手。比如男女见面要等女士先伸手,而且女士则可以戴着手套,但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如果女士没有握手的意思,男士则点头鞠躬即可。长幼之间要等年长者先伸手,上下级间要等上级先伸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也没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在法国,男士行“吻手礼”也颇为流行,但嘴不能接触到女士的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吻面礼的使用也很广泛,一般是久别重逢时双方互吻面颊或贴脸,规矩是从右侧开始,交替次数视熟识程度和分别的长短而不同,一般情况贴吻三次,交情深的四次。法国人无论购物办事,总要先互道“您好”,笑脸相向,离开时道声“再见”。上下班会一一与同事打招呼和“再见”。2.邀请 商业款待多数在饭店举行,好朋友间的宴请从不下饭店,认为只有在家中自己亲自烹饪才能表示对朋友的诚意。客人到来后,妻子负责招呼,丈夫掌管酒水。大多数法国人都很会做菜,夫妻俩各显身手,下厨上菜。进餐时,客人要夸奖女主人做到菜肴很好吃。3.交谈日常交谈忌讳涉及个人隐私,如对方的年龄、家庭生活、婚姻状况、有无子女等,更不打听工资、财产、家庭用具的价格等。可多谈历史、文化艺术、教育、体育、食品等话题,并注意寻求大家都关注、有同感的内容,如果三人以上在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情或只用两个人能懂的语言交谈是很不礼貌的。交谈时要热情大方,语气自然和蔼,言辞文雅婉转,声音高底适中,神情专注,眼睛要注视对方,东张西望、烦躁不安是不尊重的表现。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也不要一味地夸夸其谈、指手划脚。4社会公德在公共场合,从不大声喧哗,如果偶尔碰了别人一下,会马上说“对不起”。进出电梯和地铁口门时,前面的人会用手撑着门,以方便后面的人进出,后面的人也重复同一动作,方便他人。在公共场合抽烟,要先征求别人的同意。(四)尊重妇女,富有骑士风度骑士是欧洲中世纪一个特殊的阶层,“骑士风度”是指规范语言、服饰、举止、仪态、品格等方面的一系列宫廷礼节,发源地在法国,其核心是尊重与保护妇女。至今教养良好的法国男人仍然体现着这种高雅的风度,认为充当“护花使者”是男人的天职与荣幸。他们会有礼貌地对待每一位相识或不相识的妇女,乘电梯、乘车时替女士开门,请女士先进。在衣帽间存放衣物时,男士先帮女士把脱下来的大衣存放好。就餐时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点菜、上菜、敬酒均是“女士优先”。在街上行走,男子走在马路外侧。如果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士一起走,则走在两者当中。去朋友家拜访和告别时都要先向女主人问候和道谢。但男士不能给关系一般的女士赠送香水,否则有过分亲热或“不轨企图”之嫌。法国人有这样的说法:“女人排第一位,狗排第二位,孩子排第三位,男人站最后。”(五)酷爱花卉拉丁民族普遍喜欢鲜花,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鲜花在法国人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街头巷尾、道路两侧、住宅周围、楼台屋顶到处都是花卉,姹紫嫣红、芳香扑鼻,美不胜收。人们在社交中总要带上美丽的鲜花。浪漫的法国人还赋予鲜花很多寓意,用来表达不同的感情。如玫瑰象征爱情,海棠表示友谊,兰花代表虔诚,报春花代表初恋,雏菊具有“渴望见到你”的含义,水仙则表示无情,黄色的花象征夫妻间不忠贞,菊花代表哀伤,康乃磬被视为不祥的花朵,杜鹃花、金盏花、纸花也是不吉利的,所以给法国人送花不能随意,而且花骨朵和花束支数都必须是单数,不能为双数。(六)民族自尊心强 在法国人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偏爱“国货”,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他们一定会热情有加。法语是联合国常用五种语言之一,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外交和法律用语,不仅优美,更以词意确切、语法规范、不易产生歧解而著称,体现出了法国人严谨的一面。七人生礼仪民俗(一)订婚时,一般由女方家长宴请男方家人。结婚时婚宴的费用也必须由女方承担。(二)财产公证:法国农村有的地方婚前要签订财产婚约并办理公证,婚约中写明双方婚前的全部财产、女方的嫁妆、男方的产业。(三)婚前准备:法式婚礼非常繁琐,每样东西都必须亲力亲为,婚礼装饰需要的东西几乎都是买材料自己回来做,就连寄给客人们的请柬都是自己的手工劳作。受邀请的只有亲戚和非常亲近的朋友。(四)婚礼的礼物。新人在一家商店列一张礼物清单,列出婚后家里生活需要的物品,在所寄请帖上说明:“我们的结婚明细表在某某商场”。受邀请人前往商场看明细表里还有什么东西没被别的客人买,再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替新人买诸如一套床单、一组水晶杯等礼物送给他们。(五)婚礼一般分为四部分1.市长证婚,也称世俗婚礼,这是必须经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结婚程序,在现居住地的市政府举行,由市长或其一名副手主持。市政府提供可用场所的名单,以供人们选择。在巴黎,如果是星期二、四、六上午举行婚礼,是免费的。其它时间则要交一些费用,用于当地的慈善事业。 2.天主教徒在世俗婚礼后再到教堂举行教堂婚礼,整个过程非常漫长,由神父证婚、讲道、签名,唱诗班献唱,圣餐礼等。3.婚礼过后,要举行鸡尾酒会,到处可见的鲜花把会场装饰得既温馨又有生机。4.鸡尾酒会后,要另外举行盛大的婚宴。在舞池中跳舞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大家不分年龄种族辈分阶级,爱怎么跳就怎么跳,也不管会不会跳,目的在于娱乐而非跳舞。(六)在当代法国,“试验夫妻”之风日盛,许多男女只同居而不正式结婚,认为试婚的好处是充分互相考验,避免日后离婚。另外独身者也不少。八游艺民俗(一)音乐会音乐、舞蹈是令法国人着迷的娱乐方式,有广泛的爱好者。法国的歌剧、芭蕾舞和音乐会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巴黎歌剧院建于1669年,其享誉世界的芭蕾舞团创建于1661年。(二)咖啡馆、酒吧、迪厅、电影院 是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巴黎有超过300家电影院,每周上映约800部电影,票价约在35至45法郎之间。周一有打折,工作日对25岁以下的学生有减价。(三)体育运动法国人喜欢运动的项目非常多,比较流行的有橄榄球、地滚球、足球、网球、帆船、游泳、滑雪、自行车等。1.最普及、最受喜爱的运动是足球,有众多的足球俱乐部及会员,每年观看甲级足球锦标赛的观众达四百万人次,法国足球队成绩优异,造就了方丹、普拉蒂尼、齐达内等足球明星。2.套车比赛是一项惊险的运动,非常容易翻车,但热情的法国观众趋之若鹜。比赛既可以在乡间的路上奔驰,也可在跑马场上追逐。3.环法自行车赛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俨然成为盛大的体育节日。每年7月都举行环法自行车比赛,历时20天。人们聚集在公路旁观看,一边举行家庭野餐,一边为选手加油。4.赛马是唯一一项有组织的赌博运动。九岁时节日民俗法国以节日众多而闻名,每天都有以天主教圣徒名字命名的节日,而且还有不少世俗节日。(一)宗教节日1.圣灵节在11月1日,也叫诸圣节,与我国清明节相似,全国放假一天,人们到墓地献菊花等,祭奠所有升入天堂的信徒和亲人。 2.情人节 2月14日的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罗马皇帝一度下令禁止男士兵结婚。但基督徒瓦伦丁秘密为青年人举行婚礼,结果遭到监禁,感到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他们的悉心照料,临刑前瓦伦丁给姑娘写了表明深情的信。271年2月14日瓦伦丁被处死,盲女在他的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后人将这一天定为“圣瓦伦丁节”,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成为情人节。还有圣礼节,即耶稣受难节,在6月57日,人们守斋禁食,气氛凝重。以及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第六个星期日)、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